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民币国际化路线图

人民币国际化路线图

时间:2022-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开始启动人民币国际化,想让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投资结算货币,减少对美元的使用量,使得外储美元资产减少。所以,面对人民币贬值,各国完全可以选择欧元、美元,“人民币国际化会带来铸币税”则成为一句废话。很明显,人民币国际化只会让中国更少地使用美元,让外储总额见顶回落,而中国财政通过人民币国际化享受铸币税则只能成为美梦。

第一节 人民币国际化路线图

1. 人民币为何要国际化

改革开放前,中国外汇储备很少,不够用。中国政府通过改革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来获取外汇,然后用外汇来改善国内经济结构,比如从国外购买一些国内需要的机器设备。哪知一不小心,中国在2010年底,外汇储备达到2.85万亿美元,2011年6月份达到3.2万亿美元。

实际上,数年前中国外汇储备总量就已经是全球之最。通过发展外向型经济,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工厂,以外贸方式带回大量的外汇收入,同时,外资直接投资则以更直接的方式将大量的外汇引入国内。两者相结合,中国外汇资产迅猛增加。但是中国又用不掉很多外汇,比如欧美武器、技术都不向中国开放,变成中国手中有钱没地方用,于是国内有识之士纷纷认为,买美国国债,可以保本并获得稳定的年度收益率。

但是,美国2007年的次贷危机、2008年的金融危机改写了这种稳定的收益率状况。美联储推出1.25万亿美元的宽松货币政策时,美元急剧贬值,给中国外储不安全敲响了警钟。

数年前,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超过6000亿美元,到2010年底这一数字上升到1.16万亿美元。美国金融危机动摇了中国持有美债的信心,但是又不能大量抛售,因为一下子抛不完,变成把自己套牢。国内一些经济学家突然发现,中国被美元绑架了。所以,2009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两会上说“有点担心”中国的美元资产。后来,在中国与美国经贸峰会等各种场合,中国提出美国要保证中国持有的美元资产的安全。从那时开始,人民币国际化开始推动了。2010年8月,中国央行宣布,允许境外机构投资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政府和公司债券,宣告了一个新市场的诞生,即香港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在此之前,境外金融机构只能投资它们在岸持有的人民币。然而也有一些不合时宜的经济学家还在鼓吹买美国国债很安全,有的官方经济学家在2010年还认为,中国外储不买美国国债没东西好买,主要目的是保值而非赚钱。正是这样一些国内所谓的智囊鼓吹言论,导致中国持有美国国债从数年前的6000亿美元上升到2010年底的1.16万亿美元。这些鼓吹论者贡献了100%的增长额。2010年11月5日,我在媒体上预测美国将抛美债推升美股,12月7—8日和14日,果然连续发生两年来美国最大的美债抛售潮。就怕美国把所有其国内的债民变成股民,而剩下的美国国债全部为海外持有时,美国可能会动赖账的策略了。

美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推出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美联储1.25万亿美元大量购买美国国债,造成国债收益率大降,美国国债大量抛出,资金迅速流出美国,美元大幅贬值。这一事实一下子冲击了国内财政、央行、学术界,到此时才发现中国巨量持有的美国国债被套牢了,而且美国可能通过赖账方式来贬值,造成中国外储巨大的亏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开始启动人民币国际化,想让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投资结算货币,减少对美元的使用量,使得外储美元资产减少。所以,2009年以来,中国与很多国家进行双边货币互换,在香港成立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2010年与马来西亚林吉特不但进行双边货币互换,还让林吉特在中国银行间市场挂牌交易;2010年与俄罗斯卢布不但进行双边货币互换,中俄两国都对人民币与卢布进行挂牌交易,允许两国货币直接进行贸易结算,减少对美元的使用。到2011年秋季,中国外汇交易市场取消卢布、林吉特的交易费用,为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快马加鞭。

正当中国政府推出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时,国内一些经济学家想起了铸币税[1]。他们认为美国历史上通过货币贬值赖账来逃避债务的负担,这相当于收取铸币税,好像人民币国际化也能为中国带来新的国家财政收入。我认为,收取铸币税已成为历史,人民币国际化难以收到铸币税,再说,美国通过汇率大起大落赚取的差价套利是美元铸币税的3—4倍,我觉得这个倒是可以考虑的主要方向。

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带来铸币税的观点怎么看?

