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的黄金储备及功能演变

我国的黄金储备及功能演变

时间:2022-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人类社会建立黄金储备制度的200多年的历史中,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黄金储备的社会功能是有所变化和差异的。因此,人民银行所控制的黄金数量应大大高于正式公布的黄金储备数量。30年时间黄金储备已由外汇储备中的主体部分变为从属部分。可见在这一历史时期,我国黄金储备的功能已有很大的调整,黄金储备对外支付的外汇功能的重要性已大大减弱,因此我国储备黄金主要转向稳定国内经济,加速回笼货币、抑制通胀、活跃国内商品市场。

七、我国的黄金储备及功能演变

在人类社会建立黄金储备制度的200多年的历史中,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黄金储备的社会功能是有所变化和差异的。以国际货币制度体系为坐标,我国黄金储备经历了两个历史阶段: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恰是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阶段,黄金是这一国际货币体系的运行基础,美元是国际支付结算手段,但美元以固定比价与黄金挂钩。之后又进入了20世纪70年代之后的国际黄金非货币化时期。在这一历史时期的国际货币体系中,是以强势信用货币为国际贸易结算支付手段,而其中美元又占据了60%以上的份额。黄金与美元脱钩后,黄金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已成为一种辅助性的支付手段。国际货币制度的变化对我国黄金储备的功能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功能的调整与国际货币体系变化具有趋同性,但是也受我国自身经济条件的影响而具有特殊性。国际市场趋同性表现为黄金由国家管理变为开放;黄金由外贸主导性结算支付手段转变为辅助性手段;黄金在外汇储备中由主导部分变为从属部分,这些都是与国际货币制度的调整变化相一致的。而特殊性是表现在这些变化和国际货币制度的变化存在不同步性,总的表现是滞后。

早在新中国尚未建立的1949年4月,华北解放区就颁发了黄金管制的法令,其他解放区纷纷效仿,严禁一切金银带出解放区,不得私自买卖,这时已确定了黄金管制政策的雏形。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年,1950年中国人民银行便宣布冻结民间金银买卖,由人民银行经营管理,统一买卖。这样做主要是着眼于黄金的外汇功能,从新中国成立之日起就把建立国家黄金储备置于了优先考虑的地位并全力推进。为此,我国政府对黄金生产、回收到黄金产品的销售进行了国家高度垄断的计划管理,一直延续到2002年,长达53年之久。在这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时期中,中国人民银行从法规层面控制了当时全部的黄金社会资源,不仅是每年的矿产黄金,而且还包括了社会的回收金。因此,人民银行所控制的黄金数量应大大高于正式公布的黄金储备数量。因为人民银行掌握的所有黄金都是国家的资产储备,都应归于黄金储备的范畴,可能只是内部账户不同而已。故在这一历史时期的黄金储备的概念与国际通行的一般概念有所不同,相对要广泛得多。

从宏观政策环境看,我国黄金储备经历了黄金管制与开放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而黄金储备的功能演变经历了3个不同阶段:

1.外汇功能主导的历史时期(1949~1981年)

由于西方阵营对我国的经济封锁,外汇极度短缺,创汇渠道又很少,所以黄金在一个长时期内都是国家用于对外贸易创汇,被国家视为硬通货。在1958年“大跃进”受挫以及20世纪60年代3年困难时期、70年代唐山大地震之后,国家都曾动用大量黄金储备,在国际市场上换汇,支付物资进口之需。并且我国外汇储备是在黄金储备的基础上建立的,构成了国家外汇储备中主体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前的1969~1978年的10年间,黄金储备占外汇总储备中的份额平均为60. 5%,最高年份达到84. 4%。黄金储备曾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安全作出过不可替代的贡献,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在这个时期我国黄金储备的时代价值是国家拥有的最主要的“硬通货” 。黄金在国家外汇支付中的作用大约相当于国际上的金块本位制时期。

2.商品功能主导的历史时期(1982~2002年)

以1982年我国恢复黄金首饰供应为标志,我国黄金储备不再是完全作为外汇储备使用,而由外需为主转变为内需为主。其转变的经济背景是:由于当时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和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国际贸易的外汇压力有所缓和,外汇储备突破了百亿美元,比1981年增长了133%,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而当时国内出现了较严重通胀,为了抑制通胀,回笼货币,国务院批准在国内市场投放黄金首饰,我国的黄金开始被用于国内的商品生产。起步投放黄金的数量并不大,但逐步增加。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已成为仅次于印度、美国的世界第三大黄金首饰消费国,黄金的商品需求大增,致使在这一历史时期绝大部分的新增矿产黄金和回收金都用于了金饰品加工,变为金饰品在国内销售,每年平均配售的黄金超过了百吨之巨。而用于对外支付创汇的黄金储备数量长期保持在1267万盎司(395吨)的水平,到21世纪的2001年才增长到500吨。另外,黄金储备在外汇储备中的比例逐年降低: 1979年为64. 4%,而到1989年已下降到22. 1%,再到1999年更下降到2. 4%左右,而到2007年只有1%多一点。30年时间黄金储备已由外汇储备中的主体部分变为从属部分。可见在这一历史时期,我国黄金储备的功能已有很大的调整,黄金储备对外支付的外汇功能的重要性已大大减弱,因此我国储备黄金主要转向稳定国内经济,加速回笼货币、抑制通胀、活跃国内商品市场。这表明,在我国虽然黄金管理并未解除,但已出现了明显的黄金非货币化趋势,这也是导致我国推进黄金市场化改革的根本原因。

3.资产功能主导的历史时期(2002年10月至今)

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运行,也标志着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黄金管理的解除,中国人民银行从此退出了商品黄金市场交易,其职能回归于国家外汇黄金储备管理,由此我国的黄金储备也得以实现了从平衡国内货币发行,抑制通胀向平衡国际贸易支付能力功能的回归。这是一个黄金储备的新时期,在这一历史时期的黄金储备数量又有了增长,2003年达到了600吨,2008年又达到了1054吨,但在外汇储备中的比例仍下降到不足2%。与我国当前的内外贸易规模比较,无论是用于平衡外贸收支,还是回笼货币,或平抑通胀,虽功能犹存,但都难做“主力军” 。其时代价值与国际上各国黄金储备的作用趋同,主要是减少储备资产风险,增加国家储备资产的安全性。黄金储备的时代价值,证明了黄金储备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黄金储备的数量多少没有量的规定,而是根据多个条件的一个现实的选择——当代黄金储备的多与少已不是一个纯数量概念,而是在当前这个大时代背景中的一个相对概念:既不是多多益善,也不是储备无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