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资本管理的范畴

资本管理的范畴

时间:2022-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企业要进行资本管理,首先要选择资本的来源,要有吸纳资本的能力,要确定聚集资本的方式。对企业聚集和吸纳的资本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是能否达到预期资本回报的资本使用。资本优化和重组的最高形式是收购、兼并等资本运营手段。

一、资本管理的范畴

企业是资本存在、增值和获取收益的载体,是资本转化、流动和扩张的平台。因此,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资本管理。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首先要体现在对资本的组织、管理和运营上,而其关键则是如何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和实现资本收益的最大化。从这个意义上讲,资本管理的范畴很广,可以说,现代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都要围绕着资本管理这一核心展开,包括资本的聚集与吸纳、资本的组织与优化、资本的流动与扩张、资本的收益与分配等各个方面的问题。

在现代企业中,资本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之所以能够开展的基础,没有资本,企业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米之炊。因此,企业要进行资本管理,首先要选择资本的来源,要有吸纳资本的能力,要确定聚集资本的方式。

选择资本的来源,本质上就是对投资者的选择和投资方式的选择。这就涉及企业的基本组织形式的确定。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最重要的组织形式是公司制,即按照《公司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特别是能够公开面向社会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这类公司由于其强大的、其他类型企业无可比拟的资本吸纳能力和广泛的融资渠道,而成为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最先进的企业组织形式。

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今后我国除少数关系国计民生行业的企业仍会采取国有独资的形式外,绝大部分企业的资本主体都应该是多元化的。资本主体的多元化,就是要在一个企业中使各种不同来源的资本变成一个有着共同利益目标的整体。资本主体的多元化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要求,它具有以下三个优点:一是使资本的经营风险分散化,因此也就相对降低了每一个出资者的投资风险;二是使资本的投入主体对企业经营的盈亏承担有限责任,不再承担因企业经营不善、资不抵债而破产所造成的无限连带责任;三是可以促使出资者与经营者相互分离,避免出资者直接干预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使经营者能够自主地经营企业的法人财产。[1]

企业所具有的吸纳资本的能力是由企业自身的实力、信誉、发展前景和经营谋略决定的,企业吸纳资本的能力的强弱,是企业能否不断发展、可能发展到何种程度和规模的基本要素之一。因此,加强企业管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不断提高企业的资本吸纳能力。企业聚集资本的方式取决于自身的发展需要,企业资本的聚集和吸纳主要有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两种方式。另外,兼并、收购、重组、联合、租赁、承包等也都是企业聚集资本的有效途径。

对企业聚集和吸纳的资本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是能否达到预期资本回报的资本使用。因此,不可避免地就有一个资本的组织和资本结构的优化问题。资本的组织包括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企业资本投资者的组成状况,这是企业资本的原始出资者最为重视的问题;二是企业所聚集的全部资本的使用方向,这是每一个出资者都关心的问题。但不管属于哪个层次的问题,根本都在于企业资本的扩张和资本收益的最大化。为了实现收益的最大化,企业要根据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不断剔除不善于或不适于运用的不良资本和无效资本,聚集和吸纳善于运用的优良资本和有效资本,以实现资本结构的优化和重组。资本优化和重组的最高形式是收购、兼并等资本运营手段。

在现代企业中,企业对资本的管理体现在企业对资本进行有效的运营上。企业资本运营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直接经营、委托经营、租赁经营、承包经营等。每种资本运营方式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优点,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对自己最优的方式,以获得资本收益的最大化。20多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的资本运营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从最初单一的国有企业经营模式,到承包制的推广和完善,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特点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公司制经营模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采用。

“流水不腐”。资本的生命力在于资本的流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过程实质上就是资本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之间的流动过程。为了追求收益最大化,资本总是不停地在利润的引导下从劣势行业流向优势行业、从夕阳产业流向朝阳产业、从亏损企业流向盈利企业,并在选优汰劣的流动过程中,推动资源配置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资本的流动不等于货币的流通,资本的流动包括资本形态的转化,即从实物形态的资本转化为货币形态的资本,或由货币形态的资本转化为实物形态的资本的过程,包括作为实物形态资本或货币形态资本的所有权、使用权的让渡。产权转让、投资兴办企业或投资入股、有价证券买卖、资金借贷等都是资本流动的具体方式。

