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保险市场供给和需求

保险市场供给和需求

时间:2022-11-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保险需求总量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例。保险需求总量与科学技术进步之间成正相关关系。保险费率上升,保险需求下降;保险费率下降,保险需求回升。如前所述,在影响保险需求量的诸多因素中,内生变量中的个人收入和外生变量中的保险价格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在影响保险需求总量的诸多因素中,还应提及的是外生变量中的其他商品的价格,这在分析保险需求总量中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保险供给是由保险公司和其他保险组织提供的。

一、保险市场需求

(一)保险市场需求的概念

需求,就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某种商品或某种劳务的要求。保险需求就是个人或经济单位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一定保险价格条件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保险服务的需求。

保险需求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有形的经济保障,体现在物质方面,即在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发生之后,投保的个人或单位所得到的经济补偿和给付;另一种是无形的经济保障,体现在精神方面,即在获得保险经济保障之后,投保的个人或单位由于转嫁了意外经济损失风险而得到的心理上的安全感。

(二)影响保险需求总量的因素

1.风险因素

无风险,无保险,风险是保险需求的首要条件。风险程度越高,范围越广,保险需求总量也就越大。反之,保险需求总量越小。保险需求总量与风险程度成正比例。

2.经济发展因素

经济发展既是刺激保险需求产生的因素,也是促进保险需求总量扩充的因素。社会总产值的增长程度,特别是可用于保险的剩余产品的价值的增长幅度和居民收入增长幅度,是保险需求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保险需求总量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例。

3.经济制度因素

现代保险属于商品经济范畴。保险发展的历史表明,现代保险是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保险需求总量与商品经济制度发展程度成正相关关系。

4.科学技术因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会不断开拓出新的生产领域,从而产生新的保险需求。保险需求总量与科学技术进步之间成正相关关系。

5.风险管理因素

风险管理对保险需求总量的增减有直接影响。一般说来,风险管理好,出险频率低,保险需求量减少,反之,保险需求量增加。保险需求总量与风险管理优劣成反比例。

6.价格因素

保险商品的价格就是保险费率。保险需求总量取决于可支付的保险费的数量,而不是愿意购买保险的数量。保险费率上升,保险需求下降;保险费率下降,保险需求回升。保险需求总量与保险价格成反反相关关系。

7.利率因素

现代保险的相当部分是投资性保险,特别是长期性人身保险业务。银行利息率是影响投资者闲置资金流向的重要因素。如果利率高于保险公司收益,资金就会投向银行,保险需求减少;反之,则会投向保险公司,从而使保险需求扩大。保险需求总量与利率高低成反相关关系。

此外,民族文化习俗、宗教信仰、文化水平等对保险需求总量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上述诸多因素中,既有内生变量,也有外生变量,起最主要作用的是个人收入和保险价格两个因素。

(三)保险需求弹性

如前所述,在影响保险需求量的诸多因素中,内生变量中的个人收入和外生变量中的保险价格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保险需求弹性,主要是指因保险价格的变动或消费者收入的变化所引起的对保险需求的变动率,实际上即随着决定和影响保险需求的诸因素 (特别是保险价格和收入)的变化,保险需求随之增减的幅度,它反映保险需求量的变动对保险价格和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

保险需求弹性主要有以下三种:

1.保险需求的价格弹性

价格对需求的影响是所有影响需求量诸因素中最灵敏的因素,保险需求的价格弹性也是需求诸多弹性中最突出的一种弹性。所谓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价格每变动一个单位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程度。保险需求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取决于保险这一商品的必需程度、可取代性和货币投入量。假如保险被消费者视为必需品的程度高,其使用价值不可被其他商品或劳务所取代,或用于购买保险劳务的货币投入量小,保险需求的价格弹性就弱,即保险需求量对保险价格的变化反应迟缓;反之,假如保险被消费者视为必需品的程度低,其使用价值可以被其他商品或劳务所替代,或用于购买保险劳务的货币投入量大,保险需求的价格弹性就强,即保险需求量对保险价格的变化反应灵敏。

2.保险需求的收入弹性

保险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因国民收入和个人收入变化而引起对保险需求的变动率,或指收入每变动一个单位所引起的保险需求量变化的程度。它是衡量保险需求量对国民收入和个人收入变化反应程度的指标。一般来说,收入弹性都是正值,也就是说收入的增长,会引起保险需求更大幅度的增长。因为收入增长,储蓄、耐用消费品的消费也会随之增长,从而引起人们对保险的需求。在低收入不发达国家,保险被一般公众视为奢侈品,以收入多寡来决定是否购买保险。在发达国家,保险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和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必需品,收入增减影响的只是保险需求的数量问题,因此发达国家收入弹性较高,不发达国家收入弹性较低。

