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庭财政大权怎么分配

家庭财政大权怎么分配

时间:2022-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我国,几乎所有的大型发电站、钢铁厂、煤矿、油田等国有大中型企业都是由政府财政出资兴建的。该文献中说“乘其财用之出入”这句话,“乘”就是计算的意思,“财用”指货物或货币,“出入”指财政收入与支出。诚然,同现代术语相比,上述各种用语没有比较全面、恰当地概括财政的含义和当时的财政活动。国家是由居民、政府和领土组成的有机体,而政府仅是组成国家的三大要素之一。

上 篇 财政学概论

第一章 财政概述

第一节 什么是财政

一、财政现象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我们社会中的每个人几乎都与财政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与财政“打交道”。

在我国,几乎所有的大型发电站钢铁厂、煤矿、油田等国有大中型企业都是由政府财政出资兴建的。这些企业为国民经济提供了大量电力、能源、原材料等必要的产品,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在许多国家中,遍布全国的铁路、公路网、桥梁,城镇的供水、排水、煤气,农村的大型水利工程、灌溉系统以及其他大型公共工程等社会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大多数都是由政府财政投资兴建的。

因此,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每一个居民——无论是作为政府公职人员,还是企业的职员、教师、农民、军人,都应当对财政有个起码的了解。

二、“财政”一词的来历

从人类社会发展史考察,财政是个古老的经济范畴。在我国,财政活动古已有之。但“财政”一词在我国的使用则是近代的事,属外来语。我国古代虽然没有财政这个名词,但却有属于财政范畴或接近财政范畴的术语,比如,我国古代文献《周礼·天官·大宰》中就曾有过类似的术语。该文献中说“乘其财用之出入”这句话,“乘”就是计算的意思,“财用”指货物或货币,“出入”指财政收入与支出。除此之外,如“国用”、“国计”、“邦计”、“理财”、“度支”、“计政”等都不同程度地表达了这个意思。诚然,同现代术语相比,上述各种用语没有比较全面、恰当地概括财政的含义和当时的财政活动。

现代术语“财政”一词的英文词通常是Finance,据考证,Finance一词在公元13~15世纪起源于拉丁语Finis,意思为货币支付,表示当时一切货币关系的总和。后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Finis一词又演变为Finare,有支付款项、裁定款项等含义。16世纪末期,法国政治家布丹在其所著的《共和国六讲》一书中论及财政问题。在该书中,布丹使用了“财政”一词,并将它由拉丁文的Finare改为Finance,专指公共收入和公共理财活动。到了18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发表了他的代表作《国富论》,其中的第五篇专门论述财政问题,提出了“Finance”这个术语。到了19世纪,Finance专指政府及公共团体的理财。

日本在1868年“明治维新”后,实行所谓“门户开放”政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有了较大发展。关于财政,它们采用了法国的Finance这个词,在翻译和使用时,吸收了我国汉字所固有的“财”与“政”这两个字,将它们合并起来创建了“财政”这个术语。同时,日本在1882年的官方文件《财政议》中第一次使用“财政”这个术语。

在我国,最早使用“财政”这个术语的时间是1899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在戊戌变法“明定国事”诏书中有“改革财政,实行国家预算”的条文,是官方使用“财政”一词的开始。1903年(清光绪二十八年)清政府还设立了财政处,各省设立各种财政官,如正、副财政监理官等。

三、财政的定义

我国社会主义财政学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而产生,并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而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经过50多年关于财政概念的探讨和争论,形成如下几种代表性的定义:

(1)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实现其职能的物质需要,并以其为主体,强制地、无偿地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分配活动及其所形成的分配关系,即“国家分配论”。

(2)财政是一种物质关系即经济关系,是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在剩余产品出现以后逐渐形成的社会对剩余产品的分配过程,即“剩余产品论”。

(3)财政是社会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分配活动,在国家存在的情况下,这种分配活动表现为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即“社会公共需要论”。

上述各种定义具有以下共同点:

(1)财政是一种国家(政府)行为。

(2)财政是一个分配范畴。

(3)财政活动是社会再生产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抛开学术界对财政所下的种种定义不说,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我们所能观察到的财政活动一般具有以下特点:它是由政府所从事的一种经济活动;财政活动主要表现为政府安排资金用于各项政府活动和其他有关经济活动,通过征税、发行公债等手段组织收入供政府及有关部门使用;上述种种财政活动都是在政府统一安排和组织下进行的,即具有社会集中性的特点;政府从事这种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结合上述观点所得到的结果,对照学术界对财政所下的定义,我们给出下列财政定义:财政是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政府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

理解这一概念,应把握以下几个基本点:

(一)财政分配的主体是政府

什么是政府?政府与国家的关系是什么?这是自政府产生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圣经》中把国王和政府看作是保护居民利益、公正仲裁的组织。

17世纪的英国政治学者约翰·洛克认为,政府是权利交换的产物。他在其著作《政府论》中指出,在国家出现以前,人类处于自然状态,是自由平等的,但处于自然状态下的自然权利经常受到他人侵犯,为保证享有这些权利,人们相互订立契约建立国家,授予统治者一定的权力,同时放弃了在自然状态下的权利。

