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统思想家眼中的马克思主义

传统思想家眼中的马克思主义

时间:2022-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众所周知,马克思本人生前并不承认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之所以不承认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最初是作为贬义词而出现的。然而,马克思却一次也没有承认过自己是个“马克思主义者”,无论马克思主义是被贬还是被褒。列宁就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内容,在《卡尔·马克思》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界定。

第一节 传统思想家眼中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在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定义,它就像一口永远不会枯竭的井,始终处于被挖掘的状态,似乎永远也无法完结。如今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最为常规的定义是将其看作是完整的、科学世界观。马克思主义自其产生之日起便开始了对于世界的一切的影响,并形成了全新的思考世界的思维方式。但是,正如黑格尔所言“熟知非真知”,何谓马克思主义,还有待我们在考察其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进行详细的理解与探究。

一、马克思: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众所周知,马克思本人生前并不承认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在研究这一问题时,似乎能听到马克思在大声疾呼:“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之所以不承认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最初是作为贬义词而出现的。“马克思主义”一词,最先在19世纪70年代末法国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中被使用,如1873年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1877年普鲁士农场主、杜林的狂热信徒阿·恩斯,稍晚些的法国可能派的首领布鲁斯,用“马克思主义”这个词诋毁、攻击马克思和他的理论。到了19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时法国、俄国有人自称是马克思的学生和“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曾对此进行过严厉批评,马克思曾经对拉法格说:“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而“马克思主义”一词在正面意义上被使用,是马克思逝世的同一年由考茨基开始的,在后来反对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的斗争中,它才广泛流传开来。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本人承认他们的学说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思想成就。19世纪40年代初,马克思从沸腾的社会政治生活退回到书房,带着在实践中遇到的苦恼问题,从书本上寻求答案,于是就开始了对历史经济问题的研究。他研究了英、德、美、意、瑞典和波兰等国的历史著作,写下了一本《克罗茨纳赫笔记》。又研究了经济学,特别是古典的经济学著作,写下了9册《巴黎笔记》。在谈到政治经济学理论观点的时候,马克思以赞同的语气承认:“基辅大学的政治经济学教授尼基别尔先生在他的《李嘉图的价值和资本的理论》一书中就已经证明,我的价值、货币和资本的理论就其要点来说是斯密—李嘉图学说的必然的产物。”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贡献之一的唯物史观的来源,马克思在1852年3月5日致魏特迈的信中就说过:“无论是发现现代社会中有阶级存在还是发现阶级间的斗争,都不是我的功劳。在我以前,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就已经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已对各个阶级做过经济上的分析。”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产生,却是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得来的。他曾说过:“我在巴黎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后来因基佐先生下令……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可以简要地表述如下: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此外,马克思也谈到了宗教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系,他说在德国,宗教批判是一切批判的前提,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问题和总原则等。又在《论犹太人问题》中从时代的问题领域出发演绎了前期的宗教批判理论对其理论的影响。

由此可见,马克思本人总是大方地交代自己思想的源头,他并不在乎别人说他的思想是继承来的,因为他在做的是前人都无法完成的工作,而且没有人能够走到这里。然而,马克思却一次也没有承认过自己是个“马克思主义者”,无论马克思主义是被贬还是被褒。

二、恩格斯:这个理论用他的名字命名理所当然

实际上,作为马克思的亲密战友,恩格斯也没有完整清晰地表述过“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的内涵,仅仅是在特定场合说过“这个理论用他的名字命名是理所当然的”。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曾经做过一个注释,说明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过程。恩格斯说:“我不能否认,我和马克思共同工作40年,在这以前和这个期间,我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地参加了这一理论的创立,特别是对这一理论的阐发。但是,绝大部分基本指导思想(特别是在经济和历史领域内),尤其是对这些指导思想的最后的明确的表述,都是属于马克思的。我所做的,马克思没有我也能够做到……马克思比我们大家都站得高些,看得远些,观察得多些和快些。马克思是天才,我们至多是能手。没有马克思,我们的理论远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所以,这个理论用他的名字命名是理所当然的。”这里恩格斯只是说这个理论用他的名字命名是理所当然的,至于这个理论的名称究竟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理论还是马克思思想,恩格斯当时并没有明确指出。

