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卫灵公篇第十五

卫灵公篇第十五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卫灵公向孔子问军队陈列之法。本章所记的事应当发生在孔子周游列国在卫国之时。孔子文武兼修,是知武事的,不说表明他对卫灵公的失望。《左传·哀公十一年》也记载此事,但向孔子发问的是卫国大臣,而不是卫灵公。据史书记载,史鱼曾向卫灵公推荐贤才蘧伯玉,灵公不纳贤。史鱼临终嘱咐儿子不发丧,以尸谏,卫灵公终于采纳其意见。

卫灵公篇第十五

15.1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注解

①陈:同“阵”,阵势。②俎(zǔ)豆:古代盛食物的器皿,也被用做祭祀时的礼器。

译文

卫灵公向孔子问军队陈列之法。孔子答道:“礼仪的事情,我曾经听到过;军队打仗的事情,从来没学习过。”这件事发生的第二天,孔子便离开卫国。

感悟

本章所记的事应当发生在孔子周游列国在卫国之时。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卫灵公最初很愿意听从孔子以礼治国的主张,但后来因为大臣们的反对,逐渐疏远了孔子。再加上孔子强调的以礼治国对国君个人的行为有很大的限制。卫灵公晚年荣于国事,唯一务声色之娱,听从孔子以礼治国,就势必要先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是绝对做不到的。孔子当然也清楚这一点。所以当卫灵公问战阵之事时,就回答说他未学。孔子文武兼修,是知武事的,不说表明他对卫灵公的失望。《左传·哀公十一年》也记载此事,但向孔子发问的是卫国大臣,而不是卫灵公。

15.2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注解

①愠:怨恨。②固穷:固守穷困,安守穷困。③滥:放纵,无所不为。

译文

孔子在陈国断绝了粮食,跟随的学生们都饿坏了,爬不起床来。子路很不高兴地来见孔子,说道:“君子也有困窘得毫无办法的时候吗?”孔子道:“君子虽然穷,还是坚持着;小人一穷便无所不为了。”

感悟

孔子五十六岁周游列国,旅途中两次险些遇害,他都安之若素,照常读书讲学。多次进退两难,备极辛苦,他仍然弦歌不辍,不改其乐。但是,弟子未必能够明白他的心境。子路看到大家连饮食都成问题了,同学中也有人病倒了,不免深感不平,因此向孔子抱怨道:“君子亦有穷乎?”孔子的回答斩钉截铁,掷地有声,表明即使在现实中遇见困难阻碍,信念与原则也决不可放弃,而应当为了信念而接受考验。

15.3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注解

①一以贯之:始终如一、有始有终、善始善终之意。

译文

孔子道:“赐啊!你以为我是广泛地学习又能够记得住的吗?”子贡答道:“对呀,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道:“不是的,我有一个基本观念来贯穿其中。”

感悟

这章所述“一以贯之”和《里仁篇》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可以相互发明。从这里可以看出,子贡所重视的,是孔子的博学多才,因此认为他是“多学而识之”;而孔子自己所重视的,则在于他以忠恕之道贯穿于整个学习与实践之中。

我们今天的学习和实践也是一样,把握一条主线不偏离,其他琐碎细节知识就不难掌握了。

15.4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注解

①鲜:少。

译文

孔子对子路说:“由!懂得‘德’的人太少啦。”

感悟

学者们多以为这一章与“困于陈”章为一章,孔子对子路说懂得德的人太少了,是针对子路对他的质向而发的感叹,意在警戒子路,不要因为一时的困难而丧失追求仁德的勇气和决心。贤如子路,尚且会因困于陈而生愠怒之心,何况是一般的人呢?所以孔子叹息真正懂得什么是德的人实在是太少了!这是先觉者的悲哀。

15.5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注解

①无为而治:统治者举贤任能,不必有所作为便可以治理国家了。②夫:代词,他。

译文

孔子说:“自己以身作则,不事必躬亲而使天下太平的人大概只有舜吧?他干了什么呢?庄严端正地坐朝廷罢了。”

