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子张篇第十九

子张篇第十九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章讲述的这四点都是读书人“立身之大节”,这四种德行缺一不可,必须全部具备,方可称为“士”。这四点,一个是“致命”,其余都是“思”,可见思想行动皆不可少。子张、子夏这两种不同的交友观,都是听闻于孔子的教诲。子夏主张以好恶区分,断然取舍交往之人,不免偏激。孔子对两人教诲不同,可能是从两人不同的性情出发。本章阐明信任之重要性。此章说明应充分重视大德大节。

子张篇第十九

19.1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注解

①致命:献出生命。

译文

子张说:“读书看见危难敢于献出生命,看见利益能想到道义,祭祀的时候想到严肃恭敬,守孝的时候想到悲痛哀伤,那也就可以了。”

感悟

本章讲述的这四点都是读书人“立身之大节”,这四种德行缺一不可,必须全部具备,方可称为“士”。这四点,一个是“致命”,其余都是“思”,可见思想行动皆不可少。若遇到国家有危、他人有难,更要行动至上,积极地献出生命以挽救之,这时候仅仅思虑,并不是仁义的体现。

朱熹认为本篇记录的全是孔子弟子的言行,“而子夏为多,子贡次之。”(《四书集注》)

19.2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注解

①执:遵守。弘:发扬光大。②笃:笃实。③亡(wú):通“无”。

译文

子张说:“执守道德却不能发扬光大,信奉道义却不笃实,这种人有他不算多,没他不算少。”

感悟

本章旨在强调,提高自身修养的同时,要深明大义,宏大德行,使“德”更为宽广深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便是这个道理,自我完善是第一步,而后更要树立远大志向,以救国救民,兼济天下为己任。而对道德礼义,也不能只满足于听闻,不能道听途说,而要不断学习思考,坚定信仰。

19.3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注解

①嘉:褒扬,赞许。矜:怜悯。②与:同“欤”,表示疑问的助词,相当于“吗”、“呢”。

译文

子夏的学生问子张如何交朋友。子张说:“子夏说什么?”答道:“子夏说,可以交的去交,不可以交的就拒绝他。”子张说:“这与我听到的不同:君子尊敬贤人,也容纳群众;鼓励好人,而可怜无能的人。我如果很贤明,对什么人不能容纳呢?我如果不贤明,别人就会拒绝我的,我怎能去拒绝别人呢?”

感悟

子张、子夏这两种不同的交友观,都是听闻于孔子的教诲。子夏主张以好恶区分,断然取舍交往之人,不免偏激。儒学之仁爱精神当然要求君子具备教化世人的使命感,以及泛爱群众的包容心;而子张主张交友求广,来者不拒,也有失偏颇,没有原则性,比如损友当然应该远离。孔子对两人教诲不同,可能是从两人不同的性情出发。

19.4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注解

①虽:纵然,即使。小道:这里指小技艺,如行医、占卜、农耕之类。②泥(nì):拘泥,死板。这里是妨碍的意思。

译文

子夏说:“即使是小技艺,也一定有可取的地方;但是恐怕它妨碍远大事业,所以君子不做。”

感悟

君子不从事“小道”,并非它没有切实的作用,而是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相关。就今天而言,仅凭一技之长而立足于社会之人也不鲜见,而且社会分工愈加精细,就要求人们愈加专业化。但是在当时社会,儒家认为,君子应从事救国济民这样关乎天下的大事,他们是作为社会脊梁而存在的,是政治改革的领导者,若沉溺于“小道”,雕琢一才一艺,就无法做到这种“兼济天下”的精神的通达,也就无法承担这样重大的责任和使命。

19.5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注解

①亡(wú):通“无”,这里指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②好(hào):爱好,热爱。

译文

子夏说:“每天知道所未知的,每月复习所学得的,可以称作好学了。”

感悟

本章实即孔子所说的“温故而知新”。常言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广博深厚的学问都是日积月累,逐步积累而成的。当真正做到了温故知新,便能领略到学习的苦中之乐,这份乐趣逐渐促成我们内心对学习活动的“热爱”,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从而促使我们更加勤学、好学。

