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时间:2022-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是一个持续的历史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重要体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历史使命。人民大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概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人民群众及其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坚实基础。在当代中国,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创新理论武装广大群众,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是一个持续的历史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重要体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历史使命。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分析其传播方式和实现途径,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历史进程,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当代中国,深刻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规律,对于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群众,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何谓“大众化”?《现代汉语词典》如是说:“变得跟广大群众一致,适合广大群众需要。”这种解释告诉我们,“大众化”不仅同许多人、同许多聚集的人群相联系,而且以大众口味为参照,含有通俗化之意。从信息传播角度讲,从“授”到“受”的主体数量必有放大,信息质量极方便受传者接收。在教育领域,大众化主要是指受教育人数多少的问题,且有一定质量标准;在文化领域,大众化主要指的是后现代以来,在工业化背景下,文化的复制性、消费性、都市性、娱乐性等特征。毛泽东曾就文艺工作者的修养问题对大众化进行了诠释,他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10]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联系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为一个政治领域理论视角的专有名词。

人民大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概念。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曾论及人民大众,他说:“什么是人民大众呢?最广大的人民,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这四种人,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就是最广大的人民大众。”[11]他在论述新民主主义文化时还说:“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12]尽管当代中国的“大众”已经不能等同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大众”,但两者都指在特定历史时期下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因而,当代中国的人民大众就是指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是一切赞成、支持和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阶级、阶层和其他社会力量。而大众化的“化”,既是一个时间上的渐进过程,又是空间范围的扩大,直至普通老百姓。可见,如何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如何使某种有价值的思想文化信息为人民群众所认识、接受和掌握,这样一个普及与推广的动态过程及其达到的状态,就是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既是为人民群众而生,又是服务人民、武装群众的思想武器。无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还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都不是为了建构纯粹的理论体系,而是为了教育群众、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即给无产阶级锻造锐利的思想武器,以实现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彻底解放。正如马克思所说:“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13]因此,他们非常重视理论与人民群众相结合,重视通过面向群众宣传普及自己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指的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具体化、生活化、群众化,使之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就是不断地用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人民群众,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由抽象理论转变为具体生动的实践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由被少数人理解和掌握逐渐为人民大众所理解和掌握,进而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内容上说是马克思主义同人民群众相结合,从形式上说是将理论形态转换为实践形态,具有通俗化、多样化、民族化等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鲜明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性。马克思主义来自实践,服务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人民群众及其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坚实基础。马克思主义必须紧密联系人民大众,为广大群众所理解、所接受,才能成为人民群众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的思想武器。因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要做到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理解和科学把握,其次要做到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原则贯彻落实到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中去。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通俗化,所以通俗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应有之义。通俗化的内涵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指理论要面向大众,通过宣传教育,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另一方面指采用通俗的语言和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知识为广大群众所认同、理解和吸纳,继而转化为行动的指南。毛泽东早就说过:“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14]与此相应,传播形式的多样化和民族化,同通俗化一起,也都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

可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去武装干部、教育群众,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大众意识的灵魂,占据主流地位,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理论素质;就是不断把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人民大众的普遍共识,把党的理想转化为人民大众的自觉追求,把党的智慧转化为人民大众的实践能力;说到底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力量转化为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物质力量,把党的路线纲领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影响的最大化、指导作用的最大化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大化。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等等,[15]都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切实举措。在当代中国,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创新理论武装广大群众,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要求。

由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所决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科学性、普及性和人民性等特征。科学性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认识和掌握大众化规律,把理论同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遵循客观规律、开展宣传教育、普及推广过程所表现出的特征,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规律和作用机制,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终效果的重要保证。普及性指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党员干部走向普通群众、由被少数人掌握到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的传播过程,体现和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范围、广度和深度。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人民大众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人民利益和人民意愿的集中体现,所以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和立场、目的和归宿。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从动态上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理解、认识、认同和信仰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的推广普及过程。从静态上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人心的程度和人民群众接受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后所呈现的行为方式和精神状态。马克思主义要在传播中发挥其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就必须进行大众化。

