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方社会及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以人为本”

西方社会及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以人为本”

时间:2022-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要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先在中国古代、西方社会及马克思主义视阈中来考察“以人为本”的不同理解以及真实前提,无疑是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可从人民主体论、人民利益论与人民公仆论来剖析。这需要将“以人为本”所涉及的问题展开来。应该说,当代中国提出的“以人为本”是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的。“以人为本”而不“以物为本”可见一斑。

平 飞

内容提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而要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先在中国古代、西方社会及马克思主义视阈中来考察“以人为本”的不同理解以及真实前提,无疑是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可从人民主体论、人民利益论与人民公仆论来剖析。全方位多维度透视解剖“以人为本”理念以“求真”,结合实际在实践、发展中落实“以人为本”理念以“求用”,是真知真行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在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最大实践活动。“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知行合一,真知真行“以人为本”,无疑是真知真行“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以人为本”到底如何理解?这需要将“以人为本”所涉及的问题展开来。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以人为本”,显然与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以民为本”与西方社会中的“人本主义”是不同的,具有不同的历史前提和逻辑前提,需要揭示出来。深入理解“以人为本”,需要考察人的存在方式、本质属性、发展条件、地位作用,搞清楚“以人为本”到底是相对于什么而言的,“以人为本”落实到具体生活中到底是要“以哪些人为本”,“以人的什么为本”。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思想

研究中国古代思想的人们发现,中国传统文化是“重人”的。马中先生在著作《中国哲人的大思路》中认为,中国传统哲学以“人”为中心,以“社会”为重点,有四大特色,即“治人”为本,“治物”为末的政治原则;“道德”为本,“智慧”为末的伦理原则;“前人”为本,“后人”为末的尊祖原则,以及“敬人”为本,“敬神”为末的无神论倾向。[1]在这里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以人为本”是相对于“以物为本”和“以神为本”而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心在“人”,因而人本、民本、官本、君本一直谈不绝口;爱人、治人、为人、育人长期讨论不止;人性、人伦、人格、人情经常争论不休;理欲、义利、群己、王霸历来议论纷纷;古人、敬祖、传统、历史始终受到重视。中国文化谱系中的各家各派总是在人、人道、人性、人伦、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上各抒己见。应该说,当代中国提出的“以人为本”是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的。

儒家创始人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且“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以人为本”而不“以神为本”可见一斑。《论语·乡党》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荀子·王制》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之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而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如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义。”“以人为本”而不“以物为本”可见一斑。《尚书·五子之歌》载:“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孟子·尽心下》讲:“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荀子·大略》说:“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故古者列地建国,非以贵诸侯而已;列官职,差爵禄,非以尊大夫而已。”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管子·霸言》道:“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贞观政要·务农》记:“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以人为本”即“以民为本”,而不“以君为本”更可见一斑。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不难发现有保民、富民、教民、惠民、爱民、亲民、从民、信民等内容在内的“民本”思想,但就是没有“民主”的思想。尽管《尚书·多方》篇中有“天惟时求民主”的说法,但这个“民主”是指“民之主”,与近现代意义的“民做主”根本不同。梁启超说:“美林肯之言政治也,标三介词以櫽括之曰: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译言政为民政,政以为民,政由民出也。我国学说于of,for之义,盖详哉言之,独于by义则概乎未之有闻。”“要之我国有力之政治理想,乃欲在君主统治之下,行民本主义之精神。”[2]换言之,中国古代只有“为民做主”的“民之主”即“君主”,而没有“民自做主”的“人民当家做主”。

而所谓“爱民”、“富民”等,归根到底还是为了“君主”。1943年8月8日,毛泽东在《在中央党校第二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说得真切:“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古代还是现在,剥削阶级的生活都离不了老百姓。他们讲‘爱民’是为了剥削,为了从老百姓身上榨取东西,这同喂牛差不多。喂牛做什么?牛除耕田之外,还有一种用场,就是能挤奶。剥削阶级的‘爱民’同爱牛差不多。”[3]这就是说,“以民为本”在封建社会是在“君主目的论”的前提下来讨论的。事实上,以君为本、以官为本才是真的。

