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哲学观的变革实质是思维方式的变革

哲学观的变革实质是思维方式的变革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们习惯的说法是“世界观”的变革,而世界观的变革从根本上说就是思维方式的变革。马克思超越费尔巴哈哲学的实质是哲学观的变革,是崭新的思维方式——“实践观点”的确立。哲学理论的意义主要体现为思维方式的意义。这种思维方式是“自然观点”思维方式的彻底贯彻和发挥。

第三节 哲学观的变革实质是思维方式的变革

哲学理论最大、最根本的变化是什么?人们习惯的说法是“世界观”的变革,而世界观的变革从根本上说就是思维方式的变革。马克思超越费尔巴哈哲学的实质是哲学观的变革,是崭新的思维方式——“实践观点”的确立。

一、哲学理论的意义主要体现为思维方式的意义

世界观是人们对于世界的理解模式和解释框架。世界观的理论反映的是自在世界的内容,但不同的世界观表现的主要是人们对待世界的态度、看待世界的方式、理解世界的观点的不同,实质上是对待世界的哲学思维方式的不同。

我们知道,在人类出现以前,自然界是一统天下、铁板一块的,人类的出现才使世界两重化了。一方面,一切事物,包括人在内,都是自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结果,在这里一切都表现为必然因果规律的作用;另一方面,人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把自己的目的贯注到自然存在中去,把它变成“为人的存在”,在这里一切又都表现为目的因果规律的作用。本来是一个世界,由于人的活动而具有了两种相互否定的本性和规律,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它们,俨然是两个相反的世界。吉林大学高清海教授将这两个世界分别表述为“自然世界”和“属人世界”。

哲学作为世界观的学说,它的任务并不是要把局部领域的认识综合起来,作出关于整个世界的完整陈述,即解决部分和整体或个别和一般的矛盾,而是主要解决由于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分裂的属人世界和自然世界、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矛盾。从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去研究世界,它提供的是关于世界的知识,这是科学的任务;从“自然世界”与“属人世界”的关系去研究世界,它解决的是人们如何对待世界的态度和观点的问题,即思维方式的问题,这才是哲学的任务。哲学理论的意义主要体现为思维方式的意义。一种哲学出现了,它作为区别于以往哲学的新世界观理论,其根本意义就在于为人们提供一种不同于其他哲学的观察世界事物的视角,即对世界的一种新的理解方式。哲学派别的区分根源于此,哲学理论的价值也体现在这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哲学中的一些原理、结论乃至关于许多问题的具体观点在历史激流的冲刷下大都被湮没、淡忘或淘汰,能够保留下来的主要是哲学思维方式曾经发生过的影响。

哲学思维方式,属于哲学理论的内在的思维逻辑,表现着哲学对待事物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模式、处理事物的方法。不同历史时期主体的发展程度及其与客体发生关系的方式不同,人们用以观察和评价事物的思维方式也就不同。哲学史上存在过的每一种重要的哲学体系和哲学派别,都可以看成是哲学思维的不同模式。纵观哲学认识史,吉林大学高清海教授把马克思哲学之前的思维方式大体上概括为以下四种:第一,从未分化的笼统的自然出发去认识一切问题的“自然观点”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那时,人们认为万物皆有灵魂,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本质就是自然本质,自然为人立法,人们尝试着从自然的存在出发去了解一切事物。这种思维方式与直观认识相适应,仍属于人的本能意识的表现。正是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古代哲学从自然客体中揭示的都是属人世界的矛盾。与这种思维方式相适应的理论形式主要是自然哲学、理念哲学、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第二,从脱离人的自然出发认识各种问题的“存在观点”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自然观点”思维方式的彻底贯彻和发挥。它从人的本原存在中去把握人的本质。在它看来,人的一切特性都来自于人身上及人身之外的自然本原,从自然存在出发便可以说明属人世界的一切。所以,存在观点也就是消除了人性的自然观点。这种观点运用于自然现象,强调从本原和构成去认识事物的本性,强调客观决定论。与这种思维方式相适应的理论形态有本体论、单线决定论、机械因果论。第三,从脱离自然的主体(即意识)出发认识各种问题的“意识观点”思维方式。意识观点注重于从人作为主体能动本质的外部现象中把握人的本质。但由于它把主体和自然绝对地对立起来,使人完全地脱离了自然的本原和基础,因而把人归结为意识的本质,形成了从意识出发去看待一切事物的思维方式。意识观点在对对象的认识中,强调从发展形态、以概念形式去寻求和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定。与这种思维方式相适应的理论形态有认识论、意志论、目的论等。第四,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认识各种问题的“人本观点”思维方式。“人本观点”是从否定“意识观点”和“存在观点”,同时作为二者的直接综合而出现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试图直接从意识和存在的统一出发去把握人的本质,但它了解的人仍不过是意识与存在的简单合并,所以“人本观点”的思维方式缺乏自己的特殊内容,在实际应用中,它或者倾向于意识观点或者倾向于存在观点,更多时候它倾向于存在观点。这种思维方式的理论代表是费尔巴哈的人本学。