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实践的需要

马克思在马克思主义创立之初曾明确指出,以往的思想家们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它的强大功能就是指导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毛泽东曾经指出:“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16]同时,马克思主义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价值学说,它必须武装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在实践中产生指导作用,才能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马克思主义要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必须将理论形态的马克思主义转化为易于人民群众贯彻、掌握和运用的实践形态,即必须使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并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才能变为认识和改造社会的强大的物质力量,才能在实践中发挥应有作用。

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被人民群众所理解、接受、认同和信仰的过程和状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世界性的理论,这种世界性存在于民族性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实践中有不同的形式,它的普适性是涵盖整个世界的,因此,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断前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经验的总结,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方法。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指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大众化,又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因而在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宣传和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使这个理论体系融入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意识之中,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紧密地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相结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更加通俗化、普及化和群众化的方式成为人民大众的共同理想。

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中国亿万人民群众共同的事业,要实现这一伟大事业的成功,要求全体成员必须树立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广大人民群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思想指南和精神动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漫长而艰巨,会出现各种难以预料的复杂困难局面,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方向,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千秋大业,必须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让这一理论体系深入人心,代代相传,持久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4.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以及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7]他们在这里设想的是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理想模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必须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地位,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最大限度地解决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正确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及其原因,深入回答人民群众所关心的现实问题,做到疏通情绪,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内容上说,就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从形式上说,就是采取符合人民大众的实际理解能力、文化习俗和思维方式及生活习惯等措施,把理论成果转化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生动形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化解社会矛盾、构建社会和谐的思想条件。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方法原则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规律和趋势,又是方法和模式。既要遵循文化信息和思想理论传播的规律,又要坚持适应大众化传播需要的方法原则,才能达到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的最佳效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为通常和主要的传播方式是通俗读物和舆论媒体,必须坚持的最主要最基本也是最有力有效的方法原则如下。

1.坚持、改善和发展传统媒介,充分发掘其大众化传播的优势

报刊书籍等传统文字质材媒介并未过时,它们在文化传播中已经发挥了数千年作用,人民大众代代相传,已经习惯于这种文化生活方式。坚持、改善、发展这些传统媒介进行大众化传播的关键是千方百计照顾不同层次受众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把握,注意把抽象深奥的思想理论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充分发挥这样的大众化语言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上的优势。具体说,就是通过编辑出版一些宣传科学理论的通俗读物来解读马克思主义,使其内容易读好懂,让老百姓喜欢读、易接受。马克思主义精髓深藏于经典原著之中,要求普通大众都能通过阅读经典原著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显然不现实。邓小平曾经指出:“学习马列要精,要管用。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的,办不到。”[18]因此,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该面向老百姓编写简明扼要、深入浅出的通俗读物,只有这样,理论才会受群众欢迎,才能得到迅速而广泛的传播。将抽象、直白、枯燥的理论术语转化成生动具体、活泼有趣、通俗易懂的大众话语,能够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使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之中,从而对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早就注意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大众化、通俗化和现实化问题,马克思曾就此对某刊物的创办提出要求:一是要求对各种社会现实问题给出哲学的和政治的回答;二是要求通过思想向现实迈进,努力参与现实生活,尽一切可能改变和改造现实生活;三是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坚决反对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马克思的这些要求为编写通俗易懂的理论书籍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的优秀继承者们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实践紧密结合时,都十分重视编写通俗易懂的读物宣传教育工农民众。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通过编写通俗易懂的书籍来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的所有著作都使用大众话语,他的名著《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实践论》《矛盾论》《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论持久战》等著作,总是用中国大众化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去阐释理论、分析现实和揭示中国革命步步深入的深刻道理,使中国共产党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极其深刻蕴涵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人民大众中得到广泛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延安整风期间,他在这方面还有过专门论述,坚决主张使用简明通俗的语言,提倡清新朴实的文风,尖锐深刻地批评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反对抽象空洞说教和烦琐死板的“党八股”,强调多一些事实分析和真情实感,努力做到内容生动,易于接受。中国共产党著名理论家艾思奇编撰的《大众哲学》,也为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大众化做出了巨大贡献。时至新世纪,从2003年起,中国共产党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撰出版的《理论热点面对面》等通俗读物系列丛书,也是着眼于现实问题,贴近老百姓民生民情,缩小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普通老百姓的距离,有效地帮助人民群众用马克思主义去认识和解决改革开放愈益深化而出现的种种现实问题和现实矛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十分明显。

