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今中国的社会现实

当今中国的社会现实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说来,规定当今中国社会现实的一个基本方面是:它必然地处在现代世界的格局中,而这一格局意味着现代性的主导原则之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普遍开展。然而,当今中国的社会现实还有另外一个基本规定,那就是其非常独特的文化传统。不从根本上把握这一点,同样完全不可能理解当今中国的社会现实。由此可见,当今时代的哲学课题首先就是切近并揭示中国的社会现实。

三、当今中国的社会现实

正如我们在前面已指证的那样,局限于主观意识的哲学观点,无论是无批判的实证主义,还是浪漫主义的批判主义,其要害终归于对社会现实的掩盖,虽说这种主观性的观点本身也是从社会现实运动的某个方向中产生的,并往往以其固有的抽象方式提示着这一现实的某个环节。因此,当哲学本身意识到自己的批判任务——这里指的正是对主观意识的批判——时,这一任务势必也就是要求发现和把握当今中国之社会现实的任务,并且唯因其是这样的任务,所以它也同时意味着一个建设性的任务,即:在真切领会这一社会现实的基础上重建其自身精神领域的任务。

一般说来,规定当今中国社会现实的一个基本方面是:它必然地处在现代世界的格局中,而这一格局意味着现代性的主导原则(资本和现代形而上学)之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普遍开展。马克思早在19世纪上半叶就已出色地论证了这一点:正是现代资本的运动开辟出世界市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所谓世界历史。无论如何,今天被称为“全球化”的运动总还是现代性原则之进一步普遍化的实现。不从根本上把握这一点,就完全不可能了解当今中国的社会现实。

然而,当今中国的社会现实还有另外一个基本规定,那就是其非常独特的文化传统。所谓传统,是指依然存活在今天的过去(全然已死的东西是算不得传统的),而我们民族所意识到的现代化任务确实是在全然特殊的文化基础上提出的。不从根本上把握这一点,同样完全不可能理解当今中国的社会现实。因为中国人毕竟在文化的根本方面仍然是中国人。这一判断决不意味着拒斥我们的现代化任务,相反倒是意味着对这一任务的理解必须深入到文化传统的一些根本前提中去,并且意味着唯赖这种深入,切近地把握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才是可能的。

虽说上述二者构成了规定中国当今现实的两个基本方面,但孤立地说来或者分离地说来,它们并不反映这个社会现实的总体,相反倒往往只是误解或曲解这个总体。因此,由之而来的观念在意识形态上便表现为彼此对立的极端,正如我们在前面已提到的那样,它们将现实的规定变成单纯抽象,并由这种对立的抽象来开展出本质上同属于主观意识的外部反思。必须扬弃这种意识形态的对立,必须扬弃这种对立共同依循的主观意识本身,当今中国之真正的社会现实才可能积极地显现出来并且从根本上被把握住。

然而,要一般地、泛泛地承认现实的两个方面、两种因素,那总是很容易的——它太容易了,以至于它实际上往往不是放弃理解,就是将自己变成更加恶劣的抽象。真正重要的事情在于形成一种本质的综合。“将对立面综合起来加以思考”——这个通俗说法的实质是:扬弃对立的抽象并从而深入于真正的实体性内容之中。就此而言,我们不仅需要黑格尔这位教师,而且尤其需要马克思这位导师。因为他们把揭示社会现实的实体性内容作为最坚决的哲学任务和方法论要求提了出来,只是当黑格尔把这种实体性内容转变为思辨哲学的形而上学本质(作为事物“自身”的思想)时,马克思将它导回到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历史的本质性一度)之中。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唯物主义理应成为我们应答哲学时代课题的主干或基础。恢复历史唯物主义的真义并就此真义来进行启蒙就成为我们哲学任务的题中应有之义了。

由此可见,当今时代的哲学课题首先就是切近并揭示中国的社会现实。而这一任务之所以首先是哲学上的任务,是因为只有在主观意识的哲学被真正克服的地方,这样的现实才有可能以其全部的真实性来同我们照面,才有可能切近地被揭示出来,并且才有可能在成为知性科学之对象的同时不至于淹没遮蔽了它的现实性本身。这样一来,哲学上的批判任务也就成为积极的和建设性的任务了:这个深入到社会现实中去的要求和努力本身已意味着参与进现实的未来筹划,并因而已内在地成为其精神领域的积极奠基。虽说我们现在还不可能就这一精神领域的“实体性内容”做出实体性的判断,但这一领域之建设的一些基本前提已能够由前面的讨论中引申出来:

甲、克服主观意识的哲学,从而将精神领域的建设任务稳固地置放在我们的历史实践——社会现实——的基础之上;

乙、对这一社会现实的把握,直接意味着对于现代性原则以及对于我们文化传统的真切理解,而这种理解首先是并且特别是批判的(即澄清其前提并划定其界限);

丙、如果说这种真正批判的理解同时还意味着并伴随着一个具有原则高度的实践,那么,这个具有原则高度的实践本身将提示出精神领域的创新性任务,以及这一任务的基本方向;

丁、这一创新性建设的骨干是马克思主义,因为它不仅使得理解和把握当今社会现实的任务真正得以实现,而且其原则本身也已历史地成为这个现实的一部分(一个起统摄作用的部分);如是,则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现代西方文明的成果亦将成为此种建设之不可或缺的资源,因为它们同样构成理解和规定当今中国社会现实的本质重要的方面。

总而言之,我们由下述要点来领会哲学的时代课题与使命:从主观意识的哲学中解放出来,从而充分揭示和把握当今中国的社会现实,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地开展出精神领域的建设工作。

【注释】

[1][德]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1页。

[2][德]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2~34页。

[3][德]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13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