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大趋势

论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大趋势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认识和把握艺术与科学融合的趋势,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大趋势,必将有力地促进科学、艺术和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的繁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对科学和艺术的关系从人类学本体论和唯物史观以及认识论方面作了深刻的分析和阐述。

论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大趋势

葛 朗

【内容提要】

本文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与艺术关系的基本看法,并对艺术和科学融合对于发展创造性思维和知识创新、改革和完善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模式、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论述,有助于我们认识和把握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大趋势。

【关键词】

艺术和科学融合的趋势 创造性思维和知识创新 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模式 文化创意产业

认识和把握艺术与科学融合的趋势,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艺术和科学是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艺术和科学也是人类创造力的两翼,艺术和科学融合对于发展创造性思维和知识创新、改革和完善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模式、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大趋势,必将有力地促进科学、艺术和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与艺术关系的基本看法

科学与艺术在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长河中,二者始终交织在一起,二者发端的本原几乎是一致的。在古希腊哲学家看来,艺术乃是人类理解自然现象的科学。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最古老的理论认为:模仿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模仿的对象是实实在在的现实世界,艺术不仅反映事物的外观形态,而且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艺术创作靠模仿能力,而模仿能力是人从孩提时就有的天性和本能。”[1]我国古代的“五行”学说是曾经用来解释世间万物的,而“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又与中国的五声音阶的阶名宫、商、角、徵、羽相对应。音乐五声是宇宙万物的象征,是金木水火土,白青黑赤黄的对应物,预示着大自然的瞬息变幻规律和乾坤天地的运转之理。大乐和谐就是与天地同和,与乾坤同转,与社会并行,以一种艺术的形式昭示着芸芸众生,万事万物的莫测变化。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的物理学家李政道在研读屈原的名篇《天问》时,发现这是大诗人用诗的形式写就的宇宙学论文,屈原在2 500年前就在诗中巧妙运用了几何学和物理学的对称性原理,提出了地球是圆的,可能是个东西、南北不一样长的扁椭圆球体。[2]中国的传统哲学从先秦诸子开始,对美的探寻,大多从“天人合一”的整体宇宙观出发,追求“情景交融”,“知行合一”的境界,把对自然的探求和对人文的探求融合起来,为艺术与科学的创造活动提供思想营养和动力源泉,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自身心灵与物的和谐统一,达到对真、善、美的追求。

科学和艺术,在人类社会早期并不分家。在其后的中世纪、文艺复兴,直到现在,尽管也出现过科学和艺术的藩篱,但二者始终交织在一起的趋势没有改变。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对科学和艺术的关系从人类学本体论和唯物史观以及认识论方面作了深刻的分析和阐述。马克思认为,人类的特性在于自由自觉地活动。他说,“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3]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将人的各种能力以及个性、意志、愿望体现在劳动对象上,凝聚在对象世界中,从而使劳动对象成为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确证。如马克思所说:“工业的历史和工业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劳动,马克思把它定义为人的“自由的生命表现”、“个人存在的积极实现”、“个人的自我享受”、人的“天然禀赋和精神目的的实现”、是“人的个性和个性特点”的“物化”。这里,人类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也包括了人类科学实践的基本内容。在马克思看来,艺术同人类劳动具有相同的本质,都是人的一种“自由的生命表现”。[4]马克思把艺术看作是人的自由生命表现,看作是人的生存状态的确证,这是对艺术和科学的关系的一种人类学本体论的说明。

马克思关于人类掌握世界的不同方式的论述,从认识论的角度揭示了科学和艺术关系。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了人类对世界的几种把握方式,除了生产劳动实践作为人的存在的基础以外,人以理性思维、宗教象征和艺术审美的方式把握世界。

