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意识与人工智能

意识与人工智能

时间:2022-12-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意识和人工智能的研究,成为现代科学和哲学探讨的前沿问题。人工智能的思维模拟在功能表现上代替甚至超过了人脑的部分思维能力。它和人脑功能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充分证实和深化了辩证唯物主义意识论。人工智能并不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是机械的,在一系列指令中完成。人工智能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意识与人工智能

我们已经进入了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知识经济时代。电子计算机等人工智能的大量运用,是信息技术的主要特征。对意识和人工智能的研究,成为现代科学和哲学探讨的前沿问题。它对于更好地认识意识的本质,坚持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有重要意义。

人工智能是指用机械或电子计算机来模拟和代替人脑的某些智能。它是现代科学信息论、控制论、电子计算机、神经生理学脑科学仿生学等发展的产物。正如人为了延长手臂和增加体力,而发明了工具和机器一样,人类也在探索代替和模拟人脑的手段和机器。代替或模拟人脑部分功能的机器即智能机或智能模拟。对人的思维模拟可从两条道路进行,一是结构模拟,仿照人脑的结构机制,制造“类人脑”的机器;二是功能模拟,即撇开人脑的内部结构,而从其功能过程进行模拟。由于人脑结构的极端复杂性,现代科学还暂时无法模拟,所以现代电脑都是对人脑功能的模拟。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人工智能从其本质而言,是对人的思维的信息进程的模拟。

用信息过程分析人的思维,既不管它的内在结构,也撇开了它的社会历史性质。人们通常将这种方法称为黑箱方法,即把人的大脑当作一个不可打开的黑箱,仅从功能和行为上模拟人的智能活动。思维信息过程分为五个部分:(1)信息的输入或接收,通常用输入器模拟人的眼、耳、鼻等感官;(2)信息的存储或记忆,通常用存储器模拟人脑记忆功能;(3)信息的运算或分析,用运算器模拟人脑对信息加工、分析、处理;(4)信息控制,用控制器模拟人脑调节各方面信息;(5)信息的输出,用各种输出设备代替人的效应器官。电脑又以机器装置模拟人的神经细胞运动:人脑神经细胞对信息接受与否是用兴奋和抑制两种状态进行的,电脑则使用接通或断开两种状态;人脑信息传递采用生物电脉冲,电脑则用电脉冲;人脑脉冲传递按“有”和“无”规律进行,电脑则采用“1”和“0”二进制模拟。这些机制表明,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更不会超过人的智能,本质上仅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

人工智能的思维模拟在功能表现上代替甚至超过了人脑的部分思维能力。例如,IBM公司制造的“深蓝”计算机,就战胜了世界顶级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电脑有效地延伸了人脑,放大了人的智力功能,是人智能的物化。它和人脑功能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充分证实和深化了辩证唯物主义意识论。但是,人工智能决不会成为人类智能,取代人的意识。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有本质差别。

第一,人脑和人工智能的活动机制根本不同。人类智能主要是生理的和心理的过程;而人工智能机器只是一些诸如晶体管、集成电路等组成的机械的、物理的装置,是无意识的机械的物理过程。

第二,人的意识具有社会性,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具有社会性。电脑在解决问题时,并不探求任务本身的社会意义,它只执行指令而不顾后果,不具备人的社会属性。

第三,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人工智能却没有人类意识所特有这种能动的创造能力。人类意识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能不断主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孕育着无穷无尽的创造力。人工智能并不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是机械的,在一系列指令中完成。不论电脑有多么强的“记忆力”,多么快的运算速度,多么精确的逻辑判断能力,它都不是能动的,不可能具有像人脑那样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人工智能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进一步证实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物质的属性;它深化了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原理;它引起了意识结构的变化,扩大了意识论的研究领域;思维模拟突出了思维形式在思维活动中的作用。

作为人类工具的智能机器具有广阔的发展远景,我们决不可低估它的作用和意义,但也决不能把“机器思维”和人脑思维等同起来,甚至认为它从总体上可以超过人脑思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