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能致千金的范蠡

能致千金的范蠡

时间:2022-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范蠡一生虽有辉煌业绩,然终因弃官经商的经历使他无缘与历史名人共同载入史册。后范蠡辞去相职,定居于陶,经商积资巨万,自称“陶朱公”。范蠡的怪异行为引起了文种的注意。范蠡事越王勾践二十余年,苦身戮力,卒于灭吴,成就越王霸业,被尊为上将军。勾践率王后与范蠡入吴为奴。范蠡抓住良机,让勾践为夫差尝粪而寻找病源,此举彻底感化了夫差,从而释放了勾践。

  范蠡(公元前536-公元前448年),字少伯,春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商人,楚国宛三户人(今河南省南阳人)。范蠡一生虽有辉煌业绩,然终因弃官经商的经历使他无缘与历史名人共同载入史册。他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年轻时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与楚宛令文种一起投奔越国。他辅助越王勾践二十余年,使勾践于公元前473年灭吴。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遂乘舟泛海而去。后至齐,父子戮力耕作,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使为相。后范蠡辞去相职,定居于陶,经商积资巨万,自称“陶朱公”。

  1.范蠡的生平家世

  范蠡出身贫寒,少年时代就失去了父亲,同兄嫂一起过着贫苦的生活。他聪敏睿智、胸藏韬略,年轻时,就学富五车,上晓天文、下识地理,满腹经纶,文韬武略,无所不精。然纵有圣人之资,在当时贵胄专权、政治紊乱的楚国,范蠡却不为世人所识。

  范蠡曾经拜计然为师,研习治国安军的方策,博学多才,“有圣贤之明”,但是怀才不遇。因而“倜傥负俗”,行为怪异,被视为狂人。直到遇见具有识才之明的文种,范蠡的生活才发生突然转变。

  文种当时是楚国宛陵的地方官,早就听说当地有贤者,但未能见到。范蠡的怪异行为引起了文种的注意。文种派手下官吏去见范蠡。官吏回报说,范蠡患有癫痫病,是一个狂人。文种不以为然地一笑,说:“吾闻士有贤俊之姿,必有佯狂之讥;内怀独见之明,外有不智之毁。此固非二三子所知也。”就是说大智若愚、具有独特才能的人才往往被人讥笑,诋毁为狂妄无知,一般人难以认识他的真实面目。于是决定亲自驱车拜访。范蠡避而不见。文种不因碰壁而灰心,再三前去拜访。

  范蠡看到文种确是诚心,料定文种必然再来,就对他的兄嫂说:今天有客人来,请借给衣帽一用。过了一会,文种果然来了。二人一见如故,终日而语,疾陈霸王之道,志同道合。此后交往日益加深。当时已出逃吴国的伍子胥派人邀文种去吴国,文种与范蠡商量何去何从。

  范蠡分析楚、吴、越三国形势,认为当时正处于吴越争雄之时,吴越之间矛盾日益激化,楚越之间存在着联兵伐吴的关系。“霸业创立,非吴即越”。他还认为,“君子逢时,不入雠邦”,犯不着为伍子胥报杀父之仇而“失故国之亲”。因此,他建议去越国,并表示愿意和文种一起去。于是,二人先后离楚入越,受到越王允常重用,被任命为大夫。范蠡从此登上政治、军事舞台。

  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病亡,他的儿子勾践继位。范蠡和文种继续得到重用,主持越国军政。范蠡事越王勾践二十余年,苦身戮力,卒于灭吴,成就越王霸业,被尊为上将军。

  在“王亡身余杭山,越王摆宴姑苏台”的举国欢庆之时,范蠡却选择退,遂与西施隐姓埋名、泛舟五湖。

  后来,他辗转来到齐国,变姓名为鸱夷子皮,带领儿子和门徒在海边结庐而居。戮力垦荒耕作,兼营副业并经商,没有几年,就积累了数千万家产。

  范蠡的贤明能干被齐人赏识,齐王把他请进国都临淄,拜为相国,主持政务。他喟然感叹:“居官至于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布衣来讲,已经到了极点。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于是,才三年,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齐王归还了相印,散尽家财给知交和老乡。

