首页 理论教育 李渊遇事无断制

李渊遇事无断制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毛泽东认为李渊性情温和,遇事无断制,能力胆略均在其子世民之下。李渊起兵主要依靠次子世民。但李渊立长子建成为太子。不久,李渊退位为太上皇。毛泽东特别注重其中“倜傥豁达,任性真率,宽仁容众”等语,并在旁边批注:“遇事无断制。”李渊大惊,竟下令放弃河东。李渊遇事无断制,还表现在选拔皇位继承人和处理诸子争位这件事上。李渊如此优柔寡断,没有及时制止兄弟之间

李渊遇事无断制

李渊是唐朝开国皇帝。他起兵于乱世,扫平群雄建立唐朝,不失为一代雄主。毛泽东认为李渊性情温和,遇事无断制,能力胆略均在其子世民之下。

毛泽东评点原文

遇事无断制。[1]

李渊简介

唐高祖李渊(566~635),唐朝开国皇帝。字叔德。先世本为赵郡(今河北赵县)李氏。李渊祖父李虎,西魏时官至太尉,是统领府兵的六柱国之一,死后追封唐国公。父亲李),袭爵,北周时历官御史大夫、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

李渊生于长安,七岁时袭封唐国公。隋初,补千牛备身。李渊的母亲是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姐姐,这为李渊仕途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隋室对他也格外器重,累转谯(今安徽亳县)、陇(今陕西凤翔)等州刺史。隋炀帝即位后,李渊任荥阳(今河南郑州)、楼烦(今山西静乐)二郡太守。后被召为殿内少监,迁卫尉少卿。大业九年(613),杨玄感起兵,炀帝诏李渊驰驿镇弘化郡(今甘肃庆阳),兼知关右诸军事。十三年,拜太原留守

当时,隋末农民起义遍布全国,隋朝政权摇摇欲坠。李渊自知无力扑灭农民起义之火,又深晓炀帝猜忌嗜杀,为求自保,便与次子李世民在大业十三年五月起事于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杀副留守王威、高君雄。年底,攻克长安,立隋朝代王杨侑为傀儡皇帝(隋恭帝),自己加假黄钺、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尚书令、大丞相,进封唐王,综理万机。

次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李渊废杨侑称帝,改国号唐,建元武德,定都长安。立长子建成为太子,次子世民为尚书令,封秦王;四子元吉为齐王。任裴寂为右仆射、知政事,刘文静为纳言。唐朝初建,周围群雄并峙。李渊审时度势,依靠世民等东征西讨,经过七年的征战,唐讨平群雄,逐渐统一了全国。

李渊在位时期,依据隋文帝旧制,重新建立中央及地方行政制度,又修订律令格式,颁布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重建府兵制,为唐的职官、刑律、兵制等制度奠定了基础。

但武德年间(618~626),统治集团内部也矛盾重重。李渊起兵主要依靠次子世民。但李渊立长子建成为太子。世民素有大志,才华和胆识均十分出众,自认为功业才能超过太子,意甚不平。而建成也深知世民不甘久居人下,是自己皇位的最大威胁。元吉认为建成称帝有利于己,加入到建成一方。于是,双方展开了剧烈的皇位争夺战。武德九年(626),李世民先发制人,在玄武门(皇宫的北门)设下埋伏,射杀李建成和李元吉,消灭了他们的势力。李渊被迫立世民为太子。不久,李渊退位为太上皇。世民即位,这就是著名的唐太宗

李渊退位后过了九年的闲散失意生活,最后于贞观九年(635)病死于太安宫。庙号高祖,葬于献陵。

试析

据《旧唐书》记载:“高祖以周天和元年生于长安,七岁袭唐国公。及长,倜傥豁达,任性真率,宽仁容众,无贵贱咸得其欢心。”毛泽东特别注重其中“倜傥豁达,任性真率,宽仁容众”等语,并在旁边批注:“遇事无断制。”毛泽东认为李渊性情随和豁达,任性天真,宽容真率,这种性格导致他不够刚毅果断,使得李渊不能成为像其子李世民那样的封建社会中杰出的政治家。

李渊于乱世起兵,进而攻占长安,消灭群雄,统一全国,建立唐朝,不失为一代雄主。但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李渊为人随和宽容,这固然使得他能够建立较好的人际关系,赢得亲友和部下的爱戴,但在紧要关头,却往往缺乏果断机敏的政治手段,缺乏政治家应有的魄力,这对他的政治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

李渊任太原留守时,见隋政权摇摇欲坠,自知无力扑灭农民起义怒火,同时也深知炀帝生性多疑,猜忌嗜杀,因此,常常苦闷无计。次子世民了解父亲心情,“常劝他父亲不可固守太原,须化国为家”(1926年毛泽东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讲课讲稿),转祸为福,否则难以自保。在世民的多次劝说下,李渊才下定决心,招兵买马,广结英豪,为起兵做准备。起兵后,李渊也主要依靠世民来东征西讨,荡平群雄。

武德二年春,刘武周勾结突厥南下,攻拔州县,宋金刚攻占晋州(今陕西陇县西)。镇守太原的齐王元吉弃军逃回长安,并州失陷。李渊大惊,竟下令放弃河东。李世民说太原是王业之根基,河东是殷富之地,不可放弃,并自愿领兵三万迎敌。最后,世民率兵断宋金刚粮道,将宋军全歼于介休。武德七年秋,突厥颉利、突利两可汗由原州入侵,侵扰关中。有人劝高祖,“只为藏子女于京师,故突厥来”,若烧掉长安而迁都,“则胡寇自止。”李渊竟不假思索,派人寻找可以做都城的地方,准备迁都。众臣虽知不妥,但均不敢进谏。世民急忙劝阻,并请兵迎敌,“若臣一两年间不系其(颉利、突利)颈,徐建移都之策,臣不敢复言。”高祖大怒,仅派世民带领30多名骑兵去巡视计划。回来后,世民坚决奏请不能迁都,李渊才打消了这个念头。所以,毛泽东认为不论是在建国前,还是在建国后,李渊的功劳均在世民之下,李渊的胸襟与胆略也均不如世民。他很同意刘昫等在《旧唐书》中所说的话:“不有圣子,王业殆哉!”