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提出了社会契约论,他认为:政府是人们通过社会契约方式,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自愿结合起来的社会组织,法律就是一种契约方式。政府的根本作用就是保护个人的天赋权利——自由、生命和财产。

长期以来,我国将国家与政府归为同一个概念,这是一种误解。现代政治学认为,国家与政府是两个互为联系的概念。国家是由居民、政府和领土组成的有机体,而政府仅是组成国家的三大要素之一。

政府与国家的关系是:

1.国家是一个有机体,它是由相互联系、又不断运动着的居民、政府和领土构成的整体

首先,政府与居民的关系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关系,既表现为政府不断地为居民提供各种服务,并通过法律、秩序等确立自己的统治地位,也表现为政府通过权力扩张或收缩来适应经济发展要求。居民从事着生产活动,并通过缴税和遵守法律制度与政府发生着各种关系。其次,无论是政府,还是居民,都必须在一定的土地上生存,而国家的领土是不断变化的。

2.国家是由三个要素构成的

(1)居民,是指包括种族在内的广义居民,它是指在一国居住,且在该国领土有住所,居住时间达到一定标准的本国公民、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居民是一个社会的主体,正是居民间的各种利益关系和冲突,才会产生代表不同居民利益的政党和社会团体,从而产生政治。正是因为居民的经济和社会活动,才存在那些个人无力解决的问题,从而产生公共利益与公共需要,并进而产生政府这一行政组织。

(2)政府,有大概念和小概念之分。小概念的政府是指公共行政管理机关,如我国法律中规定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大概念的政府是指由一定阶级占统治地位的公共事务管理机关,它不仅指各级行政机关,而且包括立法机关、各级司法机关,以及附属事业单位

(3)领土,是指包括领空、领土、领海和海洋底土在内的广义上的领土。

3.国家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进行管理,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这一工作是由政府来承担的

政府是财政分配的主宰者。这就是说,财政分配的目的、分配的方向、分配的范围、分配的结构、分配的规模、分配的时间等,都是由政府决定的。

(二)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1.社会公共需要的含义

社会公共需要是指社会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

2.特征

社会公共需要同个人需要是不同的,也是同独立核算的企业和非国家预算拨款的组织和团体的个别需要相区别的。与其相对比,社会公共需要具有如下特征:

(1)范围不同。社会公共需要是就社会总体而言的。

(2)对象不同。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具有“不可分割性”,即它是向所有社会公众提供的,而不是向某个人或集团提供的。

(3)“效用的非排他性”。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所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可由社会成员共同享用,某人或某集团对这种产品的享用并不排斥其他成员或集团的享用。

(4)无偿性。社会成员享用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和劳务时,勿需付出任何代价或只需付少量的费用。

(5)来源不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来源只能是剩余劳动、剩余产品或剩余价值。

3.社会公共需要的范围

自古以来,很多思想家都从国家职能的角度涉及社会公共需要的范围问题。马克思曾说,在亚洲有史以来,国家一般只有三个政府部门:财政部门、军事部门、公共工程部门。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政府活动范围为:防务、司法裁判、公共工程。

根据我国的情况,我们把我国的社会公共需要概括为如下几点:

(1)维护国家政权和政府机关正常运转的需要,如国防、外交、公安、司法、行政管理。

(2)与收入再分配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服务需要,包括为教育、卫生保健、社会福利、基础科学研究提供经费。

(3)与政府调控经济职责有关的基础设施和非竞争性基础产业建设的需要,如铁道、航空、公路。

(三)财政分配的对象是一部分社会产品

财政属于分配,它所分配的对象只能是部分社会产品,为了保证社会生产的正常进行,它不能分配全部社会产品,而只能是一部分社会产品。至于其多少,主要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分配政策和政府需要等多种因素。

(四)财政分配是一种集中性分配

财政是政府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与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相比,财政分配是由政府从国家全局出发,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统一集中进行的资源分配。

(五)财政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

财政分配是政府调节物质利益的重要手段,财政支出是社会总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手段是政府可以直接操纵的政策工具,因此,财政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四、财政的产生与发展

(一)财政的产生

财政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学术界有不同的意见。目前,主要有国家分配论和社会公共需要论两大观点:

从“国家分配论”出发,财政产生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剩余产品的出现;二是国家的产生。显而易见,决定财政产生的基础是社会经济条件,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结果。但剩余产品的出现仅为财政产生提供了某种可能,而国家的出现才使财政的产生成为现实。因为国家一经产生,就需要从社会产品中占有一定的份额,用于维持国家的存在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如果仅有剩余产品而没有国家,财政是不会存在的,可见国家的出现是财政得以产生的重要前提。只有具备上述两个条件,财政分配才会从一般社会产品分配中分离出来并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范畴。

从“社会公共需要论”出发,财政产生的条件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二)财政的发展

1.财政分配范畴的发展

从财政分配范畴来考察,财政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徭役和赋税形成于奴隶社会,是最早的财政范畴,反映国家财政处于低级发展阶段。