  一身布衣,范蠡第三次迁徙至陶(今山东定陶西北),在这个居于“天下之中”的最佳经商之地,操计然之术(根据时节、气候、民情、风俗等,人弃我取、人取我与,顺其自然、待机而动。)以治产,没出几年,经商积资又成巨富,遂自号“陶朱公”,当地民众皆尊陶朱公为财神,是我国以道德经商的始祖。

  范蠡是值得称道的人物,他入仕能安邦定国,出仕能经商致富,可谓文才武略、通达明识、深谋远虑。他既善谋国、又善谋身、更善谋财。他能与勾践治国安邦,最后消灭吴国,建功立业。在功成名就时,能功成身退,走出自己营造的功名利禄圈,避免杀身之祸。隐居之后,从事农业劳动能发家致富,从事商业经营又能发财,到最后还慷慨散财,在人们心目中是难得的活财神。

  2.功成后急流勇退

  公元前496年,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因小怨而爆发了一场战争。战争在今浙江嘉兴的冲积平原上进行。战争的统帅同是两国的国王,吴国的军队曾是《三十六计》的用兵大师孙子所训练出来的精锐之师。而越军不仅人数少,且稚嫩年轻。年轻的越王勾践以范蠡为军师,使吴军大败,年老的吴王也因伤重而亡。在吴国首辅大臣伍子胥的扶助下,年轻的夫差登上了王位。他发誓消灭越国。

  公元前494年,勾践得知吴加紧练兵,准备伐越,决定先发制人,出兵攻吴。范蠡认为越国实力不充足,准备不充分,时机不成熟,劝勾践改变决定。勾践不听,坚持出兵,以舟师进攻吴国的震泽(今江苏太湖)。吴军迎战越于夫椒(今太湖夫山、椒山)。结果,越军大败。勾践率残余越军退守会稽山,被吴军团团包围。这时,勾践方才悔悟,对范蠡说:“当初不听你的话,致遭如此失败。现在该怎么办?”范蠡对勾践说:“为了避免亡军亡国的结局,唯一的办法是求和图存,等待时机,另谋兴复。”

  勾践采购了范蠡的方策,派文种到吴国求和。文种买通善于离间的吴国大臣伯嚭,伯嚭与夫差极力周旋,终于让夫差动了怀仁之心,不灭越国,越国才得以保存。勾践率王后与范蠡入吴为奴。

  范蠡为存勾践性命,运用计谋摧毁了勾践曾为王以及作为男人的全部尊严和欲望,从而博得了夫差的怜悯和同情,不准伍子胥杀掉已温顺如羔羊、木讷如农夫的勾践。

  为奴三年后,夫差生病。范蠡抓住良机,让勾践为夫差尝粪而寻找病源,此举彻底感化了夫差,从而释放了勾践。

  勾践回到越过后,萎靡不振,他已甘愿做吴国的附庸,当一个安逸的臣服之王。而想通过扶助勾践而实现终生抱负的文种与范蠡岂肯罢休,他们又以计谋激励勾践站立起来,以人格的力量唤回了勾践的尊严和伐吴的欲望。

  回国后,范蠡与文种拟定兴越灭吴九术,是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策划者和组织者。为了实施灭吴战略,也是九术之一的“美人计”。范蠡亲自跋山涉水,终于在苎萝山浣纱河访到德才貌兼备的巾帼奇女——西施。西施是个深明大义的女子,在国难当头之际,她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国事,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的作用。

  从公元前482年开始,范蠡以上将军之职辅佐勾践组织和指挥灭吴之战。经过六年奋战,终于攻陷姑苏,灭亡吴国。越国然后乘胜北进,与中原诸侯会盟,取代了吴国的霸主地位,横行江淮,称霸中原,国势达到鼎盛阶段。

  但是在范蠡助越王勾践成就了伐吴的千秋伟业后,范蠡却采取了一个出人意料的行动。范蠡根据自己长期的观察体验,认识到:“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如果继续留在越国,说不定哪一天就要灾难临头,于是决定辞官退隐。当越军凯旋到达五湖(今太湖)时,范蠡就婉言提出辞退的要求,说:“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臣所以不死者,是为了助王伐吴,今事已济类,蠡请从会稽之罚。”

