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无私成就其私

以无私成就其私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范仲淹和曾国藩是值得一谈的两位历史人物。北宋范文正公、大清曾文正公二人可谓大公而无私之人,然而却成就了大功和大私。范仲淹的品德操行和报国志向成就他造福社会的功绩。“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曾国藩以中人之资,成就非凡之功。曾国藩对自己的要求是极其严格的,他对朝廷大小事物都一丝不苟,竭忠尽智。有的人在私利与公利明显发生冲突时,优先满足私利。

以无私成就其私

【原文】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第七章》)

【译文】

天地所以能长久的原因,是因为它的存在不是为自己,所以能长久存在。因此圣人把自己位置放到最后,反而占先,把自己的利益置之度外,自己反而得到保全。

我们回望历史,在历史天空依然熠熠生辉的那些杰出人物,往往是品行高洁、不计个人得失的那一群。他们能够青史留名,是和他们的立志与操守紧密相连的。范仲淹和曾国藩是值得一谈的两位历史人物。北宋范文正公、大清曾文正公二人可谓大公而无私之人,然而却成就了大功和大私。此二人在中国历史上称得上是立德、立言、立功的“三立之人”。

北宋中叶有一士大夫在岳阳楼上,扶栏远眺,胸中有万千甲兵为国征战的豪情;内心也有为天下百姓衣食疾苦的忧愁,他由此而应邀题写了〈岳阳楼记〉这传诵千古的名作。《岳阳楼记》之所以能够传诵千古是因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的名句。而这又是作者的人生写照,他就是北宋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范仲淹青少年时期,在日食两餐冷粥的困境中坚持刻苦攻读,甚至五年未尝解衣就枕,这番艰苦生活的磨炼,使他后来始终能以清廉律己,关心人民疾苦,不忘“忧天下”的初志。中年做官后,接连上书议论国事,讥切时弊。在地方兴修水利、搞地方建设,兴利除弊,兴办教育;防御西夏,号令严明,训练有方,又能团结当地羌人,戍边数年,名重一时,羌人尊呼为“龙图老子”,西夏称为“小范老子”,赞其腹中有数万甲兵。范仲淹伍参知政事后,在“庆历新政”中提出十条建议以革新朝政,重在整顿吏治,限制公卿大臣的子侄荫官。范仲淹又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范仲淹的品德操行和报国志向成就他造福社会的功绩。老子说:“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这也正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真实写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道德经》三十四章)由于它不以伟大自居,所以才成其为伟大也是这个道理。

曾国藩以中人之资,成就非凡之功。知其难为而为之,禀坚忍之性,修身齐家,终于成为一代名臣,这一点是很难得的。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曾国藩善于相面,当自知自己当有所为也。天下多有以天资聪颖而耀人者,噪噪鼓舌,沾沾自喜,却不知道,为大任者,“尊高于内,外守以愚”,所谓“海之容纳百川,以其善下之”。

内圣外王的曾国藩,奉忠孝礼义廉耻的儒家精神,立志兴邦济民。做中兴之臣,不是为私利。“依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这句诗从一个侧面映了国藩的本质。曾国藩不惜留下曾剃头的骂名,重典以治乱世。曾国藩对自己的要求是极其严格的,他对朝廷大小事物都一丝不苟,竭忠尽智。他严于治军、治家、修身、养性,实践了立功、立言、立德的封建士大夫的最高追求,被后世视为道德修养的楷模;曾国藩对子侄要求也甚严:“吾家子侄半耕半读,以守先人之旧,慎无存半点官气。不许坐轿,不许唤人取水添茶等事。其拾柴收粪等事须一一为之,插日莳禾等事亦时时学之。”这对于官至极品、权倾朝野的官宦家庭极其难得,对现在官僚腐败现象有极好的借鉴价值。曾国藩曾被人推许为孔子、朱子以后,再度复兴儒学的圣哲。

有人会说:谁没有私心?难道大人物一心为公、一点私心杂念也没有吗?

应该注意到,老子提倡的先人后己、先公后私,绝非只顾他人不顾自己,更不是只办公事不讲私利。连自己该得的那一份也不要,不是一个傻瓜吗?无论是耶稣、范仲淹、曾国藩,他们都没有拒绝当得之利。毕竟每个人都要吃饭、要生活嘛,而且要吃饱吃好,营养充足才有精力去办公事。完全轻视私利怎么能行呢?

无论私心或公心,每个人都会有,但有层次之分,就像读书有年级之分、下棋有段位之分一样。同样是读书,小学生怎么能跟大学生相提并论呢?同样的道理,人人有私心,境界却大不一样。有些人故意混淆概念,好像大家都自私,谁也不比谁高尚。但是,虽然大家都自私,也有公心,摆到一起比较一下,差得就太多了,有的是“国际名牌”,有的是“假冒伪劣”。

有的人在私利与公利明显发生冲突时,优先满足私利。这是人之常情。有的人就低一等,马路上的井盖要搬去卖钱,电杆上的电缆要割去卖钱。井盖并未妨碍他走路,电缆也没有绊他的脖子,为了一点点私利,竟不惜损害一大批人,境界明显差多了。还有的人,为了私利去杀人越货、坑蒙拐骗,境界更低了一层。

按照老子后而先的逻辑反面推断,私心越重的人,所失越大。事实也是如此,那些自私自利,“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的人,他们的人际关系必然很糟糕,朋友厌弃他,同事冷落他,甚至亲人也背离他。不管他在利益方面的收获大小,生活在一个冷冰冰的人际环境中,必然感到孤独、压抑,这已经是一大损失。至于那些为了私利违法乱纪的人,时时受到法律的威胁,甚至因此丧失自由和生命,损失就更大了。

在生活中,我们不能完全抛弃私心,但应该把握一个原则:用正当手段实现私利,不取非分之得。

人人都有公心,境界高低不同。大人物的公心,有境界之分。境界较高的,为天下谋福利而不顾身家性命;境界较低的,在私利与公利发生冲突时,也能舍弃私利而尽公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