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帝国主义论》的文本思想

《帝国主义论》的文本思想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垄断是列宁总结的帝国主义五个基本经济特征中最主要的一个,其他特征都是以它为前提而产生的。为了说明垄断形成的过程,列宁首先分析资本主义生产集中这一问题。到了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以自由竞争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时期发展至顶点,世界各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都发生了结构与技术变革。列宁为了论证生产集中必然引起垄断,列举了德国、英国、美国等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大量的工业发展现实资料来说明这一问题。

第一节 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一、生产集中导致垄断

垄断是列宁总结的帝国主义五个基本经济特征中最主要的一个,其他特征都是以它为前提而产生的。这一特征揭示出了帝国主义的实质,列宁在《帝国主义论》第一章论证这一重要特征的过程中,先后阐述了生产集中必然导致垄断的客观规律;垄断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及其所处的地位;竞争和垄断之间的关系。并且,批判了所谓通过“卡特尔”这种垄断组织形式来消除矛盾、化解危机的错误论调,指出垄断不但不能消除矛盾,反而使资本主义的所有矛盾变得更加尖锐起来。

1.生产集中是垄断形成的原因

列宁运用了大量的实际材料说明垄断形成的过程及其规律。为了说明垄断形成的过程,列宁首先分析资本主义生产集中这一问题。列宁引用马克思的经济学说时写道:“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作了理论上和历史上的分析,证明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而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引起垄断。”他指出,“资本主义最典型的特点之一,就是工业蓬勃发展,生产集中于愈来愈大的企业的过程进行得非常迅速”。生产集中是自由竞争的必然产物。我们知道,资本家为了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有利条件,以追求更多利润,需要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将劳动力的剩余价值发挥到最大限度,在降低商品成本的同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扩大生产的规模。对每一个资本家来说,这就是他们要做的事。大企业在自由竞争上占据了明显的优势地位,它们由于生产规模较大,资本雄厚,在采用新型机器制造和推广上更加广泛,在新技术的使用上更加快速,在硬件设备和技术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上,其生产更加专业化,分工更加细致、明确,劳动生产率得到大幅提高,商品成本也大大降低,在同行业的竞争中,这些大企业占据了生产和销售绝对优势。另外,它们还在商品流通、运输和资金运转方面体现出巨大优势,由于企业规模大,银行更愿意贷款支持这样的企业进一步扩大其规模,以保障银行借贷的利润增长,这就使大企业在市场流通领域中的竞争力也进一步提高。基于以上因素,大企业在竞争中逐渐击败小企业,迫使小企业相继破产或通过吞并小企业,使得大企业所掌握的资本越聚越多,生产规模也越来越大;原本被分散掌握在所有企业里的生产资料、劳动力和产品,在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之后,逐步集中到了少数大企业的手中。生产集中成为自由竞争发展到顶点的必然结果。

2.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在生产集中的过程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19世纪末以前,轻工业在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中占据主要地位。到了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以自由竞争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时期发展至顶点,世界各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都发生了结构与技术变革。尤其在19世纪后30年里,内燃机、电动机等新型动力机械的广泛应用,新的冶炼技术和生产加工方法的普遍采用,使重工业部门迅速发展起来,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而新技术的采用和重工业的发展,都加强了大企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只有大企业具备足够的经济实力进行大量的投资来采用新技术、建立重工业企业;而大企业由于采用了新技术,更多地掌握了主要生产资料的生产,又大大增强了自身的竞争实力。在这样的相互作用下,生产集中被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快速前进。到了20世纪初,在实力最强的几个资本主义国家里,生产集中都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为垄断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列宁为了论证生产集中必然引起垄断,列举了德国、英国、美国等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大量的工业发展现实资料来说明这一问题。

在德国,每1000个工业企业中,雇用工人数量达到50人以上的大企业,1882年时有3个,1895年时有6个,1907年时有9个。每100个工人中,这些大企业的工人数量在上述3个年份中分别占22人、30人、37人。但是生产集中的程度要比工人集中的程度大得多,因为在大企业中劳动的生产率要高得多。在3265623个企业中,大企业有30588个,仅占企业总数的0.9%。在1440万工人中,大企业的工人有570万,占工人总数的39.4%;在880万蒸汽马力中,大企业占有660万马力,占马力总数的75.3%;在150万千瓦电力中,大企业占有120万千瓦,占电力总数的77.2%。由此可见,占企业总数不到1%的大企业,竟然占有总数75%以上的蒸汽马力和电力;而占企业总数91%的297万个小企业,却仅仅占有7%的蒸汽马力和电力。到了1907年,几万个最大的企业几乎构成了德国全部工业实力,而几百万个小型和微型企业在工业生产中的力量微乎其微。几乎所有的生产材料、能源和产品都被不到1%的大型企业所垄断了。

在英国,尽管一向推崇自由贸易,但是由于生产集中同样导致了垄断。虽然在时间上稍稍晚于别国,在形式上也与别国稍有不同,但企业规模“滚雪球”式地扩大和技术水平日新月异地发展也促进了垄断的形成。在自由竞争时期,不断会有新的企业作为新鲜血液注入到社会经济生活中,共同参与竞争,分享经济成果。但是由于生产集中,新企业要想加入竞争行列必须具备更高的资本额才能应付不断扩大的生产规模给它们带来的巨大压力,这便使很多想加入者知难而退,因此,新企业便很难出现;即使出现了新企业,他们要想同那些“老牌”的大企业并驾齐驱,不得不去生产过量的产品,如果这些产品不能被顺利地以有利的价格销售出去而积压下来,就会使产品的价格下跌到新企业无法承受的地步,最终只能破产为对手所淘汰。当同一行业中能够盈利的企业数量很少的时候,大型的垄断性企业或者企业联盟就会出现了。

在美国,生产集中发展得更加迅猛。1904年,美国企业产值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大企业有1900个,占企业总数的0.9%;这些企业拥有140万工人,占工人总数的25.6%;这些企业的产值为56亿美元,占企业总产值的38%。5年之后,美国所有企业的全部产值,有近半数掌握在仅占企业总数1%的大企业手里,而这3000个大企业广泛分布于258个工业部门当中,平均来看,每个工业部门中只有十几个规模最大的企业。

3.形成垄断的客观规律

通过分析以上3个国家工业发展的资料,列宁得出一个重要结论:“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说就自然而然地走到垄断。”资本家们在追逐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在巨大的经济利益与不断膨胀的获利欲望的驱动之下,不可避免地展开激烈的竞争。为了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而最终打败对手,就必须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扩大资金投入和生产规模以降低企业生产商品所需成本,使商品在价格上更具有竞争力。“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则使生产和资本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其结果必然会引起垄断的产生。而为数不多的大企业之间更容易达成协议,为在竞争中获利而联合起来;企业的巨大规模造成了竞争的困难,更加促成了企业之间的联合,形成了垄断的趋势。与此同时,列宁还注意到,资本主义发展到了最高阶段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特点,就是“联合制”的出现。所谓“联合制”,就是把生产上有关系的、隶属于不同工业部门的企业联合成一个大企业。这些部门之间的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这些部门属于同一个产品生产链条,例如,把矿石炼成生铁,再把生铁炼成钢,还可能再把钢制造成各种钢制品;二是一些部门对另一些部门起辅助作用,例如,把橡胶制造成轮胎,把玻璃制造成车窗等,为汽车制造工业提供相关零部件,等等。“联合制”作为生产集中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形式,具有许多有利条件。由于联合而使商品生产跨越了许多部门,可以把在不同部门的生产环节上的商品的行情拉平,从而保证“联合制”企业能够获得更加稳定的利润率;“联合制”的出现减少了商品买卖的中间环节,大大节省了流通费用,使商品成本降低;“联合制”下的各个部门相互协调能有能力采用新的实用性技术,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额;不同部门联合起来就等于掌握了商品原料的生产,也就等于从生产源头开始降低成品价格,使原料价格相对稳定,即使在原料价格较高时,所生产的商品仍然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比起“单纯”企业来说,“联合制”企业在竞争中的地位较为巩固。基于以上因素,“联合制”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进了垄断的形成。