3.保险需求的交叉弹性

保险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指因其他商品和劳务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保险需求的变动率。在影响保险需求总量的诸多因素中,还应提及的是外生变量中的其他商品的价格,这在分析保险需求总量中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在商品的需求和其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交叉需求的三种情况:①在相互替代性商品之间,A商品的需求将直接随B商品的价格变化而变化;②在相互补偿性商品之间,A商品的需求与B商品的价格变化呈反向运动;③在相互独立性商品之间,A商品的需求与B商品的价格变化无关。

对于保险需求和其他商品价格的关系,可以用需求的交叉弹性来进行衡量,方法是用保险需求量的变化比除以另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比。需求的交叉弹性可以在整个实数范围内变动,若取正值,表明两种商品相互补充,必须配合使用;若取负值,表明两种商品相互替代,可以取代使用。前者A商品需求与B商品价格变化呈反向运动;后者A商品需求与B商品价格变化呈同向运动。自然,保险需求交叉弹性取决于其他商品和劳务与保险的替代和互补程度。如果替代或互补程度高,那么保险需求的交叉弹性就大,反之,保险需求的交叉弹性就小。

除以上三种弹性以外,保险需求还有商品制度弹性、技术进步弹性、利率弹性、风险程度弹性等,在此不再赘述。

二、保险市场供给

(一)保险市场供给的概念

供给,就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或劳务提供者对某一产品或某种劳务可能提供的数量。保险供给,就是在一定保险价格条件下,保险市场上各家保险公司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保险商品的数量总和。

与保险需求相联系,保险供给也有两种具体形式:一种是有形的经济保障,即保险人对遭受损失或损害的投保人,按照合同规定的责任范围给予一定金额的补偿或给付,体现在物质方面;另一种是无形的经济保障,即保险人对所有投保人 (包括未出险的)提供的心理上获得安全感的保障,体现在精神方面。

(二)制约保险供给总量的因素

从根本上说,保险需求是制约保险供给的最基本因素。在存在保险需求的前提下,制约保险供给的主要因素有:

1.资本因素

保险供给是由保险公司和其他保险组织提供的。保险公司开业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经营资本,用以创造营业的物质条件和作为赔付的准备金。而在一定时期内,社会资本总量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是确定的。因此,社会可用于经营保险业的资本量也是客观确定的,制约着保险供给的总体规模。社会经营保险业资本总量与保险供给总量成正相关关系。

2.从业人员因素

从业人员因素是指保险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保险经营活动是人的经济活动。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劳动总量是确定的。用于经营保险活动的劳动量也是确定的,制约着保险供给规模。同时,保险经营活动又是具有特殊专业性保险人才的复杂劳动,专业素质水平也影响着保险供给的总量。保险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与保险供给成正相关关系。

3.经营管理因素

保险业的经营和管理是一种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业务活动,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保险业的经营不再像以前那样高深,但仍需经营者在风险管理、条款设计、费率厘定、业务监督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水平。丰富的承保经验,有条不紊的管理,可以满足社会出现的新的保险需求,可以不断推出新的保险品种。保险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与保险供给成正相关关系。

4.交费能力因素

保险供给的来源之一是被保险人交纳的保险费,保险人是运用全体被保险人交纳的保险费建立起来的保险基金来向社会提供经济补偿的。取之于面,用之于点。被保险人交纳保费的能力直接影响着保险供给的规模。被保险人交费能力强,保险供给就充足,反之,保险供给就匮乏。被保险人交纳保费的能力与保险供给成正相关关系。

5.保险价格因素

保险价格是保险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就是保险人用于履行经济补偿,弥补营业费用,而由被保险人支付的货币额。保险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保险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同时对供给和需求产生反作用。保险价格对供给的影响是,偏高则刺激保险供给,偏低则抑制保险供给。保险价格与保险供给成正相关关系。

6.保险利润率因素

保险利润是保险企业从当年保险费中扣除当年的赔款、税金、费用支出和提留各项准备金后的纯收入与保险资金投资纯收入之和,包括营业利润和投资利润两部分。保险利润率是制约保险供给总量的最重要因素。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制度下,平均利润率规律支配着一切经济活动 (保险活动亦不例外)。保险平均利润率与保险供给成正相关关系。

7.政府行为因素

政府行为因素包括国家政策和法制建设等。国家制定的经济发展政策从宏观上给予保险供给重要影响。在国家不同经济政策的指导下,保险供给的总量发生着不同的变化。健全的法制建设能使保险供给维持应有的正常水平。此外,政治和经济秩序的稳定,国家对保险的有效管理,都能制约保险供给的规模。政府行为的效力与保险供给成正相关关系。