马克思认为美是人类社会实践(包括科学实践)的产物,社会实践是联系主体和客体的桥梁。人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活动,使客体被改造,转化成符合人的主观目的的对象,人的智慧、才能和力量也被固化在被创造的对象物中,体现了在对象世界中自由的实现,从而创造了美。对象物的目的性满足了人的实用需要,规律性满足了人的认识需要。而作为人的自由追求物化形式,如果又能与美的主体的心理结构相统一,那么对象物的“实在的自由”又会还原为心灵的自由,使人获得审美享受。是劳动创造的社会实践产生了美。而审美又是人的自我意识的体现,反映出对客体世界的超越与把握,对人的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感悟,使人达到一种和谐自由的精神境界。

马克思还从唯物史观的层面阐述了二者的关系。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条件下,劳动具有异化的性质,不再是一种人的自由生命的表现,劳动创造了世界上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但给劳动者带来了“赤贫”、“畸形”、“愚钝”、“痴呆”等等。[5]艺术与科学的疏离和隔阂是不可避免的。另外,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类迅速摆脱了愚昧贫困,也加深了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正如恩格斯说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6]但马克思也看到了“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烁。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7]科学发展的结果,使人类摆脱自然的控制而获得解放,同时也向自己对立面的方向转化,科学成为与人相对立的异己的力量,这就是科学的异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人的异化。

这个问题的彻底解决,有赖于私有制的彻底废除,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私有财产的扬弃,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8]在未来全面发展的人类理想社会中,实现了艺术、审美与人的彻底解放,科学和艺术的融合也达到了理想的境界。

科学里隐含着巨大的艺术魅力,艺术中隐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科学与艺术是联系和相通的,它们都是人类文明发展链条上的重要环节,科学和艺术的不断交融与汇流,将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重大影响。

二、改革和完善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模式重要途径

艺术和科学融合对于发展创造性思维和知识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改革和完善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求我们克服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注重科学与艺术结合的综合性、整体性的素质教育,提高创新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未来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对教育、对人才都提出新的要求。传统教育使科学与艺术分离,从事理工科学习的人偏重逻辑思维,从事艺术学习的人偏重形象思维。在我们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往往鼓励学生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去攻读数理化,学生很少有时间去过问自己的身体,也没有精力去在艺术中陶冶感情和开阔眼界。重科学,轻艺术;重认识,轻情感;重逻辑,轻直觉;重求同,轻求异;重分析,轻综合;重因循,轻创新的现象很普遍。一些大学生表面上似乎是受了高等教育,但事实上却缺乏教养,缺乏活力,缺乏情感,缺乏关于人生和社会的整体知识。事实证明,如果仅从知识、智力的教育考虑,人的智力是不健全的,人格也是不完善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已认识到旧有教育模式培养人才的弊病,认识到要全面开发脑功能,实现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统一,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就是摒弃把专业划分过窄、知识分割过细的做法,强调综合性、整体性的素质教育,在教育过程中重视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结合,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

中国杰出的科学家钱学森最后的遗言是对中国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的深邃的思考。钱老在讲了教育需要创新的理念和氛围、民主而活跃的学术风气后,特别强调了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结合的问题。他回忆起自己父亲钱均夫很懂得现代教育,他一方面让钱学森学理工,走技术强国的路;另一方面又送他去学音乐、绘画这些艺术课。钱学森从小不仅对科学感兴趣,也对艺术有兴趣,读过许多艺术理论方面的书,像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他在上海交通大学念书时就读过了。钱学森回忆起早年在加州理工学院求学时学校鼓励理工科学生提高艺术素养的情形。学院火箭小组的头头马林纳就是一边研究火箭,一边学习绘画,他后来还成为西方一位抽象派画家。钱学森的老师冯·卡门听说钱学森懂得绘画、音乐、摄影这些方面的学问,还被美国艺术和科学学会吸收为会员,他很高兴,说有钱学森这些才华很重要。钱学森认为,这些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这些东西对启迪一个人在科学上的创新是很重要的。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