4.垄断的发展阶段

由自由竞争过渡到垄断,正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基本的特征。列宁将垄断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垄断组织的发展史划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是垄断组织发展的萌芽时期。直到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发展到顶点之前,垄断组织还只是个别现象,其组织结构并不完善,总体上说,这一时期的垄断组织还处于萌芽状态。

第二个时期:1873年以后到19世纪末,是垄断组织的成长时期。1873年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世界经济危机,物价大幅度下跌,迫使大批量的中小企业破产,大企业加速开发和采用先进技术,提高了生产集中度,加快了走向垄断的步伐。在这一时期,卡特尔、托拉斯辛迪加等垄断组织形式有过一段广泛发展的过程,但是并没有达到跨行业发展的程度,根基也并不牢固,大多数还属于暂时性的企业联盟。

第三个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垄断组织的大发展时期。19世纪末工业的发展和1900年—190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促进了垄断组织的广泛发展。1873年危机之后,资本主义世界进入了漫长的经济萧条时期,开始了由自由竞争向垄断的彻底转变。这次危机在欧洲历时22年之久,期间在80年代初危机稍有间断,给经济以喘息之机,于是,在1889年前后曾经一度出现短暂的工业高涨。然而,很快就转入长达5年的价格低落的经济不景气时期。在此期间,工业界似乎“习以为常”,悲观、绝望、恐惧的情绪逐渐转变成对新一轮有利行情到来的期望。加之资本主义经济在世界范围的迅速而持续的殖民扩张,更加刺激和吸引了投资者狂热的投机,危机中的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出现了新一轮的不同程度的经济繁荣,但是,危机还是不期而至,终于在1900年爆发了第15次世界经济危机。直到1903年,美国最后一个爆发危机,世界经济再次转入大萧条时期。垄断组织获得了长足发展的机会,从占领原料生产部门开始,实现了跨行业渗透。卡特尔等垄断组织形式逐渐成熟起来,根基不断稳固,遂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之一。资本主义发展成为帝国主义。

5.垄断组织的形式

经过以上三个时期的发展,垄断组织依照内容和程度的不同,呈现多种形式,其中主要的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

卡特尔:作为垄断组织形式之一,生产或销售某种同类或者类似商品的企业,为了控制该类商品的产量,提高商品价格,从而垄断市场而获取高额利润,它们在商品价格、商品产量以及商品销售等环节达成协定,形成一种企业同盟。卡特尔的同盟成员之间,在生产、商业和法律上保持着独立性。最常见和最基本的卡特尔形式是维持某一特定价格:垄断高价,在不景气时稳定价格或者降价以排挤非卡特尔企业。比如,超市里的差价双倍赔偿制度。

辛迪加:这种垄断组织形式形成的目的同卡特尔类似,与之相比,辛迪加较为稳定,存在的时间也较持久。只是辛迪加的同盟成员之间,虽然在生产和法律上仍然保持着各自的独立性,但是从产品原料的采购到商品的销售都由辛迪加组织内部设立的总办事处集中统一办理,因此,成员企业在商业上丧失了独立性。商业上独立性的丧失,商业上则已完全受制于总办事处,不能独立行动,致使辛迪加成员企业之间对商品的销售份额你争我夺、竞争激烈。在各参加者不能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的情况下,它们要想随意脱离辛迪加,事实上也很困难。如果某一成员想要退出,必须花费一大笔资金去重新建立购买—销售体系,并重新建立与市场的联系,而且每每受到辛迪加的阻挠和排挤。

托拉斯:与前两者相比,托拉斯是更高级别的垄断组织形式之一。托拉斯的同盟企业之间在生产、商业和法律上都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由托拉斯内设董事会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全部生产、销售活动。实际上,财政大权、领导权掌握在托拉斯组织成员中少数最大的资本家手里,同盟成员企业只能作为股东,按其持有的股份获得利润分红。因此,托拉斯内部竞争的焦点在于资本家们对领导权和利润分配的争夺。

康采恩:康采恩产生的时间晚于卡特尔、辛迪加和托拉斯,是垄断组织的高级形式之一,是一种跨部门的企业联合的形式。其成立的目的直接指向垄断销售市场、争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康采恩的同盟企业仅仅在形式上保持着独立性,实际上受制于组织内部占统治地位的资本家集团。这些资本家集团通过不断收购其他成员手中持有的股票份额,参加董事会、实际控制成员企业的财物,将其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康采恩的出现,鲜明地体现了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相融合的时代特征。

据统计,19世纪以后,资本主义国家一个工业部门的生产总量,往往有十分之七八集中在卡特尔和托拉斯手中。德国的卡特尔在1896年时约有250个,到1905年时增至385个,参加卡特尔的企业约有1.2万个。美国的托拉斯在1900年时有185个,到了1904年发展至企业总数的23.6%,1907年时有250个,1909年占企业总数的25.9%。这些企业的工人,在1904年占工人总数的70.6%,在1909年占75.6%,产值分别是109亿美元和163亿美元,即占总产值的73.7%和79%。在许多重要生产部门,垄断资本的控制达到了惊人的地步,几家大公司就掌握了全国生产的绝大部分。例如,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汽车产量占全国汽车产量78.1%,德国三家飞机公司的飞机销售额占全国飞机销售总额93.4%,英国一家钢铁公司的钢产量就占全国钢产量93%,日本十家大企业生产的船舶占全国船舶生产总吨位96%。在所有帝国主义国家,垄断组织牢牢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控制了所有的经济部门。

6.资本主义的一切矛盾更加尖锐化

垄断组织的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它们追求高额垄断利润的实质则是相同的。这些垄断组织,控制着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命脉,导致自由竞争转变为垄断,资本主义随之过渡到了帝国主义。但是,资本主义的本质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也没有因此而消除。不仅如此,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的阶段中,其自身所固有的一切矛盾由于垄断的形成反而变得更加尖锐。列宁从资本主义矛盾的不同方面进行了分析。

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方面,垄断使之进一步激化。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列宁指出,当竞争变为垄断时,生产社会化的过程有了巨大的进展,整个生产已达到全面社会化的程度。但是,由于社会化了的生产资料仍然是少数人的私有财产,这就使得垄断组织可以凭借它的优势地位对其他企业施加强大的压力,以攫取生产社会化所带来的丰厚利益,并建立起自己的统治。与此同时,少数的垄断者对于广大的劳动者的剥削和压迫已经达到了令人难以承受的地步。因此,生产社会化使得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更加突出、尖锐起来。

在资产阶级内部矛盾方面,由于垄断并不能从根本上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垄断也就不能彻底消除竞争。列宁在阐述自由竞争过渡到垄断的同时,严厉地批判了垄断组织的统治以及垄断能够消除竞争的谬论。他指出垄断不仅不能消灭资产阶级内部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反而会使竞争变得更加尖锐和深化。竞争作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必然产物,只要生产资料仍然归资本家私人占有,他们之间就必然存在利害冲突,就必然要互相竞争、斗争。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时期,私有制基础并没有动摇和改变;而垄断的产生使更多的生产资料集中于少数垄断寡头手中。这样一来,原本就十分激烈的竞争变得更加残酷了。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或者在垄断组织与其他非垄断组织之间,矛盾重重、相互倾轧,甚至是不择手段地扼杀竞争对手,争取在竞争中获胜,更赢得继续参与竞争的资本。

