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纸中之王”终落他人之手

“纸中之王”终落他人之手

时间:2022-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同的是,这次他们不是采取暴力胁迫等手段,而是利用中国人保密意识的淡薄,在握手笑谈之中,巧妙地窃取宣纸技术的奥妙。下午1时5分,在厂里候守的公安与保密人员接到这一通报,立即根据领导的重新部署,于下午1时30分返回县城,实施城内拦截。乡政府接通知后,迅速赶到草纸厂。另有一次,我国某旅行社向下属单位发出书面“通知”:E国一旅行团11人,是E国造纸、印刷专业人员,以参观中国造纸厂为旅游目的。

中国宣纸堪称世界一绝,在国际市场上有“千年寿纸”、“纸中之王”的美称,它质地柔韧白雅,纹理清晰纯净,薄而润墨,绵而耐搓,不蛀不腐,题字作画,有骨有神,因而深得中外书画家的赞赏。

对于这一国宝,许多外国间谍垂涎已久。早在上世纪下半叶和本世纪初,伴随着帝国主义的枪炮声,就有不少间谍潜入我国,打听宣纸的生产技术,并连偷带抢地带走了一些生产宣纸的特种树皮。尤其是日本侵略者,采用暴力手段,绑架了我国一些宣纸艺人,并运走了一些树种。但是,我国的宣纸艺人宁死不屈,拒不向侵略者透露宣纸生产工艺,因此日本虽然繁殖了这种特种树种,但因未得其生产奥妙,因而也未能真正造出高质量的宣纸。改革开放以后,许多外国间谍又开始打宣纸的主意。不同的是,这次他们不是采取暴力胁迫等手段,而是利用中国人保密意识的淡薄,在握手笑谈之中,巧妙地窃取宣纸技术的奥妙。

对此,我国政府早已有所察觉。1979年,我有关部门就对宣纸的保密问题作了明确规定:宣纸的产量、产值、厂址、用料、配方、技术等等,均属国家重点保密范围,任何人不得泄露、扩散,并且规定,宣纸生产现场不许外国人参观、采访与摄像

但是,对宣纸技术“红眼”多年的外国人,还是贼心不死,不断潜入中国,用种种手段意欲窃取宣纸技术。于是,围绕宣纸的窃密与反窃密,我国安全保卫部门与外国间谍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1982年4月13日,S国公民香港某公司女职员BD及S国制纸设计家××等一行4人,持我国某市公安局签发的,从××市到××市的“外国人旅游证”,途经A县进午餐。BD女士匆匆吃完午饭,便操着流利的汉语,手持上海某公司美术设计人员李××的一封信,找到A县工艺美术厂程××,要求他帮忙联系参观宣纸厂。程××即与BD 一起,向我国外事部门交涉,当即被婉言谢绝。

这时,BD又提出要参观一家卫生纸厂。由于该厂工艺流程与宣纸制造相仿,故也被外事部门谢绝。再次计划落空的BD女士沉不住气了,顾不得拐弯抹角兜圈子,直接向我外事人员提出:“我这位朋友是造纸专家,很想和贵国宣纸厂的同行交流交流。”随即把S国制纸设计专家××让到我外事人员面前。我方仍不同意,BD竟无礼纠缠了整整一天,直到次日下午下离开A县。

但事情并未就此结束。

第三天中午,某省旅游公司的一部丰田轿车,不声不响开进了非开放地区——A县郊外某乡镇的一家卫生纸厂。车门打开,下来的人正是BD 一行。

他们通过轿车司机找到这个小厂的头头,并说他们是来了解情况,帮助销售的……这头头见有外国人参观,十分高兴,诚惶诚恐,热情接待,对他们的要求一一答应。他们一边拍照、录像,忙得不亦乐乎。

