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先进文化的理论内涵

先进文化的理论内涵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先进文化”是这一理论体系的核心范畴。也正因如此,所以,江泽民明确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主要内容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先进文化”范畴的提出,明确承认文化的发展性,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发展性基本观点的继承和发展。文化的先进性所反映的是文化的评价问题。

先进文化的理论内涵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学说的基本原理、继承中国共产党关于文化建设既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在应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课题、推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实践中,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形成了系统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科学理论。“先进文化”是这一理论体系的核心范畴。正是以“先进文化”为核心范畴,以什么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在当代中国如何发展先进文化为首要的基本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得以以严密的逻辑而全面展开。因此,要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丰富内涵、发展策略及其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重要前提之一正在于对“先进文化”的理论内涵及其评判尺度的准确把握。

(一)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虽然并没有给文化下一个专门定义,但却曾广泛地使用文化的概念。系统考察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文化概念的种种用法,可以看出,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从广义、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和运用文化概念的。广义的文化,包括物质、精神、制度、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是人的社会生活实践及其产物的同义语。狭义的文化主要指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精神产物。

那么,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核心范畴的“先进文化”,它所指的文化是广义的文化还是狭义的文化呢?十余年来,江泽民总是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出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行整体设计,而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从经济、政治、文化的角度分析人类社会时,所讲的文化,指的都是作为精神生活过程及其产品的文化,即狭义的文化。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在直接同时使用经济、政治、文化的概念的情况下从经济、政治、文化三分法的角度分析过人类社会,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却明确在直接同时使用经济、政治、精神的概念的情况下从经济、政治、精神三分法的角度分析过人类社会,并从这一角度揭示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曾写道,“虽然《宣言》是我们两人共同的作品,但我认为自己有责任指出,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是属于马克思的。这个思想就是: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64)。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在谈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破产,以及对未来无阶级社会得以产生的条件的揭示中,也曾同时使用经济、政治、精神的概念。在这些论述中,恩格斯所讲的“精神”,亦即狭义的文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明确同时运用经济、政治、文化的概念从经济、政治、文化的角度分析人类社会特别是中国社会时,所讲的文化,也是狭义的文化即其所谓的观念形态的文化。可以看出,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从经济、政治、文化对应的角度使用的文化的概念,从来都是狭义的。自然,从经济、政治、文化三分的角度提出和使用的“先进文化”范畴,也是从狭义的角度来使用文化的概念的。也正因如此,所以,江泽民明确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主要内容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的根基,就在于狭义的文化与精神成果之间内涵的高度一致性。

(二)

基于对文化的狭义理解而提出的“先进文化”,就其基本内涵而言,指的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所取得的先进的精神成果,与落后文化相对立。但是,“先进文化”范畴的提出,其深刻意义并不止于用来指称一种与落后文化相对立的具体的文化,其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先进文化”的范畴,更加明确地回应了三个紧密相关的文化理论问题,即文化的发展性、文化发展的方向性、文化的先进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正是基于对这些理论问题的回答,确立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坐标。

文化是否具有发展性,历来是一个颇有争论的问题。在人类思想文化史上,不少学者否认文化的发展性,“‘文化发展’概念引起了某些文人的疑问”(65)。还有的学者承认文化的发展性,但是仅仅把文化的发展归结为文化的自我发展,没有看到文化发展的现实根据,从而不能正确地揭示文化的发展性。马克思主义则正确把握文化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之间的内在关系,科学地揭示了文化发展的必然性,并认为,文化不存在自身的独立发展,文化发展的根本依据在于人类社会物质生活过程的发展。“先进文化”范畴的提出,明确承认文化的发展性,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发展性基本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文化的发展是否具有一定的方向即文化发展的方向性,同样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一些西方学者否认文化发展的方向性,而更乐于使用“文化变化”的概念来说明文化的发展过程。“‘文化变化’是资产阶级社会学家、文化学家、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在实践中所喜爱的一个术语。……文化学家很少深入那些引起变化并成为变化原因的过程中去;同样很少涉及这些变化的方向问题。”(66)马克思主义承认文化发展的方向性,并从两个紧密相关的角度揭示了文化发展的方向性。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将文化发展的根源归结为人类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发展,并从分析异化劳动和私有制的关系出发,进一步认识到共产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揭示了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发展的必然方向,从而也揭示了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方向,即共产主义文化的最终确立;另一方面,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的自身的发展过程,人类文化的发展方向,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就是人的本质力量不断提升的方向。“先进文化”范畴的提出及对“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强调,明确指出了文化发展的方向性,即向着进步的、先进的文化的前进和发展。