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方面,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相对过剩从而导致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造成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仍然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下,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从1825年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这短短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在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里爆发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就多达16次,而且相对之前爆发的危机,后者往往影响的范围更广,持续更长。事实即便如此,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们仍然企图粉饰资本主义制度,掩盖经济危机爆发的真正原因,甚至宣传称经济危机是可以避免的。垄断组织出现之后,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站在了资产阶级立场上,扬言以垄断组织同盟来消除经济危机的时代已经到来。列宁适时地对此等既错误又危险的论调进行了有力的反驳和批判。他指出,“所谓用卡特尔消除危机,这是拼命替资本主义粉饰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谎话”。列宁分析认为,垄断时期的生产集中已经达到相当高的程度,无论对在生产源头上对原材料的控制和瓜分,在生产环节上对交通工具、熟练工人及技术人员的利用和支配,还是在销售环节上对商品销路的掌握,同自由竞争时期的情况相比都是有所不同的。但是,跨越不同工业部门形成的垄断组织所从事的生产活动,由于垄断在不同部门之间发展的程度有所不同,他们之间很难协调一致、计划有序,使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生产所特有的那种无政府状态变得更加混乱,加重了垄断在不同部门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因此,垄断不能消灭经济危机,只会使危机愈演愈烈、愈发深刻。从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经济危机的发展和演变的过程来看,列宁这一判断无疑是正确的。

二、金融资本的形成及其统治地位

帝国主义的第二个经济特征,是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相融合,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的统治。列宁在论述帝国主义的第二个特征时,在著作中分为两章,并专章论述了银行在金融资本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可见,弄清银行的新作用,对于理解帝国主义的经济特征,了解金融资本的实质和现代垄断组织的活动都是非常重要的。

金融资本的产生,是以两个条件为前提,一个是工业生产的集中和垄断,另一个是银行的集中和垄断。在此基础上产生的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真正的统治者。

1.银行业的发展和集中

列宁指出:“随着银行业的发展及其集中于少数几个机构,银行就由普通的中介人变成万能的垄断者。”也就是说,银行作用的根本变化,是由银行资本的集中引起的。所谓银行资本就是由银行家支配的资本,它是银行资本家获取利润的手段和经济基础。起初,银行的主要业务是在支付中起着信用中介的作用,在业务范围上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吸纳存款,二是向资本家放贷。随着银行业的发展,银行的这种中介人的一般角色也在发生着转变。一方面,通过吸收存款,使大量的资金集中于银行;另一方面,通过向资本家发放贷款,使资本家自身的发展逐渐依赖银行,对银行产生极大的需求。因此,银行本身既掌握大量的资本,又实际上支配着大小资本家几乎全部的货币资本,以及本国和许多其他国家的大部分生产资料和原料产地。同时,银行业内部的银行之间也存在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现象也很普遍;银行通过直接吞并或者采用参与投资、购买股票、利用债务关系等间接手段,不断吸收或者联合小企业,使他们的资本不断融入到自己的康采恩。最终摇身一变,中介人变成了势力极大的垄断者。而这种身份转变的过程正是资本主义发展成为帝国主义的基本过程之一。

列宁列举了大量的统计数据,用以说明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银行集中发展的速度。数据显示,1913年,柏林的小银行受到大银行的排挤,仅仅9家大银行就吸收了德国存款总额的近一半。少数大银行实际支配了大部分银行资本,而为数众多的小银行几乎等同于大银行的分行。大银行及其附属银行分布极为广泛,几乎遍布全国及海外殖民地,而大银行也几乎包揽了绝大部分的银行业务。银行集中地迅速发展,是由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生产集中的迅速发展引起的。列宁指出,资本主义的生产集中,必然会表现为资本的集中;生产集中会引起垄断,资本集中同样会引起垄断;工业资本的集中和垄断为银行资本的集中和垄断创造了基础性条件。这是因为工业生产的集中和生产规模的扩大,资本家对资本数量的需求日益增长,能够满足工业资本需求的只能是实力雄厚的大银行,而银行资本的集中使银行的信贷能力大大增强,这也正迎合了资本家的需要;同时,贷款之后工业企业所获利润大幅上升,暂时闲置的资本便会存入银行,这又增加了银行存款使银行资本集中进一步加强;另外,我们前面提到的,新企业的出现变得越来越困难的原因就在于创办新企业所需要的最低资本额提高了,在小额资本投资越来越困难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将资金存入银行以获取利息的盈利方式,这样一来,银行扩大了存款来源,吸收资金的速度和幅度都显著增强。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银行业得以迅速发展起来。

列宁总结了银行集中所采取的形式,要么直接吞并小银行,要么实行“参与制”吸收小银行,使之成为自己的附属银行。他认为这种“参与制”的银行集中形式大大促进了银行的集中。通过“参与制”,大银行实际控制了小银行,逐步形成了以少数几个最大银行为核心的、庞大的银行集团。银行集团支配着双重资本——自己的资本和别人的资本。银行集中同工业生产集中一样,也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而银行集团本身就是一种银行业的垄断组织。并且“在少数几个由于集中过程而仍然处于整个资本主义经济领导地位的银行中间,成立垄断协定、组织银行托拉斯的倾向自然会愈来愈明显,愈来愈强烈”。

2.银行的新作用

随着银行集中和垄断的形成,银行的作用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在生产和资本都以惊人的速度和规模集中起来的时候,银行的主要职能就从吸纳存款向借贷资金转变。大工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们在自己的行业中不断地拓展生产,吞并小公司,其规模的发展速度已经与原始资本积累的速度不相符。换句话说,他们在形成行业垄断的过程中,没有足够的货币资本可调动,因此,银行就成了他们获取临时周转资金和长期贷款的主要对象。在越来越大的吞并和规模垄断发展中,工商业资本家几乎完全依赖于大银行给予的信贷支持。另外,银行在向大企业提供贷款的同时,大企业的资金周转运行也都在与他们关系密切的银行中进行,这就使银行的资本额迅速增加,从原来依靠民众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转变为依靠大企业主、大资本家财团的资本供应。这就使银行与工商业资本形成了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关系,由此产生的各种证券、信贷业务也在银行业中蓬勃发展起来。另外,由于只有银行才能为大企业提供巨额的或长期的贷款,信贷的条件也都由银行控制,企业只要有向银行借贷的需求,就不得不接受银行的条件,这使一家大型银行能够轻易地就控制一家企业的资本运行,甚至是生产、经营情况,最终决定一家企业的生死存亡。在这样的情况下,银行和工商企业的联系日益牢固,银行越来越多地对工商企业拥有了支配权,工商业资本家越来越依赖银行和银行家。这是银行新作用的最主要的表现。另外,银行的新作用还表现在,它大大加速了垄断组织的发展。对于这一点的论证,列宁是通过资产阶级政论家和经济学家对这一事实的承认来说明的。资产阶级学者也认识到了银行资本的集中会给大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那些资本雄厚的大银行已经能够在工商业的发展中起到支配和控制作用,他们与工商业资本的结合使银行资本进一步扩大,在银行业领域中,同样发生着与生产领域相同的排挤与吞并,最终在银行业中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大型银行占据主要地位,资本额和业务额几乎垄断整个行业。而最大的银行之间,为了避免在激烈的竞争中利益受到损害,就开始频繁地达成垄断协定,建立更大的垄断同盟。资本集中和垄断的加强不仅存在于银行业本身,而且大银行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贷款的安全,竭力避免受他们支配的工商业垄断组织在相互竞争中遭到损失和破产,就会利用其所占有的股份或影响力促使它们也订立协议,实现垄断联合,这样就进一步加速了工商业中垄断组织的增加和扩大。结果便是,极少数银行巨头统治了国家的经济生活。