恩格斯在《伦敦来信》和《大陆上社会改革运动的进展》中,论述欧洲各国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时,更是重点突出地讲了“欧洲三个文明大国——英国、法国和德国”的情况。他说,英国是“政治经济学的故乡”,从欧文到宪章派,英国人是“通过实践”达到共产主义学说的;大革命后的法国是一个“最讲究政治的国家”,从巴贝夫到圣西门、傅立叶,法国人是“通过政治”达到这个学说的;德国是一个“哲学民族”,德国人是“通过哲学”达到这个学说的,通过从康德到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德国古典哲学“基本原理的思考而成为共产主义者的”。恩格斯指出,“我们党的学说的各个部分”,“和英国社会主义者一致的地方”要多得多;法国共产主义者在我们发展初期帮助了我们;从“概括人类一切知识领域的哲学体系中引申出来”的德国古典哲学的基本原则,给我们打下了一个比较广泛的基础。然而,共产主义并不是上述某一个国家的“特殊情况”造成的结果,而是“以现代文明社会的一般情况为前提所必然得出的结论”。早年的恩格斯,就是这样论述他们的学说,既直接继承了英、法、德三国的优秀思想成果,又是“人类一切知识”和“现代文明社会”的必然产物和智慧结晶。

三、列宁: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列宁就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内容,在《卡尔·马克思》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界定。他说:“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列宁的定义言简意赅,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门非常深刻、全面的学问。列宁这里所说的“马克思的观点”,是指哲学观点,即哲学唯物主义、辩证法、唯物主义历史观;“学说”是指经济学说和社会主义学说;这个定义中的“体系”,表达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内容的内在联系。按照列宁的说法,经济学说是其哲学观点的证明和运用,社会主义是经济学说必然导致的结论。此外,列宁为了同背叛革命的第二国际首领们划清界限,还提出了“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

四、斯大林: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1938年斯大林在《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结束语中也曾给马克思主义下了一个定义,他说:“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是关于社会发展的科学,关于工人运动的科学,关于工人阶级革命的科学,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科学。”1950年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中又给马克思主义下了一个定义,他写道:“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关于被压迫和被剥削群众革命的科学,是关于社会主义在一切国家中胜利的科学,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科学。”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的定义与列宁不同。在斯大林的界定中,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并没有出现,斯大林是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属性和利益属性出发来定义马克思主义的,从马克思主义这门科学的研究对象着眼,给它设定的定义,即“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斯大林的界定较之列宁的界定在内涵上更加丰富和具体,但他所言的这几个判断是并列的,是用阐释的方法在评断马克思主义,并没有揭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世界观的整体性,没有揭示这个世界观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内在逻辑联系,也没有揭示这个世界观的重点所在。对于从逻辑角度下定义的方法来说,斯大林的定义尚须进一步揭示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内涵。

五、毛泽东:我们的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为基础的党

毛泽东同志也对马克思主义的内涵进行了概括与定义。毛泽东在中共七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的党从它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为基础的党,这是因为这个主义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最正确最革命的科学思想的结晶。”建国之后,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做了进一步的说明,1955年3月,毛泽东在《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说:“马克思主义有几门学问: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阶级斗争学说,但基础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里毛泽东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但是依然没有揭示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内涵。

此外,近年来有很多知名学者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进行研究,但从严格的意义上说,从学术研究的角度上还没有给马克思主义一个完整、科学的定义,只是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阐述。因此,知名学者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界定,并不能够替代从学术上给马克思主义所下的科学定义。概念是揭示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一个完整的概念必须能够完整准确地揭示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知名学者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及其观点反映了他们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他们的论述对我们认识和揭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为马克思主义下一个科学的定义提供了重要的认识基础,但是他们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论述从严格的意义上说,不能够替代科学的定义,因此,本章中将不予介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