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利用延缓怎样进行纳税筹划

利用延缓怎样进行纳税筹划

时间:2022-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应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及时地尽早地申报抵扣,同时把销项税额合法地向后推延,达到延缓缴税。则各月销项税额均为4.08万元。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利用市场定价自主权进行纳税延缓的筹划是建立在增值税率和所得税率一致的前提下的,当关联企业间的所得税率或增值税率不相同时,则应综合考虑,从增值税、所得税以及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统一筹划,达到最大限度地减轻集团公司的总体税负。假设甲企业进项税额80000元,资金成本率为2%。

12.利用延缓怎样进行纳税筹划?

答:货币的时间价值是现代财务管理的基础观念之一。从企业纳税角度来说,合法的延缓纳税有利于降低财务成本,提高经营效益。

增值税实行购进扣税法,即工业生产企业购进货物(包括外购货物所支付的运输费用),在购进的货物验收入库后,就能申报抵扣,计入当期的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部分,可以结转到下期继续抵扣)。增值税实行购进扣税法,尽管不会降低企业应税产品的总体税负,但却为企业通过各种方法延缓缴税,并利用时间价值因素和通货膨胀因素降低税负创造条件。企业应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及时地尽早地申报抵扣,同时把销项税额合法地向后推延,达到延缓缴税。

例如,某企业1月份购进增值税应税商品1200件,购进价款200万元,进项税款34万元。该商品经过生产加工后销售单价2400元(不含税),实际月销售量100件,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则各月销项税额均为4.08万元。但由于进项税额采用购进扣税法,1~8月份因销项税额32.64万元(4.08×8),不足抵扣进项税额34万元,在此期间不纳增值税。9、10月份分别缴纳2.72万元和4.08万元,共计6.8万元(2.72+4.08)。这样,尽管纳税的账面金额是完全相同的,但如果月资金成本率2%,通货膨胀率3%,则6.8万元的税款折合为1月初的金额为:

2.72/[(1+2%)9×(1+3%)9]+4.08/[(1+2%)10×(1+3%)10]=4.23(万元)

显见,这比各月均衡纳税的税负要轻。

上述方法一般应用于独立核算企业内部。除此,在利益共同体的关联企业之间,利用企业拥有的《公司法》所赋予的充分的市场定价自主权进行价格转移及利润合理分配,进行纳税筹划,同样可以达到延缓纳税、减轻税负水平的目的。即在关联企业所得税率和增值税率相同的条件下,关联企业间统一筹划,降低上游企业或售货企业的产品价格,达到降低上游企业增值税率,提高下游企业增值税率,从而减少上游企业的应纳增值税额,使得集团公司总体税负因纳税时间的推延而减轻。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利用市场定价自主权进行纳税延缓的筹划是建立在增值税率和所得税率一致的前提下的,当关联企业间的所得税率或增值税率不相同时,则应综合考虑,从增值税、所得税以及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统一筹划,达到最大限度地减轻集团公司的总体税负。

例如,甲、乙、丙为集团公司内部三个独立核算的企业,彼此存在的购销关系如下:甲企业生产的产品作为乙企业的原材料,乙企业制造产品的80%提供给丙企业。相关资料如表5-5所示。

表5-5 各企业相关情况表

img39

注:以上价格在内部之间转移均为含税价。

假设甲企业进项税额80000元,资金成本率为2%。如果三个企业均按正常市价结算货款,则应纳增值税额为:

甲企业应纳增值税额=2000×500×17%-80000=145300-80000=65300(元)

乙企业应纳增值税额=2000×600÷(1+17%)×17%-145300=174358-145300=29058(元)

丙企业应纳增值税额=1600×700÷(1+17%)×17%-174358×80%=162736-139488=23248(元)

集团合计应纳增值税额=65300+29058+23248=117606(元)

当三个企业采用转移价格时,应纳增值税额情况为:

甲企业应纳增值税额=2000×400×17%-80000=116240-80000=36240(元)

乙企业应纳增值税额=(1600×500+400×600)÷(1+17%)×17%-116240=151112-116240=34872(元)

丙企业应纳增值税额=1600×700÷(1+17%)×17%-1600×500÷(1+17%)×17%=162734-116240=46494(元)

集团合计应纳增值税额=36240+34872+46494=117606(元)

静态总额来看,前后应纳的增值税额是相同的,而集团公司总体税负的减轻显现在纳税支付时间上。由于上述企业生产具有连续性,使得甲企业当期应纳税款相对减少29060元(65300-36240),递延至乙企业缴纳,使得乙企业和丙企业应纳税额分别增加了5814元和23246元,但各期相对增减金额折合为现值,使纳税负担相对下降了2942元[29060-5814/(1+2%)9-23246/(1+2%)6]。相对节约了2942元的税款,无疑可以给集团公司带来新的税收收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