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资金时间价值的计量

资金时间价值的计量

时间:2022-1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资金时间价值计算中,常用到的指标包括:单利与复利、现值与终值、利率与期限、年金与等额偿付、等值与贴现、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等。对于决策时点而言,实际都是不同时点上的价值体现,只不过不是项目终结时的价值。利息率是反映资金时间价值的核心,其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投资项目金融价值评估的结果,也决定着投资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名义利率是指一笔资金公开的、名义上的利率,通常是以年度为期限,俗称为年利率。

第二节 资金时间价值的计量

一、资金时间价值的基本原则

在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中,一直存在着对时间价值概念理解上的争论。

一种观点认为,资金使用权转移仅仅是针对资金本身,也就是本金部分,它可以带来因使用权转移而产生的收益,也就是产生时间价值。而由本金所产生的利息部分不属于使用权转移的范畴,因而也就不产生收益,不会带来相应的利息。

这种观点的最终结论是:只有本金才能产生收益,资金时间价值的计量应采用单利制,也就是只计量本金的利息,而利息不再计算利息。

另一种观点认为,资金使用权转移最初是资金本身,也就是本金部分,它可以带来因使用权转移而产生的收益,也就是产生时间价值。而由本金所产生的利息部分也是一种资金,也属于使用权转移的范畴。因为利息是附属于本金而产生的,所有权理应归属于本金所有者,只不过它的使用权是没有经过形式上的让渡,而掌握在使用者手中。因而也可以产生收益,带来相应的利息。

这种观点的最终结论是:不仅仅本金产生收益;由本金所产生的利息也可以为使用者使用,也会产生收益。因此,资金时间价值的计量应采用复利制。

显然,复利制的观点更符合资金使用的实际情况,也就是说,使用者不仅仅可以使用本金,也可以使用由本金产生的利息。既然本金和利息都可以为使用者使用,那么,就都应该产生收益,都应该计量它们的利息。

总之,资金时间价值计算的基本原则是复利制。

二、资金时间价值计量的常用指标

在资金时间价值计算中,常用到的指标包括:单利与复利、现值与终值利率与期限、年金与等额偿付、等值与贴现、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等。

(一)单利与复利

单利是指只按本金计算利息,而利息部分不再计息的计量方式。

复利是按本金计算利息,上期利息在下期则转为本金与原来的本金一起计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利生利”、“利滚利”,它克服了单利计算的缺点,可以反映资金真实的时间价值。

(二)现值与终值

现值,是指现在收款或付款的价值,又叫本金,也就是资金使用权转移当时的价值。无论什么类型时间价值的计算,现值是唯一的,不可能有两个现值同时存在。

终值,是指若干期以后资金的未来价值,包括本金和利息,又叫本利和。对于不同类型的时间价值的计算,终值可以是一个,如一次性收付款终值;也可以是若干个,如系列收付款及其特殊形式年金。对于决策时点而言,实际都是不同时点上的价值体现,只不过不是项目终结时的价值。

需要注意:现值的确定要比终值的确定更为重要,在投资项目金融价值评价中,用于对比计算的往往是项目的现值,而不是终值。

(三)利率与期数(限)

所谓利率是指资金增值与投入资金的价值比率,它与终值的大小同方向变动,而与现值的大小反方向变动。

利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资金使用权转让的可能性,只有资金拥有者对资金使用者所提供的利率水平比较满意时,资金使用权转移的行为才可能实现。

所谓期数(限)是指计算利息的期间数,终值的大小与期数同方向变动,而现值的大小则与期数反方向变动。

期数(限)也是价值评估中的重要概念,投资项目的运行期限越长,投资的返本可能性越大;反之越小。但是,期限越长,不确定性越高,评估结论的准确性也就越低。

(四)年金与等额偿付

1.年金

年金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等额的、定期的系列收付款项。例如,分期付款购房、分期偿还贷款、发放养老金、分期支付工程款等。

年金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系列性,即在决策期间内每期都要有,中间缺任何一期或几期就不能叫年金;二是等额性,即在决策期间内每期金额必须相等,否则就不能叫年金。

从发生的时点上,年金可以划分为普通年金和预付年金:普通年金是指收入或支出行为发生在每期期末的年金,又可以称为后付年金;预付年金是指收入或支出发生在每期期初的年金,又可以称为期首年金;显然,普通年金和预付年金在时间上相差了一年(一期),因而它们的时间价值也就相差一年。预付年金加上一年的利息就等于普通年金。

从发生的连续性上,可以划分为递延年金和永续年金:凡第一次收入或支出发生在第一期期末以后某一时间的年金称为递延年金;凡无限期连续收入或支出的年金,称为永续年金。

2.等额偿付

等额偿付是指针对某一项债务的,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等额的、定期的系列支付行为。等额偿付实际上还是一种年金,之所以称为等额偿付,是因为它是针对某种债务的,而且必须支付到该项债务还清为止。

等额偿付可以理解为:对某项债务逐期偿付,直至还清的年金。

(五)等值与贴现

等值又叫等效值,是指不同时点不同金额的价值,在单个现金流量之间,或在系列现金流量之间等效,不同点上发生的现金流量(流入或流出),换算为同一时间点上的等价的现金流量,称为等值计算。实际上,现金流量等值,就是这些现金流量在一定利率条件下对同一时点的值相等。

贴现是指将未来某笔资金扣除必须的利息后计算得到的当前的价值,是等值计算的基础。贴现数额的大小取决于利息率的高低,利率越高,未来资金贴现到当前的金额就越小。

利息率是反映资金时间价值的核心,其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投资项目金融价值评估的结果,也决定着投资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同一投资项目,面对不同的利息率,会有不同的经济合理性。利息率较低时,项目是合理的,经济上可行的;利息率较高时,项目就可能是不合理的,经济上不可行的。

通俗地说,如果投资项目的未来回报率还没有银行利率高,就没有必要去辛辛苦苦投资了,直接存银行更为简单。

(六)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从利率的真实性上可以划分为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是指一笔资金公开的、名义上的利率,通常是以年度为期限,俗称为年利率。如商业银行公布的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公开发行的债券的票面利率等。

实际利率是指在复利计算中,由于一定时间内(如一年内)复利计息次数增加而导致的利息率的提高。只有计息周期多于利率周期时,这种情况才会发生。

对于人们习以为常的一年计息一次,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就是一致的,但是,计息次数多于利率周期数也是可能的,每半年、每季度甚至每月计息一次的情况也有可能出现。这时,每个利率周期内的计息次数就会增多,当复利计息的次数多于利率周期数,即每个复利率周期内不止计算一次利息时,就会出现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差异。

例如,年利率按照10%计算,每年计息一次,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都是10%;如果每半年按照5%的利率复利计息一次,一年计息就是两次,实际年利率就变为:1.05×1.05-1=0.1025(10.25%),实际利率10.25%比名义利率10%高出0.25个百分点。

显然,一个利息周期内,计息次数越多,实际利率就会比名义利率越高。只有计息次数同计息周期一致时,二者才会相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