2005年7月29日,温家宝探望钱学森,钱学森向总理谈到科学创新思维时,他提出科学工作者的艺术修养问题,并希望将二者结合起来。“我觉得艺术上的修养对我后来的科学工作很重要,它开拓科学创新思维。”2007年8月3日,钱学森又一次当面向温家宝提出了两条意见:一是大学要培养杰出人才;二是教育要把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结合起来。“处理好科学和艺术的关系,就能够创新,中国人就一定能赛过外国人。”

早在1920年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就提倡:“智育与美育并举”,“科学与艺术并重”,他说:“世之有道德者,无不有赖于艺术与科学。”[9]

许多科学家认为,科学家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有助于科学研究,因为审美带来的情感、冲动、直觉常使科学家瞬间进入创造性的化境。

世界著名科学家、控制论之父维纳喜爱诗歌和文学,他认为这影响他的直觉能力,而科学上的直觉运用对攻克难题有非同寻常的作用。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玻姆期望早日将科学与艺术融为一体,他强调艺术并不简单地由艺术品组成,还包括一种态度,即“艺术的灵魂”;科学也是如此,它不仅包括知识的积累,更在于创造耳目一新的认识方式。“以一种全然不同的方式进行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比我们所获得的知识更重要。”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提出了“艺术与科学”结合的构想:第一,科学与艺术的本源是一致的,两者都来源于人类的智慧与创新;第二,科学与艺术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艺术是用人类的想象、用人类的创新手法唤起人们意识里的情感,这种情感越真挚,表现的艺术就越优秀,反响就越普遍,就越能够跨越时空。科学是用创造性的思维和劳动对自然界进行研究与探索;第三,科学与艺术是人类不同的文化范畴,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科学中有艺术,艺术中有科学,它们的结合和交流符合自身的发展需要,符合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第四,科学与艺术结合有利于科学、艺术和整个社会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因为,科学可以因艺术情感的介入更富有创造性,艺术可以因吸取科学智慧而更加绚丽多彩。

爱因斯坦曾经讲过:“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需要同样的思维过程”。[10]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并重,已成为世界各大国家对未来发展的共识。

美国国会于1994年3月通过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将艺术与数学、语文、历史、自然科学并列为基础教育核心学科。在中国,国家教育部把艺术教育写进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将艺术教育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当校园里充溢着良好的科学与艺术氛围时,科学发现和创造融进艺术的想象和情感的品格中,艺术创造和美的探索又渗入科学理性和技术的手段中,未来将有情感丰富、综合素质高、创造性的人才不断涌现。

21世纪的社会是高科技的信息社会,是学科交叉的社会,是科学与艺术结合的社会,是尊重人的创造精神的社会。21世纪的人才应该是全方位的、多色彩的、具有科学与艺术两方面能力和修养的人。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是改革和完善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这必将加快创新型和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为建立一大批具有科学素质、艺术修养和人文精神的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三、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双驱引擎

当代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交融正在谱写着人类文明的新篇章。艺术的科学化与科学的艺术化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全新的审美体验,也带来了全新的文化创意。它已经开始改写人类的生活方式,成为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的主导动力。