这几种思维方式的不同主要来自于它们对于“自然世界”和“属人世界”的关系的理解和处理方式不同。其中,“自然观点”和“存在观点”的思维方式是将“属人世界”归并到“自然世界”中去,认为“自然世界”具有“优先地位”,“属人世界”只不过是“自然世界”的派生物,这类哲学家在哲学史上属于旧唯物主义阵营;“意识观点”的思维方式反其道而行之,抓住属人本质具有的超自然性,运用对象化关系去说明自然界,强调精神的“优先地位”,这类哲学家在哲学史上则属于唯心主义阵营。旧唯物主义哲学家们将“自然世界”置于“优先地位”的思想是正确的,反映了自然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但它无法解释人对自然本性的超越性质;唯心主义哲学家们虽然突出了人的主体意识,但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正常关系。可见,旧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没有能够实现“自然世界”和“属人世界”的统一。作为“人本观点”思维方式的主要代表人物——费尔巴哈,已经非常清楚地看到了它们的弊端,所以,他一上手就把自己的哲学称为“人本学”,并正确地提出了人是建立“自然世界”和“属人世界”统一基础的论断。但由于他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人的本质,“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71],使得他虽正确地提出了这个问题,但没能科学彻底地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费尔巴哈所没有走的一步,终究是有人要走的。对抽象的人的崇拜……必须由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来代替。这个超出费尔巴哈而进一步发展费尔巴哈观点的工作,是由马克思于1845年在《神圣家族》中开始的”[72],最终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完成的。

二、马克思哲学革命性变革的实质是思维方式的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以往的哲学来说并不是几个原理、观点、范畴的变化,或是在以往的哲学基础上增添几个新的范畴、观点和原理,而是整个哲学理论,包括从对象、性质、功能到观点和方法的根本性变化,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革命性变革”,对于这一点,学界都承认。但这种变革的实质是什么,人们的理解就不一致了。有的人认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创立,有的人认为是实践唯物主义的形成,还有的人认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发现,而我们则认为是思维方式的变革,即“实践观点”思维方式的确立。

传统哲学之所以没能实现“自然世界”和“属人世界”的完全统一,“或此或彼”,“非此即彼”,从历史方面说,是因为那时人的发育本来就不完全,不成熟的人只能表现为不成熟的理论形式;而从认识方面说就是由于以往的哲学家在人身上找不到能够把双重性质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其实,造成“自然世界”和“属人世界”分裂的那个根源,也正是它们统一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人们的生产实践。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创立的,但实践概念并不是马克思哲学首次提出来的。那种认为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第一次把实践概念引进哲学的看法是不符合哲学发展的事实的。早在古代哲学中,人们就已经开始探讨实践活动的内容了,近代哲学正是在此基础上从哲学的角度研究实践概念的本质和意义。当然,他们都没有达到科学理解实践概念的程度,但他们已经把握到了实践概念内涵中的几个重要特征。

