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前中小企业创新的基本路径

当前中小企业创新的基本路径

时间:2022-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的竞争是全方位的,但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需要有一系列的中介机构为其提供包括培训、信息、技术、法律等内在的“全方位”社会化服务。因为,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自主创新具有高风险的性质,一旦失败,企业将承受巨大的损失。根据清华大学经济管理研究所对我国945家企业创新状况的调查,资金短缺是我国企业创新障碍的首要原因。这也是一种中小企业可以选择的创新战略模式。

一、当前中小企业创新的基本路径

我们认为,中小企业要以模仿创新与合作创新为主,逐步走上自主创新之路。中小企业占我国注册企业总数的99%以上,是我国市场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有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即便在大型企业十分强盛的美国,技术创新83%的成果仍来自于中小企业。然而,由于历史和体制等方面的原因,我国中小企业在创新技术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何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对于更好地提高我国国家创新力、拓展中小企业生存空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比较低,而且在短期内难以有很大的提高,创新的基础条件和企业的技术能力也比较差,完全依赖企业自身技术能力的积累来开展创新活动,在短期内是很难提高技术档次和相应的收益。我们认为,技术创新还是应该主要集中在模仿创新与合作创新的领域之内,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可以开发低成本的技术创新。

1.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和有利条件

其一是技术创新观念落后、意识淡薄。我国大部分民营中小企业的领导人素质不高,缺乏对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规划,思维方式跟不上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满足于企业已取得的成绩,不思进取,有些人虽然已经意识到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但一想到自身实力有限,创新过程中所存在的种种风险,就变得畏手畏脚,徘徊不前;还有些人认为技术创新是大企业的事,凡此种种,严重地阻碍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造成了目前民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落后的局面。

其二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阻碍了技术创新的步伐。企业的财力资源是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前提。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中小企业规模相对小,资产少,风险大,资信程度较差,银行一般都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因而中小企业得不到有力的金融支持。另外,为国有大型企业配套供货的中小企业普遍遇到货款被拖欠的问题,加剧了中小企业的资金困难,致使有的中小企业不得不以高利率拆借资金来弥补经营资金缺口,很难再进行高投入的技术创新。

其三是中小企业创新性人才匮乏。企业的竞争是全方位的,但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自身素质和经济实力影响了技术创新。我国的中小企业中,国有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陷于困境,设备老化、冗员过多,大多数都处于亏损状态;在民营的中小企业中,高科技企业比重较小,在工程技术人员数量、素质以及层次上与大型企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大多数技术人员常常忙于日常技术性工作,很难独立开展技术创新工作。此外,我国的民营中小企业由于资源实力的不足很难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普遍注重短期效益,对人力资源的再培训不足,没能形成持续的人力资源的竞争优势。它们的技术人才在申报户口、职称评定、医疗保险等诸多方面没有完全享有与国有企业相同的政策,使得民营企业一方面招不来人才,另一方面又留不住人才,造成中小企业的内部技术创新能力弱化。

其四是信息不灵和技术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企业要进行成功的技术创新,必须要有可供利用的信息。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需要有一系列的中介机构为其提供包括培训、信息、技术、法律等内在的“全方位”社会化服务。中小企业由于缺乏人才,缺乏必要的和正规的信息来源渠道,使其获得上述信息的能力很差。

但是,中小企业要生存和发展,仍然会有较高的技术创新动力。一方面,创新是中小企业追求跨越式发展的唯一出路。因为它们很难像大企业那样,依赖于已取得的产品市场获得巨额收益,其强烈的自我发展动力可以推动企业的技术革新。而且,大企业里的研究开发人员是专业化的,专业化可能会限制技术创新,而中小企业则往往拥有复合型人才,因而条条框框少,有可能获得意想不到成功。

另一方面,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些鼓励中小企业创新的政策和措施。包括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中小企业,可以按现行政策规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对列入《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中小企业产品应当优先采购。加大对技术创新产品和技术进出口的金融支持等。这些政策将为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详见附录三)。

2.我国中小企业如何进行技术创新战略选择

技术创新战略决定着企业创新的具体行为。企业能否正确选择并贯彻实施良好的创新战略,是其能否顺利推进技术创新,赢得创新利益的先决条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创新的企业必将走向衰亡,但创新战略选择失误所导致的不良创新反过来可能会加速企业衰亡的进程。因此,如何选择正确的创新战略是目前中小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是涉及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前提。

