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合组织与国际证券组织委员会的国际会计协调

经合组织与国际证券组织委员会的国际会计协调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IOSCO目前已有15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已涉及全世界85%的资本市场,中国证券管理委员会也是该组织成员之一。IOSCO的目标是促进跨国证券的上市和交易,促进国际间的信息交流,建立保护投资者的充分的准则,为有效监督和执行提供互助。调查结果显示许多成员机构的国家已经允许未来跨国发行人使用国际会计准则。

第四节 经合组织与国际证券组织委员会的国际会计协调

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成立于1961年,由24个经济发达、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组成,主要是代表经济发展国家的利益,是IASC的观察员,主要宗旨为:(1)在维持各成员国金融稳定的同时,谋求持续的高经济增长;(2)在促进成员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促进非成员国经济的发展;(3)在非歧视性原则上发展国际贸易。OECD主要通过其管理机构以及200个委员会组成的网络和工作组开展工作。它每年出版三期《金融市场趋势》,对国际和OECD成员国国内金融市场的趋势和前景进行评估,并对证券市场的结构和法规进行说明和分析。由于主要由工业化和市场经济国家组成,OECD通常是其他一些组织(如联合国和国际自由贸易联盟)的抗衡力量。

1976年6月,它发布了《国际投资及跨国公司宣言》,这一宣言的附件《跨国公司行为指南》包括信息披露的原则及项目。1978年,OECD设立了会计准则特别工作组,任务是:(1)支持现有的增进各国会计信息可比性所作的努力;(2)解释1976年指南中信息披露所含的会计术语;(3)对联合国关于会计和报告国际准则的工作进行沟通并发表意见。1980年发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的会计实务》,1982年发布《会计协调系列丛书》等文件,1999年,它与美国国际开发协会(USAID)一起组建了一个地区性会计团体:欧亚会计师审计师联合会,主要包括了从前苏联独立出的各国。此后,OECD相继出版了《创新金融工具披露与会计》(1988)、《分部财务信息》(1990)、《公共预算与会计改革的模式》(2001)等出版物;1990年,OECD成立“欧洲过度经济中心”,该中心与欧洲会计师联合会一起组织和召开研讨会、讲座和会议,共同研究东欧国家和前苏联国家的会计改革问题。该中心的建立为这些转型国家与发达国家在会计发展方面的联系搭起一座桥梁,同时,也成为讨论转型国家会计制度发展的论坛。

回顾OECD对于会计国际协调化所做的努力,我们可以看出,OECD在会计国际协调中的作用是有成效的:(1)其著名的《跨国公司行为指南》,较早地意识到跨国公司信息披露的问题,建议跨国公司通过自动的信息披露来消除东道国的不信任,缓和当时国际上普遍存在的对跨国公司的批评,也起到了回避国际法律规范的作用;(2)OECD的会计准则常设工作组对部分会计用语的含义进行了明确阐释,从而增进了会计在各成员国间的可比性和可理解性;(3)OECD召开的研讨会、出版的研究成果以及它与IASC及其重组后的IASB等国际组织之间的联系都为会计国际协调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但是,OECD成员国更多的是扮演跨国公司母国的角色,出于维护跨国公司利益和有利于国际资本流动的长远目标的考虑来进行会计国际协调。出于这样一种利益所在,OECD在会计国际协调进程中,并不期望成为会计准则制定主体,也不谋求成为会计协调化的一支主导力量。它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国际资本流动,维护其成员国的利益,同时避免其他国际组织的干预。因此,OECD在会计国际协调化中的作用仍然是有限的。

二、国际证券组织委员会(IOSCO)

它建立于1987年,前身是美洲证券委员会协会,是一个世界性的官方证券管理机构。它由各国政府代表参加,这些代表在自己的国家里既是证券市场的管理者,又是证券市场法规的制定者。IOSCO目前已有15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已涉及全世界85%的资本市场,中国证券管理委员会也是该组织成员之一。IOSCO的目标是促进跨国证券的上市和交易,促进国际间的信息交流,建立保护投资者的充分的准则,为有效监督和执行提供互助。为了促进企业在全球证券市场中有效地筹集资本,IOSCO也致力于国际信息披露和会计准则方面的工作。2000年5月,IOSCO推荐了IASC的30份准则,公司可按IAS编报要求,在证券市场中跨国上市(只有美国和加拿大例外)。

2002年IOSCO第27届年会,报告了于2001年末就其成员接受2000年版国际会计准则的情况进行的一项跟踪调查的结果。调查结果显示许多成员机构的国家已经允许未来跨国发行人使用国际会计准则。2004年IOSCO在第29届年会上表示,它将继续保持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密切合作。IOSCO的技术委员会已经启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规定性解释”课题,涉及其成员有关促进IFRS一致使用和执行的交流意见;启动的另一项新课题是“财务报告准则应用的评审与执行”,专门研究证券监管机构及其他机构评审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活动和权力范围。2005年3月初,IOSCO发布了《强化资本市场反财务欺诈工作》报告。这份由其技术委员会完成的报告,是对安然事件以来重大财务欺诈案的研究,实际上也是一份向IOSCO和全世界证券监管机构提出强化监管、打击欺诈的建议。其目标是找出资本市场面对财务欺诈时可能存在的监管弱点,进而确定应如何弥补这些弱点。技术委员会确定的两条操作性的优先方案就是促进已经制定的国际原则和准则的执行,推动跨国执行的合作。在操作层面上,2005年10月,IOSCO宣布成立了一项在各国监管者之间形成分享信息的新机制,使各国监管者能够就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应用问题相互交流意见。2006年IOSCO在第31届年会后发布的公报认为,IFRS即将带来高质量国际准则的新纪元,并将向投资者提供评价投资决策更好的方式。但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在短期内关于IFRS应用问题的争论仍在日益深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