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健康险受到市场的热捧?
健康保险是以被保险人的身体为保险标的,使被保险人在疾病或意外事故所致伤害而发生医疗费用或收入损失时获得赔偿的一种人身保险,具体包括医疗保险、疾病保险、收入保障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等。其中,医疗保险是以约定的医疗费用为给付条件的保险;疾病保险是以疾病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保险;收入保障保险是以因意外伤害、疾病导致收入中断或减少为给付条件的保险;长期护理保险是为因年老、疾病或伤残而需要长期照顾的被保险人提供护理服务费用的健康保险。
健康是人生最珍贵的财富,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然而,人皆凡身,孰能无病?一旦生病,医疗费用就是个大问题。小病的医疗费可能无关痛痒,但大病就不同了。目前一些常见重大疾病的治疗费用为:癌症(恶性肿瘤),5~20万元,平均12万元;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一年5.5万元,平均8万元;再生障碍性贫血,10~20万元,平均15万元;脑中风,5万元以上,平均8万元;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发现12万元,血管复通手术5万元以上,平均9万元;严重烧伤,换肤,完全医好至少20万元,平均10万元;冠状动脉外科手术,一条“桥”5万元以上,平均7.5万元;重要器官移植手术,肾移植手术10万元以上,平均10万元。由此可见,重大疾病的平均治疗费一般都在10万元左右。如此高额的医疗费用,并非一般家庭所能轻松承担。一旦遭遇重大疾病,一个普通家庭往往就会被拖入债务的泥潭,并可能就此陷入贫困的深渊。
从理论上讲,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都面临着因疾病导致的财务风险。面对这种风险,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当然,第一要务是注意养生;第二要务则是应对疾病引起的财务风险作一个恰当的安排。疾病的发生具有客观性,这个世界上大概没有哪个人可以一辈子不生病。纵然我们高度注意,也避免不了会生一些病。对于很多疾病来说,生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一病,若干年的积蓄可能就只有交出去了。倘若我们能找到一些有效的途径,来转移我们面临的医疗费用风险,那我们就会轻松很多,并避免家庭陷入财务困境。这样的途径有很多,健康保险无疑是其中的重要途径之一。
近几年来,我国的健康保险发展非常快,医疗保险、疾病保险等险种受到市场的热捧。根据《中国保险年鉴》的统计,2000年、2002年、2003年健康保险的保费收入分别为65亿元、122亿元和242亿元,增长速度高达79.21%、98.94%和97.57%,2004年后保费收入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2006年仍达到了20.89%。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与我国民众的健康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分不开的。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生活压力的加大,加之日积月累的不健康生活习惯的影响,近年来我国民众的健康状况不太乐观,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所谓的“亚健康”队伍的行列。与此同时,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有越来越多的剩余资金可以投入到健康等方面,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和投入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态势。健康保险包括诸多类型,既有以补偿医疗费为目的的医疗保险和疾病保险,也有以因健康导致的收入损失为给付目的的收入保障保险,还有以因护理而产生的额外支出为补偿对象的长期护理保险。可以说,只要是跟疾病有关的支出,都可以寻求获得相关的保险保障。倘若在分配各种理财和消费支出的同时,能够留出少许投保健康保险,那么就可以为自己短暂的生命增加一条生路,生活也将因此变得稳定而有序,其中的意义或许远远大于将大把大把的资金盲目地投入股市。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和考虑,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健康保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