二、西方历史文化中的“以人为本”思想

研究西方历史文化的人们发现,在苏格拉底以前,西方人主要关注的是自然与神,以物为本与以神为本是思想主流。但从苏格拉底开始,铭刻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的著名箴言“认识你自己”引起了思想家的重视,“人自身的存在”得到关注。著名的智者普罗泰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4]这个命题彰显了人的主体性。亚里士多德曾提出了两个著名的命题,即“人是理性的动物”与“人是政治的动物”,突出了人的理性精神与参政本性,“以人为本”的政治学与伦理学也发展起来了。以理性为特征的科学精神和以权利为标志的民主精神成为对“人的精神”的最高肯定,也成为古希腊的两个最好传统。当然也不可否认,正如大多数研究者所发现的,理性推动科学的发展,但也不时沦为论证神存在的工具;民主是建立在奴役“不说话的工具”之上的,本质上只是剥削阶级的民主,真正的多数人根本就没有民主可言。当然,“求真”与“参政”毕竟突显了人的认识主体性和政治主体性。

在西方,有一个被称为“黑暗”的漫长中世纪。在这个时期,理性让位于信仰,科学受制于宗教,王权屈从于皇权,感性萎缩于理性。从被恩格斯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但丁开始,西方开始复兴古希腊的科学与民主精神。著名的文艺复兴导致两大新的发现,即人的发现和自然的发现。当时流行的“人文主义”,与中世纪的“神文主义”相对应,在人与上帝、人与自然的关系中,高扬人的意义,尤其强调个人价值,其思路秉承希腊的古典民主和建立在原子论基础上的个性主义,下启18世纪启蒙运动的自由、平等、博爱和近世民主精神;同时又诱发了享乐主义、物欲主义,以及因现世精神的扩张而导致终极关怀失落。[5]

这个时期的“以人为本”,着眼于人与神、人与物的关系,发现人类在宇宙中的主体性,从而高度赞扬人的崇高和伟大,充分肯定人的价值,竭力维护人的尊严;着眼于自我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发现拥有能力和自由的个体及其丰富的主体个性,从而使个体从神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把个人看作自己命运的主人,凭其后天的努力发展其丰富的个性,实现自身的价值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发扬个人的首创精神和自我意识;着眼于人的非理性和现实生活世界的关系,发现人的自然欲求的现实合理性,看到凡人才是最真实的人,而凡人的世俗感性欲望是合理的;着眼于人的理性和外部世界的关系,发现人的理性的至上性,看到人的伟大是与人的理性和科学知识联系在一起的,理性不应成为人的统治力量,而是发展科学,弘扬人类主体创造性的精神动力;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片面发展的关系,发现多才多艺、学识渊博和具有冒险精神的人,从而反对知识片面和循规蹈矩的人。[6]近代以来的西方人文主义思潮高扬独立、理性、自由、平等、博爱、民主、人权等理念,突出人的地位和作用,人的权利和尊严,人的理性和价值,无疑具有巨大的历史进步性。特别是“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多党执政”、“个人自由”的思想以及在西方在一定程度上比较成功的落实具有巨大的诱惑力,成为西方所谓“以人为本”的典范。

但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的本性就是实现资本增值,资本家最爱剥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所谓自由就是工人自由受剥削的自由,资本家可以自由剥削的自由。所谓民主也只是资本家的民主,无产阶级无法真正享受民主权利。自由、民主、博爱不过是一块遮羞布。这恰如英国经济评论家托·约·登宁所言:“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7]用马克思的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8]这意味着,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以人为本”的背后实际上是“以资本为本”或“以物为本”,“以民为本”实际上是“以资本家为本”。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在批判继承古今中西“以人为本”的思想基础上,从人的存在方式、本质属性、地位作用、发展条件等方面对“以人为本”进行了深入阐述。

从人的存在方式看,人类存在、群体存在、个体存在是三种基本方式。以人类存在论,“以人为本”是反对有神论的,与“以神为本”相对而言,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9]“以人为本”是反对商品拜物教的,与“以物为本”相对而言。马克思主义认为“物与物的背后是人与人的关系”,只有消灭少数人剥削多数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制度,多数人才能摆脱对“物的依赖”,而且一切物的生产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的存在和发展。但也要注意,“以人为本”不要陷入人类中心主义,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以群体存在论,又可具体分为国际组织、国家、民族、集体、单位,“以人为本”在世界历史和世界市场完全形成后就是“以世界公民为本”。在国家和民族还没有消灭之前就是“以国家和民族为本”,没有脱离具体国家和民族的“抽象人权”。“全人类的人权”奠基在“国家主权”上,“国际组织”奠基在“国家主权”上。在一个国家和民族内部,国家“以维护每一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为本”。而单位和个人“以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为本”,因而“以人为本”要求实现国际主义、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统一。以个体存在论,“以人为本”就是“以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本”,“以全面丰富人的社会关系为本”,“以实现每一不可重复生命个体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为本”。在三种存在发生冲突时,按照“两利取其大,两害取其小”的原则,个体存在服从群体存在和人类存在,群体存在服从人类存在。