文化的先进性所反映的是文化的评价问题。肯定文化的发展性及文化发展的方向性,是承认文化存在先进与落后之分的基础。相对主义文化论正是因为看不到文化的发展性及发展的方向性,所以极力否认进行文化评价的可能性,他们将文化模式的特殊性及相对性绝对化,从而否认文化评价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马克思主义承认文化的发展性及文化发展的方向性,揭示了具体的、确定的物质生活过程与作为这种具体的、确定的、历史的、现实的物质生活过程的产物的文化之间的关系,使得人们能够根据具体、现实的物质生活过程来评价形式多样的精神形态的文化,从而确立了文化评价的理论基石。“先进文化”范畴的提出,明确坚持文化评价的可能性,坚持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为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努力发展先进文化、坚决清除落后文化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

(三)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判别一种文化是否先进,要坚持历史的尺度、科学的尺度和价值的尺度。

坚持历史的尺度对文化进行评价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的方法对文化进行评价。从历史的尺度出发评判文化的先进性主要是把作为评判对象的文化置于相应的历史条件下,从与这种文化相适应的经济政治制度的性质,确定作为评判对象的文化是什么历史阶段上的什么性质的文化,看这种文化是否符合站在时代的前列,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凡是站在时代前列、符合历史潮流的文化,就是先进文化,反之,则是落后文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对“五四”前后资产阶级文化、无产阶级文化先进性的评判,就是自觉运用历史的尺度进行的评判。正是基于这种评判,基于对无产阶级文化先进性的充分肯定,毛泽东强调,中国革命所要建设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应该是无产阶级文化这一先进文化引导的文化。也正是基于历史的尺度,毛泽东宣称,随着新中国的建立而复兴着的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67)

坚持科学的尺度对文化进行评判就是要看作为评判对象的文化是否客观地反映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真理性认识。凡是先进的文化,都是能够科学地反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的文化,都是对客观世界的真理性认识的成果。反之,则是落后的文化。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江泽民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在我国已经居于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社会上还存在一些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落后文化,甚至还存在一些腐蚀人们精神世界、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腐朽文化。”这一论述,就包含对文化评判中科学尺度的自觉运用。也正因为科学的尺度是评判文化是否具有先进性的重要尺度之一,所以,江泽民反复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科学性,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以及科学知识的普及、科学精神的培育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坚持价值的尺度对文化进行评判就是要看作为评判对象的文化对特定社会的经济、政治起怎样的作用以及这种文化反映了谁的利益,为谁服务。从文化对特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所起作用的角度而言,先进文化反映、维护先进的经济、政治关系,落后文化反映、维护落后的经济、政治关系。判别一种经济、政治关系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归根到底是要看这种经济、政治关系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与此相应,凡是先进文化,都是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文化。从文化所反映、维护的利益的主体的角度而言,对文化进行价值评价,主要是要看这一文化反映的是哪些人的利益、需要,是为谁服务的。反映先进阶级的利益、为先进阶级服务的文化,就是先进的文化。在当代中国,是否能够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判断文化先进性的一个重要标准。

总之,文化的先进性是运用历史的尺度、科学的尺度、价值的尺度进行综合评判的结果。一切先进文化,都必然是站在时代前列、合乎历史潮流、符合客观真理、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文化。对于先进文化的评判而言,历史的尺度、科学的尺度、价值的尺度缺一不可。

马克思主义关于先进文化的评判尺度,为我们科学确立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具体形态并准确把握其前进方向,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历史的尺度要求我们所要发展的先进文化必须是代表当代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文化。在当今世界,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迄今最先进的文明形态。与此相应,在当今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文化才是真正处于时代前列,代表历史发展潮流的文化。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要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就必须坚持当今世界最具先进性的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努力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科学的尺度要求我们所要发展的先进文化必须是科学的文化。它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及其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这一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科学的思想路线,并立足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以推进科学技术进步、加快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提倡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为重要内容。价值的尺度要求我们所要发展的先进文化必须是为人民大众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化。它要反映、代表和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将促进人民群众思想和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神圣的职责;要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战场,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致力于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马克思主义关于先进文化评判的基本尺度对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根本要求,归结起来就是,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马克思主义关于先进文化评判的基本尺度还告诉我们,任何一种“先进文化”都是相对的,要坚持文化的先进性,就必须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推动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发展历史长河中的一个阶段,它不是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全部。作为一个具体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也是相对的。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必须始终自觉坚持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有机统一,自觉坚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放到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整体历程中进行审视,根据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进程,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与时俱进。

(沈壮海,原载《中国教育报》2003年8月2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