我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固然带来某些国际便捷,比如不用带美元,只带人民币出国购物、旅游、投资,可以使用人民币在国际市场进行信贷投资。但是,这与收取铸币税并不相干。

我认为,历史上美国之所以能够通过美元贬值成功赖账,是因为美元曾经是全球唯一结算和储备货币,不用美元,国与国之间的交易就无法进行,所以要储备美元,全球各国实际上是被动接受它的贬值,结果就是这样被美国征收铸币税的。但是从现在来看,美元已不是唯一的国际结算和储备货币。目前,美元结算占全球市场的60%,欧元相应为25%左右。假使未来人民币结算占全球市场的25%左右,将使得美元从目前的60%下降到40%左右,日元、英镑结算的全球市场占有量会被人民币挤去一部分,这才是未来全球货币结算的三足鼎立格局:美元占40%、人民币占25%、欧元占25%,甚至,人民币贸易结算最鼎盛时将能占到全球50%的市场。

这告诉我们,全球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出现人民币、美元、欧元三足鼎立的格局。所以,面对人民币贬值,各国完全可以选择欧元、美元,“人民币国际化会带来铸币税”则成为一句废话。实际上,全球各国也可以在美元贬值时选择欧元、人民币,美国通过赖账获取铸币税的时代也已成为历史。有些经济学家在误导铸币税,说美元海外发行的数量减去印刷成本、发行成本,剩下的就是铸币税,想想看,多么荒唐,如果这些海外的美元回到美国进行采购,难道美国不接收吗?回到美国用美元吃住等消费,难道不可以吗?我觉得,现在美国印钞票最多不支付利息。所以,我认为让人民币通过贬值赖账的方式让全球买单的思想有些太天真。2010年,我在媒体上撰文《中国金融需要中国特色》,对人民币国际化可以享受铸币税的观点进行了批评。很明显,人民币国际化只会让中国更少地使用美元,让外储总额见顶回落,而中国财政通过人民币国际化享受铸币税则只能成为美梦。历史上让美元通过贬值赖账的土壤以后都不会出现了,因为1945年美元称霸,而欧元到1999年才出现,这期间美元是全球唯一的结算货币。后来美元脱钩黄金以及贬值,却没有世界货币可供选择,各国只能接受美国赖账。现在世界货币有欧元、人民币以及日元、英镑等,面对美元过度贬值时,全球资金如果纷纷选择欧元、人民币,抛弃美元,美元将有可能面临一贬到底或雪崩的可能。所以,环境变了,还用老眼光看新事物,注定会闹出笑话。

从2007年以后的欧美元趋势来看,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美元大涨,2009年一季度,美联储动用1.25亿美元买资产,导致美元从2009年3月跌到当年12月初。但是,迪拜债务危机、希腊债务危机、冰岛银行债务危机,改变了美元单边贬值的趋势,结果从2009年12月初到2010年6月13日处于升值周期,说明美元不会碎。从2010年6月13日到2011年5月5日,美元由于QE2[2]的推出而贬值,但是从2011年5月5日到10月份,由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导致欧元下跌,美元被动上涨,另外美国经济数据并不看好,导致股市下跌,美元被动升值,于是美元指数从2011年5月5日的72附近上升到10月份的79.5附近。只要美元市场占有率还是全球第一,还是作为欧元的对手,那么,美国还是可以推出QE3的。如果美国推出QE3救房市,对美国消费有立竿见影的作用,短期会使美元贬值20%左右,但是欧洲不断发生债务危机,到时欧元贬值变成推升美元之手。所以,未来3—5年内,中国不用担心美元,需要担心的是美债的大跌不起。

行文至此,我们发现,人民币国际化既不能产生铸币税的好处,也不能直接减少外储存量总额,只是对以后的外储增量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我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就是创造一个多使用人民币少使用美元的国际经贸环境。若上文描述的未来美元、欧元、人民币三足鼎立的形势得以实现,那么,虽然中国出口美国带回的还是美元,出口欧洲就可以带回美元,也可以带回欧元,而出口东南亚、非洲、俄罗斯、印度、南美洲等国时,就可以用人民币进行结算了,这样,带回中国的美元量就少了。但是,中国外储中已拥有大量美元,人民币国际化并不能减少外储存量的总额。

那么,对于存量外储,我们该怎么办呢?

