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十堰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十堰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时间:2022-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十堰市科技局认定的市级高新技术企业43家,其中汽车关键零部件类企业14家,占32. 6%。2006年元至9月份,全市高新技术产值33. 14亿,同期增长5. 6亿,其中十堰高新区14. 6亿,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44. 06%。二是以中小型民营企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在全市81家高新技术企业中,中小型民营业企业近81家,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的86%。

十堰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高新技术产业是利用高新技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单位的集合,包括高技术产业和新技术产业两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科技对经济贡献率的提高,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十堰因车而建,因东风汽车公司发展壮大而兴,随着东风汽车公司和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部迁移,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极为严重的挑战。加快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无论是对推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调整经济结构、高起点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还是迎接全球经济竞争的挑战、在发展新兴产业和大力实现工业化等新的发展机遇中掌握主动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十堰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本状况

近年来,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在坚持以“创新、产业化”为主线,围绕汽车关键零部件、生物医药、生态有机农业和新材料等领域,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打下了一定基础,高新技术产业已初具规模。

( 1)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06年10月,全市经湖北省科技厅认定的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38家,比“十五”初期增长18家,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9. 1%,按区域分布为市属4家、十堰高新区20家、张湾区2家、茅箭区2家、丹江口市6家、郧县2家、竹山县1家、竹溪县1家。经十堰市科技局认定的市级高新技术企业43家,其中汽车关键零部件类企业14家,占32. 6%。在湖北省十一五“五个一百工程” (即100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100家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 1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100家农产品加工企业、 100项重点转化的科技成果注:此项尚未启动)中,全市入选企业数为3家、 9家、 9家和4家,分别占全省的3%、 9%、 11%和4%。

( 2)高新技术产业初具规模。200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值40. 01亿元,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3. 25亿元,比2004年增长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0. 9%。2005年, 37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上缴税收1. 16亿元。2006年元至9月份,全市高新技术产值33. 14亿,同期增长5. 6亿,其中十堰高新区14. 6亿,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44. 06%。目前,全市累计开发高新技术产品212个,产值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8家(通达、益民铜材、东风模具、东风新星、东风油品、东风精铸、东风车身、东风渝安) 。形成的以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为主的高新技术板块,为稳固全市的汽车城地位、促进全市整体技术水平和档次的提升、树立十堰的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 3)技术研发实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产业从业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截至目前,全市已拥有国家汽车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省级技术开发中心2个、市级技术开发中心12个,湖北通达集团建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拟建和在建的国家级重点医学实验室2个。为全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国家火炬计划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落户全市高新区,给全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品牌支撑。2005年, 37家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从业人员9216人,比上年增长12. 9%;科技活动人员投入强度增强,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为10. 9%,比上年提高0. 9个百分点。R&D活动人员872人,比上年增长4. 3%,占从业总人数的9. 46%。