然而,该厂也有颇有见识的人,他们将此事悄悄报告了公安部门。

正当BD 一行快要出门时,县外事和公安部门的人已经赶来,当即宣布他们未经允许进入我国未开放地区,违反了我国外事管理规定,责令他们到A县听候处理。

功败垂成的BD等人恼羞成怒,居然报告S国驻华使馆,企图通过外交途径达到目的。但违章证据确凿,使馆也爱莫能助。

A县公安局向BD等人宣布了省公安厅外事处的处理决定:“对违章旅行作出书面检查,所摄照片、录像当众曝光”,BD等人垂头丧气,失望地离开了中国。

但是,如果以为外国间谍会就此止步,则大错特错了。他们不肯轻易放弃他们垂涎已久的目标,而时时在窥视机会,只要有一点缝隙可钻,他们便会使尽浑身的解数,捞取他们需要的东西。

而令我们愤慨的是,国内居然有许多“糊涂虫”、“马大哈”,或因官僚主义,或因利欲熏心,竟置国家利益和保密规章于不顾,为他们大开绿灯,甚至当走卒。这给我们的保密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1991年1月17日下午3时,两位神情严肃的公安人员来到A县保密局,通报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据公安部门了解,我国某大学讲师W,在E国攻读博士学位,学成后定居该国。不久前他信告某市宣纸厂叶××,说他与E国文化研究所H先生一起,为写作一本宣纸制造技术专著,将于1月23日进入中国,24日到达A县。为此,他请叶先生帮忙解决下列问题:(1)参观几个宣纸厂; (2)在宣纸厂召开老技工座谈会;(3)了解宣纸生产技术;(4)参观××树百年“皮王”;(5)弄到一点宣纸原料。为达到上述目的,可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包括向有关领导送礼,给有关人员“小费”等,一切费用由他承付,并且事成后再重谢。

按此吩咐,叶某已开始了积极活动。

这消息清楚地表明:来者不善,触角直伸宣纸奥秘。

县保密局领导当即表示:绝不能让他们得逞。1月23日,该局人员会同外事和公安人员赶赴有关厂家通报了这一重要情况,并协助他们落实各项保卫措施。

1月14日,A县保密局接到上级部门电话:E国客人W与H一行于10时离开宾馆,前往A县方向,所乘小车的型号、车号为……

10时30分,A县保密局、公安和外事人员兵分两路,一路赶赴宣纸厂,一路留守县城。县局领导提醒赴宣纸厂的人员:小心客人中途换车,混进宣纸厂。

果然不出所料,W一行离开宾馆不久,就在某市换车。下午1时,他们来到A县宣纸厂附近,见厂门前有人巡逻,便掉转头去A县宾馆。

下午1时5分,在厂里候守的公安与保密人员接到这一通报,立即根据领导的重新部署,于下午1时30分返回县城,实施城内拦截。

而“客人”已经再次换车——坐上某单位的汽车,带着摄影、录像设备,匆匆赶往一家生产流程与宣纸工艺相近的草纸厂。我方人员接到情报后,立即电话通知该厂所在乡政府:不准参观生产车……间,不能取走一滴纸浆,不能召开技术座谈会,更不准摄影、录像。

乡政府接通知后,迅速赶到草纸厂。“客人”正好也开车进厂门。乡政府根据保密和公安部门的指示,谢绝了他们的非法要求。

1月25日上午,一无所获的W和H等人灰溜溜地离开了A县。

如果把以上的文字拍成电影电视剧,一定也是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那些不相信经济间谍无孔不入无处不有的人,不相信经济情报战惊险激烈的人,看了这则故事,他还敢大意吗?

围绕着宣纸技术,我们不知与外国经济间谍明争暗斗了多少个回合。另有一次,我国某旅行社向下属单位发出书面“通知”:E国一旅行团11人,是E国造纸、印刷专业人员,以参观中国造纸厂为旅游目的。其中,8月6日,将参观某县宣纸厂。

E国专家手持这一“红头文件”,自然十分得意,信心十足。不料,当他们到达A县时,却被我方外事、保密人员挡驾。他们哪肯罢休,再三纠缠,甚至强硬提出:“不让我们参观宣纸厂可以,但必须答应我们三个要求:(1)看看宣纸原料——××树皮;(2)在宣纸厂厂区拍摄一张照片;(3)请宣纸厂技术人员与我们开个座谈会。”

我方人员对此寸步不让:“很抱歉,这三条都属保密范围,无法满足。”

E国客人继续纠缠:“在我们E国,造纸技术是公开的,没有专利。”

我方人员当即批驳说:“现在我们谢绝各位参观宣纸厂,这与我们在贵国要求参观电子工业厂家时被谢绝,道理不是一样的吗?”

