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表里不一,谓之厚

表里不一,谓之厚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这一点却非常人都能够做到的,它需要经过一个磨炼的过程,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达到,而这个过程也是锻炼厚脸的过程,因此我们变向地说,表里不一,谓之厚。有时,表里不一的人,我们又可以将其称为两面人,而人的两面性通常是指人的“善性”与“恶性”。同时,我们也可以说,壶子的表里不一之功可谓是达到了至高的境界,是厚黑智慧之“厚”的集大成者。我们在这里所提倡的厚黑智慧中的表里不一,主要是指,能够根据具体情

1.表里不一,谓之厚

第三步是“厚而无形,黑而无色”。至厚至黑,天上后世,皆以为不厚不黑,这个境界,很不容易达到,只好在古之大圣大贤中去寻求。有人问:“这种学问,哪有这样精深?”我说:“儒家的中庸,要讲到‘无声无臭’方能终止;学佛的人,要讲到‘菩提无树,明镜非台’,才算正果;何况厚黑学是千古不传之秘,当然要做到‘无形无色’,才算止境。”

表里不一,顾名思义,表面与内在不一样,即表现出来的与内心所想的不一样,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善性与恶性的不统一。但是这一点却非常人都能够做到的,它需要经过一个磨炼的过程,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达到,而这个过程也是锻炼厚脸的过程,因此我们变向地说,表里不一,谓之厚。

有时,表里不一的人,我们又可以将其称为两面人,而人的两面性通常是指人的“善性”与“恶性”。人之所以有善恶之分,不是因为不同的人体内仅有善或恶,而是善与恶孰轻孰重的问题。当一个人的体内“善性”强于“恶性”时,那他就是善的,反之,则是恶的。但是厚黑学上所强调的致厚之人通常是指那些能根据实事恰当地处理好善与恶的轻重问题的人,当然,这时一定不能让外人看出我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否则仍不能算是厚黑智慧中的“厚人”,因此,我们可以将这层功力称为“深不可测”之功。

老子认为,作为管理者,也一定要使自己变得“深不可测”,更要懂得巧妙地掩饰自己的意志和决定,而成就大业的管理者,在人生的逆境或者混乱复杂的斗争中,都要懂得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努力做到表里不一,因为这样对他们取得最后的胜利是有很大帮助的。

北魏节闵帝元恭,是献文帝拓扑弘的侄子。孝明帝时,元义专权,肆行杀戮,元恭虽然担任常侍、给事黄门侍郎,但总担心有一天会大祸临头,索性装病不出来了。那时候,他一直住在龙华寺,和谁也不来往,他就这样装哑巴装了将近十二年。孝庄帝永安末年,有人告发他不能说话是假,心怀叵测是真,而且老百姓中间还流传着他住的那个地方有天子之气的说法。元恭听了这个消息,急忙逃到上洛躲了起来。没过几天就被抓住送到了京师。关了几天后,由于没有找到什么证据,不得已又把他放了出来。

北魏永安三年十月,尔朱兆立长广王元晔为帝,杀了孝庄帝。那时,坐镇洛阳的是尔朱世隆。他觉得元晔世系疏远,声望又不怎么高,便打算另立元恭为帝,但又担心他真的成了哑巴。于是便派尔朱彦伯前去见元恭,摸清真实情况。事已至此,元恭也知道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见到尔朱彦伯后开口说:“天何言哉!”十二年的哑巴说了话,彦伯大喜。不久,元恭即位当了皇帝。

元恭深藏不露,装聋作哑最后做成了皇帝,其高明之处着实令我们佩服。尽管中间有传言挑明他所做事情的真相,但是他仍旧一如既往,坚持到底,因为他心中有一个信念——与邪恶势力抗争到底,但又不能明争强斗,否则受伤的只能是自己。这也说明了他的高明之处,也是他日后能够称帝的关键因素。

表里不一的厚黑之道,不仅可以用于保全自身,还可以用于治人,不仅可以用于政治生活,还可以用于日常生活……

东周时期,据传郑国有一个善于相面的巫师,名叫季咸。此人神通广大,只需根据人的长相,就能够预测出这个人的生死存亡、福祸寿夭,甚至还能测准应验具体在何年何月何日。当时,郑国的人见了他之后,都会躲得远远的,因为害怕他会说出一些与自己有关的、即将发生的凶事。

壶子的弟子列子听说这件事之后,十分崇拜季咸,觉得他非常了不起。于是便对他的老师壶子抱怨说:“在我不知道季咸之前,我都觉得您交给我的理论和学问是世界上最高深、最奥妙的,但现在我不这样认为了。天外有天,季咸要比老师您更加高明!”