感悟

“无为而治”,本道家说法,但孔子却多次提及。如果联系《史记》称孔子问“礼”于老聃,则可知是孔子取自老子。然而如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孔子所说的“无为而治”,又和老子有所不同。老子所说的“无为”,是指行政顺其自然不扰民,而孔子所说“无为”则主要指任贤治国,君主不亲历亲为。

孔子的“无为而治”同样可以应用于今天的很多方面,比如经商、做官等等。他的“无为”不是不为,而是一种大有为。换句话说是应该有一种高瞻远瞩的态度,从大的方向把握全局,不纠结于具体琐碎的小事情上。

15.6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注解

①行:通达的意思。②蛮貊(mò):古人对少数民族的贬称,蛮在南,貊在北。③州里: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五党为州,二千五百家。州里指近处。④参:列,显现。⑤衡:车辕前面的横木。⑥绅:贵族系在腰间的大带。

译文

子张问如何才能使自己到处行得通。孔子道:“言语忠诚老实,行为忠厚严肃,纵然是到了别的部族国家,也行得通。言语欺诈无信,行为刻薄轻浮,就是在本乡本土,能行得通吗?站立的时候,就好像看见“忠诚老实忠厚严肃”几个字在我们面前;在车厢里,则如看见它刻在前面的横木上;时时刻刻记着它,这才能使自己到处行得通。”子张把这些话写在大带上。

感悟

子张注重实践,所以问孔子怎样才能行事通达,孔子的回答仍就言行的忠信谨慎予以强调,可谓明确而切实。这也是人生经验的表述。“忠诚老实、恭敬严肃”应该是在春秋时代作为正直的人的一种基本标准了。孔子主张“闻斯行诸”,就是说知理而行之,而子张能将几个大字写在大带上,以便时刻提醒自己不忘践行此理。可见子张也应该是那种懂得时刻鞭策自己从而不断进步的人。

15.7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注解

①史鱼:卫国大夫,名img30,字子鱼,他多次向卫灵公推荐蘧伯玉。②如矢:矢,箭,形容人品行正直。③卷:收起,引申为隐藏。

译文

孔子说:“好一个刚直不屈的史鱼!政治清明时他的品德像箭一样直,政治黑暗也像箭一样直。好一个君子蘧伯玉!政治清明就出来做官,政治黑暗就可以把自己的本领隐藏起来。”

感悟

据史书记载,史鱼曾向卫灵公推荐贤才蘧伯玉,灵公不纳贤。史鱼临终嘱咐儿子不发丧,以尸谏,卫灵公终于采纳其意见。这大概是孔子大发感慨的原因之一。然而孔子更欣赏蘧伯玉这样的智者和君子,因为他更懂得在乱世中保全自己以等待时机。由孔子对蘧伯玉的态度,可知他也受到老子思想的影响。

15.8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注解

①失:错过。②失言:浪费言语。

译文

孔子说:“可以同他谈,却不同他谈,这是错过人才;不可以同他谈,却同他谈,这是浪费言语。聪明人既不错过人才,也不浪费言语。”

感悟

生活中看似简单的道理,其实实行起来并不容易做到。失言失人,在生活里十分常见。这就需要在平时不断积累经验,最终做到慧眼识英雄。荀子的《劝学》篇把这一原则运用到教学中去,道出了教学活动中教师启发学生要遵循适时性的原则。

15.9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注解

①害:损害,妨害。②杀身:舍弃生命。

译文

孔子说:“志士仁人,不贪生怕死因而损害仁德,只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

感悟

这是流传至今的重要格言。表明了追求仁德是高于生命的精神存在,是人之为人的基本性所在。

孔子强调,真正的仁人志士是会为实现“仁”而无私奉献的。但在今天的社会中,又有多少人会为了实践“道德”而完全不顾及自身利益呢?在这种道德滑坡的时代风气中,我们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静心读书,以沉淀我们日趋浮躁的心,使之净化。

15.10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注解

①工:工匠。善:做好。②利:打磨使锋利。器,工具。

译文

子贡问怎样培养仁德。孔子道:“工匠要做好他的工作,一定先要打磨锋利他的工具。我们住在一个国家,就要敬奉那些大官中的贤人,结交那些士人中的仁者。”

