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哲学“关切”现实的方式

哲学“关切”现实的方式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是使终极关怀与现实关切保持必要的张力。现实生活关注的重大问题往往成为理论的焦点,这些问题和焦点实际上就是终极关怀向现实生活的切入点。

三、哲学“关切”现实的方式

哲学无疑要关切现实,为现实生活服务,但这种服务也有个方式问题。如所周知,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文革”期间,哲学为现实的服务算是够突出的了,但这种服务的最后结果是:服务越多,给现实生活帮的倒忙越大,哲学本身也最后失去了往日的光泽,走向了低谷。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是哲学服务有错吗?没有。错只错在服务的方式出了问题:哲学服务方式与政治服务方式完全混为一谈。其实,哲学应当以“哲学”的方式来为现实生活服务,即要对现实生活中提出来的“时代精神”问题给予一定的哲学阐释,并通过理论的力量引导人们加深对时代精神和生活意义的理解,帮助人们确立健康的生活信念、道德情操、价值导向,从而在全社会塑造出一种崭新风貌与人文精神。也就是说,哲学为现实生活服务的方式总是理论的,决不是让哲学给现实生活确立什么“训条”、“律令”,也不是让哲学图解、注释现实生活,更不是要把哲学庸俗化。在这里,哲学对现实生活所表现出的“终极关怀”既属于“形而上”的范畴,同时也具有“形而下”的内涵,其意蕴就在于用理性精神和高尚的道德理想来荡涤现代社会条件下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污泥浊水,为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人文精神的升华,竭尽绵薄之力。因此,提倡哲学切入现实生活,并不意味着否定哲学上的终极关怀,终极关怀实际上正是哲学切入现实生活的特有方式。

要使哲学更好地为现实服务,重要的是要处理好这样几个问题:

一是使终极关怀与现实关切保持必要的张力。缺少张力,两者难免成为两张皮,即使将两者联在一起,也是“贴”,而不是“切”。张力形成的根据就源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定位。人生的最高意义与价值既不在天,也不在地,而在天地之间。天地之间的问题便是终极关怀与现实关切之间的张力所在。天地之间缘何产生问题?原因在于人生天地不同于自然天地,人既要立足大地追求功利物欲,又要超越功利世界有所希冀,天地之间由此产生出各种人生困惑,这些困惑便构成了诸多人生问题,促使人们不断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产生及其思考解决,便是张力存在并发挥作用之地。所以,终极关怀所致力于的,既不是在现实生活大潮中随波逐流,又不是脚不着地,脱离现实,而是以一种独立的理性精神对现实世界进行审视,在冷静的反思中关切社会,并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推进发展目标的实现,以建立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秩序。

二是找准终极关怀的切入点。如前所述,终极关怀的“终极”不是一个给定了的终点,它所体现的“关怀”不是永恒不变的,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终极关怀有其不同的内涵。这种内涵就是由变革中的现实生活赋予的。现实生活关注的重大问题往往成为理论的焦点,这些问题和焦点实际上就是终极关怀向现实生活的切入点。马克思讲过:“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2]找准了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并给予理论阐释,也就找准了时代精神跳动的脉搏,找准了终极关怀的切入点。这样一来,哲学面对现实就不再是一句空话,终极关怀也不再是一种空中楼阁。我们不反对进行所谓纯哲学的研究,但这种研究也不能只停留于概念演绎和简单的理想宣传教化之层面,不能对现实生活的重大问题不闻不问,应当对这些问题从理论的高度作出深层次的说明,给世人以启迪。今天,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是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文明,这是全社会的普遍关切;而要建设这一新型文明,不能靠回首过去寻找“失落的世界”,也不能靠面向太空构筑乌托邦之梦,只能是立足当代中国现实,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吸收中外文化的优秀成果,建设一套新的行之有效的道德体系和价值系统。如果通过这样的努力能够造成全社会的“终极关怀”和责任感、使命感,中国现代化的各种文明建设则大有希望。

三是实现理性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有效衔接。近些年,随着社会大众文化的兴起以及西方后现代文化的传入,中国文化的发展确如某些学者所说,走到了两难困境:理性文化无家可归,大众文化无所寄托。一方面,理性文化还没有完全走出那种抽象学理论证的狭隘视野,即使关注现实,但也往往满足作一些大而无当的附会解释,很少从社会现实深处以及社会大众文化心理深处提炼出一种崭新的时代精神。因此,理性文化基本上还是高高在上,没有扎下根去。另一方面,大众文化又处于比较盲目的发展阶段,无论是大众文化的生产,还是大众文化的消费,都程度不同地呈现出不尽如人意的状况:仅仅把文化看作是娱乐、游戏和消遣的方式,而不注重文化的思考性、启迪性和教育性。由此造成的后果是:人们的心灵迷惘空虚,无所依归,种种精神瘟疫由此而生,行为失范也相随而来。看来,实现理性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相互渗透、有效衔接是文化建设上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而要实现这一衔接,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哲学“到位”。所谓到位,就是要使哲学“走出阿门塞斯的阴影王国,转而面向那存在于理论精神之外的世俗的现实”[3]。这就是说,哲学作为一种理性文化,要引导社会大众文化心理,就必须深入社会日常生活,深入人们的内心世界。哲学的终极关怀不能是孤芳自赏,醉心玄想,应该关怀现实,洞悉人心,以此来影响日常文化生活的发展,从而使每个人能够确立一种符合现代文明要求的安身立命之道。让理性文化逐渐“下沉”,大众文化逐渐“上升”,进而实现两种文化的有机融合,这便是文化发展应当提倡的方向。有鉴于此,在哲学走向的选择上,应当注意克服两种偏向:一种是脱离生活现实,固执传统形而上学玄思的偏向;另一种是排斥形而上学,仅仅局限于经验现象研究的偏向。这两种偏向都不利于哲学的发展,不利于哲学的现代化,哲学应当通过对自己的准确定位来谋求更好的发展。

【注释】

[1]参见朱德生:《形而上学的召唤》,《江淮论坛》1995年第3期。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89~290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5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