2.扶正祛邪,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强大威力

舆论的宣传教育功能是不容置疑的,正确掌握大众舆论工具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至关重要。扶正祛邪、惩恶扬善、让马克思主义主导社会舆论,通过社会舆论鉴别、抵制、批驳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根本方向和基本保证。

马克思主义既是在同工人队伍中的不成熟、不正确的思潮的比较中产生的,也是在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斗争中发展和传播的。不批驳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对大众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就不能在人民群众中得到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原本就是真理和谬误相比较、相斗争的矛盾运动过程,不“破”不“立”,“破、立”相成,这就是邓小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原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既要讲“破”,又要讲“立”,还要讲社会舆论的大众性、广泛性和普及性。这里的“破”并非怀疑一切、否定一切、打倒一切;这里的“立”也并非只讲统一,不讲多样。中国共产党历来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也强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内容上的层次性和渐进性以及形式上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都既是“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又是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尊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客观规律的。一方面“弘扬主旋律”,“努力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另一方面也“提倡多样化”,“用一元化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社会群体的思想问题,既要鼓励先进又要照顾多数,既要统一思想又要尊重差异”,“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发展健康向上、各具特色的群众文化”。

社会舆论的强大功能是靠大众舆论工具维系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舆论中的主导地位,形成社会舆论“大气候”,就必须全面占领和掌握报刊、广播、电视、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网络等各种大众化舆论宣传工具,必须“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增强引导舆论的本领,牢牢占领宣传思想阵地,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牢牢掌握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19]

3.让事实说话,用马克思主义维护老百姓的现实利益

需求是传播的前提,满足需求是达到传播目的的强大动力。要让马克思主义赢得群众,必须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他们利益的代表,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才能一步一步地满足自己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维护和实现自己实实在在的现实利益。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增强理论对现实社会矛盾的破解能力。事实胜于雄辩,马克思主义能否让群众发自内心地信仰,关键在于其理论有没有说服力及其实践效果。对于老百姓来讲,只有能解决身边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的理论才能够说服他们去信仰。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20]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在运用中显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才能增强它对老百姓的吸引力。所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根本的方法原则就是尊重、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着眼于解决同人民群众利益相冲突的现实矛盾。邓小平指出:“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2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必须结合群众关心的社会问题、实际问题,解群众之所疑,消人民之所忧,急民生之所需,克民族之所难,把人民愿意不愿意、欢迎不欢迎、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标尺。胡锦涛指出:“我们的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回答实践提出的问题,回答得越清楚、越透彻、越有说服力,它的作用就越大,也越易于使人们认识到理论的正确和学习的必要。”[22]这就要求党和政府重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积极开展舆论监督,增强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以发达的物质文明为基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在不断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质量的同时,实现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功用,使广大群众认同并接受马克思主义。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层次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由历史积累下来的深层次问题逐步显现,使我国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时期,各种社会矛盾愈益突出,老百姓遇到的现实问题层出不穷,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及时地解决这些问题,势必会影响群众对改革政策的质疑和对政府的不满,必然危及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信任,最终造成对社会主义前途的忧虑和对马克思主义的怀疑。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23],更为紧密地结合老百姓自身发展的切实利益和现实问题,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和焦点,把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和涉及老百姓利益的现实矛盾提高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战略高度来认识。

(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基本要求

根据上文所述方法原则,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要求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大众化传播条件的基础建设,用马克思主义引导社会舆论和老百姓的自我教育及其精神文化生活,建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队伍,发挥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理论教育的政治优势,不断以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教育武装人民群众。