把处于静态的、凝固的资本变成动态的、流动的资本,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资本的流动使资本拥有了新的增值的契机,资本在收益最大化目标的驱使下的流动使企业能够将资本投入到社会最需要发展的部门、行业和产品上去,使之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使资本能够不断获得增值,使资本的增量不断扩大。其次,资本的流动可以对社会经济结构和企业产品结构的及时调整起到导向的作用,实现社会产业结构和企业产品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

改革开放以来,搞活国有企业始终是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中心课题和主要目标,国有企业缺乏生机与活力有多种原因,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国有资本的凝固状态。大量国有资本被锁定,处于凝固状态,不能跨地区、跨行业,甚至跨企业流动,无法参与社会资源配置过程,这既不利于国有资本的保值,更不利于国有资本的增值。我们天天喊要搞活国有企业,但国有企业却总是难以活起来,处于事倍功半的状态之中,这说明我们没有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要害问题。

有的同志说,国有企业不活的核心在于利益机制,包括国家和企业,企业和职工的利益关系。这个说法虽有一定的道理,但却仍然只是看到了表面现象,并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应当承认,经济利益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但一切利益关系归根结底都是由财产关系决定的。在企业和财产的关系上,也应当清醒地看到企业不是本质,而只是一种载体,资本及其资本的增值才是问题的本质。把重点摆在搞活国有资本上,说到底,就是要把静态的、被凝固的国有资本变为动态的、可流动的国有资本。这里的意义极为重大。

具体来说,第一是国有资本的流动,流动使国有资本有了一个新的增值的契机,这里的关键在于促使企业能够适时地将资本投入到社会最急需发展的部门、行业和产品上去,使之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使资本能够不断获得增值,使资本的增量不断扩大。

第二,还是国有资本的流动,国有资本的流动可以对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及时起到导向的作用,实现社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这对于壮大整个社会主义经济来说无疑是大有好处的。

第三,国有资本的流动不应拘泥于企业的形式。企业是资产的载体,企业采取什么形式,是由资本的性质和构成形式决定的。最重要的在于资本而不是它的载体。只要资本能够盘活,能够带来增值,采取什么样的企业形式对资本有利,就应当让企业自己去选择,使企业的形式能够适应资本使用和运营的需要。因此,我们在国有经济、国有资本、国有企业这三者的关系上,应当提倡和坚持的是壮大国有经济,搞活国有资本,改革国有企业。即通过对现行国有企业的改革,使国有资本能够较为充分地发挥作用,得到保值增值,取得收益,进而达到加快发展,使整个国民经济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使中国尽快富裕起来的目的。

这个问题不但在国有独资企业,在国有控股、参股的其他类型企业,比如说上市公司中也同样存在。我国资本市场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设立并运作十多年来,到2005年6月底,上市公司数量已经接近1400家,平均每年上市约100家,累计为企业融资9000多亿元,其发展速度和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由于资本市场设立的时间短,也暴露出了许多需要完善和解决的问题。比如说,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有一句很流行的话,“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而在近年来西方国家经济增长乏力,我国经济增长一枝独秀的背景下,我国股票市场却从2001年6月下半年起经历了长达四年多的调整,根据中国证监会的统计,上证综合指数从2001年6月14日达到的2245点最高点一路下跌到2005年6月6日的998.23点,总市值从2001年6月底的53630.58亿元下降到2005年6月底的31590.02亿元,流通市值从2001年6月底的18866.36亿元下降到2005年6月底的10004.21亿元。流通股股民损失惨重,市值蒸发超过8000亿元,这其中还不包括在此期间的新股发行筹资。股票市场直接融资额从1999年7月到2001年6月间每月平均筹资金额147.36亿元,下降到2001年7月至2003年7月的月平均筹资金额72.08亿元,[2]下降了整整一半,期间几次因大市低迷而不得不中断新股发行,大大降低了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

