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时间:2022-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金融工程技术的日益提高,资产证券化的形式和类型以及参与资产证券化过程的资产品种不断增多。而第二种形式的证券化则被称为“二级证券化”,“二级证券化”是将已经存在的贷款和应收账款等基础金融资产转化为可流动的转让工具的过程。“二级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内涵,也是当前资产证券化的主流。

一、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20世纪60年代美国专门办理房地产贷款金融机构以贷款债权为担保,向投资大众发行抵押证券(Mortgage-Backed-Securities,简称MBS),借此筹措抵押贷款资金。“证券化”(Securitization)一词开始出现。随着金融工程技术的日益提高,资产证券化的形式和类型以及参与资产证券化过程的资产品种不断增多。这给我们界定其定义和性质带来一定的困难。

美国经济学家Gardener提出:所谓资产证券化,是使储蓄者与借款者通过金融市场得以部分或全部匹配的一个过程或工具。在这里由开放的市场信誉(通过金融市场)取代了由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的封闭的市场信誉。

Gardener的定义强调资产证券化是一种不同于机构中介的、以市场为基础的信用中介,是一个对原以机构中介信用为基础形成的资产进行可转让性处置(即“匹配”)的一个过程。

应该说,Gardener的这个定义是从银行信贷角度出发的广义证券化范畴,它不仅包括通过在资本或货币市场上发行证券(如发行商业票据企业债券)来举债这种证券化形式,还包括将已经存在的信贷资产集中起来并重新组合、分割,进而在市场上以证券形式转卖给投资者的这种证券化形式。第一种形式的证券化通常被称为“一级证券化”,主要是指在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直接融资过程,其所使用的金融工具包括商业票据、企业债券和发行股票等。“一级证券化”的实质是非中介化。而第二种形式的证券化则被称为“二级证券化”,“二级证券化”是将已经存在的贷款和应收账款等基础金融资产转化为可流动的转让工具的过程。例如,将批量贷款进行证券化销售,或者将小额、非市场化且信用质量相异的债权资产进行结构性重组,汇集组合成资产池,重新设计为具有流动性的证券。在这里,特殊职能实体(Special Purpose Entity,简称SPE),或特殊目的载体(Special Purpose Vehicle,简称SPV)作为交易载体,将原始权益人(即基础金融资产的所有主体)的基础金融资产结构转化为证券并通过市场传递到投资人手中。“二级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内涵,也是当前资产证券化的主流。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定义:资产证券化就是把缺乏流动性,但具有预期未来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集中起来,形成一个资产池,通过结构性重组,将其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并据以融资的过程。资产证券化是近30年来世界金融领域最重大和发展最快的金融创新和金融工具,是衍生证券技术和金融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