封建社会后期,随着国家政权的加强,财政支出不断增加,捐税收入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家支出的需要,封建国家开始向教会、商人或高利贷者借款。到封建社会末期,财政亏空越来越大,封建国家便日益依赖于向新兴资产阶级发行债券,以满足自身统治的需要,于是国债这个财政范畴便发展起来。新兴资产阶级在财政上支持和帮助封建国家的同时,在政治上同封建君主展开了斗争,积极要求参与征税、借债等活动,以维护本阶级的经济利益和争取各种社会管理实权。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新的财政范畴——政府预算随之萌芽。17世纪末英国就规定:国家财政收支报告须经议会同意之后方可执行。这表明,政府预算是新兴资产阶级围绕财政分配和地主阶级进行斗争的重要工具。

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整个社会的分配利用了货币,财政分配关系随之货币化,一些新的财政范畴如赤字财政、财政发行、通货膨胀等也相应出现。在财政收支不能平衡、发行公债不能弥补财政亏空时,国家就用增发纸币的办法直接取得财政收入,而财政发行必然导致通货膨胀。

2.财政分配形式的发展

从财政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形式来考察,财政发展经历了力役、实物和货币三种形态。

力役形态是指国家通过直接占有劳动力并驱使其劳动来实现对社会产品的占有和支配。这是以超经济的人身依附关系为前提的一种分配形式,在奴隶社会表现得最为充分。奴隶社会的国王直接抽掉奴隶,征集平民修建宫殿、陵墓或其他工作(如戍守边关),以满足其自身的需要。

实物形态是指国家通过法律这一手段,以实物形式强制地占有和支配一定的社会产品,这是以自然经济为前提的一种分配形式。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虽然占有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但不完全占有生产劳动者,劳动者获得相对的独立和自由,生产组织结构趋于分散化。这时,国家靠直接占有劳动而实现财政收入已不可能,而只能凭借政治强权按土地数量、人口、户数课征田赋和口赋,即“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

货币形态是指国家采用价值形式参与部分社会产品的分配,这是以商品经济为前提的一种分配方式。在封建社会,尽管商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占统治地位的是自然经济。因此,封建国家财政收入主要采用实物形式。随着商品经济的壮大和价值形式的演进,财政分配的货币化程度不断提高,并逐步由实物形式过渡到价值形式。资本主义社会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等价交换是社会通用的原则,货币征服了一切领域,因而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收支全部采用价值形式。社会主义经济是在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商品和货币不仅不会消亡,而且要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服务。因此,社会主义财政采用价值形式分配将会长期存在下去。

3.财政分配管理的发展

从财政分配管理方面去研究,国家财政管理经历了一个从不完备到比较完备的发展过程。

在奴隶社会,国家财政收支同王室收支混而不分,一方面,皇室费用是国家财政开支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皇室土地收入又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这表明:奴隶制国家对奴隶的剥削和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没有截然的界限,结果导致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加深,从而使阶级矛盾激化,加速了奴隶制的崩溃。

封建社会经历了领主经济和地主经济两个阶段。在领主经济阶段,每一个封建领主在其领域内有政治和经济上的全部权力,领主庄园实际上是独立王国,领主不仅拥有军政大权,而且独立地规定税收和铸造货币。在此阶段,封建国家的财政很不统一,实际上是分散的封建领主财政。当封建经济由领主经济发展到地主经济阶段后,封建割据逐渐发展为中央集权,形成了封建统一的政治格局,这时,分散的封建领主财政也逐渐为封建集权国家的财政所代替。随着集权化国家财政的形成,国王个人收支与国家财政收支分开,在形式上,国家和王室财政分别设置机构和人员进行管理,特别是到了封建社会末期,新兴资产阶级参加议会,对国家财政收支进行监督,进一步促进了这种分离。

在资本主义社会,财政管理有了比较完备的形式,不仅国家财政和统治者个人收支以法定形式分开,而且实行中央和地方多环节管理的财政,取消了包税制和贵族、僧侣的特权。同时,国家财政制度也日益健全。

五、我国财政的转型

改革开放,特别是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一直在探索和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财政模式,在这期间尽管没有明确提出建立公共财政的目标模式,但我们已经在财政“公共化”实践中进行了很多探索与突破。1998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公共财政的要求;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进一步明确将建立公共财政初步框架作为“十五”时期财政改革的重要目标。至此,我们已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就公共财政改革目标达成共识。

公共财政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客观要求的一种比较普遍的财政形态,即政府财政将按社会公共需要的原则来确定其职能和开支。

“公共财政”的含义要比字面解释更深刻,它还会带来如下巨大的变化:

(一)财政收入来自公共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财政主要来自政府自己的收入。以1970年为例,我国财政收入为663亿元,其中“企业收入”,也就是政府投资办的国有、集体企业上交收入为379亿元,占57.2%,“各项税收”为281亿元,占42.4%。那时的国有或集体企业都是政府出钱办的,完全政企不分,缴税缴利是一回事,所以当年99%的财政收入是政府“自己”挣的,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政府财政”。

现在就不同了。以2001年为例,全国财政收入为16386.04亿元,其中“各项税收”为15301.38亿元,占93.4%,“企业收入”-300.04亿元,即财政补贴亏损国有企业300.04亿元。“各项税收”中已有1/3来自个体、私营、外资、联营企业以及众多的个人,不少省市如浙江、福建、江苏、山东、上海、北京等地超过或接近50%的税收来自国有或集体经济以外的企业或个人。

