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利率风险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利率风险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就是要分析上述因素,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净利息收益率降低,稳定银行的利润增长。董事会的首要职责是了解银行所承受的利率风险的性质和水平,审批利率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监控规程,定期听取银行利率风险状况的汇报。利率风险管理的目标应把银行利率风险控制在银行设置的利率风险水平界限内。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程序应是其整体结构内部管理的延伸。负责评估风险管理程序的人员所负责评估的对象应与其自身业务无关。

一、利率风险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一)利率风险管理的目标

所谓利率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为了控制利率风险,维持其净利息收入的稳定增长,对资产负债采取的积极管理方式。利率风险常常产生于资产和负债之间的成熟期差异,也产生于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利率调整幅度差异。

利率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防止银行的利润因利率波动而蒙受损失,无论利率走势如何,银行希望其利润能够稳定增长。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银行必须密切注意资产负债中对利率最敏感的因素。这些敏感因素主要是资产中的贷款和投资,以及负债中的付息存款和货币市场借款。为了防止利率变化对利润产生不利影响,一些银行希望固定银行的净利息收益率NIM(Net Interest Margin),即净利息收入占有利息收益资产总平均额的比重。用公式表示如下:

净利息收益率=净利息收入÷有利息收益资产总额

其中,净利息收入=利息收入-利息支出

例如,某银行贷款和证券投资的利息收入为40亿美元,同时,为吸收存款和其他借入款而支付的利息为26亿美元,如果此时银行的有利息收益性资产为400亿美元,则其净利息收益率为:

NIM=(40-26)÷400=3.50%

如果银行管理层认为这一净利息收益率是可以接受的,它应该用各种风险管理手段保持其3.50%净利息收益率,从而帮助稳定银行的净收益。如果银行借入资金的利息成本上升快于银行的贷款和证券投资收入上升,银行的净利息收益率会降低,对银行利润有不利影响。如果利率下降造成贷款和证券投资收入的下降快于借款利息成本下降,净利息收益率也会降低。

银行的净利息收益率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有:①利率水平的变化。②资产收益和负债成本之息差的变化。由于银行短期负债多,长期资产多,因此资产收益和负债成本之息差的变化也反映出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关系的变化,亦即收益曲线的变化,短期利率是低于、等于还是高于长期利率。③银行有利息收益资产总额的变化。④付息负债总额的变化。⑤资产和负债组合的变化。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就是要分析上述因素,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净利息收益率降低,稳定银行的利润增长。

(二)利率风险管理的原则

为了提高各国银行对利率风险的管理水平,加强对利率风险的控制,维护国际银行业的稳定与繁荣,1997年9月巴塞尔委员会颁布了《利率风险管理原则》,以指导和规范各国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该原则强调银行应当建立综合性的风险管理机制,有效地辨别、测算、监控利率风险头寸。十二项原则分为五大类,其基本内容主要是:

1.银行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要对利率风险实行妥善监控。银行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有效监督对日臻完善的利率风险管理程序至关重要。董事会的首要职责是了解银行所承受的利率风险的性质和水平,审批利率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监控规程,定期听取银行利率风险状况的汇报。高层管理人员应当确保银行业务结构及其所承受的利率风险水平得到有效控制,确保制定合理的政策和监控规程,以控制和降低风险,并确保拥有评估和控制利率风险的条件。

银行应当设立职责明确的风险管理机制,直接向高层管理人员和董事会汇报风险承受情况。该机制应当独立于银行的业务部门,明确责任分工,避免利益相互冲突。规模较大和业务较复杂的银行应当建立专门机构,设计和管理银行的利率风险控制系统。

2.制定适当的利率风险管理政策及监控规程。银行应有明确的政策和规程用以限制和管理利率风险。这些政策和规程也应对利率风险管理划分出职责权限和解释权限,并明确规定所授权的支付手段、交易策略以及占用头寸的时机。利率风险政策还要确定量化参数以便说明银行所能够接受的利率风险水平,必要时,还应规定某种支付手段、证券和交易的限量。银行应该能够明确了解隐含在新产品、新业务方法中的风险。总之,所有利率风险政策均应定期检查修改。

3.建立科学的利率风险计量和监测系统。银行应拥有评估利率变动造成银行收益和银行经济价值影响的利率风险测算系统,提供针对银行目前利率风险水平的措施,以及识别可能产生的过大风险。利率风险管理的目标应把银行利率风险控制在银行设置的利率风险水平界限内。适当的限额制度能使管理层控制利率风险,其权限应与总测算利率风险的方式相一致,限额须与银行的规模、资本充足的程度相适应。风险测算系统应能评估恶劣市场环境带给银行的影响。压力试验的设计应能提供银行策略或头寸何时最脆弱的信息,使压力试验能适应银行风险的特点。利率风险管理应具备一个能够及时提供准确的、大量的信息的信息管理系统,它能及时上报有关风险的措施。

4.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接受独立的外部审计。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程序应是其整体结构内部管理的延伸。银行对其内部的利率风险管理程序应有充分控制,能够定期评估风险控制手段的完备程度。负责评估风险管理程序的人员所负责评估的对象应与其自身业务无关。银行应定期进行本行利率风险程序的独立性评审。评审结果应及时向有关监管机构通报。

5.监管机构应获取充足的信息。由于利率风险所导致的损害非常严重,甚至有可能对整个银行体系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构成威胁,因此,监管当局应定期获取充足信息以便评估各银行利率风险所承受的情况,这些信息可通过银行上报的标准化报告、内部措施、莅临检查或其他方式获取。不同监管人员所获取的信息可能有所不同,但监管人员应根据各自信息评估银行利率风险所承受的水平和方向,判断并监管那些重新定价且具有严重不匹配的银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