感悟

这句话也可以理解成如果想做成一件事,就必须事先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想砍倒一棵树,那么必须事先磨快你的斧头。所以,无论你的理想是什么,一旦你想实现它,都必须要努力学习,“必先利其器”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15.11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注解

①夏之时:夏代的历法,便于农业生产。②辂(lù):天子所乘的车。殷代的车是木制成,比较朴实。③周之冕:周代的帽子。④《韶》《舞》:是舜时的舞乐,孔子认为是尽善尽美的。⑤放:禁绝、排斥。郑声:郑国的乐曲,孔子认为是淫声。⑥远:远离。⑦殆:危险。

译文

颜渊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用夏朝的历法,坐殷朝的车子,戴周朝的礼帽,音乐就用《韶》和《舞》。舍弃郑国的乐曲,斥退小人。郑国的乐曲靡靡淫秽,小人危险。”

感悟

孔子主张集合各代政治优点,虽然是继承,但也有创造。儒学有着广泛的包容性。今天做学问也是一样,前人已经造诣非凡,可是我们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进行更深层的探索或者创新,吸取优点,锐意进取,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动学术研究向前发展。

15.12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注解

①虑:考虑,想法。②忧:忧愁,忧患。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感悟

这既是治国之说,也是很好的生活格言。这是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之所在,后者只关注眼前,从不思前顾后,以致杀身之祸临头,还浑然不知。不少人认为中国的文化特征是“忧患意识”,忧国忧民忧世界,“先天下之忧而忧”。

就生活的智慧而言,此句不愧是流传几千年的至理名言。

15.13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注解

①已:完,结束。②好:喜好,喜欢

译文

孔子说:“完了吧!我从没见过像喜欢美貌一般地喜欢美德的人哩。”

感悟

在这章中,孔子声称不曾见过有爱好美德像爱好美色的人。爱好美色是人的生物性的本能,而追求美德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理性诉求。孔子之所以这样说,是勉励人们把追求美德内化为一种自觉的精神需要,而不是一种负担。

15.14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注解

①窃位:身居官位而不称职。②柳下惠:春秋中期鲁国大夫,姓展名获,又名禽,他受封的地名是柳下,惠是他的私谥,所以,人称其为柳下惠。

译文

孔子说:“臧文仲大概是个做官不管事的人,他明知柳下惠贤良,却不给他官位。”

感悟

孔子曾多次提及臧文仲,都是对他多有肯定,此处却严厉贬斥他,只是因为他不知荐贤。臧文仲是鲁国的一位重要人物,其事迹、思想对孔子影响很大,详见《左传》所载。

15.15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注解

①躬自厚:本当作“躬自厚责”,“责”字探下文“薄责”之“责”而省略。

译文

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怨恨自然不会来了。”

感悟

本章所说的“躬自厚责”也是从自己修养上下功夫,目的是解决招人怨恨的实际问题。孔子的解决路径颇具实践理性色彩,也很有效,可以与“吾日三省吾身”相联系。无论做任何事,主要还是要先从自己身上下工夫,即使失败,也要先从自己这里找原因。只有这样,才不会犯明明错在己而推卸责任的大错。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每个人都身负不同的责任,所以我们必须要有责任感。当出现问题时,如果一味埋怨别人,就成了无责任感的人了。

15.16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注解

①如之何:怎么办。②末:没有办法。

译文

孔子说:“一个不问自己‘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也不知道他怎么办了。”

感悟

这一章用生动的语言,刻画出孔子救世的急切心情。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当时说这话时是针对具体的某个人的,大概这个人在行事做人上比较粗疏,不懂得自省,所以夫子很为他着急。这人的毛病其实有普遍性。对什么都说“没问题、没问题”的人,经常是大有问题而很不可靠的人。今日仍然是这样。这样的人圣人也拿他没办法了啊!

15.17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注解

①义:道理,道义。②慧:智慧。

译文

孔子说:“同大家整天在一起,不说一句有道理的话,只喜欢卖弄小聪明,这种人就很难造就了!”