对方这才无言以答,失望而去。

是的,出过国作过工业考察的人都知道,在国外参观工业,除了成品车间、包装车间这些无关紧要的地方,真正的生产车间,不说让你参观,连距几百米看一眼都不允许。有些尖端技术工厂防卫得更加严密,距厂区几里路就“谢绝进入”。宣纸是我国的国宝,怎么能让人随意参观呢?

但是,令人痛心的是,半个世纪前中国宣纸艺人用生命保护的宣纸技术,改革开放后,在我国外事、保密、公安等部门鼎力保卫之下,还是被某些外国经济间谍窃取了部分甚至大部分秘密,给我国的宣纸生产造成了无法弥补的重大损失。

安徽的泾县,是宣纸生产的的发源地,也是宣纸技术最完备最成熟的地方。早在1915年,泾县生产的宣纸就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

日本人觊觎攫取宣纸秘密的欲望,一直没有停止过。80年代中期,他们就相继派出了数批经济间谍,以旅游、考察、合资办厂等名义潜入泾县,试图获取情报。无奈泾县的保密工作做得相当严密。该县所有的宣纸厂都不准外国人参观。

日本人无法进入泾县的宣纸厂,他们就采用另一计策,专门跟踪宣纸厂的车辆。宣纸厂的车走到哪里,他们就跟到哪里,看是否能从中窥视到什么情报,并寄希望于找机会收买宣纸厂的技术人员。

宣纸厂发现日本人的企图后,从此,将所有厂车的标志全部涂去了,使日本人再也没有跟踪的目标了。

虽然这批日本人两手空空地回国了,但是次年另一批日本人却因“曲线窃密”而得手了。这批日本人知道泾县宣纸厂防卫太严,无法捞到什么。但他们了解到在某省有一个由泾县宣纸厂扶持的造纸厂,他们估计,那里肯定没有这里防卫严密。

待他们赶到该厂时,岂只是防卫不严,简直是开门揖盗!

这家纸厂的负责人不仅不学无术,而且崇洋媚外到了不知自己姓甚名谁的地步。他听说日本人要来参观,喜得心花怒放,不仅安排厂里热情接待,而且亲自陪同参观工厂生产线。对日本人的问话,他有问必答,还生怕自己口才不好表达不清,以至连蒸煮原材料的碱水浓度这样的细节也言无不尽。说了还不算,临别时还赠送了一些××树皮、××草浆、××藤等宣纸生产原料给“日本客人”。

“日本客人”简直有点受宠若惊了!他们用刺刀和皮鞭没有获得的东西,竟在这“友好参观”中得到了,他们甚至还怀疑这是不是中国人设的圈套。

哪里是什么圈套,日本人将这些东西带回去“研究研究”之后,果真生产出了可与我国质量相比拟的宣纸。

不久后,日本人便不无得意地宣布:“世界宣纸,泾县第一,日本第二。”令中国人听了哭笑不得。

得手的还有韩国人。

韩国某纸品制造商多年来也一直梦寐以求地想获取中国宣纸制造的独特工艺及流程,但是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都未能如愿。后来,该制造商率一代表团以参观的名义来到我国某县一宣纸厂,受到我方厂家的热情欢迎。该厂也有一位“糊涂虫”领导,他不仅亲自带代表团去参观了所有工艺流程,而且还出于“友好”,“大方”地允许制造商在参观时使用摄像机,让他拍下了该厂完整的宣纸制造工艺流程。该制造商把这盘录像带带回国内“看图造纸”,很快就掌握了中国的宣纸制造工艺。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宣纸制造独特工艺,就这样被外商轻松地转一圈,便不费吹灰之力,“友好”地窃走了。

中国向以礼仪之邦著称,温良敦厚的中国人,搞改革开放了,便以为来的都是客,对谁都说真话,动真情,交实底,结果被老外“涮”了。他们没有想到,那些“谦恭和善”的“外国友人”,却有相当一部分是处心积虑地想窃取你的商业秘密的经济间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