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评《物价上涨的原因及平抑物价的对策》

评《物价上涨的原因及平抑物价的对策》

时间:2022-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读《人民日报》1988年4月8日登载的《物价上涨的原因及平抑物价的对策》一文,对其部分内容有些想法,特写出来向发表意见的有关专家请教。但1949年至1978年的所谓“隐蔽性”的物价上涨,事实上不是“隐蔽”的,统计数据如表16-3所示。因此,相对而言,以前潜伏着的消费品价格上涨则是隐蔽性的了。最引起我注意的是这篇文章提到的物价上涨原因“非货币因素说”。这两者都不能使商品的价格上涨。

2.评《物价上涨的原因及平抑物价的对策》

读《人民日报》1988年4月8日登载的《物价上涨的原因及平抑物价的对策》一文,对其部分内容有些想法,特写出来向发表意见的有关专家请教。

这篇文章说,薛暮桥认为,“我国物价上涨建国以来就有,只是不同阶段表现形式不同而已。1949年至1978年属于隐蔽性的物价上涨,其特征是物资全面匮乏,物价缓慢上涨,工资收入有时十几年不动,生活用品和副食品凭票供应,起着强制储蓄的作用。1978年至1985年,进入‘温和’的物价上涨,平均每年零售物价总指数上升2.5%。1985年至去年(1987年——引者)呈现出经济增长与物价上涨成正比例发展的局面,平均每年零售物价上涨7.3%。”[4]什么是隐蔽性的物价上涨,该文没有说明。但1949年至1978年的所谓“隐蔽性”的物价上涨,事实上不是“隐蔽”的,统计数据如表16-3所示。[5]

表16-3 全国零售物价指数表(1950年为100)

img23

这说明1978年的零售物价比1950年上涨了35.9%。那么,经济理论工作者为什么说是“隐蔽性”的呢?可能是由于,当时生活资料的价格有牌价、议价和市价之分;生活用品和副食品凭票和定量供应,这些商品的价格是牌价,在一段时间内是固定的;人们如有节余,还可以购买议价和市价的商品。这就是说,基本生活是有保障的,不受议价和市价较高与变动的影响。如再有节余,则存在银行里,这就是所谓的强制性的储蓄;银行再将其贷放出去,它就转化为投资,这部分投资主要变为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其中有的是计划外的,在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下,计划外的生产资料的价格较高,但这与人民的基本生活无关。由于这一切,就有“隐蔽性”的物价上涨之说。但是,一旦凭票和定额供应逐步取消,上述储蓄,即延缓的消费,就转化为现实的消费,由于生产结构变化的滞后,就产生消费品需求大于供给的矛盾,消费品价格上涨。这种上涨就是明显的了。因此,相对而言,以前潜伏着的消费品价格上涨则是隐蔽性的了。关于结构性的矛盾能否产生物价普遍上涨问题,我们留在下面谈。

这篇文章特别说:“经济理论工作者认为,导致物价上涨的原因十分复杂,仅仅用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和货币发行量过多来解释是不够的。”[6]这里包含着用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来解释物价上涨虽然是可以的,但是不够的意思;又包含着用货币发行量过多来解释虽然是可以的,但也是不够的意思。我认为前一种说法是不对的,因为它事实上是将货币发行量过多看成是总需求增加,对此我在前面已经提出不同的看法;而后一种看法则是正确的,我在前面都是根据这一点来说明物价上涨的原因的。