19.6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注解

①笃:坚实,坚守。②切:恳切地。

译文

子夏说:“广泛学习,且坚守志趣,恳切提问,并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感悟

这四个方面是修得“仁道”的具体内容,四者缺一不可,朱熹引“苏氏曰:博学而志不笃,则大而无成;泛问远思,则劳而无功。”(《四书集注》)又引述“程子曰:学者要思得之。了此,便是彻上彻下之道。”可见“思”是关键,未知与已知都应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这种思考还应结合现实,切忌好高骛远,纸上谈兵。掌握这四种学习方式,成为这样的人,“仁德”也就自在其中了。

19.7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注解

①肆:手工作坊。②致:获得。

译文

子夏说:“各种工匠在制作场地完成他们的工作,君子应该努力学习来成就大业。”

感悟

本章以匠师终日在制作场地工作,来比喻君子也要通过终身的学习来明道,可见学习是君子成就大业的必要途径。这种“学以致道”与上一章的“仁在其中”正是一个道理。

19.8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注解

①过:过错。文:掩饰。

译文

子夏说:“小人犯了错,一定会加以掩饰。”

感悟

仁德要求我们应以一颗坦诚之心面对世界,诚实对待他人,更要诚实面对自己和自己的错误。《左传·宣公二年》有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而小人害怕承认自己的错误,更害怕改正错误,为了继续保持虚伪的面目,常常免不了自欺欺人,尽力掩饰,到头来反而加重了错误。许多大错正是这样越陷越深,步步铸成的。今有成语“文过饰非”,即本此意。

19.9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注解

①俨然:庄严的样子。②即:接近。

译文

子夏说:“君子有三种变化:远望时庄严可畏;接近了却温和可亲;听他的话,又严厉不苟。”

感悟

君子本身并没有变化,而是人们与之逐渐接触,才看到君子的各个方面。这也告诉我们,君子应持有的一种“度”,是这三者变化之综合,温而不卑,厉而不愠,合理适中,即中庸。

19.10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注解

①信:此处是“被信任”。②厉:伤害,折磨。

译文

子夏说:“君子得到信任以后才去使唤百姓,否则百姓会以为是在折磨自己。君子得到信任以后才去劝谏,否则国君会以为是在毁谤自己。”

感悟

本章阐明信任之重要性。没有信任,不足以发动群众,不足以劝谏君主。信任是相互的,就臣民而言,要对国君忠厚诚实,就国君而言,也要对下属信任宽待。内诚于心,外信于人,无论在哪个时代,讲诚信都是一种基本美德。

19.11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注解

①逾:超过。闲:《说文解字》云:“闲,阑也。”本义是栅栏,在这里是阻拦、界限的意思。

译文

子夏说:“大节不能超越界限,小节有点出入是可以的。”

感悟

此章说明应充分重视大德大节。对待他人的时候,在原则性道德规范的基础上,我们允许他人不拘小节,也就是说,只要一个人在道德品行的大方面并无不妥,那么在个人作风的小节问题上我们也不必苛求。但是,在对待自己的时候,我们却应当注重小节,如果对自身要求宽松马虎,只求大体上过得去,将小毛病视而不见、置之不理,终将积少成多,甚至贻误终身。总而言之,要宽以待人,严于律己

19.12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注解

①抑:表示转折,不过,但是。②后倦:《朱注》:“倦,如诲人不倦之倦。”“后倦”即放在后面讲述。③区:种类。④卒:完结。

译文

子游说:“子夏的学生们,担当打扫环境、接待客人、进退应对的工作,是可以的。不过这只是末节罢了,根本的东西却没有,怎么可以呢?”

子夏听了这话,便说:“咳!子游说错了!君子的学问,哪些先传授,哪些后讲述,就犹如草木,是要区别种类的。君子的学问,怎么可以歪曲呢?有始有终的,大概只有圣人吧!”