造成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走势明显背离的原因很多,如不断引爆的业绩地雷,如庄股的高台跳水,如过快的扩容速度导致的资本市场贫血症等。但是,我们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股权分置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而彻底的解决。例如,2001年10月23日,中国证监会宣布暂停国有股减持,当日沪市全线涨停,综合指数大涨9.86%。2002年6月24日,中国证监会宣布停止通过国内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当日沪市再次全线涨停,综合指数上涨9.25%。所谓股权分置,就是指上市公司的股份一部分上市流通,一部分暂不上市流通。另外,通过配股、送股等产生的股份,也根据其原始股份是否可流通划分为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绝大多数国有企业改制上市的上市公司股本存在国有股、法人股、流通股三种形式,流通股又分为A股、B股。国有股东以评估的国有资产为依据、几乎以平价的代价取得上市公司的股份,而流通股东以远高于票面价格的溢价发行价格或流通价格获得上市公司股份,形成事实上的同股不同值,甚至不同权的现象。据中国证监会的统计资料,截至2004年底,上市公司7149亿股的总股本中,非流通股份达4543亿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64%,非流通股份中又有74%是国有股份。[3]

国有股不流通,意味着大量国有资产被锁定,失去了流动性,不能跨地区、跨行业流动,也无法发挥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国有股比例过大,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也不利于资本市场未来健康、稳定发展。“一股独大”,使得许多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在制定公司重大经营决策时“一言堂”,不听取、也不愿意听取广大中、小股东的建议。出现了诸如上市公司“重筹资、不重回报”,不顾市场反映利用一切机会从市场“抽血”,不少上市公司变成了大股东的“提款机”等不合理现象。不少上市公司因此而受大股东的拖累,甚至被拖垮,如猴王股份、龙涤股份、三九医药……不胜枚举。股权分置还形成了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分置”,上市公司不是股东的利益共同体,而是利益冲突体,即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关注点在于资产净值的增减,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关注点在于二级市场的股价。股权分置也扭曲了证券市场的定价机制。在股权分置格局下,股票定价除公司基本面因素外,还包括2/3股份暂不上市流通的预期。2/3股份不能上市流通,导致单一上市公司流通股股本规模相对较小,股市投机性强,股价波动较大等。

因此,这个问题必须尽快加以解决,否则会越积越多,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解决这个问题不管采取什么措施,其出路必然是国有资本逐步从大多数企业或行业中套现出局,国家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的直接经营,政府只行使市场监管职能。同时,消除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分置现象,解决资本市场股份转让的制度性差异问题。

有关管理部门也一直在积极寻求解决这一问题,比如曾经先后采取过向机构投资者和原有股东配售(即通过发行新的流通股替换国有股,如中国嘉陵、黔轮胎等),上市公司回购大股东的国有股(即上市公司以自有资金回购大股东持有的国有股并注销,如云天化、申能股份等),2001年开始实行过一段通过新上市公司减持国有股补充社保资金的办法,但由于市场反映不佳而告终止。2004年初,湖南省提出要全面向外出让上市公司国有股权,深圳市也试行了通过MBO方式、即公司管理层收购国有股权的做法。总之,有关政府部门、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学术界对股份公司股份全流通问题的尝试和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过。

另外,为了解决国有股和法人股不流通以及大股东占用和拖欠上市公司资金的问题,从2004年7月起,以电广传媒为代表的上市公司开始尝试“以股抵债”的解决方案。所谓“以股抵债”,是指上市公司以其控股股东“侵占”上市公司的资金作为对价,冲减控股股东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被冲减的股份依法注销,同时减少上市公司的股本总数。同时,“以股抵债”方案实施后,可以提高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提高公司每股净资产和每股收益,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减少公司的财务费用。另外,“以股抵债”也为缺乏现金清偿能力的控股股东提供了解决“侵占”上市公司资金的问题。