1.构建主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制度机制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马克思主义是灵魂,是决定国家性质和经济社会、思想文化发展方向的决定性因素。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因而要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必须建立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居于主导地位的保障机制,马克思主义政党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24]。在领导机制上,要充分发挥政策法规的导向作用,使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都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在社会机制上,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对意识形态的一元化领导,努力引导社会管理主体积极承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要责任,做好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普及工作,注重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体现价值导向,以政策激励的手段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提供机制保证。

2.建设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队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队伍主要由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遍布各级组织的从事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骨干分子组成。努力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者队伍的理论素质和工作能力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高尚的理想信念和人格魅力,具有自我奉献的精神和艰苦奋斗的意识,以扎实的理论基础、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工作热情去感染广大民众,用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打动人,用雄辩的科学事实和严谨的逻辑论证说服人,掌握思想政治工作和理论教育的高超技艺,善于根据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的新变化,发现新问题、运用新思维、提出新办法、积累新经验,善于在潜移默化中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优势,向广大受众显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价值和意义。

3.用马克思主义新成果切实指导实践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所在,也是促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持续传播的重要因素。有创新才有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才最切合当前实际,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最紧迫的需要。人民群众最需要的东西就是他们最乐于接受、也是最能广为传播的东西。马克思主义政党要以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精神为动力,结合不断变化着的实际,在实践创新基础上,探索研究新问题,总结概括新经验,广泛汲取优秀文化新成果,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及其新的发展,能够使其及时体现时代精神和时代特征,适应时代要求,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准确把握天下大势,反映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和实践需求。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使理论贴近现实、贴近生活,才能有效解决群众不断面临的新的现实问题。

4.建立和完善大众传媒工具体系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离不开语言文字和现代传媒。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加强宣传教育,要注意宣传语言的大众化、通俗化和具象化,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用广大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大众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传媒既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工具,又是反映民意的重要渠道,用大众传媒传播马克思主义不只是让老百姓接受马克思主义熏陶的单向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了解民心民情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群众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强化人民群众的话语权,才能更好地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从大众传媒的工具性质而言,它们是宣传马克思主义不可或缺的重要阵地。首先是传统书籍报刊媒体,它们具有文化保存、文字交流、历史记录的强大功能,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曾经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要继续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尊重人民群众接受文化信息的传统习惯,为大众提供有品位、有质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新成果。相对于传统媒体,近代以来逐渐发展起来的广播、电视、电讯等信息传播工具,在文化的大众化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新媒体以视听兼备、声画并茂的信息符号形成独特的传播优势,是传统媒体不可企及的,它们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提供了影响面更大、受众接受更为方便的新的技术条件。以计算机为核心、以信息“高速公路”为基本条件的现代电子传播技术,已经创造出深刻改变大众社会文化生活方式的网络信息传播媒体。这种比电讯技术更新的网络信息传播媒体,正在成为大众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尤其是“80后”“90后”成长起来的、承载着未来的年轻一代,网络信息传播已经成了他们文化生活的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工作提出了新课题,网络不仅带来了宣传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也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网络传播信息量大,内容无所不包,传播信息简单快捷,具有超越时空、信息复制方便,共享面大,交互性、公开性、公众性强等重要特征,如此先进的传播工具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提供了更为强大的技术条件。值得注意的是,网络媒体既能方便先进文化的传播,也能方便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渗透和蔓延,所以占领网络媒体不仅仅是利用信息传播的先进技术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网络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真理在同各种谬误斗争中传播的新阵地。只有把意识形态的斗争延伸到网络媒体,才能战胜形形色色思想谬误,推进马克思主义在大众中的更为有效的传播。总之,大众传播媒体是不断进步的,如何继续坚持文字书刊等传统媒体、改善和发展广播电视电讯等成熟媒体、占领并创建互联网、移动通信等现代媒体,将它们综合利用,形成服务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工具体系,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亟待构筑的系统工程,建立和完善大众化传播工具体系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