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有关地段的买房陷阱

有关地段的买房陷阱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调查表明,买房者中年龄在40岁以下的约占总数的70%,最集中的年龄段在26~30岁之间。一般来说,地段好的居住区容积率不能超过5,绿地率不能低于30%。即使是一些地段不好的住宅区,为了打开销售局面,开发商也往往会注重引进中小学名校,以增强文化气息,提高楼盘档次。消息一经传出,北京的买房者纷纷据此重新调整买房地段。85%的买房者,都选择在轨道交通沿线及周边地区安家落户,地铁、城铁沿线的二手房市场随即迅速升温。

3 地 段

地段决定生活成本

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关注城市发展方向

有关地段的买房陷阱

买房者没有人不选地段。地段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它决定着你入住后日常生活成本的高低,尤其是对于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家庭来说,它的影响作用更是至关重要。

当然,地段的背后不仅仅有自然环境,更有人文环境,两者共同决定着这个地段的居民所独有的品位和风格。如果你居住的地段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当你报出自己住在某地时,常常会听对方说一声“嚯”,并可能突然对你产生某种好感乃至敬仰之情,从而滔滔不绝地引出对某个话题的讨论来,这就是居住地段在人身上打上的烙印。

对于买房者来说,无论选择什么样的地段作为居住环境,最好要保证10年不落后。

地段决定生活成本

调查表明,买房者中年龄在40岁以下的约占总数的70%,最集中的年龄段在26~30岁之间。对于这些年轻白领来说,如果第一次买房是用于自住,他们往往喜欢选择离夫妻双方某一方单位较近的二手房,先住个三五年,等将来事业有了发展、经济有了积累再换购新房。

这一现象反映了买房者选择地段时的普遍心理:最看重的是生活便捷、交通便利、离城市商业区较近。确实,地段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居家生活的成本高低。

生活半径不宜超过5公里

大多数买房者都是上班族。如果夫妻双方中至少有一人要上班,那么所购住宅地段离他(她)的上班地点最好不要超过5公里。这样,即使是乘公交车,上班时间也不会超过40分钟。如果有条件,最好离亲友或好朋友的住处近一些。如果周边有符合大众休闲娱乐兴趣的场所,那就更理想了。

不难看出,符合上述条件的地段,并没有规定必须在市中心或郊区。这里的“5公里”,就是通常大家所说的“附近”、“周边”概念。

买房地段选择在这个尺度内,买房后的日常生活成本包括时间成本和费用成本就能降到最低限度,同时又能保证生活质量。

工薪阶层选择什么样的地段

在绝大多数城市,尽管郊区的花园洋房越盖越美,尽管Townhouse越来越成为时尚生活的象征,但你总能看到,工薪阶层的买房目标总是盯着城区比豪宅要“寒酸”、比原有房改房要“完美”的普通住宅。他们的选择理由,同样也是地段和社区。

这些工薪阶层通常具有以下特点:年龄在30~40岁之间;以前有过住在大院或农村的生活经历;收入不高但比较稳定;上有老、下有小,是家庭和单位的主要劳动力;消费理念追求现实而不是追求最好;虽然已经有了一套房改房,可是在潜意识里仍然认为自己没住房。

为此,他们在选择买房地段时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地理位置、住宅类型、小区规划、绿化环境、周边配套等方面但求合适,不求最好;房价合适,买得起也住得起;注重社区的成熟度,希望超市、菜市场、面包店、餐馆、洗衣房、五金店等最好离新家100米,太远了买东西不方便,太近了又嘈杂;对邻居的关注比对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的选择更看重,憧憬“新大院主义”;买一次房不容易,所以买房时会考虑地段和户型10年不落后,即起码能满足全家10年的居住需求。

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一个好的楼盘地段,必须拥有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在选择楼盘地段时,应当考虑以下因素:

小区的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不只是有山有水、真山真水、灵山灵水,还要考虑几个必备数据,如容积率、绿地率、楼间距、居住密度等。一般来说,地段好的居住区容积率不能超过5,绿地率不能低于30%。考察居住密度的标准是一个标准层的户数。楼间距应当有张有弛,太窄不仅影响楼体之间的光照、通风,也影响人的视野和心情。一般各楼栋间的距离不能小于楼房高度乘以0.70的系数。