  勾践假意挽留,软硬兼施,说:“你听我的话,我就与你分国而治;不听我的话,就杀掉你和你的妻子儿女!”范蠡也态度坚决:“我知道了,你实行你的命令,我照我的意志办事!”勾践乐得除去一个潜在的威胁,并不追寻,同时又划分会稽山周围三百里为范蠡俸邑,用重金铸造范蠡塑像,装出怀念功臣的样子。

  范蠡归隐后,写信给文种,劝他早日离开越国。信中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啄,可与其共患难,不可与共安乐。子何不去?”文种见信,称病不朝。有人诬告文种将要“作乱”。勾践乘机赐剑文种,说:“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于,子为我从先王斌之!”后文种被迫自尽。越国赖以兴复俩功臣,就这样落到了一走一死的下场。

  范蠡从海上达到齐国,就定居在那里。为了表示对吴国忠臣伍子胥的敬慕和怀念,改名鸱夷子皮。(鸱夷是一种鸱鸟形状的革囊)。伍子胥被迫自杀后,被吴王夫差装进革囊,投入江中。

  范蠡和儿子耕于海畔,没过多久就“致产数千万”。齐国君认为范蠡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要任命他为相。范蠡认为这并非好事,喟然兴叹:“居家别致十全,居官别致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详。”于是,把相印归还齐君,把财产散发给友邻,移居于中原地区的交通、贸易枢纽陶(今山东定陶),自称陶朱公。在这里,他度过了一生的最后岁月。他一面从事农牧业生产,一面经营商业贸易,不久又“资累巨万”,成为闻名遐迩的大富翁

  3.范蠡救子

  范蠡隐居在陶地后,再一次发家致富,又积累了上亿的财产,自称陶朱公。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随父艰辛创业,惜钱如命;二儿子继承父业,在外行商,忘义贪求;三儿子则湎沉于玩乐,浪荡成性。

  当时,楚国某地三年苦旱,饿殍遍地。二儿子受商人鲍利教唆,以为“奇货可居”便乘灾囤粮。范蠡久居谋臣之位,深知“民不可欺,法不可违”,闻讯大惊,立即修书命二儿子“赈放存粮,迅即返家”。谁知书到之时,二儿子已因哄抬粮价激怒灾民,被告上朝廷。楚王震怒,命令逮捕范蠡的二儿子入狱,他面临杀身之祸。

  二儿子下狱凶讯传到范府,全家震惊。范蠡推断其必判死罪。说:“杀人偿命,理所当然。但据传千金之家,其子可免死于市井。”于是他让小儿子带上了大量黄金前去营救二儿子,但他的大儿子认为自己作为长子有责任管理家事,这样一件大事不派他去却派他弟弟去做便觉得十分委屈,以自杀相威胁,范蠡没办法,只得让他去了。

  范蠡写了一封书信再载以重金,让大儿子去找楚国的好友庄生,并嘱咐他把信和重金交给庄生就可以了,其他一切事情由庄生去办理,不要和他发生争执。

  长子到了楚国找到庄生,发现庄生穷的一塌糊涂,住所利用城墙作为后墙,门前满是杂草。庄生虽然贫穷,但廉洁正直闻名天下,从楚王以下都把他当老师一样尊崇。长子按照范蠡的交代,把千镒黄金交给庄生。庄生听明来意,便说:“你现在赶快离开,千万不要逗留,即使你弟弟放出来了,也不要问所以然!”至于范蠡送来的黄金,他并不想接受,想要等事成以后归还,表明信誉。庄生对妻子说“这是陶朱公的钱财。如果我病死了,来不及事先交代你,记得以后归还他,不要去动用。”但是范蠡的大儿子不明所以。因此,他离开庄生家之后,并没有即刻离开楚国,而是留了下来,想在暗中窥测庄生的行动。

  第二天,庄生便找了一个适当的时机见楚王,说他夜观天象,对楚国不利,劝说楚王施行仁政,大赦全国。庄生是楚王重要的谋士,楚王对他非常信任和敬重,当即便答允了庄生的提议。次日,便封存国库,准备大施仁政。