(二)财政支出用于公共

过去政府的钱都是政府自己的,政府挣钱自己花。财政支出首先考虑能否带来更多的收入,于是什么赚钱就投向什么,几十万个企业都是政府出钱建,名曰“建设财政”。为了管理这些企业,政府还养了大批的人,弄得许多地方靠缺乏效益的企业交来的收入光养人还不够,成了“吃饭财政”,做其他的事更力不从心。

财政收入转而靠公共性的税收以后,再用“别人”的钱去办为“自己”挣钱的事就说不过去了。来自社会的财政收入应当用于社会的公共需要。主要用于科学技术和教育、维护社会治安和经济秩序、社会保障、赈灾救贫、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资源保护。

“公共财政”概念的确立正式表明了财政职能的变化,财政不再为赚钱而支出,更多的是为满足公共需要而支出,财政支出的“公共性”将更加明显。

(三)政府职能转向公共

“公共财政”所体现的财政职能的转变,实际上是政府职能的转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应转向那些市场体制无法解决的问题,如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基础设施、科技教育、社会保障、经济稳定、环境保护等。政府在这些领域发挥职能所需的财力由财政来提供,政府职能的转换必然带来财政职能的改变。随着政府职能的转换,财政公共性日趋明显。

(四)社会意识的变化

“公共财政”的确立意味着社会公众意识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既然税收来自社会公众,收多少税与政府执行多少公共职能、满足多少公共需要有关,那么政府该收什么税、收多少税,就得有个说法、有个规矩,不能想收多少就收多少,想怎么收就怎么收。

(2)既然政府的财政是由国民的税收组成的,不是政府自己挣的,缴了税的国民就有权要求政府为自己提供良好、高效的服务,提供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3)既然政府履行公共职能花的是纳税人依法向政府交的税,这个钱怎么花就得有一定的规则、依据,纳税人有权知道这钱用在哪,用得是否合理。

六、公共财政的特点

与建设性财政相比,我国公共财政具有以下特点:

(一)理财的公共性

理财的公共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财政活动的公共性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部门没有自身的利益可言,财政资金只能用于公共用途,绝不允许任何个人打着公共财政的旗号为自己谋福利。

2.财政资金的公共性

财政资金属于公共财产,因此其取得和使用必须按法定程序,各种收支统一纳入预算管理。

(二)政府理财的非营利性

政府理财的非营利性主要表现在财政资金的非资本性和财政活动的非经营性两个方面。

1.财政资金的非资本性

资金可分为资本性资金和非资本资金两类,二者的区别在于资金是否具有增值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社会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因此与建设性财政不同,发展经济的任务不再依靠国有经济,而是通过建立公平竞争机制,由各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来实现,这就要求政府必须站在公平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相应地,财政资金就不再具有增值的内在机制,因而公共财政资金必然是一种非营利性资金。

2.政府活动的非经营性

经营性就是指以营利为目的的活动,在公共财政的条件下,财政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公共需要。因此,财政的收支活动所考虑的不再是利润,而完全以社会利益为出发点。

(三)政府理财的强制性和补偿性

公共财政的强制性主要是指政府通过强制方式来取得财政收入,它主要表现在占财政收入绝大部分的税收上。补偿性是指个人通过纳税减少的自身利益将从享得更多的公共服务中得到补偿。

(四)政府理财的法制性和民主性

法制性是指财政活动必须有法可依,依法理财;而民主性要求政府的理财活动必须在人民的监督之下。

现代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而市场经济的法制性要求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纳入法制轨道。财政是联结政府与市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政府)的桥梁,因此,财政活动的法制性是市场经济对财政的要求,又是公共财政的重要特点。

公共财政的法制性要求其具有民主性,这种民主性体现在:一切财政收支都必须纳入政府预算;政府的收入和支出预算必须经人民代表大会审查通过,反映人民的意愿;财政必须严格执行通过的预算案,未经授权,不得改变;财政的账目必须公开,接受有关部门和人民的监督。

有必要指出的是,我国目前的公共财政离上述四个特点仍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必须加快建设公共财政的进程。

第二节 什么是财政学

一、财政学是经济学一个特殊分支

财政学与经济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前者是后者一个重要分支,后者是前者的理论基础。经济学为经济研究提供基本的理论方法,而经济学的各个分支则是在这一基础上,着重从某一侧面来加深对经济的认识。

正是由于财政学和经济学这一关系,因此要很好地了解什么是财政学,必须很好地理解经济学,只有搞清楚什么是经济学,并在此基础上弄清财政学与经济学之间的具体关系,才能搞清楚什么是财政学。

二、经济学研究的基本要素

经过长时期的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已大大丰富。总体来看,经济学是这样一门学问:它研究人们如何借助于经济制度,最大限度地利用稀缺资源来最好地达到配置效率与公平分配两大经济目标。或者,更通俗一点地说,经济学就是一门权衡之学,它考察的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得多少、失多少,以及如何尽可能地多得少失。用经济学的术语说,就是“成本—收益”计量。这构成了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独特视角和分析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将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区别开来。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要素包括经济人、经济制度、经济决策、经济目标、经济结果和经济评价五个方面。