3.金融资本的产生

列宁指出:“20世纪是从旧资本主义进到新资本主义,从一般资本统治进到金融资本统治的转折点。”如上面所提到的,银行业的垄断越发展,银行和工商业及其发展的联系也就越紧密。当它们的规模在全国都形成了垄断的时候,国家的经济发展就不再完全依经济规律运行,而渐渐由这些银行进行调节。于是,银行业的垄断者不仅控制了银行业,实际上还控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工商业。银行对工业企业的渗透,使之成为工业企业的直接参与人和共同所有人。另一方面,工业部门的垄断组织也想方设法渗入银行,不但能够从银行那里得到对自己有利的贷款,还能同银行一起分享高额的银行利润。于是,垄断资本在银行业和工业两个部门之间不断融合,最终形成了金融资本并统治整个社会经济生活。

4.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的具体形式是“个人联合”

列宁在文章中概括了德国经济学家耶德尔斯搜集的材料,用两个典型的数据例证说明这种“个人联合”的形式和广度。他介绍说:“柏林6家最大的银行由经理做代表,参加了344个工业公司,又由董事做代表,参加了407个公司,一共参加了751个公司。它们在289个公司中各有两个监事,或者占据了监事长的位置。在这些工商业公司中,有各种各样的行业,如保险业、交通运输业、饭馆、戏院、工艺美术业等等。另一方面,在这6家银行的监事会中,在1910年有51个最大的工业家,其中有克虏伯公司的经理、大轮船公司沃堡-美洲包裹投递股份公司的经理,等等。在1895年—1910年间,这6家银行中的每一家银行都参加了替数百个工业公司发行股票和债券的工作。”除此之外,二者还同政府进行这种个人联合,把公司职位让给国家官吏,或者由资本家兼任政府职位。因此,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实际上不过是资产阶级的股份公司,而在政府中执行政策的人们则是垄断寡头的代理人。

列宁通过对银行同工业相互渗透所作的分析,初步阐述了金融资本的形成问题。同时又专门在第三章进一步说明帝国主义时期金融资本的形成和金融寡头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统治。

5.金融资本的定义及内容

为了正确阐明金融资本产生的历史根源和这一概念的内容,列宁引用了希法亭对金融资本的定义作为比较对象。希法亭说:“愈来愈多的工业资本不属于使用这种资本的工业家了。工业家只有通过银行才能取得对资本的支配权,对于工业家来说,银行代表这种资本的所有者。另一方面,银行也必须把自己愈来愈多的资本固定在工业上。因此,银行愈来愈变成工业资本家。通过这种方式实际上变成了工业资本的银行资本,即货币形式的资本,我把它叫作金融资本。”“金融资本就是由银行支配而由工业家运用的资本。”希法亭对金融资本的这一定义只看到了构成金融资本的两个内容,而没有认识到金融资本出现和形成的历史根源和现实基础。列宁认为这个定义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即“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很高的程度,就会造成垄断,而且已经造成了垄断”。金融资本的产生,是因为控制两种资本运行的行业都形成了大规模的垄断,正是垄断的发展才使这两个行业有了资本融合的要求和动力,金融资本在这个必要条件下才产生的跨行业垄断资本,并逐渐开始在国民经济生活中占支配地位。

列宁认为,金融资本应该是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混合生长的资本。在帝国主义时期,占统治地位的应当是同时掌握银行和工业的金融资本,而不是单纯的银行资本,也不是单纯的工业资本。在商品生产和私有制的一般环境里,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经营”必然转变为金融寡头的统治。所谓金融寡头,就是那些掌握巨额金融资本、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同时又在政治上对国内外实行残酷统治的极少数最大的垄断资本家或金融资本集团。最大的垄断资本在竞争中不断打压和排挤对手,使极少数金融寡头控制了大银行,同时又控制了工商业垄断组织,从而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在经济上建立起自己的统治地位;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地位,决定了他们必然处心积虑谋取政治上的话语权,以巩固和加强金融资本统治地位,使国家政府成为自身利益的代言人。而资产阶级学术界的学者和经济学家们,如德国的里塞尔、舒尔采-格弗尼茨、利夫曼等人,只会为维护帝国主义和金融资本而狡辩,完全不能认识到其实质,揭露少数掌握巨额资本的银行家、企业家们为获得更多利益而采取的不择手段的行为。

6.金融寡头控制经济的主要手段

在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金融寡头对于国内经济的控制和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来实现的。他们掌握着总公司,用收买股票、掌握其他公司股票控制权的办法使其他公司从属于自己,成为自己的“子公司”;各“子公司”又以同样办法控制更多的“子公司”。事实上,拥有50%的资本,往往就能控制整个股份公司,所以,一个领导人只要拥有100万资本,就能控制各子公司的800万资本。这样,就形成了金字塔式的层层控制,而金融寡头就站在这个金字塔的最顶端。因此,金融寡头往往能够控制超过自身掌握的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巨额资本,从而使垄断者的实力大大增加;通过拥有不太多的资本,控制巨大的生产部门。20世纪中叶,控制美国经济的洛克菲勒、摩根、美洲银行、第一花旗银行等八个最大的金融寡头,分别控制了许多不同部门的垄断组织。到1972年为止,洛克菲勒和摩根这两个财团所控制的资产都在2000亿美元以上,成为这八个金融寡头中最“富裕”的两个。

“参与制”不仅使垄断者的权力大大增加,而且还使他们可以不受惩罚地、为所欲为地干一些见不得人的龌龊勾当,可以盘剥公众,因为总公司的领导人在形式上、在法律上对子公司是不担负责任的,子公司算是“独立的”,但是一切事情都可以通过子公司去“实施”。例如,1914年德国《银行》杂志刊登的一个例子:“卡塞尔的弹簧钢股份公司在几年以前算是德国最赚钱的企业之一。后来因为管理得很糟糕,股息从15%跌到0%。原来,董事会没有通知股东就出借了600万马克给自己的一个子公司哈西亚,而哈西亚的名义资本只有几十万马克。这笔几乎比总公司的股份资本大两倍的借款,根本没有记入总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在法律上,这样的隐瞒是完全合法的,而且可以隐瞒整整两年,因为这样做并不违反任何一条商业法。以负责人的资格在这种虚假的资产负债表上签字的监事长,至今仍旧是卡塞尔商会的会长。这笔借款被发现是个‘错误’,知道底细的人开始把‘弹簧钢’的股票脱手而使股票价格几乎下跌了100%,在这以后很久,股东们才知道有借款给哈西亚公司这回事……”通过这个例子,反映出垄断资本家“善于”利用资本主义的法律,逃避自己的责任;同时,背着一般股东从事冒险行为,如果获利便隐瞒利润,如果失利便一走了之。这种现象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条件下是极为常见的。不论资产阶级诡辩家和机会主义分子怎样鼓吹小额股票的发行能够促成“资本的民主化”,仅以半数股权就能使金融寡头实际操纵股份公司全部业务的事实,完全揭穿了股票发行只不过是金融寡头加强实力的一种手段而已。

此外,金融资本不断盈利以巩固金融寡头统治地位的方式还有很多种,主要包括创办企业、发行有价证券、经营公债、贱价收买或“整理”和“改组”小企业、从事土地投机等。下面对其中几种方式作简要介绍。