(1)中小企业首先要选择模仿创新战略。因为,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自主创新具有高风险的性质,一旦失败,企业将承受巨大的损失。而模仿创新是对率先者的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开发,而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原创性的开发,从而可以避免巨大的风险。所以模仿创新是可行的途径。其次,中小企业在选择创新战略时,特别要考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问题。根据清华大学经济管理研究所对我国945家企业创新状况的调查,资金短缺是我国企业创新障碍的首要原因。模仿创新并不完全照搬照抄袭别人的技术,也不是单纯的模仿,它同样要投入一定的研究开发力量,中小企业只要选择与本企业市场目标一致或类似的项目进行少量资金投入,通过对原创技术局部的改进或改良,它们有可能获得新的机遇。再次,中小企业也可以把引进技术与模仿创新结合起来。这种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后,通过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在此基础上,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是中小企业实现技术跨越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可以使企业避免落入“引进技术—技术落后—再引进技术—再技术落后”的技术引进陷阱,从而获得新的技术优势。这种创新模式兼具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两种模式。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要把模仿创新和技术引进等同起来。其实两者的概念并不相同,因为在实践中,技术引进在多数情况下只是引进生产能力,并不一定会导致模仿创新。反之,模仿创新也不一定必须通过技术引进这个途径。在现实中,企业经常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即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进行模仿创新。这也是一种中小企业可以选择的创新战略模式。这种类型的典型例子就是广东格兰仕集团。

【案例7-1】

广东格兰仕集团公司的前身是顺德桂洲羽绒制品厂,1993年全面转型进入微波炉行业,1998年成为世界第一大专业化微波炉制造商。当初格兰仕一进入微波炉制造领域,就明确利用中国的比较优势以OEM为主线的发展战略。通过与跨国公司合作,尽力将其产品生产线搬到中国。而在进行OEM的同时,格兰仕开始潜心打造属于自己的一流技术,1995年开发研制成功球体微波技术。1996年初与日、意、德、美、法等多国微波技术专家联合研制成功多重防微波泄漏技术和磁控管延寿技术。1996年,格兰仕在中国总部成立了家用电器科研所,主要进行微波炉产品的设计和新产品开发。1997年在美国设立了“格兰仕美国研究中心”。从此格兰仕在技术上开始由引进消化阶段走向自主开发阶段。为了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格兰仕每年投入巨资用于科研开发。进行自主研发的结果是,1997~1999年,在产品的出口总量中,格兰仕的自有品牌与OEM之比从1∶9到3∶7再到4∶6,逐年上升。目前国内市场占有率70%,国际市场占有率35%。

(选自《中国民营制造业发展现状与战略对策研究》案例)

金融风暴”之后,随着国家由外向经济向内需经济的宏观战略转移,国内市场将十分广阔,这给国内广大中小企业开展国际技术的模仿创新提供了稳固的市场支持。目前,国家也十分重视中小企业的创新,出台了扶持的相关政策,其中建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许多中小企业可以尝试着申请基金(见附录二),以促进企业的创新活动。

(2)中小企业要通过开展合作创新实现产业升级和企业优化组合。合作创新战略是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联合开展技术创新合作。它可以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金和技术力量,资源优势互补,克服单个企业无法克服的难题,取得规模经济效益。从创新资源分布来看,我国的创新资源分布不均,比较集中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这种情况一方面造成研究与开发活动严重脱离市场需求,创新的无效投入和无效劳动现象十分严重。而合作创新战略可以改变这种不合理现状,它是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提高创新有效性和效率的手段。它可以充分利用创新资源,直接实现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克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劣势,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通过集中各种创新资源进行创新活动,可以降低创新成本,缩短创新周期,提高创新档次,促进企业发展。

中小企业的合作创新应该集中在与大型企业和高校间的合作、交流与创新。着重推进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以分工合作的方式开展重大技术创新的联合研发,以实现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在创新合作中的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着力推进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建立合作创新的风险分担与收益共享机制,使中小企业获得持续的创新能力。