  范蠡长子听到这个消息后他居然找到了庄生家里,对庄生说:“我听说楚王要大赦天下,二弟也就有救了,故而前来向你告辞。”庄生心中自然知道他话中有话,于是把黄金还给他。但是,大儿子哪里知道,庄生一直以廉洁耿直著称,就连楚王都尊其为师,非常尊重他。对于这些黄金,庄生本来就没有动用的意思,而是准备在事成之后再悉数归还给范蠡。但被大儿子这一番耍弄,庄生感到羞辱难当。于是,他再次觐见楚王,对楚王说:“在下闻听百姓议论,说是楚王身边的大臣受了陶邑富翁陶朱公的贿赂,大赦天下只是为了他的一个儿子,而非为了楚国民众。”听庄生这么说,楚王大怒,当即下令将陶朱公的儿子先行处斩,然后再发大赦令。大儿子只好带着黄金和弟弟的尸首回到了陶邑。

  回到家中,母亲及乡亲见状都哀伤不已,唯独范蠡仰天发笑。他对大儿子说道:“我已经听说了你在楚国的行为,就知道你一定会害死你的弟弟。这并不是你不爱他,而是因为你从小与我一同创业,备尝生活艰辛,所以对钱财舍不得。如果是你的三弟则不会如此,因为他自幼生活富足,从不知钱财的来之不易,所以他能一掷千金。当初,不让你去就是这个原因,如今你为了钱财而害了弟弟,这也是我早就预料到的,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了。”

  4.范蠡断案以“厚”为准

  “仁”在中国文化中是个大概念,包含的意思多得很,这里,我们只取其中比较得到公认的一种意思,这种意思用孔子的话来说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用孟子的话来说是:“恻隐之心,仁也。”用中国商人祖师范蠡的话来说,就是“厚”。

  据西汉文学家刘向在其所著《新序》中的记载,在范蠡致富之后,一次,魏国出了一件棘手的案子,如何裁决,君臣上下都觉为难。这时,魏王想起了范蠡,认为他由平民靠经商发了大财,“富可敌国”,这样的人一定有过人的智谋,于是,便派人把他请来。

  魏王就这个案子请教范蠡,范蠡却说:“我是个粗鄙之人,不知道该怎么审案,只是我可以讲一件自己的小事给大王听。我家里有两块玉璧,它们颜色、光泽相同,直径也一样大小,但一块价值千金,一块却只值五百。”

  魏王一听,不明白了:“既然颜色、色泽、直径都一样,为什么一块值千金,一块只值五百呢?”

  范蠡说:“从侧面看上去一块比另一块厚了一倍,所以才值千金。”

  魏王听到这里,顿然大悟,连连称赞。从此以后,凡遇事情,可赏可不赏的,赏;能罚能不罚的,不罚。“厚”政之下,百姓无不称道。

  范蠡能把一个“厚”字以如此“悬念”手法突出出来,足以看到他的智慧。

  这里的“厚”,从方法上说,就是审判者站到被审者立场上看问题。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尽可能站到被审者立场上看问题。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出被审者较能接受的处置决定。这样的“厚”政理所当然地受到历来处于“薄;”即(苛)政之下的平民百姓的欢迎。

  范蠡的为政之道,同经商之道确有共通之处,虽然我们不知道他先精通的是哪一道,但我们暂且把他这一为政之道“复原”为经商之道。

  经商之道也是一种“为人之道”,在许多时候,商人这个中介之人对两头的卖主买主来说,也常处在“生杀予夺”的主导地位。而且,商人经商也有自己的根本大法,就是赢利,赢大利。按照“厚道”的要求,商人在赚钱的同时,不能忘记对方也是人,要会站到对方的立场上去看待买卖过程,能善待对方的地方,尽量善待之。说穿了一句话,赚钱也赚得对方服气、舒心,这就是厚道,仁慈了。

  中国有句商业谚语“买卖不成仁义在”,就说的这意思。不管生意成不成,以仁厚之心待人,让人感觉到买卖之外还有层“人情”在那里,以后有什么生意的话,他还是会来找你合作。

  5.范蠡的经商之道

  计然,名研,又称计倪、计砚,春秋时莘人(亦说“濮上人”),学识渊博,曾为越大夫范蠡之师。后辅佐越王勾践,富国强兵,打败吴国。范蠡称:“计然之术,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