金融资本的盈利方式之一是发行有价证券。在发行所属企业的股票时,金融寡头对股份资本实行“掺水”,使股票数额大大超过实际资本,以掩盖惊人的垄断利润。在办理借债时,金融寡头通过自己控制的银行,或者克扣债务国所得到的借款,或者从发行公债中收取利润,或者抬高债券的市价,掠取巨额利润。

金融资本的另一种盈利方式是购买、“整理”和“改组”企业。在经济危机期间或者在经济危机之后的经济萧条时期,小企业往往禁受不住危机和经济衰落的打击而纷纷倒闭,金融资本趁机以低廉的价格大肆购买企业、“整理”和“改组”企业。例如,多特蒙德的联合矿业股份公司,是在1872年创办的。发行的股份资本将近4000万马克,而在第一个年度获得12%的股息时,股票行情就涨到170%。金融资本捞到了油水,稍稍地赚了2800万马克。在创办这个公司的时候,起主要作用的就是那个把资本很顺利地增加到3亿马克的德国最大的银行贴现公司。后来联合公司的股息降到了零。股东们只好同意“冲销”资本,也就是损失一部分资本,以免全部资本损失。经过多次“整理”,在30年中,联合公司的账簿上消失了7300多万马克。“现在,这个公司原先的股东们手里的股票价值,只有票面价值的5%了”,而银行在每一次“整理”中却总是“赚钱”。

另一种金融资本的特别盈利方式就是利用土地来做投机生意。他们在那些城市的郊区、交通还不方便的地区用较低的价格购买土地,然后,通过所控制的交通运输公司修筑道路,再以较高的价格将这些土地出售。

金融资本通过种种手段不断盈利而发展壮大,最终使金融寡头不仅建立了经济上的统治,而且还掌握了国家的政治权力。这是因为,垄断既然已经形成,而且金融寡头控制着大量的资本,必然不顾一切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就在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的同时,它们又与国家政权勾结起来,使国家机器完全服从于金融资本。

列宁在论述金融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时,还指出了帝国主义的私人垄断必将向国家资本垄断发展的历史趋势。由于帝国主义垄断和竞争的加剧,必然引起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和国家之间各种矛盾的激化,这种矛盾的范围和程度都是私人资本家难以缓和的,因此,资本家必然要求助于国家权力,使金融资本与国家权力合法地结合在一起,帝国主义的一般垄断就发展成了国家垄断。列宁指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不能解决帝国主义或帝国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相反,它只能使矛盾进一步激化,加速帝国主义的死亡,为社会主义革命提供条件。

另外,金融资本在一般垄断时期与国家相结合,主要表现为金融资本的跨国统治。列宁指出,金融资本在国外也建立起它的统治。在19世纪70年代,各国的私人金融资本,特别是银行资本就通过在全世界发行证券的方式开始进行跨国发展。到20世纪初,10年之内各资本主义国家在全世界发行证券的总额差不多增加了一倍。据奈马尔克计算,1910年全世界有价证券的总额大约是8150亿法郎。他大致地减去了重复的数字,使这个数额缩小到5750亿至6000亿法郎。英国、美国、法国、德国4个最富的资本主义国家,各有约1000亿至1500亿法郎的有价证券。在这4个国家中有两个是最老的、殖民地最多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和法国,其余两个是在发展速度上和资本主义垄断组织在生产中的普及程度上领先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和德国。这4个国家一共有4790亿法郎,约占全世界金融资本的80%。世界上其他各国,差不多都充当了这些垄断者的债务人和进贡者的角色。

由此可见,金融资本出现后,少数拥有金融“实力”的食利国家已经取得了国际垄断地位,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了。

三、资本输出

帝国主义的第三个基本特征,就是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列宁指出,在自由竞争占统治地位的时期,资本主义的特征是商品输出,而垄断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时期,资本主义的特征是资本输出。

1.资本输出的发展

资本输出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就已经发生了,但那时,还只是少量、个别的现象,只是在帝国主义时代,到了20世纪初期才大大发展起来的。那么,资本输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一方面,在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都相继出现了资本家的垄断同盟;另一方面,少数最富的国家金融资本已经确立起统治地位,垄断导致大量的“过剩资本”出现,为了“消化”这些“过剩资本”,便加速了资本的对外输出。由此可见,资本输出是和垄断分不开的,是随着垄断的发展而发展的。

列宁为了说明这个问题,首先对照分析了资本主义不同阶段的两种垄断及其结果,以此阐明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最早发展的英国成了“世界工厂”,用工业品与各国原料相交换,垄断了世界市场的商品交换。但是,这种垄断只扩大了商品输出,并没有形成资本输出的必要。资本输出成为特征,是在20世纪开始时,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英国控制世界原料、供给成品的垄断局面被打破,并形成了由于生产集中而产生的作为帝国主义经济特征的垄断。这种垄断使少数最富的国家和垄断同盟产生了大量的“过剩资本”,“过剩资本”的存在,构成了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因为在一些国家里,金融寡头通过残酷的剥削,在自己手中集中了大量资本;同时,它又限制了国内有利可图的投资场所,缩小了在国内扩大投资的可能性。由于垄断资本的剥削使人民大众的购买力低下,远远赶不上生产的迅速发展,导致市场的相对缩小,在国内的有利的投资场所显得不够了;还因为一个生产部门被少数垄断组织控制后,会阻碍其他新资本向这个部门投资,同时,由于垄断地位保证了高额利润,又减少了这个部门原有资本扩大投资的刺激和压力。少数最富的国家凭借它在国际上的垄断地位,肆无忌惮地剥削和掠夺殖民地人民,使大量资本更加集中于少数金融寡头的手里,加剧了国内有利可图的投资场所的狭小和大量资本集中在少数金融寡头手中的矛盾。这样,“在先进的国家里出现了大量的‘过剩资本’”。垄断资本家为了追逐更大的利润,必然要把“过剩资本”向国外输出,尤其是向比较落后的国家输出,因为在落后国家里资本较少,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价格低廉,更加便于攫取高额利润。也正是因为许多落后国家在资本主义殖民扩张过程中沦为殖民地或附属国,使它们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流通范围。在这些国家里,正在兴建和已经建成的广泛的铁路网络,为向这些国家资本输出、发展工业创造了可能性,提供了起码的必要条件。

2.资本输出的两种基本形式

列宁分析和总结了资本输出的两种基本形式:一是生产资本的输出;二是,借贷资本的输出。生产资本的输出是由垄断组织以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国外开办新的企业或收买原有企业。而借贷资本的输出则是由国家政府或私人垄断组织出面,贷款给外国的政府或企业。但是,无论采取哪种形式,其目的都是为了剥削和掠夺其他国家的人民,攫取垄断高额利润。所以,资本输出的结果,必然给输入国带来极大的危害,使落后国家的国民经济遭到破坏。列宁指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夜,仅英、法、德三国的国外投资总额已达1750亿—2000亿法郎。按5%的低利率计算,每年收入就有80亿—100亿法郎。资本输出往往也被用来作为加强商品输出的手段。例如,在缔结贷款协定时,通常总要规定债务国拿一部分贷款来购买债权国的产品作为贷款的条件。这就是说,它要“从一头牛身上剥下两张皮来:第一张皮是从贷款取得的利润,第二张皮是用此一笔贷款来购买克虏伯的产品或钢业辛迪加的铁路材料等时取得的利润”。“这就是帝国主义压迫和剥削世界上大多数民族和国家的坚实基础,这就是极少数最富国家的资本主义寄生性的坚实基础!”列宁用这种形象生动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资本输出的实质和作用。

