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风险控制原则及方法

风险控制原则及方法

时间:2022-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税务局要求以及档案管理规定保存好申报所需单据。出口工作政策性强,涉及海关、商检局、外汇管理局、国家税务局、银行等方方面面的工作,而且两头在外,容易出现问题。在报关管理方面统一选择高资质的报关行和货代公司,对非常规商品的出口向海关申请预分类,避免低税高报,降低相关风险。建立出口退税内部控制和合规性管理制度,以便于对所有相关信息进行跟踪,并降低潜在的税务风险。

第二节 风险控制原则及方法

针对出口企业退税的各类风险,总体控制原则是:必须有真实贸易背景并严格管理、规范操作。企业可从以下不同方面采取风险控制措施:

一、财务工作

财务工作要核算准确,按照会计准则设立会计科目,正确核算有关增值税项目,并在规定期限内申报,尤其在企业同时进行内销和外销业务时,因为税收政策的不同,对内外销商品的增值税要分开核算。

随时注意增值税发票认证时间、报关单出口日期、代理证明开具日期等等期限,注意在有效期内完成相关工作,对超期限的单据尽快与主管部门协商延期解决。按照税务局要求以及档案管理规定保存好申报所需单据。

二、业务工作

业务员需要熟悉国际贸易业务流程,掌握出口相关的海关、商检、外汇、税收政策。对不同的出口业务方式有清楚的认识,尤其是由其他渠道介绍、非公司自行开发的业务,要对国内外客户进行资信调查,并实地考察客户的经营情况,全程关注出口商品的生产、采购情况,委托较高资质的报关行报关。对企业非主营商品的出口,要进行商品的调查分析。

业务员要对财务知识有所了解,在洽谈业务、准确报价,订立合同时,做好合同盈亏预算,货物出口后,提前计算换汇成本,避免因为换汇成本超过限制范围影响退税。

选择资质高的报关行和货代公司,避免选择国外客户指定以及业务介绍人指定的报关行和货代公司,对货物运输、报关、商检等过程直接参与监督。

及时将相关单据转交给财务部门和报运部门,避免单据过期;保管好业务档案,以备税务局核查。

三、管理工作

出口工作政策性强,涉及海关、商检局、外汇管理局、国家税务局、银行等方方面面的工作,而且两头在外,容易出现问题。如果出口企业没有一套完整的业务管理制度,一旦出现官司,会造成有理打不赢的局面。在退税工作方面,如果不严格从业务流程开始管理,会直接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并影响企业的信誉。为防控风险,应重视以下管理工作:

(一)加强对客户管理

由于每年企业的客源在扩大,为了企业在贸易中有的放矢,要建立客户档案,包括基本情况、财务情况、资信度、贸易量等等。对供货方进行核查以确保其具备良好的经营与税务记录,对国外客户通过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进行信保调查,逐年进行筛选,降低业务风险。

(二)加强对合同管理

业务审批人应对业务员提交的合同详细审批,检查业务盈亏预算,对数量、单价等合同主要条款的修改严格控制,对超过退税换汇成本的业务不予审批。业务完结后,将业务决算报告与预算比较,作为考核业务员和客户的依据。

(三)加强对核销单和报关管理

俗称的“买单出口”,就是没有出口权的企业购买外贸公司的核销单,以其名义出口,而外贸公司收不到钱,外汇汇入发货人指定的账户,这是不规范的国际贸易手续。

出口企业应对核销单的领取统一管理,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杜绝空白核销单外流,形成出口企业“卖单”业务。在报关管理方面统一选择高资质的报关行和货代公司,对非常规商品的出口向海关申请预分类,避免低税高报,降低相关风险。

(四)加强对业务员管理

对业务员进行市场营销、外贸专业知识、财务知识、职业道德等方面培训,避免“有业务即可上岗”的管理观念。要求业务员保管好业务档案,随时保存相关资料以说明出口业务实质及其合理性。

(五)加强对敏感商品和敏感地区自查

出口企业和出口商品属于关注类企业或关注类商品,则将成为被税务机关进行核查的重点对象。但是由于预警信息、关注类企业和关注类商品目录并不对外公开,因此,企业无法较早地预先得知其是否属于被要求自查的范围。同时,函调和自查办法还提示出口到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东南亚国家、陆路毗邻国家以及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货物贸易,也可能会成为发函调查甚至是出口退税监管的关注对象之一。因此企业应该对有可能被重点核查的业务预先自查,发现相关潜在的风险点,做好配合核查的准备工作。

(六)加强财务对退税风险评估

建立出口退税内部控制和合规性管理制度,以便于对所有相关信息进行跟踪,并降低潜在的税务风险。企业应该针对国税局对退税的评估内容进行预先评估,税务局的主要评估内容包括:

(1)合理性分析:生产企业是否异地报关,外贸企业是否舍近求远收购产品并报关出口;

(2)企业出口量增长异常,是否开展非常规业务;

(3)敏感类商品:重点审查使用扩展码商品,退税率高商品,涉及税收优惠产品,货值比较高产品,体积较小商品,开箱检查率低商品,容易取得进项发票产品(农产品),发票虚开泛滥地区产品(潮汕),外贸企业从流通企业购买商品;

(4)未申报退税商品情况;

(5)供应商变动情况;

(6)采购商与付款方不一致比对;

(7)报关价格异常:单笔过大,偏高与偏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