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反应函数的设定

反应函数的设定

时间:2022-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台湾学者陈恭峻、谢雯华及吴巽庚等在实证研究上同时采用Hanemann的效用函数与Cameron and James的支出函数为反应函数,以比较两种不同反应函数的设定与估计结果的差异。

2.3.1 反应函数的设定

Hanemann(1984)首先提出个体经济理论基础并应用于条件评价法,根据随机效用函数(Random Utility Function)探讨受访者的偏好行为。研究认为对受访者的选择应该赋予效用差异的解释,即受访者是在比较不同状态下的效用与满足程度后所做的决定,并运用概率模型来估计效用差异下的福利函数与经济效益,其处理方式是以间接效用函数之差作为反应函数。

Hanemann(1984)利用Bishop and Hberlein(1979)的调查资料,采用随机效用函数分析受访者面对两种环境资源选择的行为决策。该研究认为,受访者的效用函数是消费者效用之差,换言之,当某一产品品质由原来的品质改变到较高品质的水平时,消费者根据两种不同品质状态下所获得的效用水平来决定是否愿意支付某一金额。也就是说,如果受访者愿意支付某一金额,则支付某一数量而享受较高品质产品所获取的效用会至少等于或大于不支付该数量的金额而维持在原来产品质量时的效用水平。因此,根据Hanemann的解释,受访者的行为反应取决于两种不同环境状态下个人间接效用函数的差额。在实证研究中,应用Hanemann(1984)所提出的随机效用函数为反应函数的研究为数不少,包括:Sellar et al.(1985),Bowker and Stoll(1988),Bishop and Boyle(1988),Edwards(1988),Jin Tan Liu(1989),Kristrom(1990),Hanemann et al.(1991),Kramer and Mercer(1997),Groothuis et al.(1997),Koss and Sami(2001),吴佩瑛、邓福麒(2003)。

但是,Bishop and Boyle(1985)认为,Hanemann(1984)所提出的函数形式在实证分析中结果较差。为此,与Hanemann(1984)提出的随机效用理论不同,Cameron and James(1987)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受访者个体对封闭式问答的反应函数,即根据受访者的支出函数(Expenditure Function)探讨受访者的偏好。Cameron and James认为,受访者的行为反应并非取决于两种环境品质下间接效用函数的差额而是个人支出函数的差额。换言之,当调查员提供一较高品质产品的某一金额,如果受访者同意支付,则这种实际愿意支付的金额必然会等于或小于其在维持效用不变假设下个人支出函数的差额。这表明,在相同效用水平上,支出函数理论将不同环境品质状态下个人支出差异作为效益或福利衡量的指针,处理方式是把支出函数之差作为反应函数。在实证研究中,应用Cameron and James(1987)所提出的支出函数为反应函数的研究有:Cameron(1988),Loomis(1990),Whitehead and Blomquist(1991),Cameron and Quiggin(1994),Leon(1996)等。

McConnell(1990)针对上述两种反应函数进行比较后认为,两者的差异在于函数中的随机误差项,也就是说,当误差项为零时,间接效用函数与支出函数存在对偶关系。如果个人效用函数为收入的线性函数,在收入的边际效用为常数的情况下,Hanemann(1984)与Cameron and James(1987)估计的结果将相同。此后,吴佩瑛、谢雯华(1994)从理论和实证上验证了效用函数与支出函数的对偶性。台湾学者陈恭峻(1993)、谢雯华(1994)及吴巽庚(2001)等在实证研究上同时采用Hanemann(1984)的效用函数与Cameron and James(1987)的支出函数为反应函数,以比较两种不同反应函数的设定与估计结果的差异。吴巽庚的实证结果发现,虽然支出函数法与随机效用函数法所得的结果相差不远,但支出函数法得到的置信区间比随机效用函数小,且估计所得的系数符号在线性、线性对数、半对数及双对数四种函数模型间具有一致的结果,在方法使用上较为简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