  计然的经济理论之一就是“旱则资舟,水则资车”。意思是说,天旱以后就会发大水,故在天旱时不必买进车子,而要买进船只;天旱时船只没人要而价贱,发大水后船只将因求大于供而涨价,所以“旱则资舟”会获得大利,大水过后又会天旱,同样道理,发大水时要买进车子,“水则资车”才有大利可图。“旱则资舟,水则资车”说的是一个商品经营原则。也就是说,要预见物价的变动趋势;价格过贵,供给就会增多,供大于求价格就会下跌,贵又复贱。

  范蠡的商贸思想就表现在“计然之术”之中,即商贸活动必须要与自然界的发展变化相适应,要遵循客观自然规律。人们经商不仅要遵循客观规律,而且要把客观规律应用到经济现象的不断变化之中,去掌握市场趋势,适应市场需求。他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判断价格的涨落,即“论其(商品)有余和不足,则知(价格)贵贱。”他发现价格涨落有个极限,即贵到极点后就会下落;贱到极点后就会上涨,出现“一贵一贱,极而复返”的规律,这是很符合现代市场规律的。

  因为一种商品价格上涨,人们就会更多地生产、供应市场,这就为价格下跌创造了条件;相反,如果价格太低,就打击了人们的积极性,人们就不愿生产,市场的货物也就少了,又为价格上涨创造了条件。

  故范蠡提出一套“积贮之理”,就是说在物价便宜时,要大量收进。他说“贱取如珠玉”,即像重视珠玉那样重视降价的物品,尽量买进存贮起来。等到涨价之后,就尽量卖出。

  范蠡生活在农业经济时代,农产品是市场上最大宗、最主要的商品。农业有很强的季节性,每年气候不同,产量也就不同,对市场价格有重大影响,所以满足农业需要、为农业服务,就成为他经商的主要方向。他根据季节规律,提早储备物资,即所谓“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就是说,像作战之前要做好准备一样,根据季节的需要(时用)就可以预知市场所需要的商品(知物)。

  季节和气候变化是有规律的。范蠡引用了我国早已有的一条关于气候变化的规律性的古语,作为预知农业丰歉的依据。这条古语说:“6岁穰、6岁旱,121大饥。”意思是,每六年有一年风调雨顺的上好年景,也有1个旱年,每12年有个大旱年,也有1个水年。

  根据这个规律,他丰年就大胆收进。因为不会年年丰收,收进的货物不愁没有机会售出。同样,在大旱年物价上涨时,他就尽量抛售,不愁以后没有进货的机会。就这样,他不但自己致富,也为平抑物价、避免丰收年谷贱伤农与饥荒年民不聊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范蠡把政治、军事知识灵活运用于经营之道,运用朴素的辩证思维创立了“赢缩转化”的经商理念,他认为客观世界是呈循环变化的,信奉“贵上极则反贱,贱上极则反贵”,与一般商人反向运作,“水则资舟,旱则资车”,“求其一之利,逐致大富”。

  范蠡确实是一代商业奇才。据史书记载,在他从商的19年中,他曾经“三掷千金”——三次散尽家财,又三次重新发家。就是放在今天这个时代,这也算得上是一个奇迹!而掌握了市场的趋势、能够适应市场需求正是范蠡发家致富的重要原因。

  6.范蠡经商的小故事

  在山东一带,范蠡经商的传说很多,著名的有范蠡贩马等。范蠡在吴越生活了数十年,深知那里需要好马,而在北方收购马匹并不是难事。南北两地,马的价钱悬殊,这肯定是一个赚大钱的买卖。但问题在于,马匹的运输很困难,千里迢迢,运输费用高不说,路上盗匪极多,给这桩生意增添了无尽的风险。

  经多方考察,范蠡了解到齐国有一个叫姜子盾的巨商,很有势力,经常贩运麻布到吴越,早已买通了沿途强人,他的货物畅通无阻。于是,范蠡写了一张榜文,张贴在姜子盾所居城邑的正门。大意是:本人新组建一马队,开业酬宾,可免费帮人向吴越运送货物。不出所料,姜子盾主动找到范蠡,请求运麻布,范蠡满口答应。就这样,范蠡与姜子盾一路同行,货物连同马匹都安全到达吴越。马匹在吴越很快卖出,范蠡赚了一大笔钱。