(一)经济人

经济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是一种有人参与的活动,经济活动的起因、目标和结果都和人有关。因此,研究经济活动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把握住经济活动中人的行为有无规律可循。从亚当·斯密开始,经济学研究就以经济人假设作为研究经济活动的起点。所谓经济人,即人在从事经济活动时总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需要指出的是,经济人并非是一个实体,而是为了科学研究的需要将人在社会活动中的经济方面抽象出来,并揭示其规律性的一种表述。

(二)经济制度

人们的社会活动除了像“鲁宾孙”那样的特殊例子外,一般说来都要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人类社会发展中,通过长时期的实践,逐渐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为社会中绝大多数人所遵循的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则,这就是制度。

人类社会的各种制度,有的是以成文形式表现出来,如经常所见的各种法律、规章等,但也有一些制度则并不一定见诸于文字,而是通过长时期的约定俗成为人们所共同遵守。

经济制度旨在处理经济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及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组织和协调经济发展,促进效率,实现公平。经济制度事实上是人们在处理经济问题时所借助的工具,人们通过这一工具可以更好地应付纷繁复杂的经济事务。因此,我们也可以把经济制度称之为“经济制度工具”。

从纵向看,人类社会的经济制度可以分为原始社会经济制度、奴隶社会经济制度、封建社会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从横向看,又可分为市场制度、政府制度、企业制度、家庭制度等。

经济制度的作用有配置和分配。配置指的是人们如何将资源合理地配置到人们所需的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之上,以使人们取得最大的效用,它描述的是经济中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分配则是指对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如何在不同的个人之间实行较为合理的分配,做到既促进效率的提高,又保证分配的公平。任何经济制度都有配置与分配的作用,只是不同的经济制度所产生的配置与分配的结果不同罢了。

(三)经济决策

人的经济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但是由个人利益的经济动机所支配的经济活动要受到经济制度的制约。因此,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每个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都将根据不同的经济制度做出自己的决策。众多个人的决策通过一定的集体决策机制的汇总又会形成某些公共决策,当公共决策的范围大到整个国家的时候,这一经济决策就成为国家(政府)的经济决策。

(四)经济目标与经济结果

经济学研究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以全体人民的经济利益为着眼点的,这同样是经济学研究的前提。经济学研究想要使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达到的目标是效率与公平。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目标是我们的追求,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现实中能够达到的经济结果往往与人们所设想的目标之间有一定的差距。

(五)经济评价

从经济人出发,借助于经济制度,人们将做出各种经济决策,并在实践中实现这些决策,最后产生一个与原先的设想或多或少有些偏差的结果,这就完成了一个经济活动过程。如何对于现实中已经发生的这样的过程的合意性进行判断,即进行经济评价是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经济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济结果是否合意:如果经济结果是合意的话,其原因是什么;如果经济结果是不合意的话,其原因又是什么,应如何改进以提高经济的合意性。

三、什么是财政学

如上所述,经济制度是用来处理经济问题的,政府制度是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处理经济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那么为什么在某些情况下需要运用政府制度而非其他经济制度来处理经济问题呢?一个合乎逻辑的答案理应是政府制度在处理这些问题时较其他经济制度有比较优势。接着的问题是,到底在哪些情况下需要由政府制度而不是其他经济制度来处理经济问题呢?在处理这些问题时财政制度的运行情形究竟如何呢?是否有着不同的可备选方案呢?还有,当某些经济问题需要混合地运用政府制度和其他经济制度去共同处理的时候,它们之间究竟应该如何分工协作呢?这就是现代财政学所要研究的问题。

图1-1 经济行为、制度和结果

从图1-1可知,财政学研究的主要路径是经济主体行为假定—政府制度—经济目标与结果。但是,财政学研究的不仅仅限于上述路径,因为,为了证明在特定情况下上述路径是必要的,就有必要将在相同情况下走其他路径可能发生的情况与之比较,以证明采用政府制度的必要性。财政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在经济人行为假定、经济决策的产生、经济目标的确定、经济结果的分析以及对经济过程的评价上所遵循的完全是与经济学研究相一致的原则。财政学家通过对政府制度运行的具体研究,力图使政府制度更能符合全民利益最大化的经济目标。财政学家对政府制度的研究在相当程度上是通过对政府收支的考察来实现的。因为政府的收支活动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政府制度运行的客观过程,政府的支出体现了政府制度的作用方向,政府的收入反映了政府制度的运行成本。通过对它们的综合考察,就能够在相当程度上把握政府制度运行的性质和效应。

综上所述,财政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借助于政府制度,最大限度地利用稀缺资源来最好地达到效率与公平两大经济目标的学问。

四、财政学的研究方法

财政学是一门内容丰富并相互联系、综合性很强的科学,对财政学的研究必须采用如下方法:

(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所谓实证分析,就是用事物的本来面目描述事物,说明研究对象“是什么”,它着重刻画经济现象的来龙去脉,概括出若干可以通过经验证明正确或不正确的结论。实证分析法运用于财政分析就是要按照财政活动的原貌,勾勒出财政取得收入到安排支出的过程及其产生和可能产生的影响。