2010年4月22日,我在媒体上撰文《中国如何操盘美国国债》,认为欧元在2010年4月份以后的继续贬值通道中可以抄底了。如果陆续建仓,欧元兑美元的平均价在1∶1.25以下,那么下半年欧元只要贬值超过10%,即1∶1.335以上,就可以套现了。2010年下半年最高到1.428附近,回调到1.31附近后,又冲击到1.35以上,后来又下降到1.31附近,到2010年12月31日,欧元兑美元又到1∶1.3377。由此可见,欧元在1.335以上套现机会很多。到了2011年5月5日,欧元升到1.49附近,套利机会仍然很多。在此期间,欧元外汇交易市场每天的成交量达到1万多亿美元、美元外汇交易市场每天的成交量达到2万多亿美元,由此看来,我对中国外储套利欧美元货币空间的判断是合理的、科学的,进出方便。

实际上,即使按国内一些官方经济学家认为的“外储目的在于保本不在于获利”的思路来看,只要中国持有1.3万亿美元和价值1.3万亿美元的欧元,就不会损失成本了。因为这边的损失正好等于那边的获利,这才是最安全最保本的笨办法,但实际情况是,在我国的外储中,欧元资产价值6000多亿美元,其余为2万亿美元资产,两边布局资金总额并没有对等。

综上,我认为:1.人民币国际化只是减少外储增量总额,但不能减少外储存量总额;2.人民币国际化后,将与美元、欧元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从而缺乏当年美国历史上单一货币独占天下好赖账的市场环境,人民币通过国际化享受铸币税则只能成为某些经济学家的美梦而已;3.现实虽然并不支持人民币享受铸币税,但是能享受到美元大起大落带来的巨大套利空间;4.人民币国际化为中国与东南亚、非洲、南美洲、俄罗斯、中亚、西亚等国之间的经贸往来带来了货币结算的方便,不但减少了这些地区的外贸结算风险,也减少了这些地区的美元使用量。

欧美由于金融危机导致钱袋干瘪,人民币就可以通过对欧美信贷、采购和投资的方式挤进欧美地区的市场,而流到欧美地区的人民币又可以通过支付中国外贸或对中国投资的方式回到中国,这将减少欧元和美元的国际使用空间。当然,欧美也可以通过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往来把人民币挤出去,这也是减少欧美元的国际使用空间。欧美也可以把手中人民币与中国央行进行互换,换回欧美元,如果是这样,中国央行手中的美元总量就会下降。由此可见,人民币国际化不但能在亚洲、非洲、南美洲、俄罗斯占领市场,还能通过对外投资、信贷、采购等方式挤占欧美元的本土市场和国际使用空间。但是,这与铸币税无关,如果中国做到这一点,全球货币结算市场可能改变成美元占35%、人民币占35%、欧元占20%的格局。仍然是三足鼎立,仍然无法享受人民币国际化的铸币税好处。所以,我劝告国内经济学家们、决策者们,断了享受人民币国际化带来铸币税的念头。

2. 人民币国际化流行路线图准吗

1996年12月1日,我国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第八条款,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但问题是,要让海外国家央行、银行、企业手中有人民币,才能进行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怎么办?2008年12月12日,中国央行与韩国央行进行了18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货币互换。2009年1 月20日,中国央行与香港金管局进行了20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货币互换。2009年2月8日,中国央行与马来西亚央行进行了8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货币互换。2009年3月11日,中国央行与白俄罗斯央行进行了2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货币互换。2009年3月24日,中国央行与印度尼西亚央行进行了10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货币互换。2009年3月29日,中国央行与阿根廷央行进行了7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货币互换。中国央行在四个月里一鼓作气向全球铺开6500亿元人民币。休息了一年又四个月后,于2010年7月23日,又与新加坡央行进行了15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货币互换。

