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银行主导型经济体系与利益冲突的解决

银行主导型经济体系与利益冲突的解决

时间:2022-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上所述的两类利益冲突的解决都与紧急体系中的金融制度构架相关。在银行主导型经济体系中,银行对企业拥有股权,所以借款人与贷款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从理论上来说有两种机制使其得到缓解:第一,作为贷款人特殊股东的身份,有助于银行改善信息不对称的弱势地位。

二、银行主导型经济体系与利益冲突的解决

以上所述的两类利益冲突的解决都与紧急体系中的金融制度构架相关。因为,几乎所有的企业都需要以债务或股权的方式从外部获取资金,而融资合约的设计和与融资方式相联系的公司治理机制,会对这两类利益冲突的解决产生影响。

在以德国和日本为代表的银行主导型经济体系中,金融市场相对不发达,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而且银行通过持股或控股,实际上“拥有”了所贷款的企业。在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经济体系中,金融市场相当发达,银行与企业之间主要是较纯粹的债权债务关系,极少有股权联系。

作为贷款人的金融中介与作为借款人的中小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这两种经济体系中的银行业,对其利益冲突的解决方式并无太大差异。银行作为信息“生产和处理”的专业机构,在放贷前评估借款人的信用风险,有针对性地设计信贷契约,并要求附加降低借款人风险冲动的抵押或担保,然后,在贷款期内保持对小企业借款人经营和投资行为的监督和风险控制。但是,借款人与贷款人之间利益冲突的解决方式,在银行与大中型企业的信贷关系中体现出很大的差异。在银行主导型经济体系中,银行对企业拥有股权,所以借款人与贷款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从理论上来说有两种机制使其得到缓解:第一,作为贷款人特殊股东的身份,有助于银行改善信息不对称的弱势地位。第二,银行作为企业的股东不存在“利用”自己的动机,即银行不会对“自己”的企业发放贷款后,再鼓励该企业去从事更高风险的投资和业务。在市场主导型经济体系中,金融市场十分发达,信息披露制度日趋完善,大企业往往通过市场融资来解决资金需求,它们在货币市场上发行融资性商业票据来解决短期融资,在资本市场上发行债券来筹措长期资金,而对银行资金依赖较低。发达的债务评级机构作为第三方,在金融交易前对借款人进行信用评估和风险信息揭示,在金融交易后对借款人进行风险监督。必须指出,这里所指在市场主导型经济体系中企业对银行资金依赖低,并非企业不向银行借款;相反,许多大企业都在银行有借款。国外学术界的研究表明,这些大企业获取银行贷款的目的是多元化的,例如,除了频繁发生的临时性周转资金需求外,获取银行贷款能提高上市公司自身的信用等级,起到“信誉效应”(Reputation Effect)。

管理者与股东之间利益冲突的解决在两种不同金融构架的经济体系中也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在实行银行主导型经济体系的国家里,银行对企业拥有起重大影响的控股权,银行有监督借款企业和公司管理人员的内在动力和管理企业的能力,并有足够权利来控制企业管理层人事变动。所以,银行监督、控制和影响力,成为该体系中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机构成部分;在实行市场主导型经济体系的国家里,中小股东占有很高的比重,股权分散、股票换手率高,这使得绝大多数股东对监督管理层缺乏足够的内在动力,因此,资本市场上公司之间的并购成为淘汰低业绩管理层的主要形式。因此,理论界认为,市场并购实际上使得公司治理机制成为金融市场的派生功能。

当然,世界上不同国家的经济运行模式呈现出多样性,上述对两大类经济体系金融架构的基本划分,以及银行主导型模式和市场主导型模式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只是粗略的分析和勾画。在现实社会里,即使按两大类模式划分的经济体系中,实行相同金融架构的国家之间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