【案例7-2】

中小企业依托大企业技术优势进行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大企业集聚了大量优秀科技人才,拥有雄厚的技术优势,具有进行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管理经验。大企业立足自身的技术优势,根据中小企业的技术需求进行技术扩散和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在这种形式下,民营制造企业更多的是通过大企业的技术扩散,然后进行二次开发,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模仿创新,而在这一技术扩散过程中,包括技术以及技术人员的转移,带给民营制造企业的溢出效应。吉利集团基本上可以归于这种类型。浙江吉利集团是最早进入国内微型轿车制造领域的民营企业,被誉为“汽车鲶鱼”。吉利集团是1983年开始组建创办的,其间通过生产装潢材料、摩托车和在深圳炒股、生产冰箱零部件等,积累了资金和实力。1998年利用摩托车打好了进军汽车业的基础,又利用中国汽车工业十几年来形成的技术基础,包括零部件工业的基础,用拿来主义的方式干汽车。吉利用夏利的平台起家,采用夏利成熟的底盘技术,也采用了夏利成熟的配套系统。就连吉利的许多技术人员,也都是从生产夏利的天津汽车公司被挖去的。首先加入吉利的一位重要的原“汽车人”是原天津汽车集团技术部的副部长,在1999年加盟后任吉利的技术副总。同期加盟的还有一批原天津汽车集团的技术工人,成为吉利的第一支汽车“世家”力量。

(选自《中国民营制造业发展现状与战略对策研究》案例)

(3)中小企业通过模仿创新与合作创新走向自主创新。模仿创新是一种渐进性的创新行为。模仿创新企业就可以凭借自己的实力在新产品市场上占有相应的份额,通过积累逐步走向自主创新之路。如今天的海信集团也是从中小企业发展起来的,如今已经拥有强大的创新体系和开发能力。今天在经营过程中大多以自主创新的发展方式进入新行业。海信以每周两个新产品的速度向子公司提供新产品和新技术,仅数字化和模拟化相结合及数字化产品的技术储备已达百余种。

实现自主创新,最重要的不仅是资金、技术的投入,企业还要有一个良好的创新制度环境,从而激发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请看中西部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创新的案例。

【案例7-3】

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68年,是中国设计制造以透平机械为核心的大型成套设备的集团企业。

多年来,陕鼓以市场为先导,以技术创新为手段,通过深入贯彻以“陕鼓模式”营销战略为核心的企业发展战略,使企业从一个从事风机制造的传统机械工业企业逐步转变为以透平机械为核心,为用户提供系统集成和系统服务的大型工业企业集团,并逐步走上了一条高端发展的路子。

在发展企业的同时,陕鼓依托知识产权,开辟出了一条自主创新之路。2004年底,集团的技术线进行了流程再造,成立了专门的研发中心,结合市场销售,开发新产品,在此基础上,陕鼓加强自我保护,对专利的申请提出全年的考核指标,并纳入月份计划任务书,以提高专利申请量。

集团首先结合自身特点,完善现有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形成了有效的专利工作机制。根据《企业专利工作管理办法》要求,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制定《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专利工作管理办法》和《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还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委员会”,由公司总工程师担任委员会主任,并且对委员会的工作进行制度化,每年要召开会议,对公司本年的知识产权工作进行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讨论制定下年的工作计划,在实际工作中对有关具体问题进行全面指导。

集团在日常研发过程中注重运用专利制度规则,全面开展了企业专利战略。陕鼓集团是设计制造大型透平鼓风机、压缩机、能量回收装置并成套供货的国家大型专业骨干企业,企业产品主要有轴流压缩机、能量回收透平装置(TRT)、离心压缩机、离心鼓风机、通风机五大类30个系列近500个品种规格,技术领域涉及流体力学、机械制造、机械设计、自动化控制等专业知识。因此,加强专利战略研究,是陕鼓集团知识产权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工作中,研发人员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并运用对专利文献的检索,为企业的科研、生产、经营提供决策。

在集团制定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及专利工作管理办法中,对专利申请项目都有明确的奖励制度,在申请的专利取得专利证书后,公司给予发明人或设计人一定奖励金额;并将专利工作纳入对单位的工作考核,以激励科技创新。在公司内部结合产品特点开展多科专利技术研究,并将具体要求同本职工作相结合,提高专利申请量。

同时,集团还不断进行专利知识宣传,提高员工意识,以加强企业自身保护。利用公司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工具,对员工进行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知识宣传,提高大家的专利意识,增强员工的自我保护能力。并组织员工签订个人承诺书,增强员工对公司知识产权保护的责任,加强员工的思想认识。邀请专利代理公司及专家对公司管理人员及科技人员进行专利知识培训,并结合企业自身实际,研讨有关对策,进行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研究。

2004年陕鼓集团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企事业专利试点工作单位,为确保公司专利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公司专门成立了专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总经理任组长,总工程师任副组长,组员由总经办、总师办、技术线各处室、财务管理处、人力资源部等单位负责人及公司法律顾问、知识产权管理员组成,负责试点期间的各项管理工作,并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协调处理,以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