2009年初,中国央行与香港金管局签订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有效期为3年,但是截至2010年10月底,人民币就全部用完了,当时预计到2010年底还需要100亿元左右的人民币,才能应付香港人民币贸易结算。于是,2010年11月初,香港金管局不得不与中国央行再度启动百亿货币互换。问题是,2011年9月,香港人民币存款达到5700亿元,一样面对美元对欧元上涨,香港的人民币对大陆人民币贬值2%,这是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贬值的结果,我认为,银行可以动用500亿美元进入香港买进人民币,顺便把手中的500亿美元带出海外,减少美元外储,当然也可以等以后美元贬值、香港人民币升值时,抛出离岸人民币,大概能获利15%左右,这比持有美债好得多。所以,中国外储玩转海外的标的物多了。

目前还只是部分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央行进行了双边货币互换,在全球仅仅是开了个头,以后会循序渐进地展开。实际上,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的范围也在循序渐进地扩大。

2008年12月24日,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对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2009年4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5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2009年6月29日,内地与香港签署备忘录,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这标志着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正式启动。2009年7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银监会共同制定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正式对外公布。2009年7月6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在上海正式起动。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交通银行上海分行完成第一笔由内地企业出口香港、贸易货款经中银香港汇入内地的跨境贸易人民币汇入汇款业务,以及第一笔跨境贸易人民币汇出汇款业务。人民币贸易进出结算拉开了序幕。2010年6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李东荣在哈尔滨表示,包括黑龙江在内的20个省份进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区,而境外试点扩大到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2010年6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从前一次5城市扩大到北京、天津、内蒙古、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云南、吉林、黑龙江、西藏、新疆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试点业务范围包括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其他经常项目结算。不再限制境外地域,企业可以按市场需要来选择使用人民币结算。

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路线图,国内流行的有两种观点。一种为从贸易结算到资本结算再到国际储备货币,另一种为从经常项目到资本项目再到自由兑换。那么,这两个路线图是否准确呢?

我认为不准,因为现实情况并非如此。

比如2010年10月29日,“新疆跨境贸易与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启动,这是中国首个开通跨境投资人民币结算的地区。按常理来讲,要等到跨境贸易结算大量进行成为规模以后,才进行跨境投资人民币结算的。而实际上,截至2010年10月底,大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总额为800亿元,香港相应为1700亿元,其中90%为进口结算额。2500亿元跨境人民币结算额与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2.3万亿美元的规模相比,约为六十分之一。

比如,2010年11月份,保加利亚的Tavex黄金与外汇交易公司开始挂牌交易人民币,这意味着人民币在保加利亚可自由兑换。Tavex公司自由兑换的人民币现钞从其设在爱沙尼亚的总公司调拨而来,而总公司的人民币现钞是从苏格兰皇家银行购买的。Tavex公司是保加利亚第一个从事实际买卖人民币现钞的外汇交易公司。11月8日,“塞尔迪卡”商业中心的外汇交易牌上显示,人民币对保加利亚列弗的买入价为1∶0.208,卖出价为1∶0.219。而保加利亚央行公布的人民币对列弗汇率中间指导价为1∶0.21。实际上,未来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将出现越来越多的这种从事人民币买卖的公司,只需到跨国大银行去购买人民币现钞就行了。而这些国际跨国银行通过从中国央行购买人民币,从海外居民手里的人民币存款中获得人民币现钞,从人民币对外直投、采购、信贷等方式中获得人民币,于是他们批发人民币现钞给国外公司,获得相应的服务费用。于是我们看到,人民币在国际上将进入批发和零售渠道了。