感悟

在今天,这种情况愈演愈烈。只会卖弄小聪明,追求一时之快,终究成不了大器。看来还是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取得进步才是最重要的。

15.18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注解

①质:本质,根本。②孙:同“逊”谦逊。出:表达。

译文

孔子说:“君子行事,总是以合乎道义为原则,依礼节实行它,用谦逊的言语说出它,用诚实的态度完成它。这才是位君子呀!”

感悟

君子的这些行为对社会公德具有示范导引作用,比如公平竞争、诚实守信、谦虚谨慎等。今天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如果多些这样的人,社会前进的步伐会迈得更快。

此章就处事方面入手揭示为君子之道。“义以为质”即以行义、守义、护义为根本职责;“礼以行之”,就是即使是合于“义”、应该做的事,做的时候还要合于“礼”,表达的时候还要谦逊。他认为“义”与“礼”、“孙”、“信”之中,“义”是原则性问题,谦逊是方法问题,信是结果问题。孔子终生倡导礼,哪怕在一些琐事上也谨循礼节行事,但在一些重大而急迫的问题上,他重实质,轻形式,重仁义,轻礼法,表现出一定的变通和灵活。今天看来,他能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方法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是很令人钦佩的。

15.19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注解

①病:担忧,惭愧。

译文

孔子説:“君子只惭愧自己没有能力,不怨恨别人不知道自己。”

感悟

本章仍然是在说不要怕别人不知道、不重视自己,而应当反省自己有没有才干学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实至名归。从反向考虑,即使实至而默默无闻,也应当做到“人不知而不愠”。总之,孔子就是告诉世人,想让别人知道自己,自己就应该有真才实学,如果没有真本领怎么取信于人呢?

15.20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注解

①没世:死亡之后。

译文

孔子说:“到死而名声不被人家称述,君子引以为恨。”

感悟

本章所说的“君子”好名是指君子对人生价值的追求,是正向的。“君子”的所作所为要得到大众的认可,那么他所做的事首先要是友善的并合乎道义的。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出现雷锋现象。雷锋可以算得上君子了。但他生前做了无数好事,并没有名扬全国。直到他死后,我们才逐渐了解雷锋的事迹,为雷锋精神所感动,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踏着雷锋的足迹前进。还有许多默默无闻的人在坚持做好事、行仁道,他们并不以“出名”与否来衡量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如果君子的行为是值得称赞与学习的,那么他一定会经得起时间的洗礼。

15.21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注解

①求:要求。

译文

孔子说:“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要求别人。”

感悟

这一章的大意就是我们常说的“严于律己,宽于待人”。能这样做的是君子,相反是小人。作为一个有气度的人,他总是能够包容他人,而对自己要求严格。然而,小人则是对自己宽容,对别人要求严格。

15.22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注解

①矜(jīn):庄重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争执,合群而不闹宗派。”

这是君子与小人的又一重要区别。君子矜持庄重,但并不争强好胜、争名夺利。需要注意的是,矜持是自重、自尊,而不是自傲。而不争这种德行,与谦让是相应的,具体来讲不争的内容很多,比如:分配利益时不争多,事业成功了不争功,面临危险时不争安处,走在路上不争先等等。而所谓“群而不党”,就是群处之时,不为了私利而结党、结成小团体,自搞一套。孔子反对的,实际上也就是反对党同伐异这样的结党结派、营私舞弊。

15.23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注解

①举:推举,提拔。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因为人家一句话说得好便提拔他,不因为他是坏人而鄙弃他的好话。”

感悟

儒家追求人的语言和行为一致,思想和实践一致,但在某些时候也能够适当变通,本章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不以人废言”,就是不因为某人行为和道德方面的缺点,而否定他的好的言论和思想。

15.2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注解

①欲:欲求,想得到。施:施加,强加。

译文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呢?”孔子道:“大概是‘恕’罢!自己所不想要的任何事物,就不要加给别人。”

感悟

本章仍是着眼于为人处世的实际,指示人们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成为具有普世价值的格言。《圣经·新约》说:“你们愿意人怎样对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对待人”(马太福音),可与本章相互发明。你不喜欢的东西别人也不一定喜欢,何必要强加给别人,反而成为别人的负担呢?