小区内要有休闲活动空间,即在自己步行可达的范围内要有公园、水质良好且规模较大的水面、成片的绿地、各种文化活动设施场所,这是调节居住环境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孩子时,更要看重这一点。

小区内及附近地区不能有对环境可能造成较大污染的工厂,不能有大型饭店、集贸市场、娱乐场所、运输公司等污水、噪音污染源,空气、水中不能有垃圾等废弃物的怪味。

小区的文化气息

如果方便,应当了解小区内大多数住户的文化层次和工作性质,看看小区或附近有没有幼儿园、中小学、医院、图书馆以及科研院所等。

在这方面,位于市中心的小规模社区相对而言具有更多优势,尤其是一些老牌中小学都在老城区,而教育始终是楼市文化运动中的焦点,所以,中小学名校附近的楼盘特别好销,当然价格也高。即使是一些地段不好的住宅区,为了打开销售局面,开发商也往往会注重引进中小学名校,以增强文化气息,提高楼盘档次。

买房者需要注意的是,在“一切为了孩子”的心态下,一定要搞清楚买房后孩子能否在这里的名校上学,名校是否名副其实。如果是小区正在创办或引进名校的分校,一定要搞清楚什么时候能够真正开学。

关注城市发展方向

住宅地段的好坏是相对而言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方向的改变,此起彼伏。所以,买房者一定要关注城市发展方向,以便买到“潜力股”。

买房跟着规划走

城市规划是决定买房地段的重要参考。所以,买房者在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前,一定要对本市未来的城市规划有所了解。买房跟着规划走,已经成为当今买房者的一种自觉行动。

例如,上海市的买房者如果希望购买景观楼盘,就可以并且必须及时了解市政府关于景观资源的总体规划。

以黄浦江两岸的景观楼盘为例,上海市专门成立了黄浦江两岸开发管理机构,并且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法规。在这些景观资源中,并不是所有土地都可以造房,这涉及重要的规划、市政、交通、航运、水务、防洪、防汛、国防、公安、生态保护、城市历史与文物保护、旅游等方面。而且,具有标志性的景观也是宝贵的公共资源,通常要按照统一规划留出一定的公共区域,而不是单纯地被私人住宅所占有。所以,在保证住宅区内外安全、安静的前提下,注意了解周围哪些区域是公共性的也很重要。

对于具体楼盘而言,从不同高度和角度欣赏到的景观资源是不同的。如果要欣赏黄浦江江景,并不是楼层越高越好。30层以上的单元中,许多单元在室内已经很难直接看到江面,而必须在阳台或窗口附近才能俯视到江面;相反,一些较低楼层的单元则反而能看到江面近景。

买房追着公交跑

进出是否方便、交通是否快捷,与公交车线路的规划和延伸有莫大关系。同样,买房跟着公交跑,也是当今买房者的一大秘诀。

2004年北京市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北京要按照“两轴—两带—多中心”调整城市空间新格局。消息一经传出,北京的买房者纷纷据此重新调整买房地段。85%的买房者,都选择在轨道交通沿线及周边地区安家落户,地铁、城铁沿线的二手房市场随即迅速升温。

就整个城市的长远发展而言,交通对房地产的影响,远远不是使房价上升那么简单。地铁、轻轨、公交线路向郊区拓展并延伸,高速公路和城郊道路的疏通,在时空范围内缩小了城市的体积,同时在经济上又放大了城市功能。很多行业都会随之聚集到交通干道沿线,与之相关的企业园区、生活园区、配套设施等也会相继完善,逐步扩展城市外延。周围经济区与市区经济的互动,又会产生新的发展型地块、新的消费形式和区域。

以北京的远郊平原区通州为例。通州以前被称为通县,仅从简单的名称变化就可见一斑——原来只能通“县”,现在能通“州”了,所以成了北京的新城区。这一变化除了规划以外,交通网络的发达是最主要因素——没有私家车的人可以选择公交、城铁,有私家车的人开车走京通快速路也很方便。这就是它在所有的中心区中与市中心“关系最亲密”的最大理由。

