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历史唯物主义方法

历史唯物主义方法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把握社会运动规律和认识各种社会现象提供基本的方法论指导。历史辩证方法是辩证方法的特殊形态,是研究社会历史运动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唯物辩证方法。历史唯物主义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同时又肯定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把握社会运动规律和认识各种社会现象提供基本的方法论指导。

1)历史辩证方法

历史辩证方法是辩证方法的特殊形态,是研究社会历史运动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唯物辩证方法。历史辩证方法主要是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

社会矛盾具有普遍性,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内部以及各个领域之间都存在矛盾。在社会矛盾系统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既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又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始终,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规定社会发展的方向,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所以,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构成历史辩证方法的基本内容。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分析方法。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和生产关系的反作用的矛盾运动,构成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作为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总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而生产关系作为制度化的经济交往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当生产关系阻碍和束缚生产力发展,必须对社会生产关系进行调整或改变,以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分析方法。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中,经济基础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政治和思想上层建筑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但政治上层建筑具有反作用;思想上层建筑与政治上层建筑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思想上层建筑受制约于经济基础,反映其要求,但它也反作用经济基础。必须根据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发展要求,不断变革上层建筑,发挥其能动的反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的综合分析方法。在分别进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分析,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分析的基础上,再将它们综合起来,以便从总体上把握社会有机系统的演进过程和本质。要抓住两对矛盾的结合点即生产关系,抓住更根本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

历史辩证方法为我们研究社会提供了根本的方法论。掌握并运用历史辩证方法,应该注意以下基本要则:

(1)社会大系统原则

从社会生产实践视角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具体包括生产力系统、生产关系系统、上层建筑系统、人口系统、自然环境系统。关于社会大系统的认识,马克思的经典表述是:“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27]

(2)社会有机体原则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体。“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28]社会有机体思想不仅体现社会系统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突出社会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发展的能力。社会有机体原则要求只有将个别社会现象、过程放在社会总体中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和说明。

(3)社会自然历史过程原则

人类社会是一个过程,同自然界一样,人类社会也有着自己的客观的发展规律。“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29]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并不排斥主体的选择性。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原则强调,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合目的与合规律的统一。社会历史过程的客观规律性体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统一性,社会历史过程的主体选择性体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偶然性和多样性。

(4)人民群众原则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作为历史活动的主体,他们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历史唯物主义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同时又肯定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坚持人民群众原则,具体体现为群众路线方法,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利益分析和阶级分析方法

利益问题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伴随人类社会的始终。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是一切社会矛盾运动和发展的最终原因。马克思说:“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30]在各种利益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是物质利益。

利益分析方法是指分析研究各种利益矛盾,探求解决各种利益矛盾的途径的方法。具体而言,利益分析方法就是要分析各个社会主体思想行为背后的利益动因,分析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利益关联,分析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倾向、利益关切和利益诉求,分析不同社会利益集团的形成过程、经济地位、政治主张、力量对比以及变化趋势;科学研究建立和完善利益评判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利益补偿机制,有效解决各种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

利益分析方法的基本步骤包括:

(1)分析和确认利益主体

利益是指主体对客体的需要的满足。凡利益都有其主体,进行利益分析,首先要透过现象辨识利益主体是什么,它是谁的利益。利益依其主体不同,可以分为全人类的利益,某一国家、民族、阶级、阶层、派别的利益,或某个人的利益,辨识是谁的利益,是利益分析方法的一个关键。

(2)分析和确认利益的性质

即分析哪些利益是正当的,哪些利益是不正当的。分析利益的正当性问题有时十分困难,要特别注意把握相对性和度的界限。

(3)分析利益的层次和地位

即在正当利益中区分利益的轻重、大小。在人民群众的正当利益中,有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和非根本利益之分,孰重孰轻,孰舍孰取,都要作具体的分析和判断。

(4)正确调整各种利益关系

应区分敌我和人民内部矛盾两大类关系,在对敌斗争中,要采取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的策略;在协调人民内部各种利益关系时,要兼顾好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要协调好群体之间、个人之间的利益。

利益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突出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利益矛盾是阶级矛盾的根源,根本利益对立的阶级之间的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基本方法。

阶级分析方法具体指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观点,观察和分析阶级社会的社会现象,认清社会生活的本质,把握具体的阶级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阶级分析方法的具体内容包括:分析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及其变动趋势;分析各阶级由其阶级利益所决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分析各阶级的差别、矛盾、斗争以及阶级力量变化的趋势;分析各种社会思潮的阶级实质;分析阶级社会一切社会现象的社会根源、阶级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