15.25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注解

①毁:诋毁。誉:称颂,赞誉,作动词用。②试:测试,考验。

译文

孔子说:“我对于别人,诋毁了谁?称赞了谁?假若我有所称赞,必然是曾经考验过他的。夏、商、周三代的人都如此,所以三代能直道而行。”

感悟

这章中孔子所说的话似乎是针对具体事件而发出的,文献缺失,所以今天已很难理解其准确含义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孔子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他对一个人进行赞扬和批评,做论断必须有根有据,并能经受得住实践的考验。

15.26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注解

①阙文:缺而不记以存疑,这叫做阙文。②有马者借人乘之:有马的人自己不会调教,而靠别人训练。

译文

孔子说:“我还能够看到史书存疑的地方。有马的人自己不会训练,先给别人骑,这种精神,今天也没有了罢。”

感悟

这一章的原文疑有错漏,前后两句不搭调。历来解说甚多,都不大通顺。大意仍是叹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15.27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注解

①乱:扰乱,败坏。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足以败坏道德。小事情不忍耐,便会败坏大事情。”

感悟

这章主要谈“小”、“大”之辩。“小不忍”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不忍小愤怒,也包括不忍小仁小恩,也包括吝啬钱财不忍施舍,以及见小利而起贪欲之心等。孔子告诫人们一定要筑牢道德的防线,防微杜渐,不轻视小节,才能成就大事业。很多人就是因为当年的贪图小利,愈演愈烈,走上了不归路而自毁前程。

15.28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注解

①察:考察,审查。

译文

孔子说:“大家厌恶他,一定要去考察;大家喜爱他,也一定要去考察。”

感悟

一般来说,人人讨厌的人容易引起警惕,而人人都称赞的人具有伪装性,不易被发现。孔子的告诫是发人深省的。《子路篇》记载,“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正与此章大意相同而进了一步,指出了具体的识人之法:善者称赞,不善者厌恶的人,一定是好人。

15.29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注解

①弘:弘扬,扩大。

译文

孔子说:“人能够把道扩大,不是用道来扩大人。”

感悟

李泽厚《论语今读》认为,此处又是后世理学家和今日新儒学经常讨论的一个大题目。主要是讲中国的“道体”、“本体”均与人的“心”、“性”相连,“本体”即在人的“心”、“性”中,所以“道”靠人去光大,而不可以依靠任何外物来光大自己。儒家和道家都对“道”进行了阐述,但无论怎样讲,所谓的“道”都要由人去履行,去发扬光大。

15.30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注解

①过:过错,错误。

译文

孔子说:“有错误而不改正,那个错误便真叫做错误了。”

感悟

聪明与愚蠢的最大区别在于能否知错就改。犯错是难免的,知错能改就是好的。知错却不改,无异于一错再错,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是不能被原谅的。

15.31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注解

①寝:睡觉。②益:好处。

译文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晚不睡,去想,没有益处,不如去学习。”

感悟

本章意即“思而不学则殆”。孔子主张学、思并重,也追求学以致用,并以实践的方法去验证学习内容的正确性。可是,从另一方面看,中国纯粹思辨太不发达,以致有人认为中国没有真正的哲学,可能也与古人这种进学方式相关。在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继承优良传统又能匡正不足,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5.32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注解

①馁(něi):饥饿。②禄:做官的俸禄。

译文

孔子说:“君子用心力于学术,不总考虑衣食。耕田,也常常饿着肚皮;学习,常常得到俸禄。君子只着急得不到道,不着急得不到财。”

感悟

本章讲的是当时的事实,在今天仍然是催人奋发的警句。正所谓“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创造财富”,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知识还是一种求生的技能。

15.33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注解

①知及之:知,同“智”。之,指禄位和国家天下。②莅(lì):临,引申为治理。

译文

孔子说:“聪明才智足以得到禄位,仁德不能保持它;就是得到,一定会丧失。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天下,仁德能保持它,不用严肃态度来治理百姓,百姓也不会尊敬。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能保持它,能用严肃的态度来治理百姓,假若不以礼待百姓,是不够好的。”

感悟

这一章似是对执政者忠告,应当也有具体的对象,但文本中未明言。作为最高统治者,虽得天下禄位,但如不能将智、仁、敬、礼四个方面结合起来,恐怕也是不能长保天下的。

15.34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注解

①小知:小事情。②大受:承担大任。受,责任,使命。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托付重大任务;小人不可以托付重大任务,却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

