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有哪些

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有哪些

时间:2022-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一般是指跨国公司内部的产品、原材料、技术与服务的国际间流动,即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国外子公司之间以及同一系统子公司之间跨国界的贸易关系。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价格采用转移价格的方式。其主要原因是跨国公司进行内部贸易大大减少了贸易壁垒从而降低了成本。

(一)扩大公司内部贸易

1.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含义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一般是指跨国公司内部的产品、原材料、技术与服务的国际间流动,即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国外子公司之间以及同一系统子公司之间跨国界的贸易关系。这种贸易虽然导致商品跨越国界的流动,但是交易行为主体实际上是同一个所有者,它既具有国际贸易的特征,又具有公司内部商品调拨的特征,因此其本身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际贸易。

2.扩大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原因

(1)绕过外部市场,降低交易成本。企业所处的市场往往是不完全竞争的,为了避免市场经营中的不确定性和弥补交易成本过高的缺陷,跨国公司通常采取内部贸易的方式从而减低交易成本,实现最大利润。

(2)谋求转移价格的避税效应。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价格采用转移价格的方式。如在关税方面,高关税国家的子公司从其他子公司进口的价格要压低,而低关税国家的子公司的进口价格可抬高,以减少整个公司缴纳的关税金额。

(3)增强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垄断地位。跨国公司通过市场内部化,实行差别性定价战略,充分地掌握市场力量;另外,某些跨国公司具有雄厚综合生产营销实力,可垄断上游产品生产,制定较高内部交易价格,使初级产品的市场价格保持较高水平,提高产品下游阶段的进入壁垒,维护自身在下游产品生产营销中的垄断地位。

(4)防止技术优势的扩散,增强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技术垄断地位。如果跨国公司的技术产品在公司外部进行交易有可能被竞争对手模仿而蒙受损失,内部贸易可以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

(5)保证特定产品的生产,确保供销优势。在跨国公司生产过程中,某些中间投入是高度特定的,他们在质量、性能或规格上都有特殊要求,是外部市场很难提供的,并且在价格和供应量方面有着不确定性,因此只有把它们纳入整个跨国公司生产体系才能确保这种中间产品的提供,保证生产过程的继续。

(6)解决跨国公司各个利益中心之间矛盾的产物。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关系一般由股权份额决定:①完全控股的关系;②大份额控股的关系;③小份额控股的关系。由于母公司对子公司控股程度有所不同,它们经济利益统一程度往往就不一致。因此在跨国公司的内部交换过程中,就不能以利益的完全一致性为基础进行无偿调拨,而必须采取贸易的形式,通过内部市场机制满足各方的经济利益,以解决内部经济利益的矛盾。

3.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规模越来越大,其对国际贸易总体发展的影响是双重的,其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内部贸易直接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根据对有关国家跨国公司的抽样调查推算,内部贸易在有关国家出口贸易中的比重,瑞典为36.l%,德国为34.6%,英国为29.6%,日本为17%,欧盟平均为29.6%。

第二,内部贸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并使得国际贸易总量增加。其主要原因是跨国公司进行内部贸易大大减少了贸易壁垒从而降低了成本。

第三,随着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以及内部贸易的扩大,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逐步发生了变化。初级产品的比重大幅度下降,制成品和中间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

第四,技术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日益突出。内部技术贸易创造的巨额利润,一方面激发了跨国公司进行研究和开发的热情,另一方面为跨国公司从事研究和开发提供了大量资金。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科技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量,如美国全部专利的75%—85%被美国跨国公司所拥有,世界90%的生产技术也被跨国公司500强所控制。

另外,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国际贸易格局,使国际贸易关系复杂化。首先,由于内部贸易采用转移定价手段达到跨国公司的特定目标,如将资金和利润调出东道国、逃避东道国的税收、绕过东道国关税壁垒等,使东道国的利益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其次,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使世界市场上通过传统的“自由市场”按照公平条件进行的交易所占比重不断减少,而通过其内部所谓的“封闭”市场进行的交易则日益扩大。此外,内部贸易一方面使跨国公司自身的竞争力大大提高,垄断实力大大增强;另一方面,它又使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局外企业在垄断竞争的世界市场中更难立足。

(二)建立公司战略联盟

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跨国公司在共同投入和优势资源互补的基础上,在研发、生产、开拓市场等方面形成协力运作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跨国公司战略联盟主要有三种形态:

一是合作式联盟,这是两个以上的跨国公司出于对整个国际市场的预期目标和公司自身总体经营目标的要求采取的一种长期性合作与联盟的跨国投资方式。二是互补式联盟,通常是将各自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各自优势,又与联盟伙伴密切配合,以便共同对付其他竞争对手。三是项目式联盟,这是跨国公司为获取高附加值及高科技领域发展而采取单个项目或多个项目合作的形式,以便分摊巨额的研发费用,分享战略利益。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新技术革命步伐的加快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地采用低阶战略联盟的方式来保持和扩大自身的生存空间。这种现象在高科技领域尤为突出,在跨国公司的战略联盟中,研究与开发型占了80%。如摩托罗拉公司、索尼公司、三菱公司和加拿大贝尔公司签订联合协议,共同开发新一代芯片

目前,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涉及领域十分广泛,主要集中在国际竞争异常激烈的半导体、信息技术、电子、生物工程、汽车制造、仪器、食品饮料、航运和银行等资本密集型行业,并且其战略合作覆盖领域已从科研开发扩展到生产、销售、服务的全过程。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所形成的新的寡头垄断,正在改变世界产业的格局,并在世界范围内重新配置各国资源。

(三)采取跨国并购迅速进入目标国市场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跨国公司必须以全球市场为目标,争取行业领先地位,在本行业要追求全球规模,追求全球范围内的最低成本生产和最高价格销售,提高全球市场占有率并获取全球利润。以同业跨国并购战略,强强联合追求规模经济,以跨行业混合并购来快速进入新行业,增强竞争能力。

由于跨国并购方式具有迅速打进国外市场,扩大产品种类,充分利用现有营销渠道,获得目标公司的市场份额等优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中倾向于更多地采用并购方式。伴随着大规模跨国并购活动的进行,跨国公司也更加重视股市融资,重视提高本企业的市场资本价值。

(四)实施离岸外包业务,实现归核化

21世纪初以来,跨国公司纷纷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到发展中国家,集中发展自己的核心产业,形成全球瞩目的离岸外包浪潮,以实现归核化。全球外包公司集中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每年离岸外包业务的总价值达到5 500亿美元。如波音与麦道两家飞机公司合并以后,为了更快地发展新型飞机,将外包协作的重要零部件由25种增加到55种,其中70%的业务由发展中国家的中小企业承包。软件行业的离岸外包业务比例最大,微软、IBM等公司纷纷在印度和中国开展软件研发的外包业务。

(五)本地化战略

本地化战略的实质是跨国公司将从产品制造、产品品牌、人力资源到营销方式、资本运作、研究与开发、公司风格和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全方位融入东道国经济的过程。这种“入乡随俗”的经营方式有助于跨国公司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减少东道国国内对外来资本的抵触情绪,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同时还能降低综合生产成本,增强盈利性。

英特尔公司在中国市场的运营为例。该公司1985年进入中国,一直致力于中国IT产业的发展,在中国直接投资约45亿美元,目前已经在中国内地设立了16个分公司和办事处,拥有本地员工6 000多人。英特尔全球研发中重要的四个研发机构——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英特尔亚太区研发有限公司、英特尔中国软件中心和英特尔亚太区应用设计中心都在中国设立。英特尔还在上海和成都设立芯片封装与测试工厂,在大连设立芯片制造厂,与大连政府合作建立半导体学院。英特尔在中国设立了“英特尔投资中国技术基金”,为中国的新兴技术和企业投资。正是由于本土化战略的有效实施,才有了英特尔在中国市场的巨大成功。

(六)积极进行国际技术转让

跨国公司进行国际技术转让,客观上推动了先进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不仅有利于世界总体科技水平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各国的经济发展。跨国公司在技术创新活动和技术成果方面的垄断地位,决定了它在国际技术转让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跨国公司是当代国际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的主体与主要组织形式。跨国公司在国际技术转让中的作用主要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实现。对于技术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而言,通过引进外资,实行“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利用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效应,能够提高本国的技术水平,缩短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在当前的国际技术贸易中,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占据了大部分份额,西方发达国家5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集中控制了世界90%作用的生产技术和75%左右的技术贸易。美、日、欧之间的技术贸易额占全球的80%,跨国公司在国际技术转让中获得了相当可观的技术收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