3.资本输出使国家间矛盾加剧

资本输出形成了世界性的金融剥削网。造成了金融资本对全世界的统治。同时,资本输出也使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尖锐化了。各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大规模的资本输出,占有自己的势力范围,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输出国“已经把世界分割完了”。于是,就产生了争夺投资场所、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的斗争。从而引起了帝国主义之间争夺和扩大势力范围的尖锐矛盾。

资本输出也必然使帝国主义国家同殖民地附属国、输出国同输入国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化。资本输出对于殖民地附属国、对于资本输入国而言,尽管自身的经济发展受到外来资本的刺激和帮助,但是,这绝对不是出于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的好心和怜悯,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目的在于把这些国家变成自己的廉价原料加工地、剩余产品的倾销市场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廉价劳动力市场。因此,资本输出必然使帝国主义同殖民地附属国、资本输入国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

四、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瓜分世界经济

帝国主义的第四个基本特征是资本家同盟对世界经济的瓜分。帝国主义时期,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并开始从经济上瓜分世界经济利益。这种瓜分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各国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而实现不断重新瓜分的。资本家同盟的形成和对世界经济的契约式分割,并不能消除资本家和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与争斗,反而会在更大程度和范围内进行对生产、资本、金融、市场等资源的占有和争夺。帝国主义在经济上的分割也进一步助长了其对世界领土的瓜分。

列宁在《帝国主义论》的第五章专门论述了帝国主义的这一经济特征,首先论述了国际垄断同盟这一瓜分世界资本的组织的形成过程。

1.国际垄断同盟的形成和发展

在帝国主义时期,资本家的垄断,如前面所介绍的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等垄断同盟,已经在国内占据了生产、金融、市场等一切能够为其带来利润的部门,完成了对本国内市场的瓜分,垄断了国内的生产。在实现对国内市场和生产的控制之后,垄断组织将目光投向了利益广阔的国外市场,世界各国的垄断组织展开了对国外市场激烈的争夺战。为了避免在竞争中两败俱伤,在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垄断组织开始转变斗争策略,采取签订国际协定、形成垄断同盟的方式以实现瓜分世界经济利益的目的。与此同时,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密切联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可能性,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以形成,所以“随着资本输出的增加,随着最大垄断同盟的国外联系和殖民地联系以及‘势力范围’的极力扩张,‘自然’就使得这些垄断同盟之间达成全世界的协定,形成国际卡特尔。”

列宁在论述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以德、美在电力部门、航运产业,欧洲在钢轨制造业、火药制造业上形成国际垄断同盟为有力的佐证来说明其瓜分世界经济特征。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新技术的运用,电力部门迅速发展起来,尤其在德国和美国这两个最先进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里发展速度最快。在1900年以前,德国的电力行业经过垄断生产过程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七八个大型电力集团,如:费尔登与吉约姆-拉迈尔集团、联合电器总公司、西门子与哈尔斯克集团、舒克尔特公司、贝尔格曼集团和库梅尔公司,28家电力公司囊括在这几个集团之中,其背后有11家银行对其在资本上进行援助。到1908年,这6个集团已经合并为4个集团,库梅尔公司破产,到了1912年,4个集团又合并为两个大型断垄集团:电气总公司和西门子与哈尔斯克-舒克尔特集团。德国的电力工业在1904年就积极开始投资海外,电气总公司一家就在海外设立了34个直接代表机构开展业务,在欧洲各国设立了16个制造公司,制造从电缆到汽车、飞机等各项产品。美国在1900年后更是在电力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分别在欧洲设立了汤普逊-霍斯东的分公司和法国爱迪生公司,对欧洲电力市场进行开拓。德国电气总公司和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在欧洲市场甚至是世界市场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1907年,德美两国为了消除竞争给他们带来的损失,共同订立了瓜分世界的条约。通用电气公司分得了美国和加拿大市场,电气总公司则获得了德国、奥地利、俄国、荷兰、丹麦、瑞士、土耳其和巴尔干地区的市场。它们还就没有被瓜分的国家和地区,其子公司扩展到其他新兴工业部门等问题,订立了秘密条约。此外还规定要互相交换发明和试验结果。自此,世界范围内的电力工业被这两大超级电气公司所独霸,国际电力行业垄断同盟就此形成,将世界市场分割成若干区域瓜分完毕。

在商轮航运业中,也同样被德国和美国组成的国际垄断同盟组织所分割。美国在20世纪初期成立了国际商轮公司,由美英两国的9个轮船公司合并而成,拥有资本12000万美元。德国在航运业集中发展后,形成了两个最大的公司,即汉堡—美洲包裹投递股份公司和北德劳埃德公司,它们各有资本2亿马克和价值18500万—18900万马克的轮船。1903年,这三家公司签订了瓜分世界航运业利润的合同,规定了各港口使用归属权,使这三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航运公司从竞争关系变为了合作瓜分世界利润的国际垄断同盟组织。

列宁还提到了钢轨、锌业和火药业国际垄断同盟的形成。19世纪末,英国、德国、比利时三国在钢轨制造业中发起了第一次产业联盟的尝试,三国缔约承诺不进入彼此的国内市场,对于没有缔结合约的国家和企业予以联合排斥,而且按比例共同瓜分海外市场,英国占66%,德国占27%,比利时占7%,印度完全归英国。但这个同盟由于内部利益分配不均并没有长期存在,仅联合了4年就瓦解了。随后,由于德国和美国钢铁制造业中垄断企业的发展,国际钢轨垄断同盟又再一次恢复,并加入了美国、法国、奥地利和西班牙,开始重新瓜分世界市场。国际锌业与火药业的联盟也是在20世纪初,有欧洲各大国和美国明确分割国际市场占有比例和地区而形成的。

2.国际垄断同盟的矛盾和冲突

这种国际垄断同盟并没有如看上去那样的团结,他们由于获取利益的不平衡和国家发展需要的改变,并有没完全遵守合约中的规定,而是通过各种方式在同盟内部争取更多的利润。这就是这种垄断同盟不能稳固存在的原因。当遇到实力对比的不平衡发展、战争或经济危机时,这些对世界瓜分的比例就面临调整的要求,而在其组织内谁也不想失去现有的份额,竞争就在帝国主义内部更加激烈地产生了。世界就面临着被重新瓜分的局面。

列宁以欧洲国家和美国争夺煤油业垄断的霸权地位为例,说明了国际垄断同盟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会引起更加激烈的竞争,及其对世界的重新瓜分。

1905年前,世界煤油业被美国的美孚石油和俄国的巴库油田所垄断,其背后是美国洛克菲勒财团和俄国巴库油田老板路特希尔德和诺贝尔。他们同样在世界煤油范围内达成了瓜分共识。但1905年后,随着美国石油资源的枯竭和来自其他国家和石油公司发展壮大的威胁,世界煤油市场面临着重新洗牌的局面。奥地利、罗马尼亚和荷、英联盟的石油公司进入到世界市场中,开始了对煤油市场的国际争夺战。新加入战局的三个国家的石油企业都与德国银行,特别是德意志银行有频繁的业务往来。德国银行联盟企图注资这三国的石油业以形成自己的煤油联盟,与美、俄争夺煤油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巨额利润。而美国的洛克菲勒财团想要独霸世界市场,在荷兰本土开办了其子公司,以对抗英、荷联盟的壳牌石油公司。德国又操纵自己手中的罗马尼亚的石油公司与俄国联合,对抗洛克菲勒财团。但由于当时洛克菲勒公司拥有资本之庞大,和其运输管道、供应市场的规模之巨大,已经不是德意志银行能比拟的。因此,在1907年,这场帝国主义垄断同盟之间的激烈竞争以美国的大获全胜为结果落幕了。其后的几年中,德国银行仍没有放弃纷争煤油市场的图谋,在国内制造舆论和伪“爱国主义”宣传,导致政府通过了煤油垄断法案,消除了美国对其在缔约条款上的限制。但德国煤油企业主和银行家们的美梦终究还是因自身利益矛盾和战争原因而成为泡影,没能实现对国际煤油市场的瓜分。

