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传递的公开性

信息传递的公开性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8年5月1日恰好开始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而随之而来的抗震救灾则把中国的信息公开性,一下子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乃至有的新闻学者提出,“5.12”不仅是汶川地震纪念日,而且是中国信息迅速公开的纪念日。在“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几小时内,中央电视台立即中止了其他节目,滚动播出灾情实况与抗灾过程。这次则由抗震救灾总指挥部,逐日做出权威发布,包括死亡数字,受伤数字,失踪人员数字等。

(六)信息传递的公开性

2008年5月1日恰好开始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而随之而来的抗震救灾则把中国的信息公开性,一下子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乃至有的新闻学者提出,“5.12”不仅是汶川地震纪念日,而且是中国信息迅速公开的纪念日。

这次信息公开性,表现出以往鲜见的6个新特点。

(1)地震发生,迅速播报。

以往的灾情报导往往有较大的时间差,多半是“事后諸葛”、“马后炮”。这次则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里,迅速播报。

汶川大地震发生32分钟后,中央电视台迅即做了报导。

在52分钟后,新闻频道即推出了直播特别节目《关注汶川地震》。

温家宝总理乘机降落在成都机场10余分钟后,新闻联播即向全国全世界播出了他在专机上的重要讲话。

(2)抗灾过程,滚动播出。

在“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几小时内,中央电视台立即中止了其他节目,滚动播出灾情实况与抗灾过程。这就使全国几亿电视观众,如临其境地真切感受到了地震灾情的严重性,感同身受地体验了灾区人民的痛苦,迅速激发了亿万人民群众的爱国救灾热情。可以设想,如果没有电视新闻的滚动播出,人们也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爱国热情,但未必能如此迅速,如此高涨。在5月18日晚中央电视台举行的“爱的奉献”募捐活动中,一位著名老艺术家深情地说道,自从灾情发生后,他们家的电视总是开着,随时了解震情,许多时候止不住地流出热泪。著名画家范曾说道,他正在巴黎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文化会议,是从电视上看到地震消息,立即决定启程回国,参加这次募捐活动,然后还要再赶回巴黎开会。

(3)严重灾情,如实报导。

这次新闻报导的一个特点就是,严重灾情,人的伤亡情况,不加掩饰,基本上是一五一十,如实报导。倒塌的房屋,掀翻的地面,痛苦的灾民,压在废墟下等待救亡的幸存者,还有死难的同胞,一一如实呈现在电视画面上。正是这种报导,使人们了解到这场灾难的严重性,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激情。

(4)损失数字,及时公布。

以前抗震救灾,往往是事后对伤亡损失,有一个总体数字。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死亡数字,是在三年之后,1979年才正式公布的。这次则由抗震救灾总指挥部,逐日做出权威发布,包括死亡数字,受伤数字,失踪人员数字等。其中,死亡数字从1万多人逐步上升到6万多人,还有两万多人失踪,实在让人揪心,也让我们更多关注灾区人民的命运。

四川人民政府则在每天下午4点半,发布抗震救灾信息,也更促使全国人民与四川灾区人民心连心。

(5)平民百姓,悲欢离合。

新闻媒体不仅重点报导了国家领导人的活动,抗震救灾的英雄壮举,而且真实再现了许多平民百姓、普通家庭的受灾经历,生离死别,悲惨遭遇,以及他们的沉着冷静,临危不惧,舍生忘死,高尚情怀。这一切都使人倍感真实,备受感动,让人一次又一次流出热泪。

(6)问题风险,如实披露。

对于抗震中存在的问题,如堰塞湖等风险,缺少帐蓬等困难,个别干部的失职与贪腐,电视媒体也都如实报导。

(7)网络系统,人人参与。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网络系统也发挥了特别巨大的作用。无数群众正是通过网络系统了解灾情,沟通信息。

直升机为找不到降落地点而万分焦虑,一位受灾的女大学生,通过网络,发出信息,指引降落。

北川中学的一位老师的网上博客,灾难刚刚发生过后,每天几乎都有二百多万人点击,如此广泛的信息交流,是过去所没有过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