感悟

朱熹解释此章曰:“程子曰: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而后教以大者远者。非先传以近小,而后不教以远大也。”(《集注》)本章旨在说明,君子传授学问或修养礼义是循序渐进的,从小事入手,逐步成就大道。能“有始有卒”,一以贯之,只有圣人能做到。子游、子夏二人的教学观侧重点不同,但并非子游就不知道学习必须经过初学之浅近阶段,而是怕子夏忽视大道,停滞不前;而子夏也不是不知道小节之上有礼乐大道,才忽略不传授的,而是在循序善诱,钱穆说:“是两人言教学之法实无大异,读者若据‘言游过矣’四字,便谓子游之言全非,则失本章之旨。”(《论语新解》)

19.13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注解

①仕:出仕,做官。

译文

子夏说:“做官做得好,还要学习;学习学得好,便能做官。”

感悟

这一章为人们所熟知,尤其是后半句“学而优则仕”。儒学之于现实人生,鼓励人们积极出仕,为官从政,兼济天下,这才是学有所成,读书——做官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实现其人生价值的主要途径。但是,做官并不是学习的终点,官做得好,更应勤奋学习以求进取,厚积薄发正如朱熹所说:“仕而学,则所以资其仕者益深;学而仕,则所以验其学者益广”。(《集注》)

19.14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

注解

①致:通“至”,极。

译文

子游说:“丧礼,充分表现出悲哀之情就够了。”

感悟

礼法之中,情意是中心,必须要表达出居丧者的悲哀之情,但又不能悲哀过度,否则毁身灭性,伤及身心,也属不孝,因此是君子所戒行的。

19.15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注解

①张:即子张。②难能:即难能可贵,难得之人。

译文

子游说:“我的朋友子张算是难得的人了,然而还没做到仁。”

感悟

朱熹说:“子张行过高,而少诚实恻怛之意。”(《四书集注》)可见仁道本身是人道,而心存高远的人,若逾越了中庸之道所讲求的“度”,也就不能算作“仁”了。

从《论语》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子张是一个性情坦荡,不拘小节的人,在交友观上(19.3),他主张广交朋友,来者不拒,体现出他性格爽朗、心胸宽广,同时也表现出他过于高广,而孔子在《论语·先进篇》中以“师也辟”(11.8)来形容子张,说他的性格偏激,正是缘于子张的这种坦荡不羁、才高意广已经逾越了度,行为常有偏失,反而使原则性薄弱,显得“过犹不及”(11.6)了。

19.16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注解

①堂堂乎:指子张的性情高广盛极。

译文

曾子说:“子张的为人高不可攀了,难以与他一同履行仁德。”

感悟

本章与上一章都是评论子张为人的。子曰:“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篇》13.27)而子张“外有余而内不足,故门人皆不与其为仁。”(《四书集注》)

19.17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注解

①诸:“之于”的合读。②致:极。

译文

曾子说:“我听老师说,人不会自动地竭诚表达感情,只有在父母去世的时候才会吧!”

感悟

中国人性格倾向于含蓄内敛,感情也往往难得表达尽致,直到父母去世之时才不可自抑,号啕大哭。这是情感的真实流露,发源于一片真心,若在这种时候仍不能将悲痛之情迸发到极致,也就完全谈不上仁德了。

19.18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注解

①诸:“之于”的合读。②孟庄子:《杨注》:“鲁大夫孟献子仲孙蔑之子,名速。其父死于鲁襄公十九年,本人死于二十三年,相距仅四年。”

译文

曾子说:“我听老师说:孟庄子的孝,别的都容易做到;而他留用父亲的臣属,保持父亲的政治措施,是难以做到的。”

感悟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篇》)孔子所倡导的这种孝道在当时有一定合理性,但不可一概而论,如大禹治水,尽改鲧道,并没有称之违背孝道的。对于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来说,这种死守旧礼,不识时务的观点更加行不通了。

19.19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注解

①阳肤:曾子的弟子。士师:法官,典狱官。②矜:怜悯。

译文

孟氏任命阳肤做法官,阳肤询问曾子的意见。曾子说:“在上位的人丧失道义,民心早就离散了。你如果能够审出犯罪的实情,便应该同情可怜他们,而不要高兴得意!”