中国的孔孟已经提出了知性问题,与之相对的行就是实践。在欧洲,亚里士多德是从潜能的实现过程来理解实践。在他看来,实践就是包括了完成目的在内的活动,潜能如果不能实现就不能称为实践。在这里,亚里士多德已经把目的性作为实践的一个重要特征给予强调,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如果说,古代哲学还只是偶尔谈到实践问题,而且了解的实践概念还很宽泛,尚未把人的活动同物的活动严格区分开来,那么,在近代哲学,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中,实践活动已专指人的主体活动,并构成了主体活动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康德提出了实践理性和理论理性的概念,与此相适应,他把哲学也区分为实践的哲学和理论的哲学。实践的哲学主要研究伦理问题,又称道德哲学;理论哲学主要研究认识论问题,又称自然哲学。在康德看来,作为人们道德行为核心的意志完全受人自己的理性所支配,这说明人的理性是有实践力的,它能够不依靠任何经验的东西,而仅凭自身来决定意志。在这里,康德实际上向人们揭示了实践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实践是一种自主性的活动。到费希特哲学,实践一词具有了更为宽泛的含义,它已经不像康德哲学那样,仅仅局限于道德活动,而是把它扩展到整个理性。费希特认为,理性活动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在这里,费希特向人们昭示了实践的另一个本质特征,即创造性活动的特征。黑格尔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把对实践概念的理解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面。他认为,人面对的世界主要表现为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对立,主观性和客观性都是片面的,要消除二者的片面性,使它们达到统一,需要两种不同的活动:一种是认识的活动,一种是实践的活动。认识活动主要是接受存在着的世界,以便使它进入自身及主观的表现和思想之内,扬弃理念所具有的片面的主观性。实践活动则是将客观世界仅仅当做一个假象、一堆偶然事实的聚集,它要凭借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并改造这个聚集体,从而达到扬弃客观世界片面性的目的。所以,这两种活动都有片面性,只有将二者统一起来才能达到“善”。在这里,黑格尔已经明确地将实践规定为主观改造客观的活动。黑格尔这一思想是非常深刻的。对此,列宁说:“无疑地,在黑格尔那里,在分析认识过程中,实践是一个环节,并且也就是向客观的……真理的过渡。因此,马克思把实践的标准引入认识论时,是直接和黑格尔接近的。”[73]但无论是康德、费希特,还是黑格尔,他们的实践都是一种理性的实践,精神的实践。因此,费尔巴哈抬出感性来对抗他们的理性。但费尔巴哈根本不了解实践的、批判的意义,他的实践顶多是个生活实践,吃喝实践,除此之外,他不能向人们说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来。

通过上面的回顾,我们已经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人们对实践已经作了多方面的探讨,关于实践概念中的几个主要特征人们都已经接触到了,但是,他们为什么还是没有找到将“自然世界”和“属人世界”统一起来的基础呢?我们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对人本身缺乏科学准确的把握。马克思认为,人的本性就是人的实践性,人有什么样的实践性、从事什么样的实践活动,也就有什么样的人性,也就属于什么样的人,这二者是统一的。实践性作为人的本性的基本规定,在哲学理论中,人们用以观察问题的各种不同方式也就不能不反映出实践活动的内容和特点。人的实践活动是人的一切认识活动的内容和出发点,也是人的一切认识的根本内容。构成认识对象的客观世界,首先是作为实践活动的客体而存在的。不属于实践活动对象的存在,也就不能成为现实存在的认识对象。人们把握对象的认识方式,也首先是作为实践方式而起作用的。不构成实践方式的必要环节的东西,也绝不可能成为认识活动的方式。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先前哲学所有的一切理论观点,包括我们在上面所说的“自然观点”、“存在观点”、“意识观点”、“人本观点”在内,都不过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对实践的内容和环节进行反映。很明显,如果实践中不包括自然存在对人及其活动的基础性作用,就绝不可能产生出强调自然本原作用的“存在观点”的思维方式。同样,如果在实践中不存在作为人的对象世界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这样的环节,那种从意识出发大讲特讲自我建立非我的哲学理论能够产生出来并发生重大影响,就会成为不可想象的事情了。但无论是“自然观点”的思维方式、“存在观点”的思维方式也好,还是“意识观点”的思维方式、“人本学观点”的思维方式也好,都是对实践内容和作用的一种本能的、自发的反映。它们的这些观点,虽然在实践活动中都有其根据,但由于它们脱离了这些环节和因素在现实活动中的统一联系,所以,它们都是不自觉地反映实践活动的某一个环节和因素,并把这一环节片面地夸大、提升、绝对化,依此否定其他环节和因素。“存在观点”的思维方式抓住了实践活动的物质性,将物质置于“优先地位”,而否定意识的能动性,“意识观点”的思维方式抓住了实践活动的超越性,将意识提升到第一性的地位,而否定物质世界的基础地位。这两种思维方式实质上属于一种思维方式,即通过“归并”的办法,将对立的事物归并到一方去的“本体论思维方式”。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一方面,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人自身只有作为一种自然力去与自然物质相对立,通过自身具有的自然力去作用于外界对象,才可能以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去占有自然物质,以自然力的形式去改变自然物质对象,这里恰恰就表现了自然物质存在对人的活动所具有的本原和基础的作用。另一方面,作为实践活动的感性活动,又是一种有目的性的实践活动。人在生产活动中并非仅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上的变化,而是要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和意图。在这一点上,它又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和自然物的单纯的实体运动。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推动人去从事活动的那一切都要通过人的头脑,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总之‘理想的意图’,并且通过这种形态变成‘理想的力量’”[74]。目的代表主观的要求,理想属于尚未存在的客体。客观存在转化为理想的存在,理想的存在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这里表现出了主体的巨大的创造性作用。实践活动就是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相互规定、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活动,内含着自然的基础作用和主体的创造性作用是相统一的过程。作为物质运动最高级、最复杂、内容又最丰富的形式,它既是消除主观性和客观性各自的片面性、使主体和客体达到统一的活动,又是发展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对立,造成主体和客体新的矛盾的活动。总之,在实践活动中不仅蕴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秘密,也蕴藏着人的对象世界的一切秘密,它是人类面对的一切现实矛盾的总根源,同时又是人类能够获得解决这一切矛盾的力量和方法的源泉和宝库。

