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各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变化的趋势

各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变化的趋势

时间:2022-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公营的、投资于政府债券或其他公共部门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模式与各国私营的“企业退休金”的基金管理模式进行比较时我们发现,多数政府经营的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收益率低于私营的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收益率,甚至出现负值。

二、各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变化的趋势

当公营的、投资于政府债券或其他公共部门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模式与各国私营的“企业退休金”的基金管理模式进行比较时我们发现,多数政府经营的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收益率低于私营的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收益率,甚至出现负值。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起,一些国家开始在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主体模式和投资模式上出现了“开放”的现象,人们认识到政府管理的投资于政府债券的基金过于强调基金的名义安全性而使得基金的实际收益率过低,在人口老龄化的情况下,基金的低投资收益率甚至是负收益率,无疑是与人口的结构的变迁相矛盾的,人们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经济贡献有了新的认识,社会保障基金的积累对储蓄率的积极影响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这些储蓄在多大程度上能顺利转化为资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向模式的选择,如果投资的主体模式和投资方式模式能有效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原则,就能有效地配置资本资源,推动资本形成,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已远远超过了对基金保值增值的追求,不只是资本短缺,资本市场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追求社会保障基金对经济的贡献,资本充裕的国家也有人强调社会保障基金对资本形成的作用而主张基金管理主体模式和投资模式的变迁,如新加坡、美国。

新加坡在这种“开放”现象中是个非常典型的例子。20世纪80年代以前,新加坡的公积金主要用于购买国债,20世纪80年代后,新加坡国内储蓄充足,政府开始将基金的一部分用于国外投资,回报不俗,但政府仍只给基金2%~3%的利息。公积金的利息长期以来大大低于其经济的增长,因此它受到许多责备,近年来,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开始有了“开放”的倾向。一是开放基金市场,允许具备相应条件的公积金管理者进入基金管理行业,以形成竞争;二是开放公积金的投资管制,允许一部分基金投资于国内股票、一些指定国家的股票以及亚洲以外的资本市场。新加坡此举的一个原因就是担心个人大部分的长期储蓄存于公积金会阻碍新加坡资本市场和基金管理业的发展。新加坡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模式的这些变化说明,新加坡政府已经在公积金制度的经济功能上来看问题,而不是墨守公积金制度只是一个保障制度的思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