感悟

本章说明体察民情、教化民众的重要性。

19.20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注解

①是:这,这样。②是以:所以。恶(wù):憎恶。

译文

子贡说:“商纣的不好,并不像现在传说的这么过分。所以君子憎恶处于下流,否则天下的罪恶都会归到他身上来。”

感悟

本章大意是说,人恶名在外,则众恶归之,不管这些恶事是不是此人所为,旨在提醒人们要时常自警,从善如流,勿使自己处于被厌恶的位置,否则天下人的咒骂就不可避免了。

19.21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注解

①更(gēng):改正。

译文

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月食那样:有过错的时候,人人都能看见;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会敬仰。”

感悟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犯错的时候众人皆能看见,所以不必掩饰,而要勇于改正,积极改正,这样才是君子所为。正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只要改错,就能受到人们的尊敬。

19.22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注解

①公孙朝:卫国的大夫。②焉:哪里。③坠:丧失。④常师:固定的老师。

译文

卫国的公孙朝问子贡:“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说:“周文王、武王的大道,并没失传,而是流传于人间。贤能的人知道德之大者,不贤能的人只知道小节。文王武王之道无处不在啊。我的老师哪处不学呢,又为何要有一定的老师?”

感悟

这一章借子贡之口称赞孔子的好学善学。“学无常师”赞颂了孔子的好学精神,正是因为孔子处处留心,善于向任何有长处的人学习,才能博采众长,深明仁道。

19.23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注解

①叔孙武叔:鲁国的大夫,名州仇。语(yù):告诉。②譬:作比喻。③赐:子贡,名端木赐,子贡是他的字。④仞:古代的长度单位。《朱注》:“七尺曰仞。”数仞形容极高。⑤官:疑是“宫”字之误。

译文

叔孙武叔在朝廷中对官员们说:“子贡比他的老师孔子更贤明。”子服景伯便把这话告诉了子贡。子贡说:“拿房屋的围墙作比喻:我的围墙只到肩膀那么高,你可以望到房屋里面的美好。我老师的围墙却有几丈高,要是找不到门进去,就看不到他那里面庙堂的雄伟,房屋的富丽。能够找着大门的人或许太少了吧。那么武叔先生说的话,不也很自然吗?”

感悟

这章仍是对孔子学问道德的赞颂。子贡譬喻甚妙,在“及肩”与“数仞”的悬殊对比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孔子的学问博大精深,也看到了子贡对老师的一片忠敬之心。

19.24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注解

①毁:毁谤。②无以为:不要这样做。③多:只。不知量(liàng):不知分量。

译文

叔孙武叔毁谤孔子。子贡说:“不要这样做,孔子是不能毁谤的。别人的贤德,像小山丘,还可以跨越过去;孔子,像太阳和月亮,不可能超越它。即使有人要自绝于太阳月亮,那对太阳月亮又有什么损害呢?只是表示他太不自量罢了。”

感悟

贤德修养到达一种高度,也便无所谓外来的攻讦毁谤,因为他的智慧和信念,并不为这些人和这些言语而减少半分、动摇半分,由此可见孔子在子贡以及弟子们心目中之地位。这也启发我们,在遇到恶意诽谤的时候,应当益坚其志,愈挫愈勇。

19.25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注解

①恭:谦和恭敬。②知(zhì):智慧。③阶:梯子。④道:引导。⑤绥:安抚。⑥动:鼓舞动员。

译文

陈子禽对子贡说:“您做得太谦虚了,孔子哪能比您更贤能呀?”

子贡说:“君子从一句话中表现出聪明,也从一句话中表现出愚蠢,说话不可以不审慎。我老师的不可能赶上,就好比苍天不可能用梯子爬上去。我老师如果有一国一家之位,那正如我们所说的,一教化百姓,百姓便自立于社会;一引导百姓,百姓便前进;一安抚百姓,百姓便归顺;一动员百姓,百姓便会同心协力。他生时誉满天下,死时为人哀悼,我怎么能够赶得上他呢?”

感悟

这章记录子贡赞颂老师,反击对孔子的毁谤之辞。不仅表现了子贡的机智过人,更体现出他为人高尚,始终尊师重道,以老师为榜样,不断进修德行。朱熹《集注》引谢氏曰:“观子贡称圣人语,乃知晚年进德,盖极于高远也。”正因如此,使得时人认为子贡甚至超越了孔子的仁德贤能。同时我们也可看出,孔子的思想之所以能流芳千古,与子贡这样的优秀学生竭诚地继承和发扬他的学说是分不开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