在国内垄断基础之上建立起来国际垄断,是垄断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国际垄断的形成意味着垄断组织的分割、控制已经从国内市场走向世界市场,标志着生产和集中已经发展到了最高程度的垄断新阶段。列宁把这种垄断称之为“超级垄断”。列宁对电力、煤油、航运、钢轨、锌业等国际垄断的形成和发展的详细叙述和分析中,清晰地阐明了这种“超级垄断”的成长过程。

从列宁所说的“煤油喜剧”中,我们也能明白地看到,国际垄断同盟是帝国主义者之间的强盗联盟,因此它不可能消灭竞争,相反,会使竞争更加尖锐化。相对于竞争方式来说,垄断组织达成国际同盟只是在斗争形式上有所不同,而斗争的实质和内容并没有改变,即瓜分世界经济利益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垄断资本永恒不变的主题。那种仅仅强调斗争形式而极力掩饰斗争内容、迎合资产阶级利益的做法,显然是为了维护垄断资本的统治。事实证明,资本主义制度下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资本家垄断同盟按照自身的资本实力来分割世界。然而,这种资本实力随着经济和政治的不平衡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当原有的资本实力平衡被打破时,必然会发生新的矛盾冲突。而新的冲突中形成的新的资本实力平衡,也必然要求按照新的资本和实力重新瓜分世界。可是资产阶级学者和马克思主义的“叛徒”卡尔·考茨基却认为,国际垄断同盟的出现可以消灭竞争,他们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各民族间有着“可能实现和平的希望”。对于“考茨基主义”谬论,列宁在《帝国主义论》的第七章和第九章中有着专门的批判和论述,尤其着重批判了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论。

五、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领土

帝国主义的第五个基本经济特征,即帝国主义国家对外推行殖民政策,瓜分世界领土。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领土与在经济上形成国家垄断同盟联手瓜分世界经济具有密切的联系。列宁在《帝国主义论》的第六章专门论述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领土的发展过程,及其在殖民政策上的演变。他将19世纪开始的,各大帝国主义国家抢占殖民地的时代背景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指出在这种特殊时代背景下,殖民地对其宗主国的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所具有的特殊价值和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帝国主义殖民政策的发展变化及其实质。另外,列宁还强调,随着世界所有领土已经被瓜分完毕,各国垄断金融资本及其海外经济发展势力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因此,世界领土一定会面临被再次瓜分的厄运。

为了说明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占领殖民地的一个显著特点,即“世界是第一次被分割完了”,列宁首先通过大量的、确凿的、有关世界领土被瓜分的历史变化和殖民情况的现实材料进行实证分析并加以阐述。

1.帝国主义瓜分世界领土的进程

现实材料反映出,伴随着经济的不断扩张,英国、法国和德国在1815年—1899年这段期间的殖民地面积也随之不断扩大。在1815年—1830年期间,这三国的殖民地面积极少,甚至根本就没有。可是从1860年开始,英国和法国开始逐渐地、小范围地猎取海外殖民地。此时,欧洲资本主义已经进入了由自由竞争向生产垄断过渡的时期,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开始由自由贸易时代转向金融资本主义时代。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与急剧扩张,使英国迫切需要大量的、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为其服务。因此,对作为原材料加工地和廉价劳动力市场的殖民地的需求不断上升,英国开始加紧夺取海外殖民地的行动。尤其到了1880年后,随着法国、德国等其他欧洲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到了金融资本时代,自身发展的需要致使占领殖民地野心的膨胀,这三个国家在19世纪的后20年中,大量地、疯狂地争抢和掠夺殖民地,从而,掀起了夺取殖民地的帝国主义殖民浪潮,展开了瓜分世界领土的激烈斗争。到了1899年,这3个国家占有的殖民地面积以及控制的殖民地地区的人口几乎增长了10倍。19世纪末期,在短短10年内欧洲帝国主义国家对外扩张而夺取到的殖民地领土以及控制的殖民地地区人口的数量已经相当惊人,与此同时,他们之间瓜分世界的斗争也相当尖锐。数据显示,英国夺得了930万平方英里的土地和30900万人口,法国夺得了360万平方英里的土地和5640万人口,德国夺得了100万平方英里的土地和1470万人口,比利时夺得了90万平方英里的土地和3000万人口,葡萄牙夺得了80万平方英里的土地和900万人口。到了20世纪初,随着金融垄断统治从一国范围逐渐蔓延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范围时,金融资本的发展已经开始从国内转向国际。而一些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先后加入到了瓜分世界领土的队伍中来,随着世界领土被各列强的步步蚕食,到1915年,世界领土几乎被瓜分完毕。

根据上述材料,列宁提出了“两个事实问题”:第一个问题:“殖民政策的加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的尖锐化是不是恰好在金融资本时代才出现的呢?”第二个问题:“在这方面,现在世界分割的情形究竟怎样呢?”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是研究金融资本的统治和帝国主义列强分割世界之间的关系前提。提出这两个问题的目的在于,说明资本主义不同时期的殖民政策有所不同,只有在垄断帝国主义时期,殖民政策和瓜分世界领土的激烈竞争才与金融资本有着直接的联系。也正是由于金融资本发展的要求,19世纪末才掀起了瓜分世界领土的狂潮和对殖民地政策的进一步加强。

2.帝国主义时期殖民政策的根源

列宁强调,在研究帝国主义问题时,必须注意社会经济形态的根本区别。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到来以前,在各个不同时期,都曾出现过帝国主义和殖民政策。例如,以奴隶制为基础的罗马时期,就曾实行帝国主义政策,推行殖民扩张,也占领过大面积的殖民地。但是,我们不能把产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的殖民政策混为一谈。“‘一般地’谈论帝国主义而忘记或忽视社会经济形态的根本区别,这样的议论必然会变成最空洞的废话或吹嘘。”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发展变化上来看,在19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最兴盛时期,如英国这样老牌的殖民国家掌握权柄的资产阶级政治家中也还有些人是反对殖民政策的。但是,到了19世纪末期,垄断资本取代了自由竞争占据统治地位之后,也就是资本主义发展成为帝国主义之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发生了变化,资产阶级政治家们改变了态度,开始公开鼓吹帝国主义、肆无忌惮地对外推行帝国主义殖民政策了。这种态度的变化具有深刻的根源。在自由竞争时期,英国的工业在世界上占有绝对优势,它的商品可以畅通无阻地销售于世界各地,因而它不需要通过垄断占有殖民地来获得高额利润。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不管从经济上还是从政治上看,殖民地都成了帝国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经济和政治条件发生了变化,必然导致这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发生变化。列宁摘引了许多帝国主义时期资产阶级政治家曾经发表的言论,分析指出,他们之所以狂热地鼓吹资产阶级殖民主义,就是因为他们已经“清楚地知道最新帝国主义的所谓纯粹经济根源和社会政治根源之间的联系”了。