这篇文章还介绍一种物价上涨原因“结构说”。其要点是:“过去,我们把农村的剩余产品拿去发展重工业,而强制农村劳动力留在农村。这样,农村长期积聚着过剩的劳动力,它蕴藏着很高的向外转移势能。一旦解脱了对农村劳动力的束缚,他们就会挟带着生产要素向非农产业转移。”它没有具体说明挟带的生产要素是什么。最重要的问题是,生产要素除了劳动力以外,是否包括土地?我想不能包括土地,因为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而农民的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则是最近这两三年的事情,而且先从大城市郊区开始。这样,农民挟带生产要素向非农产业转移,所能挟带的就只是农民自己的劳动力这种生产要素了。而根据上面的说明,他们的劳动力是剩余的,也就是西方发展经济学所说潜在的失业者。既然如此,又怎能说:“这种转移,一是导致农民对农业投入的减少,造成农产品生产的相对萎缩,从供给一端拉开了农产品的供需缺口”呢?近来农民离开土地的趋势更为猛烈,而农产品并没有减少,证明这种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即使青年农民离开土地,改由老、弱者耕种,农产品一时减少,但只要纸币供应量不增加,农产品价格提高了,吸引的货币多了,其他产品吸引的货币就减少,其价格就会相应地降低,物价水平不会上涨。该文又说:这种转移,“二是促使加工工业的大发展,不断加重基础工业的负荷,又从需求一端拉开了基础工业品的供需缺口。”[7]这就是后面将要谈的瓶颈工业品的价格上涨问题。

最引起我注意的是这篇文章提到的物价上涨原因“非货币因素说”。我细读之后,觉得有的论述是值得深思的。例如,“这些个体、集体商业机构的经营方式主要是靠分散和小批量运销,这就使商品的流通费用上升,从而对我国消费品价格上升产生影响。”[8]我们知道,使用价值的必要运输是生产过程的继续,因而所花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如果上述的运输耗费是消费品必要运输的平均耗费,那么,这确实能提高消费品的价值,从而就提高其价格。这就是物价上涨,而不是通货膨胀。我是主张将这两者加以区别的。

但是,“非货币因素说”的下述论点却是不能同意的。(1)“我国正处于消费结构剧烈变动的时期,但生产结构的调整……跟不上来,结果使市场供求结构矛盾显得特别突出。……(这就)引起价格总水平上升。”[9]我说,如果货币流通量不变,那么,一些商品的价格提高了,其余商品的价格就降低。这一道理,前面已说过多次,不赘。即使前面所说的强制性储蓄变为现实的消费,这样,消费品的价格提高了,但是,由于这笔储蓄不能转化为投资,因此,计划外的生产资料的价格就应降低,全部物价还是不能上涨。(2)“商业组织的不正常发育,导致商品交易成本和商业利润的不正常上升,”[10]这就使商品价格上升。这是不对的。因为根据劳动价值理论,交易成本就是买卖费用,也就是纯粹流通费用,不能加到商品的价值上,而是由社会剩余价值的扣除来补偿;商业利润也不能加到商品的价值上,而是从产业利润那里分割而来的。这两者都不能使商品的价格上涨。

还有一种物价上涨“周期性波动说”,认为“我国工业波动周期与农业周期不仅不合拍,而且长度也不等,往往容易造成价格波动。如1985年以后,农业转入低增长期,而工业生产的速度却居高不下,并由此带动对农产品的需求持续旺盛”,[11]因而农副产品价格上升。这里没有说明工业生产周期是如何决定的,和下面说明农业生产周期是如何决定的不同。但是,我们撇开这些不谈,单独以工业对农产品的需求旺盛,是无法说明整个物价水平的提高的。因为如果货币流通量不变,此价格上涨,就必然是彼价格降低。又说:“我国农业生产存在着4年至5年一次的周期波动……主要原因是(农产品)市场价格变化”;农产品价格变化的原因,则是农业生产的丰收和减产。丰收则粮价降低,一则导致以后少种,农业生产将陷入低谷;二则饲料便宜,促使养猪业发展。农业生产的低谷会和养猪业的高峰会重叠。这时,“粮价上升又压低了猪粮比价,生猪生产又转入低谷。在生猪生产相对收缩的情况下,居民食物结构改善偏快,对食物的需求旺盛,加剧供求矛盾,导致……物价上升”。[12]这里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周期和粮、猪生产的关系作了很好的分析,值得称赞。但是,以此来说明物价水平的上涨,则不能同意。这里还是一个此涨而彼降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