比如2010年8月19日,由央行上海总部、上海市金融办等十多个部门联合召开“上海市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扩大以及相关工作推进会议”,下发了《关于促进本市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及相关业务发展的意见(送审稿)》。该意见表述,上海将鼓励银行和企业开展部分资本项下人民币结算试点。银行和企业在方案完备、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开展跨境人民币项目融资、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等与贸易活动密切相关的资本项下人民币结算业务。鼓励在国际招标业务中,政府依法采购进口产品应积极推进采用人民币结算。在利用外资、大宗商品进口、对外援助等领域深入探索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可行性。为了向境外供应商支付人民币款项,各银行可按照有关规定为境外供应商开立“非居民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专门用于跨境贸易项下人民币收付结算。对符合条件的人民币对外投资项目,可按规定享受上海市相关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

通过以上新疆、保加利亚和上海市三个例子,我们发现人民币国际化路线图涉及的贸易结算、资本结算、国际储备货币,虽然有短暂的时间先后,但基本上可算做是同步进行的。而涉及跨境人民币的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自由兑换,也几乎是同步进行的。只不过是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资本结算和国际储备货币都仅仅进行了一点点而已,跨境人民币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自由兑换也是如此。

所以,国内流行的两个人民币国际化路线图只能做参考,实际上的路线图是千姿百态的,随着环境的需要而临时决定推出相应的内容。这种摸着石头过河,随时根据需要推出相应的内容,才是真正的人民币国际化路线图。

3. 人民币结算全球路线图

人民币国际化涉及到人民币全球结算,既有离岸人民币结算的全球化,又有在岸人民币结算的全球化。

离岸人民币结算如何全球化?

香港已成为首个离岸人民币结算中心。2010年,香港占据人民币外贸结算市场总额的75%。我预测2011年该数据将下降到50%左右,因为中国更多地区在2011年可以进行这项业务了。

虽然现在有国际大投行进行人民币结算业务,但是这毕竟是外资投行在办理,不属于中国官办的,变成受制于海外。所以,在全球各洲设立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是必然的,这也是为了方便海外持有人民币的机构、个人、国家,能更好地利用手中人民币,进行储蓄、买人民币债券、投资中国股市,在离岸人民币微贬时,可以进行人民币理财。很明显,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的全球扩展,必然带动人民币理财的全球扩张。

为什么离岸人民币结算中心要开到各大洲去?

这是因为,全球各国机构、个人、国家到香港进行人民币结算很不方便,来回费用也很大。虽然现在国际投行下属营业部连锁店能进行人民币结算业务,但是人民币储备量有限,难以支撑人民币离岸结算的庞大市场。所以,需要中国政府官办的离岸人民币结算中心在全球设立连锁机构。

由于当前全球已经有美元、欧元两大主要结算货币区,尤其是美国和欧元区,成为欧、美元结算的重镇和堡垒,难以进攻。所以,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连锁化的目的地选址也要以先易后难的方式进行。我认为,香港离岸人民币结算中心可以辐射东南亚、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一带。由于马来西亚林吉特已经在中国银行间市场挂牌交易,中国可以成立马来西亚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根据中国银行间市场马来西亚林吉特与人民币汇兑价格进行操作就行。中国可以用相同的方法在美国、俄罗斯、英国、日本、欧元区等成立人民币的双边货币结算中心。

通过以上表述,我们发现,人民币双边结算中心可以与任何一个国家进行,只要对方国家货币在中国银行间市场挂牌交易,就有可以作为参考结算的“锚”。所以,人民币国际结算要想提速,只须通过人民币双边货币互换和对方货币在中国银行间市场挂牌交易就行。至于对方对人民币进行挂牌交易与否并不重要,因为人民币在对方国家的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只需盯住中国银行间人民币双边货币互换价格的锚就行。但问题是,一旦对方国家也让人民币进行挂牌交易,而且出现两方比价不一致,怎么办?这是一个中国政府到现在还没有正视过的、也没经历过的难题。我认为,人民币在对方国家的离岸结算中心,应以对方国家的外汇交易市场比价为锚。如果没有人民币交易,就以中国银行间人民币与对方货币的交易比价为锚。这样,人民币与对方货币在两国货币交易市场可能出现差价缺口,不排除一些资金利用缺口选择在海外国家结算或在中国结算。很明显,中国可以通过控制缺口来控制热钱的流向。这样,中国外管局控制热钱有了新的工具。

