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会计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不利因素分析

会计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不利因素分析

时间:2022-1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高职院校“双师型”会计教师人数比例不高,这已成为严重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许多“双师型”教师接触社会后,出现思想波动,对教学工作不安心。“双师型”教师无论是在理论培养上,还是在实践培训上,均存在依附普通教育模式、内容界定单一的缺陷。特别是高职院校归属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后,学院与行业的联系日见松散,“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日见困难。

(一)会计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不利因素分析

当前高职院校“双师型”会计教师人数比例不高,这已成为严重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影响这支队伍建设的主要因素有:

1.“双师型”教师要求与个体素质差异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大多数专任教师缺乏在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工作经历,他们大多是学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财经院校的毕业生,虽有较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但缺少财会工作经历,实践能力偏低。而实业界人士财会实践经验虽然丰富,但又欠缺理论水平。据统计,大学(研究生)毕业直接任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师占86.5%,而从企业调入的所占比例为7.4%。多数教师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实训能力、现场教学都处于弱势,与社会上需要的既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还有很大差距。

2.职称评定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刺伤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积极性

教师职务评定中强调科研论文的质量和发表论文刊物的级别。这根指挥棒无形中引导教师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在追求科研论文、著作等硬性指标上,并想尽办法将自己的论文发表到理论性的“核心刊物”上,而忽略了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3.行业收入差异带来了“双师型”教师流失的风险

由于证券、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上市公司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收入水平往往高于教师的收入水平,所以既有雄厚的财会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具有良好素质和能力,正是这些企业“老总”情有独钟与青睐的对象。因此企业反而会蓄意招“降”纳“叛”,挖我人才。许多“双师型”教师接触社会后,出现思想波动,对教学工作不安心。有的人早已“暗度陈仓”,要求调动工作。几乎每个高职院校都发生过此类原因流失的教师。

4.专业课教师的培训不足严重影响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从现状看,一方面,由于缺乏完整的专业理论培训体系,影响了教师的理论充实与专业素质提高;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完善的实践技能培训体系,妨碍了教师专业能力的深入发展。在师资相对紧缺的情况下,并不把“双师型”教师作为上岗任教的必要条件。在师资相对宽松时,也没有把“双师型”教师作为竞争上岗的优先条件加以硬性规定。“双师型”教师无论是在理论培养上,还是在实践培训上,均存在依附普通教育模式、内容界定单一的缺陷。特别是高职院校归属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后,学院与行业的联系日见松散,“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日见困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