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合时适俗之礼

合时适俗之礼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笔者仔细统计,在《论语》中,礼共计出现过75次,它是孔子最常用的重要概念之一,仅次于仁、君子。问题在于,《论语》中阐述的“礼”究竟是什么时候的礼呢?孔子教育学生因人而异,这是学者们对孔子教育方法论的一致看法。在笔者看来,孔子所论述的“礼”并非是三代之礼,而是一种经过损益的、适时、合俗之礼,即适合春秋末年的时俗之礼。

3. 合时适俗之礼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54)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55)于夏礼,所损益(56)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为政》

子曰:“麻冕(57),礼也;今也纯(58),俭,吾从众。拜下(59),礼也;今拜乎上,泰(60)也。虽违众,吾从下。”

——《子罕》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61)也,宁俭(62);丧,与其易(63)也,宁戚(64)。”

——《八佾》

季子然(65)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66)矣。”

曰:“然则从之(67)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先进》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宪问》

孔子理想社会的构建,“礼”是极其重要的。笔者仔细统计,在《论语》中,礼共计出现过75次,它是孔子最常用的重要概念之一,仅次于仁、君子。显然,礼确实在孔子思想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问题在于,《论语》中阐述的“礼”究竟是什么时候的礼呢?这是研究孔子论“礼”问题的关键所在。我们还是先引用一段孔子原话来论述: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学者们都从政治层面上来解说此语,将它作为孔子思想保守、企图恢复三代之礼、是复古倒退论者的重要根据,虽然有些学者企望破除这种观点,但是也仅仅说到孔子企图实行的是周礼而已,况且确实至今仍有将孔子视作是保守、倒退、复古、守旧的学者,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对此作些辩解,以澄清孔子思想的真实面貌。

正如前面所说,在笔者看来,孔子在构建社会制度方面并非是一个保守、倒退、复古的学者,而是一个理想主义的思想家。首先,“克己复礼为仁”是承袭古籍而来的。《左传·昭公十二年》载孔子之语:“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所谓“克己”,是从个人的道德修养上来立论的,是追求自我道德的完善,是一种理想人格的体现。关于“理想人格”问题,下面还将详细讨论,这里暂且就不多说了。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这里“复礼”的“复”是什么意思。笔者以为,“复”是“返回”的意思,也可以解释成“符合”,但决非“恢复”之意。“克己复礼为仁”是说用克己手段(即道德修养)使自己道德行为“返回”到符合礼的规范上去,这就体现了“仁”,由此,孔子才紧接着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与《子罕》中“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的含义是完全一致的。其次,“克己复礼为仁”一语中不存在用克己手段来恢复三代之礼的问题,因为不论你克己还是不克己,作为一种礼仪制度不但已经“存在”,而且也不可能由个人道德上的修养与否而导致礼仪制度退回到三代去。孔子所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实际是指天下之人都进行道德上的修养而返回到礼的规范上去,那么整个社会就会趋向于“仁”,理想社会就会出现了。下面“天下归仁”是验证天下之人归于“仁德”的意思。千万注意,这是从道德层面来讨论问题的,而不是从政治制度层面来解说的。实际上,这也不是笔者个人的“创见”,古人早有这样的解释。《史记集解》马融说“克己,约身也”,孔安国解释:“复,反也。身能反礼,则为仁矣。”(《史记》卷六十七《仲尼弟子传》引《集解》)然而,这些正确的阐释似乎并未引起学者们的重视。第三,孔子在说完“克己复礼为仁”后,又进一步从视、听、言、动四方面解说了“克己”的细目,这也是从自己道德修养上立论的,即指克己必须遵循礼所规范的诸方面,要求修养者一言一行都要符合礼,以此来验证自己的“仁德”,于是颜回才会说“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从整段对话来说,并没有从政治层面上展开,而是紧紧围绕在个人道德修养这个层面上展开的,显然,绝不可望文生义、牵强附会地将它说成是恢复三代礼仪制度的根据,否则我们必然会将孔子理解为一个开历史“倒车”的思想家了。第四,从对话中的教育对象来判断,孔子也不会涉及政治层面。孔子教育学生因人而异,这是学者们对孔子教育方法论的一致看法。而这段对话中,受教育者是颜回。我们知道,颜回十分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对仕途却毫无兴趣,在《论语》中记载着孔子对颜回这种态度或说理想大加赞赏,曾多次表扬他。因此,孔子面对这样一个教育对象,就无须从“政治思想”层面上去启发他,事实正相反,从这段话的含义来理解,孔子确实是从个人道德的层面上来启发颜渊的。由此可见,将“克己复礼为仁”从政治层面上论述,作为孔子保守、倒退、复古或说守旧的根据是难以成立的。

其实,在孔子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找到大量并非保守、倒退、复古、守旧的例证: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为政》)

这里,孔子提出的“损益”,即对前代的礼仪制度作些修改补充,不是照搬,确实没有恢复三代之礼的含义。事实上,孔子坦率承认:“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八佾》)既然他对夏礼、殷礼并不那么了解,那么,如何设想他恢复的是自己都不那么了解的夏、商、西周三代之礼呢?显然,将孔子描绘成恢复夏、商礼制的思想家是难以成立的。

在笔者看来,孔子所论述的“礼”并非是三代之礼,而是一种经过损益的、适时、合俗之礼,即适合春秋末年的时俗之礼。正因为如此,孔子说:“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子罕》)显然,孔子既根据原有礼制规范,又依照时代发展来看待礼的演变,并非固执僵化、一成不变。这充分反映出孔子对传统礼制变革的基本态度——即孔子所说的“损益”。另外,在林放问“礼之本”时,孔子回答“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八佾》),其含义与上述完全一致。这些引文中哪有恢复三代礼制的倒退、复古的味道?

上面引证的“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一语,也是被人误为恢复前代礼制的根据。其实只要仔细分析一下,仍可得出相反的结论,因为孔子说“周”监于“二代”,是说夏、商二代之后的西周王朝,西周王朝之礼是在前二代的基础之上完善发展起来的,因此孔子主张“从周”,即否定前代已经“过时”之礼而肯定后代已经发展起来之礼。这只能解释成他有发展眼光看礼制变化,而不是越古越好的意思。在笔者看来,正是这一点上,我们仍要对孔子思想予以最大的理解,因为他强调健全礼仪制度,以建立完善的理想社会,而不是向往神农、伏羲那种茹毛饮血构木为巢的社会!同时我们从孔子主张大一统的观点来分析的话,“从周”也体现出孔子在当时战乱不断、各国礼制不统一之时要求有个统一之礼,这也是不可否定的。其实这种思想与上述孔子不同意恢复前代礼制的观点是一致的。否则,我们就无法准确理解孔子的一些言论了。

由此可见,孔子所讨论的礼并非是三代之礼,而是一种切合时势的时俗之礼,这种礼是前代之礼经过“损益”而且比较切合当时时势、要求统一的“礼”,虽然这种礼仍是有等级的,然而不能说它是保守、倒退、复古、守旧的前代之礼。

唐嘉弘先生在《论孔子的政治思想》中指出:“孔子在通晓历史上的典章制度后,并非看作一成不变,生搬硬套,总是主张斟酌损益,批判继承”,因此“孔子对于夏、商、周三代的评价,持历史进化论的观点是前进的”(《先秦史新探》)。这种观点笔者认为是比较公允客观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