马克思哲学的伟大贡献就在于他跳出了“本体论思维方式”的囹圄,发现了将“自然世界”和“属人世界”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从而把实践作为理解一切哲学问题、解决各种哲学纷争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在观察各种事物、理解现实世界、回答两重化矛盾时,既不是单纯从脱离人的自然出发,也不是单纯从脱离自然的人出发,既不是单纯以本原存在为依据,也不是单纯以超越形态为依据,而是从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主观性与客观性在现实活动中的相互作用关系出发,以本原存在和超越形态在现实活动中的统一关系为依据,从而最终实现了思维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实践观点”思维方式的确立,使得马克思不但解决了人的两重性矛盾问题,而且还找到了从抽象的人向具体的人转变的道路;不但揭示出世界被两重化为想象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的真实根源,而且还指出了合理解决一切理论矛盾的现实途径,从而使得马克思哲学最终实现了本质与现象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自由与必然的统一,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思维规律的统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一句话,实现了“自然世界”和“属人世界”的完全统一,完成了他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的创立。由此可见,马克思哲学实践的发现、实践观点的创立,绝不是仅仅为哲学增添或补充了一个新范畴、新的观点和新的原理问题,而是为我们理解人、理解世界以及理解全部哲学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立足点、观察视角和思维模式。正是由于这一全新的思维方式的确立,才使得马克思最终终结了一切旧哲学,开创了现代哲学的新纪元。

三、马克思开创了哲学的新时代

“实践观点”思维方式的确立,从根本上扬弃了“本体论”的思维方式,使哲学的历史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向,这就是从传统哲学向现代哲学的转向,马克思因而成为现代哲学的奠基者。

放眼整个哲学的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人类思想的发展曾有过两次重大的转折:一次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之后哲学理论的诞生,一次是经过漫长的思想发展过程,由传统文明、传统哲学向现代文明、现代哲学的转变。马克思哲学的诞生,正处在后一个转折的关键点上,他为这个转变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马克思留给后人的真正理论遗产绝非是一些原理、范畴的界定和阐释,也并非是一个一劳永逸的理论体系,他的理论的真正价值在于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为现代哲学奠定了一些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从完整的人的现实生活、完整的人的现实存在、完整的人的实践活动出发,去寻找人的生存本性、行为依据、存在价值和生活意义,而不再是到某种先天的、绝对的实体性存在那里去寻找人的活动、人的价值和意义的依据。哲学的秘密在于人,而人的秘密在于实践。如前所述,“实践观点”思维方式为克服人的抽象化,完整地理解人的现实存在提供了一个科学的理解视角,人不再需要到人之外去寻找自己的生产依据,而是真正视人本身为自身的根源存在,人的秘密不在于人之外的某种东西,人的秘密就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

第二,实践观点告诉我们,世上“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什么神仙皇帝”,一切还是要靠我们自己,我们的前途和命运就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人是人的上帝,人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人完全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创造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无需依赖人之外的非人存在,依赖人之外的某种权威力量来作为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人的上帝就是人自己。

第三,实践观点是与任何教条主义根本对立的。原则不是研究问题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世界上从来就没有适应所有时间、地点、条件,能解决所有问题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的真理和原则,有的只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我们只有坚持从实践生活出发,研究现实实践的特点,解剖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关系,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思想原则,才能真正把握现实并解决现实实践问题。从实践出发而不是从原则出发,从过程出发而不是从结果出发,这正是对传统哲学理论模式的一个根本性颠覆。

第四,马克思以实践观点为原则,这就是说,他是自觉地从人与自然、意识与存在、主观性与客观性、能动性与本原性在现实活动中所表现的统一联系出发,去对待和处理这些环节和因素的关系。他坚决反对从两极对立追求一元化的整体本性、消解个体独立性、泯灭个体差异性的抽象统一性和还原论的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由内在于实践活动的多重性矛盾关系所构成的否定性统一的世界,其间,主观性与客观性、自然性与超自然性、物质性和精神性、自然世界与属人世界等种种矛盾的关系是内在地统一在一起的,因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以多样性和多极性为基本特征的复杂的世界。因此,我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时候,就不能把其中某种因素独立地实体化、绝对化,把它夸大为世界的全部,从而使本来丰富多彩的、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一元化、单一化、抽象化。必须承认世界的多样性、丰富性、矛盾性,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它们辩证的、具体的统一。