规范分析要回答的问题是“应当是什么”,即确定若干准则,并据以判断所研究的对象目前所具有的状态是否符合这些准则,如果存在偏离,应当如何调整。规范分析运用于财政学,就是要根据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这一前提,并根据平等与效率这两大基本社会准则,来判断目前的财政制度是否与上述前提和准则相一致,并探讨财政制度的改革问题。

(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财政关系量变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因而只有研究了量,才能对质有确切的把握。由于财政是社会再生产和国民经济系统的分配环节,财政分配关系的运行必须服从国民经济运行的发展目标。社会主义财政分配关系必须促进经济以较快的速度协调发展,激励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因此,财政学不仅要研究财政分配形式和财政分配规律,还要研究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讨论这些比例和形式对经济发展目标的影响和效应。

(三)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由于决定财政分配关系的经济条件和与之相关的政治条件是发展变化的,各种财政关系也必然发展变化,因而财政学研究和揭示的各种财政范畴也应反映历史上不断变化的经济规律,符合历史上经济关系的发展过程。这就需要把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结合起来。

第三节 市场失灵与财政职能

一、市场失灵

(一)市场机制实现经济效率的环境

经济理论已经证明市场机制能实现交换的最优、生产的最优和生产与交换的最优,但是最优条件的实现,需要一个特定的环境。这些特定环境包括:

1.所有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在没有政府的经济中,如果市场要高效率地运行,必须是完全竞争。在此条件下,每一市场都有很多卖者和买者,不能有哪一方控制被交换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所有买卖双方都是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价格的决定者。在这种市场中,价格由供求关系这种非人为因素决定的。如果某一个人或少数人控制了需求或供给,这个市场就变为垄断市场,垄断必导致资源配置低效和社会福利损失。

2.所有行业的成本是递增的

竞争的存在意味着经济中每一个行业的成本是递增的。成本递增意味着随着生产的扩大,在某一产出水平上,单位成本开始上升。如果成本不是递增的,某种商品的第一个生产者就会发现,随着其生产规模的扩大,成本将持续下降。结果,在第一个企业之后,没有哪一个企业的生产效率比得上第一个企业。在这种情况下,这种商品的生产者只能有一家,这意味着缺乏完全竞争。成本递减或不变的情况可谓自然垄断。这种垄断之所以被称为“自然的”,是因为垄断者无需凭借自身力量去打败竞争对手,它的行业特点就使其成本不断下降。

3.商品和服务都是内在化的

要使市场机制发挥理想作用,商品和服务的内在化是其必须条件。对生产者而言,内在化是指生产者生产某一种商品和服务的成本都由生产者本人承担,不给其他人带来损失或好处;对消费者而言,内在化是指消费者通过购买取得商品和服务所产生的好处由消费者本人承担。

不具有内在化的商品和服务具有外溢效应。当存在外溢效应时,它们的利益或成本会外溢到第三方。此时,需求曲线不包含全部支付意愿,供给曲线不包含全部成本,市场价格信号将是错误的,错误的价格信号必导致错误的资源配置,造成浪费和低效。

4.不存在公共财货

从最简单的定义来看,公共财货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物品和服务。公共财货的效益全部外溢,只要某个人得到这种物品和劳务,每个人都能等量地得到,典型的例子是国防和灯塔。如果某种物品和服务是公共财货,市场机制便不会提供这种物品和服务。

5.充分的信息

如果市场体系是有效运行的,买卖双方必须对物品的所有用途及其特征有全面的了解,生产者清楚地知道消费者在何时何地需要何种数量的某种商品和服务,消费者也清楚地知道生产者在何时何地以何种价格出售某种数量的商品和服务。有这种信息,生产和销售才会实现;没有这种信息,生产和销售就不会实现,资源配置就不能达到最优。

6.完全的流动性

如果资源是完全流动的,它们会对价格做出反应,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决策将随着可观察的市场信号的变化而改变,唯有如此,价格的变化才会导致资源配置的最优。

(二)市场失灵

1.市场失灵的概念

市场实现经济效率需要一定的环境,在现实市场中,上述环境不全部存在,这就产生市场失灵。所谓市场失灵,是指依靠市场机制的运转无法达到社会福利的最佳状态。它有两层含义:一是在某种场合,市场机制不能最为有效地配置社会经济资源;二是市场对于目的不在于效率或效益而在于谋求社会目标的事件无能为力。

2.市场失灵的原因

(1)外部效应的存在。在现实经济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即某人或某家企业的活动给他人或其他企业造成了不利或有利的影响,但他并没有因此提供补偿或取得报酬,这种现象就是外部性。前者一般称为外部不经济或负外部效应,后者一般称为外部经济或外部正效应。

外部效应的存在影响到资源的有效配置。当存在外部正效应时,由于产生外部正效应的一方并没有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偿,个人或企业在进行决策时主要根据私人边际收益和私人边际成本进行的,没有考虑同时外溢到其他各方的边际收益。既然人们不能得到某一活动的全部收益,其结果是这一活动的水平不能达到最佳水平,资源配置不能达到最优。

