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宏观经济趋势下对农发行经营战略的几点思考

宏观经济趋势下对农发行经营战略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仅选取几个问题,简要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及其变动趋势对我行目前经营管理的影响以及应当在战略层面做出的调整,而不过多纠缠于具体细节的讨论,因此不免有空泛之嫌。近年来,我行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为切入点,地方政府融资性贷款业务迅猛发展,为全行经营效益的大幅提升、树立良好的支农形象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在部分地区,我行支持的企业在收购市场占有的份额持续萎缩。

宏观经济趋势下对农发行经营战略的几点思考

王天军

本文仅选取几个问题,简要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及其变动趋势对我行目前经营管理的影响以及应当在战略层面做出的调整,而不过多纠缠于具体细节的讨论,因此不免有空泛之嫌。但笔者认为,战术层面的问题应留待于在战略层面达成共识之后再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更为妥当,否则将可能南辕北辙。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孙子》提醒我们,凡事必须先从宏观的高度和战略的层面正确认识和准备把握大局,方能在战术层面做到“先处战地”、“以逸待劳”,在竞争中“趋利避害”,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收益。

一、政府债务高企以及“四部委”文件与我行政府融资性贷款业务

近年来,我行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为切入点,地方政府融资性贷款业务迅猛发展,为全行经营效益的大幅提升、树立良好的支农形象做出了突出贡献。但自2010年6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10〕19号)下发后,特别是2012年年末,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土地储备与融资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162号)和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的通知》(财预[2012]463号),进一步对地方政府融资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和限制,“四个不得”等规定,从根本上大大压缩了银行向地方政府融资放贷的空间。

国家之所以三令五申严格规范和控制地方政府融资规模,并非心血来潮、空穴来风,而是有其严峻的经济背景。2012年10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财政金融风险问题研究》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最大口径下负债总额为23.76万亿元,占2010年全年GDP的59%,接近国际公认的公共部门负债率的警戒线。审计署《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显示,约有42%的地方债务将于2012年年底到期,53%的地方债务将于2013年年底前到期,地方政府是否能够在偿债高峰到来时顺利履约还本付息令中央主管部门担忧。尽管如此,地方政府难以遏制的投资冲动和银行“傍大逐利”的行为还在继续使债务规模急剧上升。据财政部统计:2003年,地方债务为1万亿元左右;2006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达到4万亿元;而2011年,审计署公布的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已达10.7万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且呈加速上升态势,同时部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盈利能力较弱,有26.37%(1734家)的融资平台出现亏损,潜在的债务风险不容忽视。

另外,货币超发引起通胀的风险也正在进一步突显和加剧,2012年年末,我国M2总量是GDP的1.88倍(欧美发达国家这一比率长期保持在0.7左右),即使不考虑GDP的水分,也属于货币超发行严重的国家之一。预计我国未来货币政策将持续适度从紧,信贷规模趋紧的情况在短期内将难以改变。因此,将有限的信贷规模重点配置到符合产业转型的优质项目上来,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吴敬琏教授表示:“地方政府以大量投资、城市扩容为主要内容的低效办法来实现城镇化,是无法支撑和持续的。如果不能解决体制上的原因,城镇化是无法搞下去的。”种种迹象表明,政府融资性贷款业务已面临着“系统风险高、政策监管严、发展空间小、放贷阻力大”的不利局面。农发行不应再过多地涉足于此类业务,与商业银行在这片“红海”(指竞争极端激烈的市场)中展开激烈的竞争。否则将会在无意间进一步催大政府债务泡沫。而应当着眼长远,重新审视当前宏观经济的发展环境和趋势,适时调整支持重点和方向,逐步把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入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阶段,大力支持农业生产集约化发展、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特色优势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有良好前景的农业中、小企业等方面来,及早顺应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趋势,主动寻找和开创一片属于自己发展的广阔“蓝海”(指通过差异化手段得到的崭新的非竞争性的市场领域)。

二、粮食价格进入上升通道和国家粮食安全与我行粮油信贷业务

2013年1月15日,李克强同志在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调研时指出:要“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这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要坚持不懈地抓好”。

据有关专业人士分析,全球粮食价格已进入一个长期上涨的通道,原因是:①全球人口持续增长,对粮食的需求增加。在过去45年中,世界粮食消耗量从230万吨/天增加到560万吨/天;②发展中国家对肉类需求的大幅增长,导致饲料用粮快速增长;③随着石油资源的日渐枯竭,人类对生物能源的需求快速增长,消耗了大量粮食;④化肥、运输成本的上升,将不断推高粮食成本;⑤世界四大粮商(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垄断着全球粮食80%的交易量,具有很大的定价优势,他们可轻易推高粮价;⑥全球气候变暖,将发生越来越频繁的大面积干旱,使粮食减产,粮价升高;⑦全球货币流动性泛滥,严重的通胀将使粮价上升;⑧我国城镇化进一步加快,将导致有效耕地继续减少,对粮食进口的依赖性显著增加。

另外,国内多数龙头种业已经或正在被外资所控制、以先玉335等为代表的转基因品种在国内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我国粮食生产对国外种子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粮食安全问题突显。继“货币战争”打响之后,是否会发生“粮食战争”,并非杞人忧天。

从近几年我行的情况看,粮油贷款总量基本在8000—9000亿的幅度内波动。但在部分地区,我行支持的企业在收购市场占有的份额持续萎缩。我们不应长期把粮油信贷业务定位于“不打‘白条’、确保收购不出现大的问题”的层面,而应把粮油信贷业务的定位提升到坚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重新审视和把握。

因此,建议着手研究建立全新的内外部机制,培育新的承贷主体,加大对粮油产业的信贷投入,加大对储备粮油和存储设施的信贷支持力度。同时也应加大对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种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把我国粮油产业做大、做优、做强,不断提高国家粮食安全水平。

三、食品安全危机与高端农副产品生产

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已众所周知,成了国人挥之不去的梦魇。全球民意调查机构盖洛普曾发布了“2010年全球幸福度调查”数据。在此次民调涉及的124个国家当中,88%的中国人认为食品安全是影响其幸福度的三大问题之一。但是,危机恰恰是一个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契机。

可以断定,绿色安全农副产品的产业化生产,是未来农业生产中最具发展潜力、前景最为光明的领域。然而目前已涉足该产业的生产企业,绝大部分还处于起步阶段,普遍存在“资金短缺、规模偏小、管理水平和营销能力较弱、品质公信度低”等问题。但是,任何产业的发展都要经历“艰难的起步期、快速的成长期以及稳定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农业政策性银行应当对一些关系国际民生的重点领域,发挥先导和引领作用,多做一些“雪中送炭”和“扶上马再送一程”的事。因此,可以考虑每年拿出一部分信贷规模,对有潜质的从事绿色安全农副产品生产的中小企业给予信贷支持,扶持他们尽快发展壮大,指导他们提高经营管理和营销水平,抢占产业发展先机的同时,也为解决国家食品安全问题发挥积极引领作用。对此,以改制到位的原国营农场为对象,引导其开展绿色安全农副产品的产业化生产经营,不失为眼下一个很好的选择。

一个有巨大潜力、前景光明的新兴产业,其系统性风险是相对较低的。当然,对这类企业的信贷支持,不能沿用传统信贷管理模式和做法,而是必须借鉴国内外先进银行中小企业信贷管理的成功经验,从信贷产品设计、风险识别和防控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方能取得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