( 4)高新技术产业特色鲜明。虽然经受了东风总部、东风有限总部搬迁的打击,但汽车主导产业在今后一段时期仍将优势明显。目前,全市生产汽车配套产品、汽车改装、汽车零部件总成的企业已发展到1000多家,汽车零部件产品发展到4000多种。汽车工业带动了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精细化工、食品药品、生态旅游等行业的发展。全市基本形成了以汽车关键零部件和机电一体化为主体,以生物医药、山地有机农业、电子信息、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为特色等多业并举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格局。一是汽车零部件高新技术企业集群效应日臻凸现。目前,全市以生产汽车零部件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50家,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71. 4%,高新技术产品117个,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的65. 4%。国家发展目录规定的60种汽车关键零部件,全市正在研制开发或已形成生产能力的有50余种。此外,以东风模具公司、先锋模具公司为代表的十堰模具产业正迅猛发展,世通模具、东晖模具、帝尔模具、凸凹模具、天策模具等一批中小模具企业正茁壮成长。2005年东风模具公司产品销售额居国内同行业第6位,先锋模具公司销售额也名列前茅,全市模具企业年产值有望达到5亿元。二是以中小型民营企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在全市81家高新技术企业中,中小型民营业企业近81家,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的86%。一大批科技型民营高科技企业正茁壮成长。成立于2001年的十堰倍力工贸公司成为康明斯发动机的A级供应商,产值每年以初创期10倍的速度增长;十堰先锋模具公司销售额以每年2. 5倍的速度增长,东风渝安车辆有限公司综合实力在3年内有望跻身同行业全国5强。三是装备制造业、机械电子和新材料行业将成为后起之秀。主导产品为淬火机床的天舒机电、高周波等企业目前年产值已达4000万元;以华昌达、百业兴等为代表的机械电子行业发展势头强劲,华昌达公司2006年产值将逾1亿元,百业兴的LED组合灯具与军车长期配套、市场前景广阔;以飞纳科纳米塑料、丹晶公司光电子材料、益民铜材有色金属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年产值将达2亿元。四是注重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近年来,全市秉承“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发展战略,坚持市场运作与政府引导相结合、整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推广应用与管理创新相结合,着力引导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涌现了一批如双鸥集团、三环车身、天神股份、华阳拨叉等具有较强辐射和带动力的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 CAD/CAM/CAPP、 OA系统、 SCM、 ERP等的单一和集成运用,为全市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起到了示范和导向作用,仅据13家省级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2005年度统计显示,以计算机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运用,使产品开发周期由原来的6~12个月缩短到现在的3~6个月,年降低库存3200万元、年新增产值1. 8亿元、年新增利税1100万元。五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全市地处皂素含量最高、品质最好的“中国黄姜之乡” ,拥有清大药业、麦克药业、武当动物药业、康迪制药等一批通过GMP认证的医药企业,有黄姜、板兰根、柴胡3个地道中药材GAP示范基地,有竹溪创艺、郧西怡江、三源碳业、芳坤化工等一批中小型化工企业,市太和医院“干细胞研究”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湖北省首例试管婴儿诞生在市人民医院,全市建立了一批国内外有知名影响的医学试验室,拥有一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历的研发队伍,辖区土地上有植物品种达2114种,这些都为全市新医药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5)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各工业园区健康发展。十堰高新区按照“特色建区、项目兴区、机制活区、科技强区”的发展思路,认真调整工业经济发展思路,积极应对东风公司合资重组及其全球采购战略,以“国家火炬计划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为依托、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项目为抓手、以抢占国际国内市场为目标、以打造自有知识产权精品名牌为重点,着力打造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重点培育年产8~10万辆的东风渝安车辆有限公司、年产6万辆的湖北世纪中远(集团)公司、年产5万辆的东风专用客车底盘有限公司、年产2000辆的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年产5000辆的东风特种汽车有限公司、年产1万辆的神鹰集团汽车改装厂等。据统计,十堰高新区内产值过亿元的企业有5家,过5000万的企业有9家,过1000万的有23家。2006年产值过17亿元的企业将有2家,区内拥有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精细化工等领域的中型科技企业30余家。2005实现高新技术产值17. 6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33%,比上年增长23%, 2006年有望实现区内生产总值( GDP) 20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65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9亿元。

在十堰高新区二次创业升级的辐射带动下,各县区工业园区也在蓬勃发展。茅箭区的普林工业园现有5家产值过亿元的企业,通达万向工业园也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张湾的西城开发区2006年将有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进驻,上海的圣奥集团将投资3亿元新建年产销20亿元的精细化工生产基地;房县的解湾工业园、郧西的高新科技园、竹溪工业园等园区都在茁壮成长和阔步发展。

二、十堰市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做法

一是积极优化创业、创新环境。为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十堰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十堰市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认定办法》 、 《关于加快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 、 《关于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若干意见》 、 《十堰市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实施方案》 、 《十堰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着力体现科技支撑,近两年来,全市科技三费的60%全部投向了高新科技项目,并在资金并不宽裕的情况下,设立了500元的市级中小科技型企业创新基金,以培育初创期和发展遇到困难的中小企业;在十堰高新区全国最大的汽配城建立了电子商务平台,为各级各类企业了解全球资讯和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有效便捷的平台。在市、区两级政府的努力下, 2005年,落户十堰高新区总投资2000万以上的企业有17家。

二是狠抓项目建设。高度重视项目的载体和带动作用,市直各部门积极协作,向下深入挖掘各类项目,向上积极争取各级项目,自本世纪以来,全市以“汽车关键零部件、环境保护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可持续发展、绿色食品与有机农业、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信息化”五大专项为抓手,培育了汽车覆盖件模具、食管婴儿、黄姜清洁生产工艺、有机茶叶等一批重点项目, 2005年,共向国家和省争取各级各类项目经费2. 1亿元。

三是加大校市共建力度。自2003年始,在依托市域高等院校的基础上,由市委市政府牵头,大力推进市校共建工作,与武汉大学等12所高校建立了长期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给企业的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提供了有效智力支持。2005年,全市与在汉高校有意向合作项目132项,其中通达集团与华中科技大学、益民铜材与武汉科技大学、芳坤公司与武汉化工学院、博硕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竹溪县与华中农业大学等均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对口帮扶合作关系。