壶子听了弟子列子的话,微微一笑,看着他说:“我平时只是给你讲了道的外表,还没有讲到具体实质,你怎么就能够妄下结论呢?试想,如果世上只有雌鸟而没有雄鸟,怎么会生出卵来呢?只有一些浅薄之人的心思,才容易被别人看透。你明天不妨把季咸叫来,我也好见识一下。”

第二天,列子就把季咸请了过来。壶子见到季咸后,没有说一句话,季咸相完面之后很快就离开了。

列子紧追不舍,焦急地问道:“我的老师怎么样?”

季咸悄悄地压低声音说:“唉,我就实话相告吧!你的老师面如死灰,恐怕在世上的时日不多了,我敢预言,他的寿命绝对不会超过十天。”

列子听完季咸的话之后,内心非常伤心,他连忙跑到屋里,痛哭着把刚才季咸告诉自己的话告诉了壶子。壶子听完哈哈大笑说:“你不用害怕,我刚才给季咸看的是土一般的面色。心境寂静,止而不动,所以他只能看到我闭塞生机的样子。明天你再把他请来,让他看看我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次日,季咸又应邀前来。他仔细看过壶子的面相之后,十分欣喜地告诉列子说:“你不必再担心你的老师了,他有救了,因为他闭塞的生机已经开始通畅,形势有所好转了。”

例子又把季咸的话转告给了壶子。壶子依旧笑笑说:“刚刚我排除一切私心杂念,生机会从我的脚后跟直接升至头顶。过几天你可以请他再来。”

又过了一些日子,季咸相过面之后对列子说:“我很奇怪,前几天你的老师明明还有一些生机,怎么今天精神恍惚、神若游离了呢?很抱歉,还是等他心神安定的时候我再来看看吧!”

这次,列子告诉壶子说:“我刚才向他展示的是没有任何迹象的空虚世界,所以他弄不明白,明天你请他再来。”

第二天,当季咸进到屋子里看到壶子的面色时,就大跑了出来。壶子也吩咐列子快去追上他。但是季咸疾跑如飞,列子根本追不上。无奈之下,他只有回头,问壶子到底给季咸展示了什么?壶子说:“刚才我让他看的是我的根本大道,但还没完全展示出来,他就跑了。我只是想逗逗他而已,让他无法猜测,结果他刚看我一眼就被吓跑了。”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这个时候,列子才体会到自己根本没有学到壶子所教的东西,内心十分惭愧。从此以后,他摒弃了一切杂念,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保持无为的状态,而且与世无争,与人无争,他就这样默默无闻地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很显然,壶子就是通过让季咸看到自己不同的外在表现,让他做出自相矛盾的判断,最后用他深藏不露的功力做出更为奇怪的面部表象吓跑了季咸,说服了列子。同时,我们也可以说,壶子的表里不一之功可谓是达到了至高的境界,是厚黑智慧之“厚”的集大成者。

有时表里不一的人,也包括那些笑里藏刀的人,他们有时会“口里喊哥哥,手里摸家伙”,但是他们的这种“聪明之举”终究会被识破,其内心真实的想法也会在心虚行事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来,他们也会受到所交往之人的唾弃,因此,这样的表里不一是不可取的。我们在这里所提倡的厚黑智慧中的表里不一,主要是指,能够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是该用善性还是恶性的处理方法,尽管心有不甘,尽管所行之举与心中所想有很大反差,但为了大局,为了赢取更大的机遇,在不损坏别人利益的基础上做出的以退为进的让步,是较为可行的为人处世的方法,这是一种“厚”字为人处世的超高境界。

一个真正成熟的人,一个胸有城府的人都会两面地看待问题,会根据问题的两面性调整自己的处事策略,有时尽管心有不愿,为了将事情处理得更为妥帖,还是会做出一些有违内心真实想法的事情,但是他的内心却是非常清醒的,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他是够厚的人,也是大家都争相学习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