以电广传媒为例,截至2004年6月30日,电广传媒的控股股东湖南广播电视产业中心通过其下属或关联单位占用电广传媒资金共计本金超过5亿元,资金占用费按三年期银行存款利率计算,超过3800万元,两项合计,最终确定以股抵债的债务总额为53926万元。2004年8月5日,电广传媒向社会公布了大股东以股抵债的初步方案,即以大股东所持的公司股份抵偿其对电广传媒的债务,实施“以股抵债”的股份价格确定为每股单价7.15元,抵债股份数量为7542万股。作为抵债的股份予以注销,公司的注册资本也相应减少7542万股。资料显示,抵偿债务的每股单价7.15元与电广传媒半年报显示的每股净资产7.123元比较,非常接近,因此,抵债股份的价格基本上是以资产净值为基础确定的。市场对“以股抵债”的做法予以了积极反映,方案公布后,电广传媒股票的二级市场的走势相当强劲,全天上升了5.14%,成交量也创了15916万股的天量,并带动了有“以股抵债”题材的相关个股纷纷走强。“以股抵债”方案能否成功实施,关键的一个环节是如何确定股票抵债价格,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特别是流通股东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从利益双方来看,定价过高了,大股东就可以以少量股本注销来完成偿债,但这种做法会有损中小股东的利益;定价过低了,公司股票市盈率将有大幅度的下降,流通股股东所持有的股票价值会随之提高,但是大股东又会感到利益受损;如果用于抵债的股份是国有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也会直接干预“以股抵债”的价格。

全面、彻底解决中国股市股权分置的问题开始于2005年。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颁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开始了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试点工作。清华同方、金牛能源、三一重工、紫江企业等四家上市公司作为第一批试点公司开始了股份全流通的尝试。结合四个月试点取得的经验和暴露的问题,2005年8月23日,中国证监会、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和商务部等五部委联合颁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制定、修改和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强市场基础性建设,完善改革和发展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转折,使市场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要求“股权分置改革方案要实行分散决策。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东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和股权分置改革的管理办法,广泛征求A股市场相关流通股股东意见,协商确定切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参照股东大会的程序,由A股市场相关股东召开会议分类表决”。同时提出解决股权分置问题要“实行新老划断,对首次公开发行公司不再区分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优先安排再融资,可以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同时改革再融资监管方式,提高再融资效率”。由此,解决股权分置工作开始全面铺开。按照《指导意见》的总体要求,中国证监会于2005年9月4日出台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对上市公司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操作程序、改革方案、信息披露、原非流通股份的出售、中介机构的资格和职责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解决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方案的核心是确定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的“对价”,以获得其所持有股票的流通权。所谓“对价”(consideration),原本是英美合同法上的效力原则,指一方得到权利、权益、益处或是另一方换取对方承诺,所做的或所承诺的损失、所担负的责任或是牺牲。从法律关系看,“对价”是一种等价有偿的允诺关系,“某人允诺是为了换取另外一个人对允诺的承诺”。从经济学角度说,“对价”就是冲突双方处于帕累托最优状况时实现帕累托改进的条件。在平等个体之间法律关系冲突情况下,效率的解决只能通过平等个体之间的妥协关系来解决。在协调平等主体之间相互冲突的法律关系过程中,只要满足“对价”,自由让渡并给予及时补偿而不使任何一方损失的条件,就能实现帕累托最优到帕累托改进的效率。确定对价主要受两个指标影响:一是非流通股价相对与流通股价的折价率;二是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比例。一般来说,当非流通股价相对于流通股价的折价率高、非流通股的比例高时,对价率(即非流通股东对流通股东的补偿率)就比较高。