当存在外部负效应时,个人或企业从事某一活动时并没有考虑对其他人带来的成本,在根据私人边际成本等于私人边际收益这一法则进行决策时,必将导致过度从事这一活动,同样导致资源配置不能达到最佳水平。

假设某企业生产纸,给社会造成的外部负效应用MD表示,其企业的决策根据边际私人成本(MPC)和边际私人收益(MB)决定,该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为MPC等于MB。从社会角度看,最有效率的产量应是边际社会成本(MSC)等于边际收益(MB),边际社会成本等于MPC和MD之和。其结果是现实的产量多于社会效率产量,资源配置不能达到最优。

由图1-2可知,企业使其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为T,从社会角度看,效率要求的生产量为Q,外部负效应使现实产量多于效率产量,资源配置不能达到最优。

(2)市场不能提供公共财货。公共财货具有如下两个特征:一是非竞争性,二是非排斥性。非竞争性是指当一个人消费某种产品和服务时,并不对其他人同时消费这种产品和服务构成任何影响,或者换一个说法,当无限多的人消费某一种产品或服务时,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并不比仅有一个人消费该产品或服务时的效用递减。非排斥性是指无法阻止人们对于某一项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或者说要阻止人们对于某一项产品或服务的消费所要花费的成本是无限的,在经济上是不可行的。

图1-2 外部性问题

正因为公共财货的上述特点,市场无法防止分文不付的人得到这种财货,不能解决“免费搭车”问题,故市场便不能提供这种财货。但公共财货却是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这就产生了市场失灵。

(3)规模收益递增。如上所述,当某一行业出现规模收益递增或成本递减时,便出现自然垄断。垄断导致垄断者不按边际成本定价,而是通过限制产量以获取较高的价格。在这种情况下,资源配置不能达到最优。

(4)信息失灵。市场机制的运行达到效率的要求需要充分的信息,然而现实的市场并不具备这一条件。生产者因不知道消费者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产品、需要多少产品,往往使所生产的产品与消费者的需要不相适应或所生产的产品大于或小于需求;消费者也会在信息失灵的情况下因不识货而受骗上当,或不了解市场行情而支付较高的价格。在信息失灵的情况下,市场竞争会出现盲目性,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

(5)竞争失灵。市场机制运行达到效率要求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有众多的买者和卖者,每个行为主体都不具有控制市场供求和价格的能力。然而,在现实的市场中,往往会出现垄断市场和寡头市场。另外,产品差别、产品之间的不可替代性也会增加个别厂商影响市场的能力,削弱市场的竞争性。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使资源配置不能达到最佳效果。

(6)对非市场性目标无能为力。一个社会除了市场性目标外,还有非市场性目标。市场对这些非市场性目标是无能为力的,因而导致市场失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市场性目标主要有:

A.多种消费偏好。市场机制也可提供警察式的保护,甚至是公正的。但是社会成员更需要公共警察,认为它们比私人警察更公正可取,这就需要由社会提供警察服务。

B.保护个人免受他人的侵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人出于经济目的,滥用人力(如使用童工和给予劳动者低工资),这是对人权和他人利益的一种侵犯,是一种经济上的浪费,而市场对此是无能为力的,需要政府制定《童工法》和《最低工资法》对此进行规范。

C.防止个人自我损毁。大量例子表明,成人也需要政府保护,如禁止吸食海洛因和其他毒品,规定在高速公路行车必须系安全带。政府的这种干预被称为“家长作风”,也许多管闲事不符合社会成员的价值判断。但毋庸置疑的是市场无法提供这种保护,而社会发展需要这种保护,我们便可认为市场失灵。

D.社会责任感。在市场上,买卖双方可以协议成交,社会不予干涉。但如果这种行为与社会责任感相悖,这种成交就不能顺利进行。例如战时军事性服务,一国公民不能按市场价格与敌国成交,因为这与社会责任感相悖,而市场很难阻止这种行为的产生,需要政府建立相应部门维护这种社会责任感。

E.同情与怜悯。市场使人获利,也使人受惩,市场造成人们之间收入分配不公,市场是非常严厉和残酷的,因而政府不能一点不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收入的差别主要来源于是否有一个好的工作,当人们并不是由于自身的过错而丢掉工作时,此人就不应承担这种不幸的全部负担。即使由于其自身的过错,他的家庭中的其他成员也不应承担这种不幸。而市场是不能解决这些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的,这时市场便失灵了。

F.市场不能解决经济稳定问题。经济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竞争性的市场会出现失业和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等问题,而依靠市场自身的力量是不能解决的,这就需要政府解决,以保持经济的稳定。

二、财政职能

所谓财政职能,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财政本身固有的功能。它是由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而非财政概念决定的;经济条件不同,财政职能也不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应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进行。如上所述,市场机制并非万能的,它也会出现失灵,市场失灵的领域恰恰就是财政发挥作用的领域。根据上述对市场失灵的认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是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

(一)资源配置职能

1.什么是资源配置职能

通过财政收支活动及相应财政政策的制定、调整与实施,实现对社会现有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的结构与流向进行调整与选择。政府通过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运用,可以达到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实现资源结构合理化、经济与社会效益最大化等政策目标。