对于没有在中国银行间市场挂牌交易货币的国家和地区,可以先用人民币与美元或欧元的汇价和当地的货币与欧美元的比价进行转换。这样,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可以先开起来,等到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在中国银行间市场挂牌交易时,再选用人民币与对方货币的交易价格为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参考的锚。

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不仅在双边货币上可以进行国家层面上的设立,也可以在洲际层面上进行设立。对于欧洲,笔者认为,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可以设在列支敦士登、摩纳哥、圣马力诺等迷你国,这样阻力小,相对容易,而且欧洲到这些小国来去自由,这是欧洲的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可以在马来西亚、巴基斯坦设立南亚、西亚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在智利设立南美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在南非、苏丹可以设立非洲人民币结算中心。人民币离岸洲际结算中心,可以通过欧美元转换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选取当地有代表性的货币在中国银行间市场挂牌交易,并作为该地区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转换指定的货币。这样,该洲际多国货币就可以该国货币为转换货币进行计价。实际上,中国可以通过扶持某国货币成为转换货币来控制外交关系,因为被选中国家的货币一下子上升到该洲际的货币领头羊地位。

在岸人民币结算中心如何全球化?

新疆成立人民币直投结算中心,重庆成立总部经济结算中心。实际上中国境内各地可以错位经营人民币国际结算中心,比如人民币全球债券结算中心、人民币全球信贷结算中心、人民币全球资本市场结算中心、人民币全球利率结算中心、人民币全球拍卖结算中心、人民币全球煤炭业交易结算中心、人民币全球基建结算中心,等等,当地政府要给予税收、房租、用地等方面的扶持,这同时也有利于地方政府提高没有污染的服务业占经济的比重。

由此可见,各种行业的人民币全球结算中心,有关企业的融资、债券、研发、品牌、并购、渠道等人民币全球结算中心,有关各类区域、次区域国际合作的人民币全球结算中心,都可以开发,关键在于如何整合好各种人民币全球结算中心的资源,如何利用各类人民币结算中心带动国际旅游热、论坛热、活动热、购物热、宾馆热、客流热、物流热、展览热,等等。所以,人民币在岸国际结算中心能拉动中国向消费型经济转型。洲际高铁、国内高铁、航空业是基础硬件,各类人民币在岸国际结算中心是软件,这一块国内各地政府还没有进行深远地规划和开发。

人民币国际化结算并非仅仅指人民币离岸结算,也包括各类国际业务的人民币在岸结算服务。很明显,人民币出国是利用人民币来进行全球各种经贸活动,而结算地,则国内外都有。离岸基本偏重于外贸、采购、投资、融资等人民币结算业务,在岸基本上偏重于行业、企业等中微观层面的人民币结算业务。当然没有绝对的泾渭分明、楚河汉界,中微观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也是可行的。

4. 人民币计价全球路线图

人民币计价就是用人民币标价,中国国内所有的商品一律按人民币计价,比如香烟、股价、楼价、菜价、黄金、火车票、拍卖物品。但是,在国际市场,却非所有商品都用人民币标价,所以,人民币国际化首先是在外贸结算上用人民币计价,接下来在对外信贷、对外投资、允许境外金融机构发行人民币债券、香港H股在2011年发行新股上都改为人民币计价。尽管如此,其他国家的商品也不可能全部用人民币计价,所以,中国只能尽量争取更多国家在更多商品上用人民币计价,却不可能穷尽一国之所有商品用人民币计价的。

2011年1月4日,世界银行宣布在香港将发行总额5亿元(约合7600万美元)的两年期人民币债券。世行可以把人民币债券贷款给非洲或欧元区债务危机国家,这些国家再用人民币债券向中国购买商品,或对中国进行投资,或到香港进行H股投资。这就是目前国内的人民币回归路线所能投资的标的物。但是,非洲和欧洲等国投资者采购时使用人民币并不方便,我们的人民币计价全球路线图显然是不够的,怎么办?

我早就认为,中国需要到全球各国去建一个中国城,卖中国产品,用人民币标价。这样,任何一个国家不出国门就能用手中的人民币采购中国产品,用不着到中国来采购了,这样使用人民币太方便了。对于中国城的中国摆摊者,由于收进的是人民币债券,不存在汇兑风险。

但问题是,中国城的摆摊者收进人民币债券后怎么办?

