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激励理论概述

激励理论概述

时间:2022-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本书主要是遵循激励理论的基本思想,针对激励目标寻找合适的激励途径,为激励保险业自主创新提供一些思路。

一、激励理论概述

激励理论是组织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现代经济活动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要求参与活动的各个方面接受或实施有效的组织和协调。组织的领导者促使组织成员的行为目标与组织的目标相容的主要手段就是激励,因此,激励问题存在于任何一个组织当中。对激励问题的专门研究的开始是以赫尔维茨(Hurwicz)1959年发表的论文《资源分配过程中的最优性和信息效率》(Opimality and Information Efficiency in Resource Allocation Process)为标志的,此后,由于赫尔维茨和让贾克斯(Jean-Jacques)等人的贡献,激励理论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已经成为组织理论的四个主要领域之一。

按照相关激励理论的观点,所谓激励是指在一个组织中,组织者促成组织成员的行为目标与组织的目标一致或相协调。而激励机制是组织的领导者为了使组织成员的行为与组织目标相容,并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潜能而设计并执行的一种制度框架。它通过一系列具体的组织行为规范和根据组织成员生存与发展需求、价值观等而设计的奖惩制度来运转。这些制度可以是法律、法规,也可以是某种政策、条例等。在经济分析中,设计任何有效的激励机制都必须遵循两个原则:第一,代理人参与工作所得的净收益必须不低于不工作时得到的收益,这是参与约束;第二,代理人让委托人最满意的努力程度也是给他自己带来最大净收益的努力程度,即激励相容约束。

在西方经济学的厂商理论、市场理论、消费理论等众多理论中,“自利”(为自己的利益而行动)通常被假定为厂商和消费者的行为准则,从而也成为他们采取某种策略或行为(例如技术创新)的最基本的出发点,最终也成为激励的重要依据。在任何一个组织中,不同的社会选择或组织设计者(如政府等)的不同决策,会给组织成员带来不同的利益,因而也就能够产生不同的组织决策效果,对组织成员产生不同程度的激励。关于激励的研究是从资源分配机制的研究起步的,在这里,设计者的目标是建立基于全体成员的偏好和资源财富(资金、才能、物资等)初始拥有量的社会目标函数,激励的目的就是要激发这些偏好,充分利用所拥有的财富、信息,然后通过社会目标函数实现社会目标。设计者将面对多种可供选择的激励机制,但并不是随意的一种都能够实现他的目标。这里存在着相容性的问题,即只有那些能够有效地实现目标函数的激励机制,才可以被称为与该目标函数是相容的。

以上我们对激励理论做了极为简单的描述,实际上,激励理论包含丰富的内容,并且通常是用十分严格的数学语言(主要是对策论),通过建立关于激励机制的模型进行论证的。本书要讨论的并不是纯粹的、一般意义上的激励理论,而是该理论在保险业自主创新方面的应用,如保险业自主创新的激励可分为哪些类型?什么样的激励机制对保险业自主创新是有效的?如何构建一个完整而有效的保险业自主创新激励体系?……这些问题难以依赖某种数学模型来解答。因此,本书主要是遵循激励理论的基本思想,针对激励目标寻找合适的激励途径,为激励保险业自主创新提供一些思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