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国际收支形势展望

我国国际收支形势展望

时间:2022-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国际收支状况有望继续改善。我国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是“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在欧元区17国中,以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希腊与西班牙等5个国家的债务问题最为严重。在此期间,中国对外经济迅猛发展,国际收支和外汇储备也呈现出一些突出的特点。这充分反映了我国国际收支明显好转,国际经济地位显著提高。

三、我国国际收支形势展望

我国国际收支状况有望继续改善。主要发达国家就业形势短期内难以明显改观,将呈现“无就业增长”,再加上去杠杆化进程的持续影响,消费有待进一步提振。我国加强宏观调控,“十二五”期间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将继续加快,内需将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我国经济复苏快于其他国家,进口将保持相对较快增速,贸易平衡状况可能进一步改善。

国际收支运行可能呈现一定波动。宏观经济环境仍不稳定,全球经济的下行风险依然存在,发达经济体内生动力不足,新兴市场经济体通货膨胀压力明显加大,经济可持续增长也面临挑战。同时国际金融市场存在较多不确定性,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尚未得到明显缓解,金融体系风险与主权风险相互交织,金融机构持续去杠杆化进程可能会导致市场进一步波动。

我国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是“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我国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通过调整经济结构,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减少国际收支顺差,拓宽资金流出渠道,促进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

资料卡

欧洲债务危机

欧洲债务危机始于希腊的债务危机。

2009年10月,希腊新任首相乔治·帕潘德里欧宣布,其前任隐瞒了大量财政赤字,随即引发市场恐慌。截至同年12月,三大评级机构纷纷下调希腊的主权债务评级,投资者在抛售希腊国债的同时,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主权债券收益率也大幅上升,欧洲债务危机全面爆发。

2011年6月,意大利政府债务问题使危机再度升级。这场危机不像美国次贷危机那样一开始就来势汹汹,但在其缓慢的进展过程中,随着产生危机国家的增多与问题的不断浮现,加之评级机构不时的评级下调行为,目前已经成为牵动全球经济神经的重要事件。政府失职、过度举债、制度缺陷等问题的累积效应最终导致了这场危机的爆发。在欧元区17国中,以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希腊与西班牙等5个国家的债务问题最为严重。

要点回放

img14

思考与训练

(一)名词解释

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项目自主性交易补偿性交易周期性不平衡货币性不平衡结构性不平衡收入性不平衡特别提款权

(二)集思广益

1.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项目是如何分布的?

2.什么是国际收支不平衡?衡量国际收支平衡与否的标准是什么?

3.我国国际收支调节的政策与措施是什么?

4.国际收支不平衡有几种类型?简述它们各自产生的原因。

(三)单项选择

1.在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是()。

A.经常账户       B.资本金融账户

C.净差额与遗漏     D.储蓄与相关项目

2.投资收入属于(  )。

A.经常账户       B.资本金融账户

C.净差错与遗漏     D.储备与相关项目

3.战争赔款属于(  )。

A.贸易收支       B.劳务收支

C.单方面转移      D.投资收益

4.对于收入性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可用(  )予以调节。

A.财政货币政策     B.直接管制

C.汇率政策       D.外汇缓冲政策

5.一国货币贬值会对一国国际收支各项目产生不同影响,对(  )会产生不利影响。

A.贸易收支       B.旅游收支

C.劳务收支       D.单方面转移收支

(四)技能训练

已知A国某年对外经济活动的资料如下:

1.美国从A国进口260万美元纺织品。A国将此笔货款存入美国银行;

2.A国从德国购入价值5000万美元设备,由A国驻德国的银行机构以美元支票付款;

3.A国向泰国提供80万美元的工业品援助;

4.A国动用外汇储备50万美元,分别从泰国和美国进口小麦;

5.美国保险公司承保(2)、(4)项商品,A国支付保险费3万美元;

6.A国租用英国的船只运送(2)、(4)两项商品,运费15万美元,付款方式同(2);

7.外国游客在A国旅游,共花费了15万美元;

8.A国在海外的侨胞汇回本国25万美元;

9.日本以1500万美元的机械设备在A国进行直接投资;

10.A国在美国发行价值1000万美元的10年期企业债券,所得该笔款项存入美国银行;

11.A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借入短期资金500万美元,以增加外汇储备;

12.据年底核查,A国外汇储备实际增加15万美元。

试根据以上资料,编制一张A国某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

(五)案例分析

我国国际收支运行轨迹及特点

改革开放30余年中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此期间,中国对外经济迅猛发展,国际收支和外汇储备也呈现出一些突出的特点。其中主要的阶段性特征如下:

1.1982~1984年,国际收支顺差阶段

这一时期经常项目出现较大数额顺差,分别达到56.74亿美元、42.4亿美元和20.30亿美元。同时,资本项目的净额1982年净流入3.38亿美元,1983和1984年分别为净流出2.26亿美元和10.03亿美元。

由于该时期资本项目规模占整个国际收支比重较小,故1983和1984年经常项目顺差弥补了资本项目逆差,从而使1982~1984年整个国际收支为顺差,国家外汇储备连年增加,虽然增加的绝对金额在减少。

2.1985~1989年,国际收支顺差与逆差互现阶段

1985、1986、1989年外汇储备减少,1987和1988年外汇储备增加。这是由于该时期除1987年经常项目为顺差外,其余年份均为逆差:1985年为-114.17亿美元、1986年为-70.34亿美元、1988年为-38.02亿美元、1989年为-43.17亿美元。

引起经常项目逆差的重要因素是外贸逆差。需要指出的是,1987年经常项目顺差得益于劳务项目净收入和无偿转让净收入。若从进出口看仍然为逆差;若从资本项目看,五年均为资本净流入:1985年为89.72亿美元、1986年为59.43亿美元、1987年为60.02亿美元、1988年为71.32亿美元、1989年为37.2亿美元。资本项目净流入弥补了1988年的经常项目逆差而有余,因而当年外汇储备增加。

然而,1985、1986和1989年的资本项目顺差却未能弥补同期的经常项目逆差,所以这三年的外汇储备减少。

3.1990~2012年,国际收支顺差阶段

在这23年内,除1992年外汇储备减少外,其余年份的外汇储备均为增加,且增加的绝对额都高于1990年前的各年份。

随着国力提升,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迅速扩大:1990年突破百亿大关,达110.93亿美元; 1996年突破千亿大关;2001年10月底突破2000亿大关;2003年连破3000亿和4000亿; 2004年攀升至6000亿;2005年跃升为8000亿;2006年末终破万亿美元大关,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2007年末突破1.5万亿;2008年末达到19460亿美元;2009年末达到23992亿美元;2010年末达到28473亿美元;2011年末达到31811亿美元。这充分反映了我国国际收支明显好转,国际经济地位显著提高。23年来,除1993年经常项目为逆差外,其余年份均为顺差;同期资本项目除1992及1998年略为净流出外,均为净流入。

案例评析

从国家的外汇储备的增长看,较多的外汇储备可以提高国际金融市场融资能力,可以保护一国免受外部冲击,亚洲金融危机中泰国等国家的经历证明充足的外汇储备的重要性。然而,作为一国政府持有的以可兑换货币表示的支付手段和流动性资产,我国外汇储备增长速度与规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问题。步入2000年以后,中国的外汇储备出现了高速增长。截至2011年末,我国的外汇储备达到31811亿美元。这个数字既展示了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成果,同时也引起国际范围的广泛关注,就我国的切身利益来说也并非外汇储备越多越好。一是要考虑成本问题,例如把外汇储备投向流动性高的“安全资产”美国国债,则只能获得不足2%的回报率,当美国陷入金融危机泥潭之时我们难免要承担相应的风险;二是外汇储备过多还会失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优惠贷款;三是长期的“双顺差”格局极易引发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因此,必须要确立一个科学的外汇储备规模,避免陷入两难境地。

外汇储备是关乎经济内外平衡的重要宏观金融变量指标。由于外汇储备规模远远超过维护我国金融安全之需,已引发诸如严重冲击货币政策、加大国内通胀和信贷风险、加剧币种风险与国际经济利益摩擦等多方面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的是,外汇储备规模超大必然导致流动性过剩,影响银行资金使用效率,加剧经济结构失衡。外汇占款作为基础货币大规模投放在货币乘数作用机制下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多倍扩张,市场流动性急剧膨胀。不仅商业银行存差规模日益拉大,货币市场流动性泛滥等问题均源于此,甚或引发企业利润大幅下滑、通胀、失业增加等一系列消极后果。因之,流动性过剩已成为我国金融运行一个突出的结构性矛盾,是宏观经济决策部门的棘手问题。同时,外汇储备激增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失衡,阻碍实现经济增长向内需主导型模式的转变。不仅影响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良好型社会的目标实现,还会挫伤经济增长潜力与后劲,干扰经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案例讨论

1.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的原则是什么?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各账户之间有什么关系?

3.为什么我国长期大量的“双顺差”格局形成的巨额外汇储备并非完全好事?你认为应该采取怎样的调节措施?

探索平台

http://www.pbc.gov.cn.

http://www.safe.gov.cn.

http://www.imf.or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