李渊遇事无断制,还表现在选拔皇位继承人和处理诸子争位这件事上。世民少有大志,胸襟宽广,文才武略,均为一流。从太原起兵到讨平群雄,李世民东征西讨,战功卓著。相比之下,李建成的战功只有武德六年(623)初平定刘黑闼一役可以称道,较世民远为逊色。但是,李渊却立长不立贤,按传统立建成为太子。功劳才能都在建成之上的李世民,自然不满足于秦王之封,必然要眈视皇储之位。已凭嫡长子身份确立了太子地位的建成自然不肯退让。兄弟之间不可避免地展开了激烈的皇位争夺战。李元吉以为建成成为皇储有利于己,便站到建成一边。对于兄弟之间的王位之争,李渊也知道得很清楚,但却一直彷徨无计,没有采取断然措施,最终酿成悲剧,事实上,他一直偏于护持太子建成。

李建成和李元吉多次密谋除掉李世民。一次,建成等邀请世民赴宴,暗地里却在酒中下毒。李世民喝了几杯后,觉得肚子疼痛,浑身无力,倒了下去。恰巧淮安王李神通在场,把世民扶回王府。府上人灌了许多解毒药,世民才捡回性命。事后,高祖李渊去探望世民,了解了情况,但也并没有严厉处罚建成等,只是说:“秦王不能喝酒,以后不要聚饮了。”

建成的心腹杨文0曾经宿卫东宫,后出任庆州都督,受建成命招募壮士送长安,以供建成发动政变使用。武德七年(624)李渊在仁智宫避暑,有人向他揭穿这件事。李渊盛怒之下急诏据守长安的太子建成至仁智宫谢罪,并产生了废建成,改立世民为太子的念头,但并未实现,只简单地责备其兄弟不睦不了了之。李渊如此优柔寡断,没有及时制止兄弟之间的斗争,反而使建成和世民都加快了斗争的步伐,最终酿成了兄弟相残的悲剧。

武德九年六月,突厥犯边。李建成和李元吉商量,企图利用这一机会夺去世民的兵权,进一步加以谋害。于是,李建成提议让李元吉挂帅出征,唐高祖同意了这个建议。李元吉又提出派李世民手下大将尉迟敬德、秦叔宝等人一道去。唐高祖不假思索也同意了。这时,建成、元吉的阴谋被世民侦知,世民深知大祸临头,只有先下手为强,于是在玄武门伏兵,于六月四日上午射杀了建成、元吉兄弟。

玄武门事变发生后,正在泛舟的李渊顿时没了主意,问诸臣怎么办。大臣均说只要立秦王为太子就无事了。李渊无奈,只好立秦王为太子,全权处理军国事务。李世民下令将建成和元吉的十个幼子全部处死。李渊尽管尚在帝位,却无计免诸孙一死。两个月后,李渊让出帝位,自居太上皇。

同样是处理兄弟间王位之争,李世民的处理结果要比李渊好得多。世民与长孙皇后生有三子:长子承乾、四子泰、九子治。李世民即位时,已诏承乾为太子。承乾娇生惯养,成年后沉湎于酒色,游猎废学,不循法度。与此同时,雅好文学的魏王泰受到李世民的宠爱。世民有了废立之意。承乾积极网罗力量,加紧策划宫廷政变。但事机不密,被人告发,李世民果断地废承乾为庶人。但如果魏王泰继承王位,必然不会让曾经意图加害自己的长兄活在世上。为保全李承乾性命,不再出现兄弟相残的惨剧,李世民又不得不放弃立魏王为嗣的初衷,改立晋王治为太子。虽然这个结局也不是很圆满,却最终保全了兄弟三人的性命,比李渊的优柔寡断,彷徨无计,最终酿成兄弟相残的惨剧要高明得多。

毛泽东一直把李世民胸襟谋略置于李渊之上。对于李世民的政治才能,毛泽东较赞赏。李世民胸襟开阔,从谏如流。他善于识人和用人,在他身边,团结了大批有才能之士,形成一个人才群,君臣相得,和衷共济,共同治理国家。他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而宽恤民力,轻徭薄赋。唐人李百药在《封建论》一文中概括了李世民临朝施政的四个特点,即平定四方,用怀柔政策,不急功近利,劳民损兵;不贪图游乐,每早视朝,用心听取各种建议,出言周密;罢朝之后,和大臣推心置腹讨论是非;闲暇孜孜不倦地学习经典。毛泽东对此很感兴趣,在旁边注明:“李世民工作方法有四”。对于李世民的军事才能,毛泽东更是推崇。史称李世民长于统军御将。他注重政治与军事并用,分化瓦解敌人。宽待降将,以德服人,使为己用。对少数民族将领,能竭诚相待,委以重任。对强敌来攻,常深沟高垒,闭营养锐,以逸待劳,待敌人粮尽兵疲,伺机击破。遇战局突变,临机决断,处置得宜。因此毛泽东说:“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朱元璋耳。”对李世民作出了较高的评价。

【注释】

[1]毛泽东读刘!等《旧唐书》卷一《高祖本纪》的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17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