在解决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实践中,“对价”可以采用股票、现金等共同认可的形式。例如,三一重工最终确定的方案是向流通股股东每10股送3.5股。在2005年9月12日全面拉开股改序幕后,首批亮相的40家公司中,大多数以送股作为支付“对价”,平均送股在3股以上。但也可以采取缩股、认股权证等形式,如宝钢股份则在第二批试点方案中首次公布了流通股股东每10股获大股东宝钢集团支付2.2股和送1份认股权证的股改方案。认股权证是授予股票持有人的一项权利,拥有该权利者可以在到期日前(也可能有其他附加条款)以行使价购买公司发行的新股(或者是库藏的股票),如宝钢认股权证的行权价格为4.5元,行权比例为1∶1。

股权分置改革实施一年多以来,进展相当顺利。截止到2006年9月底,沪、深两市只有174家上市公司尚未完成股改,其中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有79家,这79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市值为1100亿元,占应股改市值的10.16%;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有95家,这95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市值为1800亿元,占应股改市值的5.6%。[4]市场对股权分置改革表现出很高的认可程度,上证综合指数从2005年4月收盘的1060.74点上升到2006年9月收盘的1752.42点,上涨65%。同时,为配合股权分置改革暂停的新股发行和上市公司再融资也从2006年5月起重新启动。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产品的生产都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都需要企业有相当大的生产规模才能降低生产成本,而资本扩张则是扩大企业生产规模的必要手段。从马克思在《资本论》上论述的资本的原始积累到现在最具代表性的跨国公司,无一不是走的资本扩张的道路。纵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近百年来的发展历程,可以说,近代企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资本扩张史。[5]

企业资本扩张必然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市场竞争促使企业要提高生产技术,要提高产品质量,要增加花色品种,要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获取高额的利润。因此,资本扩张的最基本的原理在本质上是将技术投入与企业的规模效益内在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这个意义上讲,资本扩张不仅并不排斥科技的进步,反而促进了科技的进步。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企业间的竞争是技术的竞争,而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决定的。比如,当今世界上著名的跨国公司无一不把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作为企业生存和扩张的重要手段,投入研究和开发的费用比例也在不断提高,他们几乎垄断着最新产品的生产专利,产品升级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如汽车、电脑、手机等。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处于原始生产状态的作坊式的小企业,如何有能力和动力奢谈研究和开发呢?我们在谈及我国企业和国外先进企业之间的差距时,总会想到两者之间生产规模的差距,其实这只是表象,深层次的差距在于技术水平的差距、研发能力的差距。

拿生物医药行业为例,目前,国外各主要制药公司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一般都在18%左右,生产成本的很大一部分是研发成本,开发出来的新产品总是能够保证使他们在国际竞争中领先于对手若干年。美国生物医药公司在过去的20年里,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平均由11.9%提高到了20%,有的企业甚至高达30%,而对于生物技术公司来说,这一比例还要高。很多公司都是先置其他开支于不顾,也要投入技术开发。例如,世界上最著名的生物技术公司Amgen,2000年的研发费用高达8.22亿美元,比1998年增加了24%,占其销售收入的28%。[6]这预示着生物制药企业的技术要素已经超过规模要素,将来企业的经营模式不是大,而是强。反观我国的生物制药行业,由于起步晚,经费有限等因素,从整个国家研发和产业化的综合水平来看,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估计在10年左右。1998年,我国整个生物技术行业的投资总共才40亿元左右,仅相当于美国生物医药公司开发一种新药的投入。我国该行业内的企业,哪怕是比较大型的知名企业,都普遍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品的产品,主要是靠购买国外专利,甚至使用过时专利在维持生产经营,大部分企业的研发投入一般只有销售收入的2%~5%,不论从绝对数量上还是从相对比例上,都远远低于国外同类企业水平,约有97%的产品是对国外专利的仿制,面对国外专利侵权的诉讼风险很大。再如,近些年我国家电产业发展很快,业内一些企业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大型企业,但是这些产品的一些核心部件的生产技术则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例如,2003年,我国DVD生产厂家遭受到著名的6C诉讼,最后不得不以向对方支付高额的专利费而告和解,生产经营极其被动。