  这个故事,可以说是范蠡运用自己的智慧,与人合作实现双赢的好策划。

  范蠡虽然运过马,但是他经营的最大宗商品还是粮食。在古代中国,农产品是市场的最大宗、最主要的商品。

  春秋时期范蠡来到山东,准备白手起家。他明白,又想赚钱,又不投入本钱,自己唯一的资本就是信用。只要自己的信用获得了齐国人的认可,他就可以将齐国人暂时吃不了的粮食运到燕国贩卖,再从燕国贩运当地土特产到齐国,从中谋利。

  为了经营自己的诚信,范蠡开始到处借钱。开始,他只借半金,每次只借一天,渐渐地,他开始每天借一金,每次借五天,并且对于每次借给他一金的人,在原数奉还的同时,还附送一点小小的礼物作为报酬,有时候是一条鱼,有时候是一只雁。过了不久,范蠡借款的数目越来越大,最后发展到借万金,一年还期,并附利息6%

  就这样,范蠡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逐渐积累自己的信用度。两年之后,范蠡了解到北方的燕国遭受旱灾,粮食当年几乎颗粒无收,于是,他以高于当时齐国市场的粮价,向齐国人借粮,借期六个月。消息散发出去后,很多齐国人甚至将家里的口粮都借给了范蠡,供他经营。范蠡就靠着这些资本,从燕、齐两地经营异地贸易,大获成功。其事迹甚至被司马迁写进史记,成为中国商人入史的第一人。

  这个故事也说明了范蠡经商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讲信用。他在经商的同时实际上在用心地经营着自己的诚信。

  范蠡经商能成功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懂得经济的发展规律,并要预谋在先。他针对当时以农业经济为本的实际情况,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注意观察天时气象,并用“五行”之说总结出了农业生产丰歉的一般规律,就是:“岁在金时,能够丰收;岁在水时,就有水灾之害,可能歉收;岁在木时,就可能出现饥馑;岁在火时,则要出现旱灾”,“每六年一丰收,六年一旱灾,十二年要有一次大的饥荒”。

  范蠡总结的这个规律也为后来历朝历代解决饥荒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探索。

  7.范蠡的成功经营理念

  范蠡富可敌国又倾财赈民并助人致富的社会责任感,即便在今天,亦堪为楷模。我们完全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向范蠡学习:

  1.运用智慧,广开财源

  经商之人一定要多动脑筋,放出眼光,积极研究市场行情,及时捕捉机遇,多元相济,综合经营,这样才能财源滚滚。

  2.重义轻利,仗义疏财;富而好德,富行其仁义

  范蠡在齐国经营农业和商业,发了大财,但他把金钱看得很淡薄,把钱财都分散给穷朋友和疏远的亲戚。他能发家致富,又能散财,这才成为人们心目中难得的活财神。经商之人还要学习范蠡正确的金钱观:“钱财如刀,可救人亦可杀人;钱财如水,既载舟也能覆舟。”

  3.诚信经营,以德立商

  “德”是立身之本,是成事之基。能够致富是一种能力,怎样运用财富其实是一种素质。就像一个人很有才但品质低下,他对人对社会的危害就很大;如果成功的富有商人不讲诚信,品德恶劣,他对社会的危害也是极大的。有高尚品德的富人才能更好地使用金钱,才能把财富的作用更恰到好处地发挥,从而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此外,后人还归纳出了范蠡的“经商十八则”:

  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

  价格要定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

  费用要节俭,切勿奢华,奢华则钱财竭;

  赊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

  货物要百验,切勿滥入,滥入则货价减;

  钱财要明慎,切勿糊涂,糊涂则弊端生;

  临事要尽责,切勿妄托,妄托则受害大;

  账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

  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

  主心要安静,切勿妄动,妄动则误事多;

  工作要精细,切勿粗糙,粗糙则出劣品;

  谈话要规矩,切勿浮躁,浮躁则失事多;

  出入要谨慎,切勿潦草,潦草则错误多;

  用人要公正,切勿歪斜,歪斜则托付难;

  优劣要细分,切勿混淆,混淆则耗用大;

  货物要修正,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

  期限要约定,切勿马虎,马虎则失信用;

  买卖要随时,切勿拖延,拖延则失良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