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方法与谋篇布局

研究方法与谋篇布局

时间:2022-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源自西方的金融深化理论已经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改革与外贸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一个改革中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应如何应对协调金融、外贸共同发展中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实际上,金融深化的滞后,已大大制约了中国外贸的发展。

第二节 本书的主题、研究方法与谋篇布局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在市场化改革的挑战下,金融深化与对外贸易日益成为一国与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发展的重要途径。源自西方的金融深化理论已经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改革与外贸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一个改革中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应如何应对协调金融、外贸共同发展中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实际上,金融深化的滞后,已大大制约了中国外贸的发展。因此,本书的主旨就是,较全面、历史地考察金融与外贸发展的关系,以中国的改革成效为基础,借鉴其他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与外贸发展的经验,对中国金融深化与外贸改革的现实问题展开讨论和探索,探讨中国金融深化与外贸发展的应对之策。

一、本书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西方的金融理论和政策多以经济发达、货币金融制度比较完善、金融市场相当活跃的发达国家为分析对象,这些理论政策不一定适用于经济欠发达、金融发展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论是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提出的一种发展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初产生以来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决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该理论提出的金融深化与外贸制度改革应该协调进行的观点,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人们多重视该理论在金融领域对金融经济学的影响及其政策主张,常常忽视了金融深化与外贸改革协调发展的问题。因此,需要对该理论在这一领域的阐述进行较客观、全面、系统地研究,实际上,有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已按照“金融深化论”提出的政策主张进行改革,其中有许多合理成分可以为中国改革所借鉴。所以,研究金融深化与外贸发展的关系问题不仅有理论价值,而且有现实意义。

二、本书对金融深化含义的界定

一般认为,最早系统阐述金融深化理论的是R.I.麦金农和E.S.肖。肖于1973年出版著名的《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一书,较全面地分析了金融深化的特征、目标和作用。他说:“金融深化会扩大货币体系的实际规模,也给其他金融机构——从证券交易商到保险公司——带来了获利的机会。金融深化意指金融职能和金融机构的专业化,以及相对于外汇市场和场外非法市场而言,有组织的国内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会获得利益。”(13)他认为金融深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归结为四种效应,即收入效应、储蓄效应、投资效应和就业效应。麦金农则在1973年出版的《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金融抑制”(Financial Repression)的概念,认为金融抑制是金融深化的对立面,金融抑制阻碍了经济发展,主要表现为货币化程度低,金融制度呈二元结构,金融市场落后,政府对金融实行严格管制,从而导致资金不能最优配置,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陷入金融与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之中。在金融与外贸问题上,麦金农主张外贸制度改革必须推动外贸的全面自由化,着重研究金融与外贸的动态协调问题,主张通过消除“金融抑制”,提高实际利率,让资金流向最有发展前途的部门,以改善投资结构,采取“滑动的汇率平价政策”,即大幅度提高国内名义利率的同时逐步调低汇率,避免短期资本大量涌入。肖则主张从汇率制度改革入手推动外贸体制改革,这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由于对外汇过度需求与外贸扭曲同时存在,储蓄缺口与外汇缺口并存,导致国际收支困难,所以必须把外贸制度的改革与金融深化联系起来。总之,二人认为健全的金融体系能有效地动员社会储蓄,并将其投入生产,刺激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包括外贸发展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增长又反过来推动金融业的发展,但发展中国家由于没有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行政干预过多,在金融和外贸领域具体表现为强制规定,控制利率和汇率,使其低于市场均衡水平,导致金融条件落后,陷入金融与外贸发展的恶性循环。要想打破这种状态,只有推行金融深化,国家放弃对金融体系和市场的过多行政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本书认为金融抑制扭曲了汇率政策,限制了出口,不利于国内金融和贸易同国际市场接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笔者认为相对于金融抑制而言,金融深化具有两个方面的内涵:第一,从静态来看,金融深化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领域不断进步与发展的状态,如可以说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度较低,而发达国家则较高;第二,从动态来看,金融深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描述了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由金融抑制状态向金融深化状态转变的整个过程以及金融深化走向纵深发展的过程。

鉴于以上分析,本书对金融深化含义的界定如下:金融深化既是一个数量扩张过程,也是一种质态的持续合理化、高级化过程,是一种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而又反过来导向经济发展的连续创新过程。金融深化不是一种单纯的、局部的、孤立的现象,它是整个经济系统整体变化转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触发因子,它可以充分地挖掘潜在的投资机会,刺激投资,发挥金融深化本身具有的增值作用,遵循比较收益原则,利用其调集和辐射功能,尽可能合理地催化和导向金融资源,充分发挥金融产业的关联效应,形成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包括外贸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过程,而静态意义上的金融进步与发展状态就是金融深化的表现。

三、本书的研究方法与篇章结构

本书在研究方法上,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相结合的方法为基础,吸收西方经济金融理论中的合理成分,沿用传统的抽象与具体相统一、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把动态的可感知的经济运行的历史过程与静态的经济发展阶段相结合,以中国的现实情况为立足点,纵向进行历史的考察,横向进行国际间比较,试图探讨金融深化与外贸发展有效结合的多元途径。

全书由八章构成:导论部分提出宏观经济背景与本书的研究主题、方法及布局结构;第二章全面、历史地考察金融与贸易发展的相互关系,得出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共同制约的结论;第三章从理论上追述金融深化论的形成与最新发展,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的金融深化与外贸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第四章旨在对中国的金融深化与外贸发展轨迹加以总结,以求探索中国深化改革的途径;第五章探讨国有银行商业化与外贸企业搞活的有效途径;第六章主要通过汇率政策的选择促进外贸发展;第七章力图理顺国际直接投资与外贸发展的关系,以对中国的实践有所裨益;第八章追踪世贸组织与中国金融深化的最新动态,提出中国发展金融与外贸的战略措施。

(页下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呈现复苏迹象,服务业成为投资重点》,http://www.gdass.gov.cn

【注释】

(1)[美]彼处·狄肯著:《全球变动——经济波动的国际化》,1999年版。

(2)《经济学家》,1999年第3期,第21页。

(3)郭连成:《经济全球化对世界不同类型国家的影响》,载《财经问题》1999年第1期。

(4)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9年度《人类发展报告》。

(5)陈文教:《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载《外贸调研》2000年第2期,第4页、第2页。

(6)陆燕:《1999年世界贸易发展分析与2000年展望》,载《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2000年第2期,第17页。

(7)陆燕:《1999年世界贸易发展分析与2000年展望》,载《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2000年第2期,第17页。

(8)黄海:《在第14届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世界大会上的演讲》,2005年9月19日。

(9)陈文教:《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载《外贸调研》2000年第2期,第4页、第2页。

(10)黄达等:《中国金融百科全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0年版,第1137页。

(11)王允贵著:《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国际直接投资资本流动的影响》,载《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2000年第14期,第19页。

(12)1997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22页。

(13)Edward S Shaw,Financial Deepen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Oxford University Press,第7页,1973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