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抑制通货膨胀的若干措施

抑制通货膨胀的若干措施

时间:2022-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社会通货膨胀预期持续增强,将必然导致物价看涨心理压力加重,出现挤兑储蓄、抢购商品、社会秩序混乱等现象,对于通货膨胀无异于火上烧油、雪上加霜,同时也对于宏观调控措施的到位和奏效更为不利。

九、抑制通货膨胀的若干措施

现代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发展的实践表明,保持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有利于刺激投资、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如果通货膨胀率过高,又会导致经济生活混乱、人民实际收入减少,甚至会造成社会动乱。因而,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调控。

(一)保持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稳定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运行中表现出来的一个问题是国民经济越来越依赖于经济增长速度,速度效益型倾向越来越严重。做好国民经济从速度效益型向结构效益型的转变,是保证国民经济高质量、平稳持续和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作为经济政策,要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与加强结构调整相结合的方针,不追求过高的增长速度(保持10%左右是较为合适),大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即要加强宏观调控,实行偏紧的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同时,调控的力度要适当,要根据经济发展的情况随时进行微调,将以往的全面启动转为结构性启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使生产结构尽量适应市场需求,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创造良好开端。

(二)正确选择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模式

针对经济运行周期的繁荣阶段面临通货膨胀压力、萧条阶段面临通货紧缩压力的现象,政府应适时调整政策配合模式,以最大限度地“熨平”并拉长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交替转换的周期,保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模式是:发生通货紧缩时,可首先采取财政、货币政策双松操作,以尽快激活市场,促使国民经济走出萧条和低迷;当经济开始回升后,转向财政、货币政策的松平或平松(即宽松的财政政策和中性货币政策或中性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搭配操作,减小政策放松力度,一方面继续促进经济回升,同时,注意经济发展的惯性,防止通货膨胀反弹;当经济明显回升时,进一步调整为财政、货币政策的双平操作,以保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运行。发生通货膨胀时,则首先采取财政、货币政策的双紧操作,以遏制经济的过热发展;当经济开始收缩后,转向货币、财政政策紧平或平紧搭配操作,防止发生通货紧缩;当经济明显回升后,可转向财政、货币政策的双平搭配操作,保持国民经济良性稳定运行。

(三)保持好财政、信贷、外汇和物资四大平衡

财政、信贷、外汇和物资平衡,是一个国家经济得以正常运行的基础和保证。而要保持好财政、信贷、外汇和物资的平衡,就必须综合发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职能,努力做到总供给与总需求相一致。财政、信贷和外汇的平衡,意味着货币收支平衡,而货币收支平衡又是商品供求平衡的反映。国家的财政收入和信贷收入构成了商品的供给量,财政支出和信贷支出构成了商品的需求量。而外汇收支的多少又意味着国家进出口商品额的多少,外汇收大支小,则意味着可以用增加进口的办法来补充国内某些商品供给量的不足;外汇收小支大,则意味着需要多出少进,从而会减少国内某些商品的供给。因此,国家的财政、信贷和外汇收支平衡了,就意味着国家的商品总供给与总需求也平衡了。否则,如果总支出大于(或小于)总收入,就会造成商品的供给紧张或过剩,从而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同时,货币支出和商品供给不仅要求在总量上达到平衡,而且也要求在结构上达到平衡。所谓结构平衡,是指社会在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上要达到结构平衡。因为,无论是财政支出还是信贷、外汇支出,最终都是用于实现商品的价值;而商品不仅有价值构成,也有实物构成。财政、信贷和外汇支出中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和用于购买消费资料的那部分货币的价值,又必须与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实物形态相适应,否则,就难以使社会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在价值上得到实现,在实物上得到补偿,从而影响社会再生产。综上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通货膨胀问题的认定与控制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有重大价值的课题,要正确地认识和解决这一重大课题,一方面要求我们认真研究和自觉遵循货币流通一般规律,另一方面又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

(四)建立通货膨胀的预警系统

通货膨胀预期的高低,反映了社会群体对经济运行中突出的物价问题和切身利益得失的认识、体验、权衡,以及对未来趋势的判断与自发行动,对于现实的通货膨胀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力。全社会通货膨胀预期持续增强,将必然导致物价看涨心理压力加重,出现挤兑储蓄、抢购商品、社会秩序混乱等现象,对于通货膨胀无异于火上烧油、雪上加霜,同时也对于宏观调控措施的到位和奏效更为不利。现阶段之所以未出现上述现象,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尽管公众对于物价水平回落的预期并不感到乐观,但同时由于对基本收益和生活水平承受能力的预期尚在可以接受的限度之内。然而必须指出,这种局面并不应使我们失去警觉,必须要重视对通货膨胀预期的把握和研究,为适应和把握经济波动内在规律和趋势,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深层次问题,必须切实建立和完善国民经济预警系统,通过一系列综合和分层次量化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分析考核、监测,灵敏地超前反馈动态信息,以利于不失时机,增强应变机制和科学决策,避免缺乏弹性的被动调控,减少经济波动中的损失和振荡,以利于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