第五,坚持真理和价值的内在统一,把人的生命的全面理解和人的总体性的生成作为人和社会发展的总目标,反对把真理理解为脱离人性、脱离人的现实生活的“绝对真理”。从实践观点出发,人的世界是人自己的活动所创造的世界,人们认识世界、获得真理是为了改造和提升世界,是为了使人不断地从种种束缚中解放出来并不断地走向全面地发展。因此,对人而言这里决不是远离人的生活世界而存在的“客观性符号”,而是与人的生命的全面解放、与人的价值的生成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真理与实践不可分,与价值不可分。

第六,“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在于直面现实的人生、批判现实,并面向未来,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一个新的世界。它与传统哲学的为现存世界进行辩护,停留在对现存世界面面俱到的解释相反,自觉地以创新、批判为自己理论的灵魂,从而使哲学真正成为推动现实的人的发展的重要理论,成为解除人的生存遮蔽、提升人的生命境界的“生命之学”。

第七,坚持哲学的自我否定、自我超越本性,从而结束了传统哲学那种企图一劳永逸地掌握绝对真理的理论妄想。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观点为自己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这就意味着任何哲学理论都是针对每个时代人们在实践中提出的问题所进行的思考,而时代的不断进步必然会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发现新的矛盾,这样就必然使原有的理论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因而,理论必须自我否定、自我超越,以适应时代的要求,解决现实提出的问题。马克思哲学自觉地认识到了哲学的这一本性,并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也不例外,不能成为“万能的真理”,“以不变应万变”去解释现实,而是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和发展自己。辩证法的本性是批判的、革命的。

在此,马克思哲学革命性变革的内容不可能一览无遗地逐一揭示,但有一点是明确的:从“感性存在”跃迁到“感性活动”,从抽象化的人到具体的人,从远离现实的彼岸世界回到现实的生活世界,从单向性、绝对性、一元化、二元化对立的思维方式转向辩证的、矛盾的实践观点思维方式,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这些构成了传统哲学向现代哲学转变的基本实质,也是本书讨论的主要内容。

【注释】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48~349页。

[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70~375页。

[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85~297页。

[4]转引自沈真:《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哲学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02页。

[5]《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9~30页。

[6]转引自沈真:《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哲学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3页。

[7]《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3卷,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148、154~155、145、146~147、176页。

[8]列宁著:《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0、308页。

[9]《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11、212、230页。

[10]《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501页。

[11]《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235~236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页。

[13]参见《马列著作编译资料》第12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16~119页。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24页。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36页。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23页。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页。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42~443页。

[19]参见拉宾:《马克思的青年时代》,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18页。

[20]转引自沈真:《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哲学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9页。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7~208页。

[22]《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41~442页。

[23]参见列宁著:《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08页。

[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1~82页。

[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5页。

[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1页。

[2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5页。

[2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4页。

[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79页。

[3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8、218、207~208、238、218、238页。

[31]列宁著:《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3页。

[32]《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80页。

[33][德]梅林著:《马克思和恩格斯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52页。

[34]《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37页。

[35][德]梅林著:《保卫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78页。

[36]列宁著:《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08页。

[3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页。

[3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39页。

[39]《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3页。

[40]列宁著:《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3页。

[4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5~96页。

[4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17、18页。

[43]《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20页。

[44]《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179页。

[45]《黑格尔通信百封》,苗力田编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61页。

[46]《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224页。

[47]《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5页。

[48]《黑格尔通信百封》苗力田编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75页。

[49]《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12页。

[50]《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6页。

[51]《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185、63页。

[52]《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449~450页。

[53]《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557页。

[54]《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484、602、628、629、595、601页。

[55]《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488页。

[56]《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525、568页。

[57]《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453、631页。

[58]《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229、116页。

[59]《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219、219、252、111页。

[60]《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187~188页。

[61]《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533、528、184页。

[62]安东尼奥·葛兰西著:《狱中札记》,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8页。

[63]《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页。

[64]《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3页。

[65]《高清海哲学文存》第1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30页。

[66]《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5页。

[67]《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7、38、40页。

[68]《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

[6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83页。

[70]《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36页。

[7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页。

[7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37页。

[73]列宁著:《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81页。

[7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2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