总之,买房跟着政府规划走、跟着公共交通走、跟着城铁地铁走,这样的住宅区域升值空间就大,楼盘也具有更大竞争力。

有关地段的买房陷阱

既然地段如此重要,那么毫无疑问,开发商就一定会在地段上大做文章,把自己的楼盘说得天花乱坠。买房者在这方面一定要擦亮眼睛,认清哪些是买房陷阱。

用时间来衡量距离

虽然《房地产广告暂行规定》第10条规定:房地产中表现项目位置,应以从该项目达到某一具体参照物的现有交通干道的实际距离表示,不得以所需时间来表示距离(因为小学生也知道,时间×速度=距离)。可是开发商却全然不顾这些,偏偏坚持要用时间来代表距离,以便于蒙混过关。

例如,一位留学生在上海买房时,看到浦东一家开发商的楼盘广告上写着“本案距东昌路地铁仅20分钟车程”,便有些心动。而且从广告所附地图看,楼盘与地铁站确实近在咫尺。为了做到心中有数,她按图索骥实地考察了一番,在出了东昌路地铁站后换乘了两趟公交车,结果花了一个半小时才到达该楼盘。听了她的抱怨,售楼小姐圆眼一瞪说:“我们说的是直线距离,你难道不知道?”

你看,这就是陷阱:汽车的“车程”并非飞机航线,怎么可能是“直线距离”呢?

这位留学生哭笑不得地说:“这‘20分钟’我看得有个前提——深夜,用时速160公里以上的轿车狂奔,理论上还差不多。”

用直线表示距离

不能用时间来表示距离,那么能否用直线距离表示距离呢?当然不能。因为这种“直线距离”在现实中行不通。

例如,在北京某开发商的房产广告中,承诺到长安街的直线距离为1000米。一位买房者去实地考察时才发现上了广告的当。原来,从该楼盘到长安街的直线距离确实是1000米,到三里河仅2公里。但从楼盘出发,往北是铁路线,出不去;往东面和西面没有出口,根本走不通;往南是唯一出口,可是出门后不能左转弯,而是要向西绕道六里桥掉头,然后再向东行驶,再向北,到三里河起码要7~8公里!

这些情况开发商不知道吗?当然知道,而且比你清楚。问题是他故意要这样做,为买房者设置陷阱。

随意“搬移”市区和市中心

人人都知道,所谓距离是参照市中心而言的,可是有些开发商却具有“乾坤大挪移”的本领。

例如,一位买房者虽然是当地人,可是面对一大沓花花绿绿的售楼广告,他硬是搞不懂那些“花园”、“新城”在什么具体方位。

他选了一家“离市区只要10分钟”的楼盘进行考察。结果,从离小区最近的公交车站到市区用了45分钟,而从该车站到小区还要走10多分钟路程。他怎么也搞不清这广告上所说的“市区”究竟在哪里?如果果真按广告所言,他怀疑所谓“市区”莫非就是那公交车站的位置?

示意图没有比例尺

为了标明楼盘的具体位置,许多开发商都附有地图。可令人奇怪的是,这些地图一律没有比例尺,许多马路在这上面忽略不计,距离远近全得凭人想象。

例如,已经建成的某楼盘广告上说“交通便捷,有几路公交车直通繁华市区,距市中心×公里”,给人以离市中心近在咫尺、楼盘将来一定升值的感觉。而且“绿化率达到××%,有音乐喷泉和美容院”。

某买房者兴冲冲地跑去一看才知道,所谓“几路公交车”合并成了小区自备班车每小时一趟,小区离最近的公共汽车站有2公里;所谓“音乐喷泉”比洗澡盆大不了多少;所谓“美容院”不过是物业管理公司租出去的一家个体发廊。

别墅造在农家大院里

随着房地产价格暴涨,一些城市郊区的农家大院里也开发出了“别墅”。这些别墅的地理位置可能的确优越,可是你要当心政策、法律风险。

因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农村的宅基地属于集体所有,村民对于宅基地只有使用权。农村集体所有的宅基地上的农民住房,只能在该集体组织内部成员之间进行交易,不能卖给城市居民。否则,这种交易行为不受法律保护。也就是说,城里人到农村买房无法办理土地使用证、房产证、契税证等合法手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