四是加大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为便于中小企业投资兴业, 2001年,十堰高新区设立了创业服务中心,从土地、税收、房屋租赁、水电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优惠,几年来,创业中心为中小企业争取国家、省创新基金扶持720万元,目前,创业服务中心拥有标准厂房2栋,孵化总面积达37000平方米,进驻创业服务中心的企业22家,有12家已正式投入生产;为保证项目实施公平有序, 1999年成立了十堰市招投标中心,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相关服务;此外,丹江口市设立了1000万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投资担保中心,市科技情报所被科技部基金管理中心列为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申报代理机构,正在筹建的市中小企业风险投资担保中心和生产力促进中心,将为企业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优质的中介服务。

三、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1)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偏小。200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值40. 01亿元,居湖北省(包括武汉市)地市州第8位,仅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值的2. 5%,比紧随其后的随州市超4. 9亿元,与名次居前的荆门市差10. 95亿元(见图3-4)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3. 25亿元,仅占全省工业增加值533. 9亿元的2. 4%,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 6%,大大低于全省17%的平均水平。按照鄂政发[2005] 31号关于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若干意见的规划,到2010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全市按每年增加33%计,到2010年达到94亿元左右,也仅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9. 4%。高新技术企业的规模不大,产值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8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左右。

img35

图3-4 2005年度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 2)行业分布集中,产品涉及面较窄,高新技术产业抗风险能力有待增强。全市八成以上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集中在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和化工三大行业,行业分布高度集中,并且有进一步集中的趋势。行业分布集中导致高新技术产品的品种总量偏少,虽然近几年高新技术产品的品种呈现增多趋势,但由于受到行业分布的局限,产品涉及面较窄,产品结构较为简单。在这样的产业格局下,整体产业的抗风险能力较弱,如通达集团十堰分部2006年6月份比去年同期工业总产值下降32. 6%,销售收入下降31. 16%;丹澳医药公司由于市场下滑,加之原料价格上涨、新药推出困难, 2006年6月份丹澳公司比去年同期工业总产值下降16. 94%,销售收入下降31. 28%; 2006年8月份,比去年同期工业总产值下降20. 94%,销售收入下降23. 83%。

( 3)产品技术缺乏含量和增量,创新能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全市81家省市级高新技术企业,有46家拥有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而发明专利持有企业仅3家,占3. 7%。另据调查,全市85%的工业企业没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储备力量弱,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名牌产品、知名企业不多。

( 4)研发投入过低。以企业投入为主体、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投融资为辅助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尚不健全,政府财政科技资金投入不足, 2005年,全市本级科技三费投入占本级经常性财政支出的1%左右,全市R&D经费占GDP的比例为0. 7%,全市81家高新技术企业年度研发经费支出大都低于销售的5%,一般科技型企业研发经费大多低于3%。

( 5)高技术人才匮乏。由于过去全市工业经济对东汽的依存度过高,导致全市工业类高技术人才极为短缺,全市37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从业人员9200人,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828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9%,而从事技术研发的大学学历以上科技人员仅占从业人数的1. 6%。加之东汽迁移和十堰工业经济下滑的影响,不少科技人员“身在十堰、心在外地” ,给全市的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提升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 6)政策落实不到位。省市虽然制定了相关的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税收等优惠政策,在实际执行中,却存在着政策原则性强、可操作性差,或者有关部门不按照政策规定严格执行的问题,加上东汽迁移的影响和一些部门的不良工作作风,导致部分高新技术企业流失。

四、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

( 1)多措并举,激发创新活力、引导创新活动。一是在财政预算中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引导基金。缺少资金是影响我市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障碍,要建立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资体系。政府要增加对高新技术研究的投入,要通过贷款、贴息、担保等制度,吸引和调动金融机构增大金融贷款的规模,建立专项用于高新技术产业化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贷款,坚持“多级联动、多方集成” ,落实早在1994年省政府60号令中要求的“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专款用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二是设立企业中高级人才专项津贴。每两年在全市企业评选20位技术贡献突出的中高级人才,连续两年每月发放500元至1000元的技术创新专项津贴,保护其创新热情,激励其从事技术研发和创新。三是设立发明专利奖励资金和实用新型专利补贴。对我市获得国内发明专利的企业和个人可一次性给予5万元的奖励;对获得国际发明专利的可一次性给予10万元的奖励。对获得国内实用型专利,并且年销售额在200万元以上的产品一次性给予2万元的奖励,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产品一次性给予3万元奖励,销售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产品一次性给予5万元奖励;对获得外国实用新型专利的产品给予一次性3万元奖励。四是将现有的年500万元的市级创新基金(周转金)增加至1000万元。重点扶持处于成长阶段的创新意识强、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管理机制新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五是落实工程中心、技术中心的奖励补贴政策。六是对企业从各级、各部门争取到的项目经费不计入利润收入,免征其营业税。七是对实现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且销售额超过500万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超过1000万元的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超过5000万元的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