正确理解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首先必须弄清楚“资源”一词的含义。经济学所采用的“资源”一词的含义与社会上一般所说资源一词的含义有所不同。社会上一般所说的资源通常是指自然资源;经济学上所说的资源通常是指用来生产商品和服务的投入物即生产要素。资源配置职能中资源的含义是在经济学意义上使用资源一词的。

2.资源配置职能的内容

(1)调节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的配置。在我国,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客观现实,其原因不仅在于历史的、地理的和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差异,而且还在于市场机制导致资源往往向经济发达地区单向流动,从而使落后地区更落后,发达地区更发达,产生所谓的“马太效应”。这种结果不利于我国经济长期均衡的发展,还会带来社会问题。因此,必须通过财政分配与财政体制等手段,实现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均衡配置,达到地区之间经济均衡发展。

(2)调节资源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资源在不同部门之间的配置状态如何,直接关系到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及其合理化程度。财政可通过调整政府预算支出中的投资结构,增加薄弱产业的投资;也可通过制定、调整财政政策和投资政策,来引导和协调社会资源流动与分配,进而达到调节资源配置结构的目的,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3)调节社会资源在政府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政府部门是指分配与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凡不在这个范围之内,均被称为非政府部门。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合理配置的标准是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所产生的边际收益相等。财政要根据这个要求,调整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便是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一个重要内容。

(4)在政府部门内部的配置。要合理配置资源,不仅要求在各地区之间、各产业之间、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合理配置资源,还要求在政府部门内部合理配置资源。在政府部门内部合理配置资源,直接表现在财政支出结构方面。根据经济学的理论,政府部门内部资源合理配置的标准是财政资金在各部门之间边际收益相等。为此,财政必须合理安排财政支出投向,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财政发挥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工具是支出和税收,通过征税和支出,以满足公共需要,对资源配置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进行调控,对造成污染的企业征收适当税收以弥补其对环境破坏所造成的影响等。

(二)收入分配职能

1.什么是收入分配职能

所谓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对市场活动产生的收入分配进行调整,通过收入转移或税收政策改变市场初次分配的结果,其目标是实现社会所认可的收入分配的公平状态。一般说来,收入分配差距的大小可以作为收入分配公平与否的测量尺度。但需要注意的是,对公平的理解受人们价值判断的左右。而价值判断在不同社会、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甚至在所有这些情况下的不同的人,都会有不同的价值判断。

2.如何衡量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

分析收入分配差别或公平与否,最常用的技术是洛伦兹曲线。如图1-3所示,如果收入分配绝对公平,即每个人得到同等数额的收入,洛伦兹曲线将是一条呈45度角的直线,此线被称为绝对公平分配曲线。如果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某一个人得到全部收入,则洛伦兹曲线将与正方形的底边和右边重合。任何实际的收入分配都介于这两个极端之间的一条线,此线越接近绝对公平分配曲线,收入分配越公平。

图1-3 洛伦兹曲线

如果要测定收入分配不公的程度,可用基尼系数来表示,基尼系数等于实际收入分配曲线与对角线之间的面积除以对角线以下的总面积,即基尼系数等于A/(A+B)。根据国际经验,如果基尼系数在0.2以下,收入分配高度平均;如果在0.2~0.3之间,收入分配相对平均;如果在0.3~0.4,收入分配相对合理;如果在0.4以上,收入分配差距偏大。

3.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及对策

从理论上讲,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有以下五种因素:一是受教育的不同;二是天赋能力的差异;三是人们拥有财产的不同;四是人们操纵市场的能力不同;五是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如疾病、事故和其他不幸等。上述因素所造成的不公平一般都属于机会不公平。因此,在讨论财政收入分配职能时,必须分清机会公平与结果公平。机会公平,简单地说就是每个人都以同样的机会开始生活、获得收入;结果公平是指人们在不同的机会或同等的机会中取得可支配收入大体相等。一般而言,财政支出政策适合于解决机会公平问题,而税收政策更有利于促进结果公平。

(三)经济稳定职能

1.什么是经济稳定职能

所谓经济稳定职能,是通过财政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调整,以使整个社会保持较好的发展状态,以至于达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等政策目标,我们将财政所具有的这种功能称之为经济稳定职能。

如果进行简单划分,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属于财政在微观经济领域里应当发挥的作用,收入分配职能是财政在中观领域中发挥的作用,而经济稳定职能则是财政在宏观经济领域中发挥的作用。这三种职能依次越来越远离市场机制,这说明市场机制在这三个不同领域中的作用递减,财政职能的效力递增。

2.经济稳定职能的内容

经济稳定职能的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调节社会总需求,实现供求总量的大体平衡;二是调节社会供求结构,实现社会供求结构合理。

3.如何执行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

财政经济稳定职能的基本逻辑是:

(1)如果存在非自愿性失业,政府就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即通过增加支出和减税来增加需求水平,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

(2)如果存在通货膨胀,政府就采取减少收入或增加支出的紧缩性财政政策,防止经济过热。

(3)如果经济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政府就采取中性财政政策,保持原有的政策格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