殖民政策属于上层建筑的内容,它是由这一时期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的殖民政策,具有不同的阶级内容,殖民地的意义也不相同。例如,在以奴隶制为基础的时期,推行殖民政策的目的在于能够保证奴隶主阶级可以从占领的殖民地那里获得源源不断的奴隶和财物;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推行殖民政策的目的在于殖民地能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廉价原料加工厂和广阔的商品倾销市场,从而获取更多的利润。但是,在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时期后,金融资本占据统治地位,帝国主义垄断的经济实质决定了这个时期殖民政策的本质和内容,即帝国主义推行殖民政策的目的在于为垄断资产阶级榨取高额垄断利润而服务。与此同时,在帝国主义时期,垄断和金融资本的统治使殖民地的意义发生了重大变化,殖民地不但成为其宗主国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也成为其宗主国化解自身各种危机和矛盾的救命稻草。所以,列宁强调,帝国主义殖民政策和过去一切殖民政策有着“重大差别”。列宁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方面论述了这种“差别”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全面地说明了殖民政策的加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的尖锐化恰好是在金融资本时代才出现的。近代的几个最主要的殖民主义国家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起来的,他们对外推行殖民政策、瓜分世界的结果是各国占据了世界范围内未被占据的全部土地,其中少数几个最强的国家攫取了绝大部分殖民地领土。而这些殖民主义国家彼此之间,在各自拥有的殖民地领土面积和控制人口数量上存在的较大差别,也是由他们各自发展的不平衡所造成的不同经济条件所决定的。

3.殖民地、附属国对其宗主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在经济上,殖民地能够为金融垄断的发展提供必需的原料的来源。帝国主义的最根本的特点就是生产的高度集中和垄断。生产的集中和垄断的程度越高,生产的规模就越大,需要的原料就越多,控制原料产地也就变得越发重要。帝国主义国家的发展需要的许多重要资源,特别是战略资源,如橡胶、石油、有色金属,稀有金属以及黄麻、棉花、羊毛,等等,这些资源的全部或者大部分都来自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据日本1971年10月发表的《资源白皮书》的统计,日本对包括铜、铅、锌、铝、镍、铁矿石、石油、原煤在内的十项主要资源,在1970年依赖外国的比率以为90%。垄断组织只有把原料产地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保证自己在竞争中的绝对优势、打败对手。“当所有的原料来源都被霸占起来的时候,这种垄断组织就巩固无比了。”正因为垄断原料来源有如此重要的意义,那么,源源不断地获得垄断原料最可靠的办法就是占领殖民地,因此,殖民主义国家总是致力于占据更多的殖民地。但是,列宁指出,“资本主义愈发达,原料愈缺乏,竞争和追逐全世界原料来源的斗争愈尖锐,那么占据殖民地的斗争也就愈激烈。”

4.殖民地的“单一经济”政策

帝国主义国家在占领殖民地之后,迫使殖民地国家或者地区推行这样一种经济政策,即迫使他们按照垄断组织的需要去加工、生产几种产品。进而形成了殖民地经济的单一化,并演变成为宗主国控制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基础。在这样的经济基础之下,殖民地不但成为宗主国廉价原料和劳动力来源地,而且成为帝国主义国家最有利的投资场所和商品倾销市场。殖民国家将在国内垄断统治下造成的大量的“过剩”资本,以资本输出的方式不断注入到殖民地,成为消化“过剩”资本,使“过剩”资本转化为更多利润的最佳手段。之所以会选择这种方式,是因为殖民地的地价、工资、原料等在价格方面都很低廉,更容易投资便宜;殖民地经济政策和形式的决策往往受到宗主国的影响,甚至就掌握在宗主国的手中,那么,垄断组织就可以利用自身在殖民地的这种优势,更容易通过垄断的手段排挤其他国家的竞争者,使竞争者对这个殖民地所需要的原料都由自己来供应。据统计,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国海外投资的50%都是在自己的殖民地进行的。直到现在,尽管世界范围内殖民地半殖民地相继摆脱了殖民统治,但是,在处在发展中的或者还很落后的亚非拉地区,仍然存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大量的资本投资。因为,这些地区在经济上的落后,使他们成为现代帝国主义原材料加工地、廉价劳动力来源地、资本投资和商品倾销市场。据美国商务部统计,1970年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平均利润率为13.1%,而在亚非拉地区投资的利润率则高达21%。在此意义上,列宁曾经指出的“资本输出的利益也同样地促进对殖民地的掠夺”,放在今天也仍然是正确的。

5.殖民地的政治作用

在政治上,由于金融资本已经确立起统治地位,促使帝国主义国家的各种矛盾都日益凸显和尖锐起来。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尤其是无产阶级反对垄断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空前高涨。为了摆脱政治困境和危机,维持金融资本的反动统治,争夺殖民地成为垄断资产阶级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在争夺和剥削殖民地的过程中,必然制造殖民地民族矛盾、激化民族仇恨和引起民族反抗斗争,这样一来,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转移国内阶级斗争的目标;资本家利用从殖民地掠夺而来的巨额利润的一部分,收买工人阶级中的少数上层分子,培养工人贵族,分化和瓦解工人队伍,分裂和破坏工人运动,以实现维护金融资本垄断统治的罪恶目的。另外,殖民地对于帝国主义国家来说还具有非常重要的军事意义。他们在殖民地那里可以掠夺到大量的战争物资,还可以在那里扩充兵源,等等。因此,帝国主义国家往往把殖民地建设成为自己的海外军事基地,为他们的战争政策和侵略政策服务。

正是因为上述殖民地对于帝国主义国家所具有的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就引起了列强对殖民地疯狂的瓜分和激烈的争夺。其结果,造成了20世纪初期世界领土已被瓜分完毕的局面。列宁分析说:“世界分割完毕是这个时期的特点。”在分析世界领土第一次被瓜分完毕的“现状”中,他还提到了两个特殊情况:一是某些小国家只有一部分成为殖民地,二是一些落后国家,如波斯、中国、土耳其等,没有沦为殖民地而只是成为了半殖民地国家。这种小国的小块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必将成为重新分割的“最近目标”。另外,列宁还指出,“列强为了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分割世界而斗争的国际政策,造成了许多过渡的国家的附属形式”,即各种形式的附属国。它们在政治形式表面上是独立的,而在财政和外交方面却依赖于其他大国。列宁列举了两种附属国的形式,一种是政治上、形式上独立,而财政、外交被别国控制的国家,如阿根廷,一种是在帝国主义国家保护下的主权国家,如葡萄牙。而半殖民地国家,如波斯、中国、土耳其,则是介于殖民地和附属国之间的“典型的‘中间’形式”。在帝国主义时代,这种大小国的关系,也是分割世界的全部关系中的一部分,是世界金融资本活动中的一个环节。

但是,列宁指出:“所谓完毕,并不是说不可能重新分割了,——恰巧相反,重新分割是可能的、不可避免的。”并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一个极其重要的论断:“将来只有重新分割,也就是从一个‘主人’转归另一个‘主人’,而不是从‘无主的’变为‘有主的’”。而这种重新分割是“不可避免的”。世界领土被瓜分完毕,而且必将进行重新瓜分,这是过去从未有过的情况,“我们是处在一个全世界殖民政策的特殊时代”,以世界领土瓜分完毕和重新瓜分为标志的全世界殖民政策的特殊时代,正是金融资本统治的时代。关于帝国主义国家对世界领土的分割,也同样是以实力为基础的,当实力对比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引起重新瓜分世界的激烈斗争,最后只有诉诸武力,用战争来解决问题。在此,列宁根据帝国主义国家对世界领土的分割完毕和重新瓜分世界的必然性,阐明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战争是不可避免的结论。这一结论是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