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随着货币的诞生加剧了信用危机的显现

随着货币的诞生加剧了信用危机的显现

时间:2022-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马克思的分析,经济危机是特定的生产方式下所产生的历史现象。这种以G为媒介而进行的商品流通过程“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实质上不同于直接的产品交换”。这些矛盾运动的最终结果必然导致商品流通过程中社会需求与社会供给在空间与时间上出现双重断层,预示着商品流通中可能出现需求与供给的失衡,为经济过剩危机的爆发提供了可能性。随着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职能的发展,商品生产者之间结成一系列信用关系。

四、随着货币的诞生加剧了信用危机的显现

根据马克思的分析,经济危机是特定的生产方式下所产生的历史现象。人类社会最初的交换过程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此时的交换是一种典型的直接的物物交换,即W-W。这一交换过程中的交换客体仅限于剩余产品且交换行为十分偶然,但是任何参与交换的个人既是买者又是卖者,产品的交换存在直接的同一性。这种直接的交换过程是绝对平衡的,因此不可能引发任何形式的经济危机。

当人类社会进入以一般等价物为中介的间接的物物交换阶段(W-等价物-W)时,特别是当货币进入商品流通领域充当一般等价物(W-G-W)之后,情况就发生了质的改变。这种以G为媒介而进行的商品流通过程“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实质上不同于直接的产品交换”。在这种商品流通过程中,由于G的介入与交换时间和空间的不断扩展,交换内部原有的统一被分裂成买(G-W)和卖(W-G)这两种行为。这两种行为的外部对立促成使用价值与价值、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以及物的人格化与人格的物化这四对商品本身内在矛盾的不断运动、发展甚至激化。这些矛盾运动的最终结果必然导致商品流通过程中社会需求与社会供给在空间与时间上出现双重断层,预示着商品流通中可能出现需求与供给的失衡,为经济过剩危机的爆发提供了可能性。但是,在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人类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商品货币经济只处于从属地位,因而商品内在的矛盾对立与冲突还仅仅是局部的、表层的,还不足以形成经济危机爆发的物质基础。

随着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职能的发展,商品生产者之间结成一系列信用关系。当这一信用链条中有人无法按时支付时,链条就会断裂,引起信用危机,从而使得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增大。马克思认为,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暗含着一个直接的矛盾。在各种支付互相抵消时,货币只是在观念上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而在进行实际支付时,货币又不只充当媒介形式,“而是充当社会劳动的单个化身,充当交换价值的独立存在,充当绝对商品”。“这种矛盾在生产危机和商业危机中称为货币危机的那一时刻暴露得特别明显。这种货币危机只有在一个接一个的支付的锁链和抵消支付的人为制度获得充分发展的地方,才会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