( 2)积极优化创业环境。一是加大科技三费投入。市级科技投入要高于市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二是市发改委、市经委、市科技局等部门安排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小企业专项资金、技术创新专项资金和科技经费以及各级政府的科技发展资金,要向高新技术产业倾斜。三是放开科技企业的准入限制。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的科技型企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放宽到3万元。四是加大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在现有各类技术服务、科技服务等中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服务功能、拓展服务领域、优化服务环境,建议增设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市制造业信息化促进中心。五是设立风险投资基金,设立市级高新技术产业担保机构,开展风险投资业务和融资担保业务。六是对来十堰从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者,可视具体情况给予专项补贴,用于改善其工作和生活条件。需要在十堰落户的,准予其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的户口迁入我市。七是市人事、教育、科技等部门要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骨干技术、管理人员和继续教育与培训,支持高层次科研人员出国培训是、进修。八是每年聘请1~2名教授以上级技术专家来我市讲学、工作和咨询。

( 3)着力培育创新主体。一是要运用积极的政策手段和经济杠杆,继续强化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投入意识,科技型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低于3%,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不低于销售收入的5%,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对国家、省级各类有关技术项目的地方匹配力度,为争取项目、培育创新主体创造条件。三是选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较高素质的研发队伍、产品有一定市场份额、经济效益良好的企业作为种子企业,通过专利服务、技术指导、项目资助、牵线搭桥等方式给予重点扶持。

( 4)抓好“一主两翼” ,着力提升十堰高新区和普林工业园、西城开发区的升级创牌。一是利用高新园区的优势吸引和聚集企业,产生群体效应,从而形成板块式、规模化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二是着力提升十堰高新区二次创业升级。提高高新区内企业、产品的技术增量和含量,力争每年能新增3至5个可以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三是要认真落实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建设创新型湖北的决定》等精神,以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为载体,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积极为中小企业的成长创造条件。要广纳人才、广筹资金,采取优惠政策,培育和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壮大。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活跃创新氛围,培养和锻炼一批科技企业家和技术创新人才,积累人力资本,形成一批机制灵活、管理规范、市场适应性强、具有竞争活力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群,为大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重大型高新技术项目提供充足的后备力量。

( 5)着力推进“一主六重”产业。即保持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的主体地位,重点发展模具产业、装备制造业、信息化、电动汽车、新材料(含精细化工) 、生物医药等六大产业。一是以发展汽车零部件企业为重点,整车制造。二是以模具产业为突破口,以东风模具、先锋模具、森鑫橡塑和一批中小模具企业为生力军,努力建设全国名次靠前的模具设计、生产基地。三是重点在精密成型技术、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发展上实现突破,重点推进着力推进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四是与国家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相对接,以现有的12家湖北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为基础,稳步推进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带动和加速推进兴蝶、和协、创傲等一批软件企业的发展。五是瞄准电动汽车发展前沿,以世纪中远集团、东风党校实业公司、龙彦电动车等企业为排头兵,抢占电动汽车技术制高点,为应对全球汽车工业转型和提升传统汽车产业当好先锋。六是着力促进大雁玻璃钢、丹晶公司、飞纳科、文字六零五等一批新材料和东风双星、诺克橡塑等一批精细化工企业作大作强。七是加大中药复方的二次开发和中药剂型研制力度,重点扶植百咳静颗粒产业化、黄姜清洁生产加工工艺等生物医药及医药中间体产业、企业的发展,努力营造亚洲最大的性激素加工基地。八是加大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并新建一批能发挥地区要素优势和企业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地方支柱产业。九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重点组织实施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环境保护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可持续发展、绿色食品与有机农业、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信息化等五大科技专项,深入推进高新技术在五大专项的产业化发展。

( 6)健全机制,加强领导。一是明确由市高新技术产业化管理办公室统管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各县市区明确专职领导负责和专人统管。二是恢复市科技局参与十堰高新区管理,会同市发改委、市商务局等相关部门对高新区发展加强指导。三是市、县(区)党委、政府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题会议,研究解决重大发展问题。

(作者:汪厚发 王 爽 左自兰 陶德新 十堰市科学技术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