(三)保险供给弹性

保险供给弹性,是指因保险价格及其他影响保险供给的因素的变动而引起的保险供给的变动率,它反映保险供给变动对价格变动及其他影响保险供给因素的敏感程度。

保险供给弹性主要有以下三种:

1.保险供给的价格弹性

保险供给的价格弹性,就是指某种保险商品价格每变动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该种保险商品供给量变化的程度。一般来说,根据保险价格与保险供给的函数关系,两者成正比例相关。保险供给弹性与保险需求弹性相同,也受保险商品的必需程度、可取代性和货币投入量三项因素的影响。被消费者视为必需程度高、可取代性弱、货币投入量小的保险商品,其保险供给价格弹性就弱,反之,保险供给价格弹性就强。

2.保险供给的资本弹性

保险供给的资本弹性,就是指保险资本每变动一个单位所引起的保险供给量变动的程度。根据保险资本量与保险供给的函数关系,两者也成正比例相关。一般说来,保险供给资本弹性是正值。资本量增加,保险供给量就大,资本量减少,保险供给量就弱。但不同的保险品种,保险供给资本弹性不尽相同。社会必需的保险品种 (如强制保险),资本弹性就弱,可替代性的保险品种 (如自愿保险),资本弹性就强。

3.保险供给的利润弹性

保险供给的利润弹性,就是指保险利润每变动一单位所引起的保险供给量变动的程度。根据保险利润与保险供给的函数关系,两者是正比例关系,而且利润高低对保险供给的影响极大,因为商业性保险经营的目的是为了盈利。一般而言,保险供给的利润弹性是正值。保险利润在不同险种、险别中有较大区别,如在企财险、涉外险中利润较高,而在农业险、机动车险中利润较低。

(四)保险供给的组织形式

保险供给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来实现的,由于各国具体国情的差异,使得各国保险人的组织形式不尽相同。

1.国有保险公司

国有保险组织是由国家或政府投资设立的保险经营组织,由政府或其他公共团体所经营,其经营可能以营利为目的作为增加财政收入的手段,组织形式为举办商业保险的保险组织;也可能以政策的实施为宗旨,并无盈利的动机,组织形式为举办社会保险的保险组织等。

由于国有保险公司其产权不明晰、筹资能力有限、效率较低等原因,对商业保险而言,国际上存在一种国有独资保险公司逐步股份化的浪潮,一些则转为国家控股的保险公司;而对从事政策性保险业务的,则仍然适合采用国有独资保险公司的形式。

2.股份保险公司

股份保险公司是将全部资本分成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则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又称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保险公司的内部组织机构主要由权力机构、经营机构和监督机构三部分组成: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公司的经营机构是董事会;监事会是股份保险公司的监督机构。为了保证股份保险公司的稳定经营,各国保险业法对其实收资本的最低限额,一般都有明确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以股东购买股票的形式募集资金,股东以领取股息或红利的办法分配公司的利润,并以自己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的债务负责。

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具有分散风险、规模庞大、筹资能力强、效率高的优点,一般具有雄厚的财力,对被保险人的保障较大,因而,许多国家的保险业法也规定,经营保险业者必须采用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

3.相互保险

相互保险是保险业特有的组织形式,是以社员间相互保险为目的的一种社会互助行为。相互保险公司的会员既是保险的加入者,又是被保险者。此类保险组织在创立时经由社员出资,用于支付创立费用以及作为事业资金与担保资金,经营有剩余时,或分给社员或补充下期以后的保险费,经营亏损则削减一部分保险金。相互保险有两种形式:一是相互保险社;二是相互保险公司。

4.个人保险组织

个人保险组织是以个人名义承保保险业务的组织形式。该组织主要存在于英国。英国的劳合社 (Lloyds)是世界上最大的、历史最悠久的个人保险组织。“劳合社”本身并不是承保危险事故的保险公司,仅是个人承保商的集合体,是一个社团组织,其成员全部是个人,且各自独立、自负盈亏,进行单独承保,并以个人的全部财力对其承保的风险承担无限责任。

5.行业自保组织

行业自保组织是指某一行业或企业为本企业或本行业提供保险保障的组织形式。欧美国家的许多大企业集团,都有自己的自保保险公司。行业自保公司是在一次和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首先在英国兴起的,到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也开始出现了这种专业型自保公司。行业自保组织具有一般商业保险所具备的优点,但其适用范围有限制,所以不能像商业保险那样普遍采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