现代市场经济是规模不断扩大的经济,是资本不断扩张的经济。资本的扩张,其直接的结果就是生产规模的扩大。由生产规模的扩大必然引起进一步的分工与协作。科技的进步,正是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带来的分工与协作才发生的。分工使人们在某一方面的技能得到突出的提高,技能的日益精湛和设备的不断改进,从而带来了科技的进步。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没有资本的扩张,也就不可能有企业的科技进步。

资本的扩张,对任何一个现代企业的发展来说,都是决定性的。在近代企业制度中的资本原始积累时代,资本的扩张曾经包括了许多野蛮的、掠夺式的手段。而在现代企业制度之中,文明程度空前地提高了。企业要不断地进行资本的扩张,就必须千方百计地增强自身的资金吸纳能力。这里包含丰富的内容:即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要有优质的产品去占领市场,企业要用好的资本回报去获得投资者的信任,争取投资者把更多的资本投向企业;企业要采用各种措施和通过多种渠道,包括集资、股份制、产权转让、借贷、兼并、承包租赁等办法来扩大自己的资本,使其在市场上更具有竞争能力;企业就得增强自我积累的能力,不断地进行资本的再投入。

资本扩张必须是在保证资本运行质量前提下的有效扩张,否则,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式的低效、无效扩张,只能导致资本的浪费,甚至导致企业的灭亡。许多企业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裂变式的飞速发展,靠的是有效的资本扩张,如青岛海尔、燕京啤酒等公司上市后借助资本市场这一理想平台,通过资本运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原来默默无闻的地方小企业发展成国际知名的大型企业。与此同时,不少企业经营失败,甚至破产倒闭,则是源于盲目扩张的结果,如巨人集团、仟村百货,以及曾经在资本市场上名噪一时的新疆德隆等。因此,资本扩张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资本扩张包括内部扩张和外部扩张,内部扩张是指企业在现有资本结构下,通过整合内部资源,采取包括控制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调整组织结构、提升管理能力等一切手段,维持并发展企业竞争优势,获取超额利润,再将利润转化为资本,从而扩大企业的再生产规模的活动。企业的管理活动,大部分都是围绕着内部扩张开展的,或者说主要是为内部扩张服务的。外部扩张是指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合资、合作等方式吸纳外部资本,扩大生产规模的资本经营方式。内部扩张是企业吸纳和有效利用资本的必然结果,是外部扩张的基础和前提。

总之,企业要通过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手段,壮大自身的资本实力。进行资本的扩张,除董事会和经营者要有敏锐的战略目光和精明的经营策略,去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外,更重要的是企业内部要有科学的管理,充分调动起企业内部的积极性,使企业自身更具吸引力。

股份制是企业资本扩张的重要组织形式。在股份制出现以前,资本的扩张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企业自身的积累,或者说是主要依靠内部扩张进行的。而对任何一个出资者来说,完全依靠自身的积累难于快速实现资本的扩张。马克思曾经讲过:“积累即由圆形运动变为螺旋形运动的再生产所引起的资本的逐渐增大,同仅仅要求改变社会资本各组成部分的量的组合的集中比起来,是一个极缓慢的过程。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制公司转瞬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7]

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投资者进行资本投资的最终目的是追求资本的增值和回报,不注重回报投资者的资本管理活动,最终必然会被投资者所否定。因此,对资本管理者来说,“投资者是上帝”这句话一点也不过分。而这一点又恰恰是被目前我国不少企业管理层所忽视的,如我国不少上市公司都或多或少存在着管理层只重筹资,不重回报的问题,甚至有知名上市公司的老总在公开的场合说:“我从来不关心公司股票的二级市场走势。”既然对资本的所有者如此轻视,又如何能得到后者的认同呢?其结果必然是招致投资者“用脚投票”,其股票沦为被抛弃的对象,甚至使企业丧失了再融资的功能。因此,资本的分配是资本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资本分配方案是企业资本管理的重要一环。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图2-1表示资本管理的概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