文化创意产业最初是在20世纪90年代,英国工党以发展创意产业为核心内容的新英国计划作为竞选纲领提出来的。布莱尔上台伊始的政府报告中,首次明确给出了创意产业的定义:指源于个人的创意、技能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并界定软件与互动休闲软件、电视与广播、电影与录像、音乐、表演、出版、工艺品、广告、设计与时尚设计等13个行业为创意产业。布莱尔执政10年,文化创意产业翻了一番,带动整个英国经济增长70%,由此引领了世界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美国、欧盟各国以及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乃至马来西亚等国,都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调整国家产业结构的战略步骤,形成了全球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总体态势。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文化艺术的创新与媒介革命、数字高科技和互联网结合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产业形态即文化创意产业,它推动新兴数字技术支持的新媒体信息产业走向内容创新、文化创新和产品创新,同时,它从新兴的文化创意内容入手,以数字化等高新技术促进文化创意的产业化,改造传统文化艺术生产流通方式,带动了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这几年来,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取得了飞快发展,2009年,我们整个经济增长是8.7%,但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增加率超过了17%,文化创意产业为我们的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文化创意产业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的蓬勃发展,被一些专家评论为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文化创意产业本身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内容,它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通过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这两大动力,来推进我们的产业升级,使我们的制造业能够有产品的创新,同时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降低它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因此,文化创意产业是我们开发人类的创造力、解放生产力又是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增强国家软实力的一个有效手段,它强调的是创新和创意,同时它也强调要把技术、产品、市场和文化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推进产业的创新。在这当中,它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文化含量高的产品或者服务,可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这就有效地促进了我们的内需。而更重要的,创意产业可以融入其他产业去,推动其他产业的创新,来提升其他产业的附加值,这样就带动了整个经济的创新,加快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19世纪法国文学家福楼拜曾有句名言:“艺术越来越科学化,科学越来越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将在山顶重逢。”[11]这句名言充分体现了科学与艺术水乳交融的一面,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过程中的密不可分的相互关系。

文化创意产业的科技与文化艺术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体现为四方面的典型特征:强调产业的价值源于文化艺术积累与创新和科技发展所激发的创意;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意要形成知识产权;文化创意以信息及网络技术为主要载体;文化创意产业是多领域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其成果可以是产品或服务。从这四方面的特征,我们可以看出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融合在文化创意产业的产生、发展、交易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这种新的文化业态就是文化与经济、文化与科技交叉融合的文化创意产业,是保持和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平衡发展的新兴业态,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参与国际文化经济竞争的必由之路。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也将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潜能与聪明智慧,加快推进文化创新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

按照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要求,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文化资源的挖掘、提炼和产业整合的问题。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创意文化已经走到社会生活的前台,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意两方面都成为国家和社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实践证明,文化艺术是资源也是资本,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文化创意产业日益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我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但文化资源大国并不等于文化产业强国,如何充分挖掘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何提炼文化资源的市场价值,如何对文化资源进行产业整合,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

高端创意群体的培育和形成的问题。文化创意产业是高科技与高文化相结合的产业,需要高素质人才、特别是最富创造性的高端创意人才来支撑。从总体上看,我国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制造、经营和管理的人才数量不足、层次偏低、结构不合理,这是制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是高端创意群体的培育和形成。要加紧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促进文化创意人才源源不断地成长;要形成鼓励、支持创新创意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让文化创意人才不断涌现。

妥善处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的关系问题。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必须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妥善处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的关系。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也要充分认识它的消费娱乐功能;并以积极健康又极具创新、创意的文化产品占领市场,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

树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的问题。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要树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在继承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文化、先进理念和科技成果,不断创新文化内容、文化样式和文化创作、生产、传播模式,把创新精神贯穿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完善创新机制,鼓励创新实践,使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充分释放,文化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在人类文明的各个历史阶段,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关系一直都是令人关注的。可以说,文化艺术通常借助科学技术手段的进步来实现形态创新,但很少像当代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引发如此强烈的空前演变。当代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融合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当代科学技术为文化艺术创作提供的手段与可能性直接地决定了艺术的表现形态,而文化艺术的想象和创意又推动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我们要把握好当代科学与艺术的融合的大趋势,让当代科学创新与艺术创意的双驱引擎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注释】

[1]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海,译注,商务印书馆。

[2]左赛春:《感受李政道——艺术是科学的血脉》,经济日报,2001年。

[3]马克思:《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4]马克思:《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5]马克思:《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6]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6—778页。

[7]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1页。

[8]马克思:《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版,第126页。

[9]戴吾三:《科学与艺术:人类飞翔的双翼》,《科学》,2001年第4期。

[10]龚镇雄:《科学和艺术的共同规律》,《知识就是力量》,1997年第6期。

[11]马林:《科技与艺术在山顶重逢》,《科技潮》,2006年第1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