我认为,中国银行业需要配套跟进,把国内美元带出去,也可以让外贸企业的外汇存进银行。当地中国城的摆摊者把人民币债券交给银行换回美元作为在海外的生活费用,也可以进货,当然也可以用人民币债券通过中国银行业海外分部汇款到国内。所以,人民币计价不能省去这样一个环节,即中国商品城用人民币计价并且以中国银行业配套跟进服务为综合体。

如果向世界银行贷款的国家不想购买中国产品,想投资中国股市,但是又不便来中国操作,另外手中人民币债券量少,也不适合来中国投资。怎么办?中国政府到现在还没有为他们投资中国便捷化考虑过。我认为,中国可以在各个国家设立一个投资中国结算中心。他们可以用人民币债券通过中国银行业连锁店办理现金转换,然后开通投资中国股市,给投资者一个账号。他们取回时可以支付人民币,也可以根据当天汇兑行情换成外币,如美元、欧元或当地国家货币。通过这种方式进入中国股市的资金变成专款专用,不会进入楼市、农产品市场,来破坏中国经济和哄抬物价。

很明显,解决好海外持有人民币债券的机构、市民、国家,在当地就能用人民币债券采购、投资中国股市,这才是中国当前要补的功课。看来我们当下仅仅通过把海外人民币回流国内的做法,是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而人民币国际化又牵涉到一系列商品的人民币计价,其中人民币计价商品城各国连锁化很重要,如果不让人民币计价商品各国连锁化,那人民币国际化的效果恐怕只有打对折了。

一旦在海外某国建立了中国商品城,中国银行业配套跟过去并且开通投资中国股市,接下来,如何拓展人民币计价的商品就成为关键,拓展需要智取,一步一步壮大。如可以在海外当地国家某些商场、某些行业进行双轨制计价,除了当地本国货币计价,也可以用人民币计价,这当中的转换方式可以用美元或欧元来进行。如果当地货币在中国银行间市场挂牌交易,也可以以此为人民币计价的锚。如果人民币在当地国家外汇交易市场挂牌交易,可以按当地人民币兑换当地货币的比价进行转换。

行文至此,我们发现,人民币计价全球化还是刚开始,中国只解决了人民币回流国内这一头,并没有解决海外商品交易和投资的便捷化问题。对于如何进一步拓展用人民币计价商品的范围,以及如何来进行策略上的智取,或者走双轨制计价方式,目前也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人民币计价全球,除了搞好本国这一方、海外当地国家另一方之外,还要对某一产品的美元计价如何转换成人民币计价进行智取。如石油、黄金、铁矿石如何采取用人民币计价,下面我们以海湾石油用人民币结算为例。

我认为,美元大幅贬值时,会造成海外石油国家的石油收入大幅缩水,这时就是中国主动推销用人民币计价结算的最佳时机,这时没有阻力,只有感激。根据美元升值周期为7—9个月、贬值周期为9—11个月来看,美元一旦进入贬值周期,中国就可以进行谈判,越是美元加速贬值,越容易取得成功。从美元升贬值周期规律来看,经历7—9个月升值,美元就迎来一次9—11个月的贬值周期。这意味着,人民币计价就迎来一次7—9个月之后的机会。

当然能不能成功,还需要政府从投资、信贷、采购、基建、双边自贸区、双边金融合作等方面给予双边配套服务。如此,胜率较大。

如果中国拿下海外石油用人民币计价,那么接下来可以在海运业、铁矿石业等方面用人民币计价。笔者认为,海运业容易突破,希腊需要中国的钱袋子,但是中国的一半货物是由希腊海运完成的。所以,人民币计价拿下国际海运业是比较容易的。

通过上文分析,我们发现,人民币计价要从本国向海外国家发展,并通过建立中国商品城、中国银行业配套服务以及当地国家商品计价双轨制,进一步谋取国际大宗商品、海运业计价权,既可以智取,也可以先易后难地去争取。由此可见,人民币计价全球路线图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拓展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