从人的本质属性来看,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0]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和实践属性,社会和实践是发展的,人的本质也是发展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全面丰富人的社会关系为本”,“以充分展开人的生活实践活动为本”,“以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本”,“以实现每一不可重复生命个体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为本”亦即“以确证人的本质力量为本”。

从人的地位作用来看,恩格斯曾说:“没有一个生产阶级,社会就不存在,决定历史结局的是人民群众。”[11]斯大林也说:“把领袖看作唯一的历史创造者,而不把工人和农民放在眼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各个民族和各个国家的命运不仅仅是由领袖决定的,而首先和主要是由千百万劳动群众决定的。”[12]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3]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又说:“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14]“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重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巨大力量,认识到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是革命和建设的力量之源。“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为本”,“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为本”,因为“人民群众除了靠自己,不能指望别人,依靠别人。劳动人民如果不能把自己从贫困中解放出来,谁也不会把他从贫困中解放出来”。[15]

从人的发展条件来看,恩格斯指出:“我们创造着我们自己的历史。但是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进行创造的。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但是,政治的前提和条件,甚至那些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16]马克思、恩格斯还认为:“无产阶级能够而且必须自己解放自己,但是,如果他不能消灭他本身的生活条件,他就不能解放自己。”[17]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都需要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条件,“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创造人的发展条件为本”。马克思主义反对抽象地谈论人的解放,主张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尤其重视为人的发展创造必要的经济条件,认为这具有最终决定意义。“以创造人的发展条件为本”就要始终“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

一句话,马克思主义主张的“以人为本”就是“以民为本”,“以劳动群众为本”,是建立在“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基础上的。换言之,“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人民当家做主,人民创造历史和财富,人民享受劳动果实。

四、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

应该实事求是地看到,在科学的“以人为本”概念首次明确提出以前,“以人为本”的相关思想在“中、西、马”的语境中已有比较充分的展开,但只有马克思主义是立足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当家做主这个前提下来谈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也是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理论的最新成果。2003年3月10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首次明确提出“以人为本”概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18]2004年3月10日,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又深入阐发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19]2007年12月17日,胡锦涛在《在新进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我们提出以人为本的根本含义,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20]

通过以上论述,可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既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从人民主体论、人民利益论、人民公仆论来分析可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

从人民主体看,“以人为本”就是“以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为本”,就是“以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本”。2003年12月26日,胡锦涛在《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讲得立场鲜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推动者。我们必须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21]

从人民利益看,“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本”。2004年1月12日,胡锦涛在《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中讲得态度坚决:“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领导干部都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自觉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检验自己的工作和政绩,做到凡是为民造福的事情就一定要千方百计办好、凡是损害广大群众利益的事情就坚决不办。”[22]2007 年10月22日,在《在党的十七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中说得也毫不含糊:“我们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和不和谐因素,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特别是要千方百计帮助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不断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而早在2003年12月26日,胡锦涛在《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也讲得深入人心:“我们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不断实现民利,保证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全部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不断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去,特别要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23]

从人民公仆看,“以人为本”就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本”,就是“以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本”,“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本”。2003年6月15日发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明确指出:“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在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24]2007年10 月15日,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阐述得很精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5]2008年12月18日,胡锦涛在《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得也具体鲜明:“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我们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既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又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26]

有必要特别指出的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是在“第一要义发展”的前提下来讨论的,是与发展的主体、发展的目的、发展的成果分享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特别突出了“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以创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条件为本”的思想,从而为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找到了现实基础,体现了鲜明的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精神。

(平飞:南昌航空大学副教授)

【注释】

[1]马中:《中国哲人的大思路》,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2]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6-7页。

[3]《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7-58页。

[4]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54页。

[5]参阅冯天瑜:《略论中西人文精神》,《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第16-24页。

[6]参阅韩庆祥,王勤:《从文艺复兴“人的发现”到现代“人文精神的反思”——近现代西方人的问题研究的清理与总结》,《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第13-24页。

[7]《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829页。

[8]《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829页。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7-19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35页。

[12]《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27页。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04页。

[14]《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页。

[15]《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96页。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77-478页。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5页。

[18]《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465页。

[19]《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年版,第29页。

[20]《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年版,第31页。

[2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46页。

[2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729-730页。

[2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46-647页。

[2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318页。

[2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26]《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学习问答》,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年版,第13-1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