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类通过文化作用于自然和映现自我

人类通过文化作用于自然和映现自我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对于人的意义,首先就体现为人类通过文化作用于外部世界。人不仅一般地通过自然界的他物来映照自身,而且特殊地通过建构“为我而存在的关系”即通过文化来映照自身。人以自然为对象,自我就由自然来规定、映现;人以文化为对象,自我就由对象化的自我来规定和映现。[12]文化的一大功能即人类通过文化作用于自然界是与恩格斯所意谓的自由之要义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

二、人类通过文化作用于自然和映现自我

文化对于人的意义,首先就体现为人类通过文化作用于外部世界。文化作为人“把自己的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物或物的综合体”[7],成为人与自然发生联系的不可缺少的中介。每一代人总是在继承和发扬前人留下的文化基础上与自然发生联系,从而使人与自然的关系由直接变成间接。社会越发展,文化就越发达,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越间接。然而,间接并不意味着人对自然的作用越来越小,相反,人借助文化对自然发生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对此,黑格尔曾幽默地把人躲在文化后面通过文化以达到自己改造自然目的的行为称之为“理性的狡黠”。人类通过文化使自然接受人的改造,满足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从而使人与自然的矛盾朝着越来越符合人意愿的方向深刻地发展。文化就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志。由此就能理解马克思说的,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其次,文化对于人的意义就体现为人类通过文化映现自身,达到自我意识。对象关系,就是“这个存在物与他的对象处于一种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映照的关系之中”[8]。在宇宙中,每一个存在物都有自己的对象,“对象性指的是一个存在物在自身之外有一个他物作为自己的对象”[9]。“只要有对象存在于我之外,……我就是和在我之外存在的对象不同的他物、另一个现实”[10]。人不仅一般地通过自然界的他物来映照自身,而且特殊地通过建构“为我而存在的关系”即通过文化来映照自身。文化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是主体自我分化的结果,是与主体自我相对应的对象自我,于是人通过活动,在实际上把自己划分为二,并且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人以自然为对象,自我就由自然来规定、映现;人以文化为对象,自我就由对象化的自我来规定和映现。以文化为对象的自我就通过“‘我’与‘我’的对话”来规定和映现。[11]因此,与自然物为对象相比较,文化更能映现主体自身,从而达到自我意识。

文化的两大功能就在于赋予人以自由。恩格斯说:“自由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12]文化的一大功能即人类通过文化作用于自然界是与恩格斯所意谓的自由之要义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说:“自由的首要条件是自我认识。”[13]文化的另一大功能即人类通过文化达到自我意识是与马克思所意谓的自由之要义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社会越是发展,文化的两大功能就越是强大,于是人类就能获得越来越多的自由,人类社会就能够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转化。

狭义文化即精神性文化尽管属于意识范畴,但同样具有广义文化对于人而言的双重功能,并且尤能体现文化双重功能的能动性。兹分别分析之:

其一,精神性文化“改造自然”的功能尤能体现其能动性。

人类通过实践来改造世界,而实践能力固然离不开器物性文化,但更离不开精神性文化。对于实践,列宁十分赞成黑格尔的思想,认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14]。实践的“直接现实性品格”是指实践是物质活动,遵循着物质活动本身的规律。实践的“普遍性品格”与实践的目的和方法联系在一起。马克思指出:主体通过实践活动,“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15]。在这里,马克思对主体在实践活动中的作用作了两个规定:(1)通过目的来推动实践活动;(2)通过符合目的的方法来调节实践活动。目的和方法是认识活动和理性思维的产物,无疑属于理性范畴,具有普遍性品格。实践的普遍性品格与精神性文化内在地联系在一起,普遍性品格在实践中的功能就是精神性文化在“改造自然”上的功能。

生产力作为“人们在劳动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16],集中地体现着人的实践能力。马克思把生产力分析为“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17],并认为劳动者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和最活跃的要素。这是因为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都是生产力构成中“物”的要素,大多是人们过去劳动的产物即属于器物性文化,是“死的劳动”;而器物性文化只有“被劳动的火焰笼罩着,被当作自己的躯体,被赋予活力”[18],才能形成真正的生产力。而“劳动的火焰”直接与作为主体的劳动者的体力和智力相联系。体力是有限度的,而智力与普遍性品格相联系,可以说是无限的,当然需要条件。由此,我们就可以理解与器物性文化相比较,精神性文化尤能体现文化“改造自然”功能的能动性。

人们在实践中“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19]。因此,实践活动必然“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20]。这就是费孝通说的以制度等为载体的“社会组织方式”,由此就构成了属于精神性文化的制度文化。制度的作用就是约束人们互动的行为,“为社会交往提供一种确定的结构”[21]。制度文化以影响人们交往方式的形式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体现着文化改造自然的功能。这个功能是精神性文化所特有,而器物性文化所不具有的。由此,我们就可以理解与器物性文化相比较,精神性文化尤能体现其“改造自然”功能的能动性。

其二,精神性文化关照主体以达到“自我意识”的功能尤能体现其能动性。

无论是以个体的观念化形式存在还是以社会化形式存在的精神性文化,本质上是在器物性文化及其构建过程内化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观念的为我关系,具有与器物性文化的“直接现实性品格”相对应的“普遍性品格”。与器物性文化总是以“直接现实性”的具体形式来映现和达到自我意识不同,精神性文化则以普遍性的理性形式来映现。“动物固然将自己的个体当作对象,因此它有自我感,但是,它不能将自己的类当作对象”,而普遍性形式的映现则意味着“将自己的类、自己的本质性当作对象”,从而也就有了“最严格意识上的”自我意识。[22]

精神性文化的“普遍性品格”与符号联系在一起。“信号是物理的存在世界之一部分;符号则是人类的意义世界之一部分。”人“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之中”,是使用符号的动物。“符号系统的原理,由于其普遍性、有效性和全面适用性,成了打开特殊的人类世界——人类文化世界的开门秘诀!”[23]运用符号,精神性文化不仅能关照当下主体和过去主体,而且还能以“理想蓝图”的方式关照未来主体,从而就能使主体更深刻地映现自身而达到自我意识。由此,我们就能理解与器物性文化相比较,精神性文化关照主体以达到“自我意识”功能的能动性。

主体包括个体和社会,还需要特殊地分析精神性文化对于社会主体达到“自我意识”的功能。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属于以社会化形式存在的精神性文化。“社会心理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普遍流行的群众精神状况,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经济关系及其他社会环境的直接的、经验的反映,是未经理论化和系统化的处于混沌状态的自发社会意识。”[24]社会心理是社会自我意识的“本真”体现,为此黑格尔引用了德国的一句民谚:“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25]与自发的社会心理相对应的是自觉的社会意识形式,意识形态是其中的主要部分。意识形态的建构体现着“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的努力,作为一定时期“社会的头脑和社会的心脏”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其本质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26]意识形态体现着社会主体对自身的意识。“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心理之间的相互作用总是与国家权威评价活动与社会民众评价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联系在一起。”[27]社会的自我意识正体现在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的相互作用中。由此,就可以理解与器物性文化相比较,精神性文化关照主体以达到“自我意识”功能的能动性。

精神性文化在文化的两大功能上所体现的能动性,对于人类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转化具有的重大的意义。党中央文件中所提到的“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和“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正可以从精神性文化尤能体现文化两重功能的能动性中予以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