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利益协调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利益协调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个统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在实践中体现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的具体要求,其实质是统筹兼顾,本质是利益协调。坚持城乡协调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加快农村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指明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是新阶段科学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总体要求。

三、利益协调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回答了“为谁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主题,回答了“要不要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的目标和任务,回答了“发展什么”的问题;科学发展观要求“五个统筹”,回答了“怎样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追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回答了“怎样发展才能保持永续性”的问题。概括地说,科学发展观包括五个方面内涵:即民本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统筹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其实质都是围绕发展背后的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而展开的,利益协调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五个统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在实践中体现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的具体要求,其实质是统筹兼顾,本质是利益协调。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社会环境。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更加要求社会与经济共同发展。社会发展不仅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还包括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体制和机制的健全完善,如果社会发展长期滞后,经济也难以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坚持城乡协调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加快农村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种种原因,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解决“三农”问题,中国必须改变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传统思路,而要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对策,通过国家宏观调控加强对农民的保护、对农业的扶持,加快农村的发展,使之与城市的快速发展相协调。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是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扭转地区发展差距过大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东部沿海地区以其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基础较好率先发展起来了。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举措,从宏观政策上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实现区域共同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保持长时间持续发展的能力,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可持续发展就是资源、环境、经济、人、社会五大系统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在人与资源方面,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在人与环境方面,建立生态文明;在经济与社会方面,提高生活质量。坚持可持续发展,实质上就是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在新的发展阶段,保持国内国外经济协调发展,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必然要求。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要求国家把利用外部有利条件和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起来,统筹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在扩大开放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在新的发展基础上,要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需要解决许多“两难”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在回答“要不要发展”、“为谁发展”、“发展什么”的基础上,全面回答了“怎样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指明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是新阶段科学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重要的利益关系:

1.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物质财富是整个社会赖以存在和不断发展的基础,物质财富的增加只能通过发展经济,因而发展经济始终是发展的中心内容。但也要看到,经济发展不是发展的全部内容,发展还包含社会发展,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它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随着中国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组织形式、就业结构、社会结构的变革加快,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社会阶层群体之间的利益发展不平衡,某些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不注重解决社会问题,就有可能导致有关的社会冲突加剧。科学发展观告诉人们,在推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关注利益的分配和矛盾的化解,通过财富的公平分配,让社会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从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同时还告诉人们,要注重社会的全面进步,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协调问题,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2.经济发展中的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不同地域经济基础、不同部门经济资源和劳动力素质差别悬殊,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必然的。但也必须认识到,不平衡发展存在一定的“度”,如果超出了社会所能承受的限度,就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从目前的情况看,要实现经济的平衡发展,需要在今后着重解决以下问题: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分配不平衡;不同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发展不平衡;人的发展与物的发展不平衡;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不平衡;人与自然相互间的不平衡等等。

3.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社会经济运行方式决定了资源、环境问题的种类和程度,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面对的资源、环境问题也是不同的。目前经济发展阶段正处于重工业高速发展时期,钢铁、电解铝水泥等重要工业原料生产量大幅增长,在“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的经济增长模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的情况下,经济发展必然受到资源、环境的约束。因此,各级政府应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始终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战略位置,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