感悟

这章仍是讲君子与小人之别,但也有其他启发。人各有材,优劣同在,所以不能求全责备。“小人”也有一技之长,“君子”也有各种弱点和缺失。但在孔子看来,君子应“务本”,应“抓大”,对于具体的技能,可视情况而为之,不会也不是什么耻辱。

15.35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注解

①蹈:跟随。

译文

孔子说:“百姓需要仁德,更急于需要水火。往水火里去,我看见因而死了的,却从没有看见因践履仁德而死的。”

感悟

本章仍然在肯定“仁”的重要性。另外,说出了践履“仁德”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15.36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注解

①让:谦让,承让。

译文

孔子说:“面临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感悟

现代社会,我们经常听见“当仁不让”的话,可是大多曲解了原来的意思。由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想和视角,所以看待问题时自然会有不同的观点。但是只要你的观点是对的,你就可以坚持;如果你的老师观点有偏颇,你也可以去纠正他。这才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而促进学术进步和发展。

15.37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注解

①贞:正。谅:守信用。

译文

孔子说:“君子讲大信,却不必拘泥小信。”

感悟

本章内容,似乎与前文的“言必信,行必果”大有不同。因此朱熹的《集注》认为“贞,正而固也。谅,则不择非而必于信。”意思是说君子持守正道,但对于恶事坏人则不必讲诚信,拘于小节。孟子也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与此相同。体现了儒家思想中面对具体事务有变通灵活的一面。

15.38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注解

①食:食禄,俸禄。

译文

孔子说:“对待君王,认真工作,把拿俸禄的事放在后面。”

感悟

从本章可以看出,孔子主张一个“忠”字,即把付出看得比回报重要。作为国君的臣子,首先要考虑怎么把事情办好,而不是把心思放在俸禄上面。在现在社会也是如此,先把本职工作做好,精益求精,再去考虑别的问题,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5.39子曰:“有教无类。”

注解

①类:类别,属性。

译文

孔子说:“人人我都教育,不计较他贫富、地域等等方面的区别。”

感悟

说这句话改变了一个时代也不为过,孔子认为,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但常常因为贫富、地域等因素,产生教育不公平的现象。所以,近年来我们国家大力进行教育公平改革,加大对西北等边远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使这些地区教育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另外,从教师的角度而言,“有教无类”也是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教学、授课,就要一视同仁,不分出身,以一颗仁德的心对待他的每一位学生。

15.40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注解

①谋:商议,讨论。

译文

孔子说:“主张不同,不互相商议。”

感悟

如果走路的方向途径不同,就难以协调一致。政治是这样,生活是这样,专业发展也是这样。所以遇到事情的时候,我们是否能以不同角度去考虑呢?显然,相互之间的尊重和理解是很重要的。

15.41子曰:“辞达而已矣。”

注解

①辞:语言,话语。

译文

孔子说:“言辞,足以达意便罢了。”

感悟

言简意赅,这样的表达效果多好啊。可是今天,我们经常会看到大部头的小说、论文等等,弄得人头昏脑涨,摸不清东南西北。有的人竟认为只有这样才显得深刻,这样的文章才是佳作。我们还是宁肯相信孔子的话,也不要追赶这种虚无的时尚。

15.42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

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注解

①师冕:鲁国的乐师,名叫冕。古代乐师多由盲人提任。②相:帮助。

译文

鲁国的乐师冕来见孔子,走到台阶,孔子提醒说:“这是台阶啦。”走到坐席旁,孔子道:“这是坐席啦。”都坐定了,孔子告诉他说:“某人在这里,某人在这里。”乐师走出后,子张问道:“同乐师讲的是礼制吗?”孔子说:“对,这本来就是帮助盲人的礼制。”

感悟

“相师之道”是指扶持盲人的礼节。“道”可理解为“规则”、“道德”等等。这“道”即“礼”,亦是“仁”,合乎道理,切于人情。孔子爱好音乐,曾向鲁国的乐官学习,很尊重他们。因此待之以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