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其他股利政策
企业在设定长期目标支付率时,应遵从剩余股利原则,但在企业确定每年具体的股利支付率时必须考虑稳定股价的重要意义。因为,尽管股利政策不会对企业现金流量产生直接影响,但在短期内可以通过各种途径间接影响企业价值,比如,资本成本会因股利政策的改变而改变。股利政策关系到企业的投资与融资环境,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发展。因此,在股利政策的实践中考虑各项因素的影响,较常运用的还有固定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和折衷股利政策,作为对剩余股利原则的有益补充。
(一)固定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
相对稳定的股利政策,对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极为有益。为吸引现有股东,企业通常不愿意经常改变股利政策,包括股利支付率、股利支付方式等,而是采用固定股利政策,具体就是将每年发放的股利固定在一个固定的水平上,并保持长期不变,只有在公司认为未来盈利的增加能够使其派发的股利维持在一个更高的水平上时,才会提高每股股利。它的理论基础是“手中之鸟”假说和“股利信号理论”。通过固定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向投资者传播公司盈利情况、财务状况稳定且逐步提高的信息,从而稳定公司股票价格,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需要指出的是,股利一般是以税后净利支付,但企业每年的收益和现金流量处于不停的波动中,如何以波动中的现金流量保证稳定的股利支付,需要管理者进行精心筹划。而且近年来,许多国家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逐步将固定股利支付政策转为稳定增长股利政策,即公司在支付一定金额股利基础上,确定一个目标增长率,依据公司盈利水平按目标增长率逐步提高股利支付水平,以抵消通货膨胀的不利影响。
公司采用固定或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其主要优点是:①股利具有信号揭示功能,固定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向投资者传递了公司正常发展的信息,有助于树立企业形象,增强投资者信心以及稳定股价。②对那些依靠股利收入生活的投资者来说,稳定的股利额有助于他们安排收入和支出。③稳定的股利政策可以避免股利支付的大幅度、无序性波动,有助于预测企业现金流出量,便于企业进行资金调度和财务安排。
这种股利政策也有缺点,因为股利支付与公司盈余脱节,不论盈利多少,均按固定股利或持续增长的方式发放股利。在公司持续发展时期,这种政策不会出现问题,但当公司盈利较低时,仍要支付相对较高的股利,企业留存收益就会减少,导致资金短缺,财务状况恶化,影响公司正常经营。而且,该政策不能像剩余股利原则那样保持较低的资本成本。
(二)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是指公司确定一个固定的股利占盈余的比例,将每年盈余按这一固定比例计算股利支付给股东。这种股利政策与剩余股利原则的顺序相反,它是先考虑派发股利,后考虑留存收益。固定股利支付率越高,企业留存收益越少。在这一股利政策下,各年股利额会随公司经营状况的好坏而上下波动,盈余高时股利就高;相反,盈余少时股利也减少。它的理论依据是“手中之鸟”假说,股票投资者倾向于获得现金股利收入,其风险较小。这样,两种股利政策不同的股票,支付股利的股票比不支付股利的股票价格要高,股利与股价具有相关性。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根据投资者厌恶风险的心理,确定股利支付率,满足投资者获取现金股利的愿望,使股价维持在一个较高的位置。
企业采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股利与企业盈余紧密联系,以体现多盈多分、少盈少分、不盈不分的原则,股利额随盈余额的变动而变动。但是,根据股利信号理论,股利通常被认为是公司未来前途的信号,随盈余而波动的股利向市场传递了公司不稳定的信息,给投资者带来投资风险大等不良印象。采用这种股利政策,不利于稳定股票价格和树立公司良好形象,通常还会使公司面临较大的财务压力,因为盈余多并不意味着公司有充足的现金派发股利,若不论公司财务状况如何,均发放现金股利,则公司面临的财务压力就会较大。因此,这种股利政策很少有公司采用,它通常适用于公司稳定的发展且财务状况良好的阶段。
(三)折衷股利政策
折衷股利政策有时也称为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是指在一般情况下,公司每年只支付金额较低的正常股利,只有在公司经营非常好,累积盈余和资金充足时,除正常股利外,加付额外股利给股东。它的理论依据是“手中之鸟”假说。当公司盈利较大并且具有充足的现金时,发放额外现金股利,向投资者传递了公司经营状况良好的信号,利于股价上扬,体现了股利信号理论。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的优点就是能够使公司具有较大的财务灵活性。它摒弃了固定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的缺点,保持了其优点。公司可以根据当年经营状况好坏,确定派发股利的多少,不至于陷入财务危机中,同时,也保证了股东基本股利收益,吸引股东投资。因此,这种股利政策受到多数公司的欢迎。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公司长期发放额外股利,股东很可能会将额外股利视为“正常股利”的组成部分,若公司遇到资金不足情况时,取消额外股利,容易使投资者认为公司财务状况恶化,造成股价下跌,给公司带来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不同的股利政策理论在公司实际股利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依照西方公司的惯例,股利政策的确定有长短期之分。长期股利政策的制定,比如确定5~10年期间的股利政策,其主要内容就是确定目标股利支付率。这时候,一般根据剩余股利原则,也就是根据预测公司在5~10年之内的盈利情况和资本投资情况来确定股利支付率。具体言之,当在规划期内的盈利状况很好、资本投资规模不大的情况下,可以确定比较高的股利支付率;相反,如果盈利情况一般,或者公司的资本投资规模很大,股利支付率就可以定的低一些。总之,公司盈余应当首先满足公司内部对投资的需求,然后才是用以支付现金股利,这是剩余股利原则的基本思想。但在确定每年的股利政策时,剩余股利政策显然不适用,因为如果这样,势必使得每年的股利支付率高低波动很大,与人们追求股利相对稳定的倾向性不吻合。逐年的股利支付率应当在长期的目标股利支付率的基础之上,按照稳定或者稳定增长的原则,确定每年的股利支付率。无论如何,股利的稳定是吸引投资者的一个重要财务现象。
可见,相对稳定的股利政策,对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极为有益。为吸引现有股东,企业通常不愿意经常改变股利政策,包括股利支付率、股利支付方式等,而是采用固定股利政策。稳定的股利向市场传递着公司正常发展的信息,可以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稳定股票的价格。该政策的缺点是股利的支付与盈余相脱节。当盈余较低时仍要支付固定的股利,可能导致资金短缺、财务状况恶化,不利于保持较低的资本成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